小班幼儿个案追踪
放手让幼儿大胆地参与、设计、布置,同时为幼儿创设一个开放的、变化的、有多种探索发现机会的环境。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游戏特点,依据快乐发展课程理念,我们认识到建构区游戏活动是幼儿对于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重点对建构区幼儿的活动情况进行持续的观察记录,
教育措施
(一)材料投放时,教师在了解幼儿年龄、兴趣特点的基础上,对班级幼儿近期和远程培养目标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和把握,以本班幼儿的阶段游戏目标为主要依据,有针对性地选择、配备、投放各种建构材料,使材料与游戏目标和幼儿发展的实际水平相匹配,力求使材料能够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幼儿园幼儿个案追踪记录
班级:小(1)班幼儿:***
教师:朱 晓 霖追踪时间:2014.9-2015.1
幼儿情况
***是全班个子最大的,力气也是最大的,相对于同龄孩子来说,***有很多特别之处,如:无缘无故推人,抢玩具,爱欺负同伴,时常搞一些破坏行为,对老师的指责无动于衷,有时候甚至还和老师对着干。基于此,我特意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的爸爸已经去世,妈妈一直在外面工作,偶尔回来也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教育,只是在物质方面满足他,***一直在姑姑一家人的照顾下成长。
时间
2014.9—2015.1
班级
小(1)
场所
活动室
观察项目
让幼儿在建构区中更有组织地玩
观察者
朱晓霖
情况分析
孩子们去建构区玩,会各自玩各自的
观察目的
改进教育方法,请幼儿有组织地玩耍且提高幼儿在建构区中的合作性
发展表现
2014.9.18
观察记录一:建构区的玩具数量也算较多,但是每次朱雨萱在构建房子时总是说自己的材料不够,她想请我帮忙再拿些玩具,以便于她能建构更大的房子。可是其他小朋友也得玩,于是我就表扬她所建构的房子已经很好了,若嫌小,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建。
(二)教师和幼儿共同选择、收集的材料应是多样性的,能切实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体现在材料种类和数量比较充足,能够满足幼儿自由选择的需要,让幼儿在建构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要进行挑选,以保证幼儿的建构活动有效进行。
对于***的行为,我觉得只是想和其他幼儿交朋友,但是他并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而因为他的行为让其他幼儿受伤或哭时,他又自责。要交朋友,必须要真诚待别人,可是***还不知道这一点。
时间
情况记录
分析与指导措施
11
月18日
根据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很喜欢唱歌,而且记忆力不错,每次教的儿歌或者童谣,总是能在课间的时候听到***在哼唱。所以在有一次上课时,我特意点了***上来当小老师,他的声音很洪亮,动作也很好。
时间
情况记录
分析与指导措施
9月23日
10月21日
来幼儿园的第一个月,***就显示出他的与众不同来,众多孩子在因为父母的离开,哭闹声渐渐停歇时,其他幼儿以渐渐开始熟络,开始一起玩,可是***不,他喜欢的玩具一定要在自己的手上,其他幼儿在玩的玩具,若喜欢,必抢之,其他小朋友不给他就开始打,由于***的力气大,他一推,幼儿或多或少都会有点受伤。当幼儿向我告状时,他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打人是不对的,只是说:“我要那个玩具,我就是要那个!”才短短的半天工夫,前后就有几名孩子告他的状,都是反映***打到他了或是推到他了。此后,***经常无缘无故地打人,抢玩具,欺负同伴,搞破坏,对于老师的制止,他一点反应也没有。
我还发现***现在很少推人了,也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快乐的玩耍。如果有小朋友不小心推了他,他也不会反攻,而是报告给我,可是他很快就原谅推他的小朋友了。
若幼儿得到应有的表扬,幼儿就会很高兴,所以在***唱完儿歌时,我表扬了他,他很高兴,并让其他幼儿向***学习。之后,***表现都比较好,这让我很欣慰。
效果
***的攻击性行为使他同伴之间的关系不太协调,小朋友常常出于害怕而疏远他,满足不了交往需要的他便只好以新的攻击性行为来引起同伴的注意,如此这般形成“恶性循环”。
在排队时,***是最高的,所以一直是排在最后面,可是近段时间,***一直往前挤,幼儿们在排队时不可能像打人那样保持距离,都是挤在一起的,由于***的插入,原本就已经很挤的队伍就更挤了,有时候甚至还因为他的插入,很多小朋友被挤倒,幼儿都摔在了一起。每次把***叫到最后面去,都会不知不觉跑上来。经过多次观察,我发现,他都是想站在朱瑾萱的后面。
每个人都需要爱,更何况孩子。对于***这样家庭情况较为特殊的孩子,他需要更多的爱,在学校,他也需要老师的关注和关心。所以我们需擅长发现孩子的优点,表扬他,鼓励他,使他更有自信,能更快乐的生活。在家里,我更希望家人能给予更多的关爱,不仅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
幼儿个案发展情况评价记录
观察对象
全班幼儿
有一次排队时,***又推人了,他手足无措的站着,但是不同的是,过了一会儿,这次推人的他却哭着坐回了位置上。我觉得他这样是有原因的,在询问下,他还是什么都不说,我觉得他应该是无意的。只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无意伤害了别人。
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我认为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是对于陌生新环境的不安全感所作出的反应。因为为在班级中,他需要更多的爱,无意碰触了哪个孩子时,即使***自己不说,我也试着站在他的立场来想问题,询问他是不是这样的?而更多的时候,我会让他感受班级的快乐。
2014.10.16
观察记录二:俊翔和王子涵经常在一起搭建玩具,可是玩着玩着总是将玩具乱扔,弄得满地上都是,有时候扔时过于用力,伤到了其他小朋友。而且从不自觉捡玩具。我问他们为什么不搭建玩具,而这样乱扔?他们说不想玩这个了。
2014.11.13
观察记录三:雨旋和林紫涵经常在建构区玩的时候,有时候觉得桌子太小了,她们就会拿着建构玩具放到地上玩,或者在篮子里做小物件,然后端到我的跟前跟我说,我做了什么什么东西。可不一会儿,她们又拿着一样的东西来说这又是另一样东西。我意识到,建构区的材料种类并不多。
解释评价
建构区的创设一方面通过投放各种色彩鲜明、富于变化的材料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对建构的兴趣。另一方面又可以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达到一定的要求,增加一定的能力,学会一定的技能,促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都能得到发展。
教师在创设建构区的环境时要考虑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使幼儿能专注投入某一活动,充满自信地探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