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考研复试面试真题及答案总结1. 双极三极管和MOS的特性:双极管是电流控制电流器件MOS是电压控制电流1)普通的由基极、发射极、集电极组成的三极管是双极性三极管2)场效应管是单极性三极管,它们是由栅极、源极、漏极组成。
对于三极管的功率怎么算:1)对于某种三极管,它有其极限使用数据,其中:最大耗散功率,就是它的极限数据,可以查它的资料可以知道。
2)在电路中,该管在工作时所承受的最大电流和最大电压的乘积就是该管的实际耗散功率,所以在选择三极管时这个值就不能大于管子的最大耗散功率。
2. 数学模型有哪些:按数学方法,几何、微分方程、图论、规划论、马氏链模型3. FPGA的理解,优缺点: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即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它是作为专用集成电路(ASIC)领域中的一种半定制电路而出现的,既解决了定制电路的不足,又克服了原有可编程器件门电路数有限的缺点。
设计周期短,灵活。
适合用于小批量系统,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集成度。
4. 奈奎斯特频率的理解:离散信号系统采样频率的一半,采样定理指出,只要离散系统的奈奎斯特频率高于采样信号的最高频率或带宽,就可以避免混叠现象。
5. 诺尔曼结构的特点是什么?答:(1)采用存储程序方式(2)存储器是按地址访问的线性编址的一维结构,每个单元的位数是固定的(3)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的(4)通过执行指令直接发出控制信号控制计算机的操作(5)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输入输出设备与存储器间的数据传送都通过运算器(6)数据以二进制为表示6. 堆栈和指令寄存器的区别7. DPSK如何消除相位模糊:用相邻码元的相位差表示基带信号.DPSK——差分移相键控,利用调制信号前后码元之间载波相对相位的变化来传递信息。
8. AWGN信道: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最基本的噪声与干扰模型,加性噪声:叠加在信号上的一种噪声,通常记为n(t),而且无论有无信号,噪声n(t)都是始终存在的。
因此通常称它为加性噪声或者加性干扰。
白噪声:噪声的功率谱密度在所有的频率上均为一常数,则称这样的噪声为白噪声。
如果白噪声取值的概率分布服从高斯分布,则称这样的噪声为高斯白噪声。
9. 匹配滤波器的特征:抽样时刻的输出信噪比最大10. 编码分为哪两大类,有什么区别。
答: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区别:信源编码的基本部分是压缩编码,用以减少数字信号的冗余度,提高数字信号的有效性信道编码是在信号中增加一些多余的码元,用以发现或纠正传输中的错误,提高数字信号的可靠性11. 时分复用和时分多址的区别:答:多路复用,用户是固定接入或者半固定接入的,因此网络资源是预先分配给各用户共享的多址接入网络资源是动态分布的,并且可以由用户在远端随时提出共享要求12. 通信系统的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有效性是传输信息的快慢,可靠性是传输信息的准确程度13. 网络拓扑结构:星形,总线,环形,网状14. 堆栈的出入顺序:先进后出,后进先出,队列的出入顺序:先进先出,后进后出单链表的两种定义方式(复合方式与嵌套方式)15. PCM(脉码调制)编码的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有了均匀量化,为什么还要用非均匀量化信号小的时候,信号量噪比也很小,为使不同信号强度保持信号量噪比恒定,所以要求大信号量化间隔大,小信号量化间隔小16. 大数定理设有N个随机变量,相互独立同分布,具有相同的期望,当N很大的时候,他们的算术平均数接近于数学期望中心极限定理: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之和近似服从正态分布17. 如何判断信号正交两个信号相乘,在对应的时间段的积分为018. 线性分组码纠错检错的问题19. 线性方程组有解的条件:系数矩阵与增广矩阵的秩相等20. 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功效有什么不同:信源编码是为了把冗余信息去掉,信道编码则是通过加进一些多余的码元以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21. 卷积定理:两个函数在时域上的卷积的傅里叶变换等于他们各自的傅里叶变换的乘积22. 滤波器设计方法:数字滤波器的设计——采用一个因果、稳定的离散时间系统函数逼近所需性能指标,然后通过软件或者DSP来实现23. 傅利叶变换就是将信号通过它变换到频域进行分析,因为有的时候在时域分析信号的特性比较困难,而在频域这些问题会变得很好解决24. 电磁场的传播方向和电场的振动方向与磁场的振动方向有什么关系:如果电磁波沿着z方向传播,那么电场和磁场就是在x-y方向上。
25. 通信系统中有几种多路传输方式:频分多路复用(FDMA),时分多路复用(TDMA),码分多路复用(CDMA),波分多路复用(WDM)26. RISC与CISC有什么区别,怎样理解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精简指令集计算机,是一种执行较少类型计算机指令的微处理器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复杂指令集计算机。
27. 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有什么联系,区别模拟技术依靠控制电流大小变化来实现功能,抗干扰差数字技术依靠电流中包含的数字信号来实现功能,抗干扰性很好28. 为什么说傅立叶变换是信号与系统的基础傅立叶变换可以把任何波形变换成由不同频率的正弦波合成而成,通过傅里叶变化可以分析信号的频谱;分析系统的滤波特性29. 谐振的品质因数:串联谐振时,品质因数也即Q值越高,选择性越好,但通频带越窄。
选择性就是由于通频带很窄,就相当于带通滤波器,只能通过有用信号而滤除其它频率分量,当要求提高选择性时,就需较高的Q值,当需要比较宽的通频带时,就需比较低的Q值。
品质因数反映电路的选择性30. 趋肤效应:交变电流通过导体时,由于感应作用引起导体截面上电流分布不均匀,愈近导体表面电流密度越大。
这种现象称“趋肤效应”。
趋肤效应使导体的有效电阻增加。
频率越高,趋肤效应越显著。
31. osi七层机构:七层网络模型称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建立七层模型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异种网络互连时所遇到的兼容性问题,其最主要的功能使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
32. PCM(Pulse Code Modulation)解释名词及过程:脉冲编码调制就是对模拟信号先抽样,再对样值幅度量化、编码的过程33. 香农第三定律内容及其意义保失真度准则下的有失真信源编码定理,保真度准则下的信源编码定理,或称有损信源编码定理。
只要码长足够长,总可以找到一种信源编码,使编码后的信息传输率略大于率失真函数,而码的平均失真度不大于给定的允许失真度香农第一定理是可变长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
香农第二定理是有噪信道编码定理。
34. 4种基本逻辑结构:集合、线性、树形、图结构,4种基本的物理结构:顺序、链式、散列、索引结构35. 算法的5个特性: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0个或多个输入、一个或多个输出36. 深度为h的二叉树最多有2h-1个结点,二叉树上第i层至多有2i-1个结点37. 常用链表:单链表、循环链表、双向链表、双向循环链表38. 二叉树的3种遍历方法:先序、中序、后序39. 估计量的评价标准:无偏性、有效性、相合性40. 信噪比:输出信号的功率与噪声信号的功率之比,衡量模拟信号的指标41. 幅度调制:AM、DSB、SSB、VSB42. 卫星通信多址连接方式:频分多址FDMA、码分多址CDMA、空分多址SDMA、时分多址TDMA、混合多址连接43. 由傅里叶变换理论知道,若信号持续时间有限长,则其频谱无限宽;若信号的频谱有限宽,则其持续时间必然为无限长,即信号不可能时域和频域同时受限44. 最小相位系统:因果稳定系统的所有零点都在单位圆里最大相位系统:均在单位圆外45. 经典数字滤波器从滤波特性上分类,可以分成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等滤波器。
46. FIR滤波器三种设计方法:窗函数法、频率采样法和切比雪夫等波纹逼近法47. IIR滤波器,从模拟滤波器映射成数字滤波器的方法:脉冲响应不变法、阶跃响应不变法、双线性变换法48. FIR滤波器特性:稳定和线性相位特性,若对线性相位要求较高,则选用FIR49. 减小抽样率的过程——抽取,增加抽样率的过程——插值。
50. CAN总线:控制器局域网络,是iso国际标准化中的串行通信协议,一种现场总线,有效支持分布式或实时控制51. EDA——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Design Automation)52.1.功率放大器是指在给定失真率条件下,能产生最大功率输出以驱动某一负载(例如扬声器)的放大器。
功率放大器在整个音响系统中起到了“组织、协调”的枢纽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主宰着整个系统能否提供良好的音质输出。
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控制作用或场效应管的电压控制作用将电源的功率转换为按照输入信号变化的电流。
因为声音是不同振幅和不同频率的波,即交流信号电流,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永远是基极电流的β倍,β是三极管的交流放大倍数,应用这一点,若将小信号注入基极,则集电极流过的电流会等于基极电流的β倍,然后将这个信号用隔直电容隔离出来,就得到了电流(或电压)是原先的β倍的大信号,这现象成为三极管的放大作用。
经过不断的电流放大,就完成了功率放大。
2.差分放大器能把两个输入电压的差值加以放大的电路。
这是一种零点漂移很小的直接耦合放大器,常用于直流放大。
它可以是平衡(术语“平衡”意味着差分)输入和输出,中山大学考研复试交流QQ 群:三零六二八六三二九也可以是单端(非平衡)输入和输出,常用来实现平衡与不平衡电路的相互转换,是各种集成电路的一种基本单元。
由两个参数特性相同的晶体管用直接耦合方式构成的放大器。
若两个输入端上分别输入大小相同且相位相同的信号时,输出为零,从而克服零点漂移。
适于作直流放大器。
差分放大器电路图,未显示偏置等电路差分放大器是一种将两个输入端电压的差以一固定增益放大的电子放大器,有时简称为“差放”。
差分放大器通常被用作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和发射极耦合逻辑电路 (ECL, Emitter Coupled Logic) 的输入级。
差分放大器是普通的单端输入放大器的一种推广,只要将差放的一个输入端接地,即可得到单端输入的放大器。
很多系统在差分放大器的一个输入端输入信号,另一个输入端输入反馈信号,从而实现负反馈。
常用于电机或者伺服电机控制,以及信号放大。
在离散电子学中,实现差分放大器的一个常用手段是差动放大,见于多数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中的差分电路。
3.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信源编码为了减少信源输出符号序列中的剩余度、提高符号的平均信息量,对信源输出的符号序列所施行的变换。
具体说,就是针对信源输出符号序列的统计特性来寻找某种方法,把信源输出符号序列变换为最短的码字序列,使后者的各码元所载荷的平均信息量最大,同时又能保证无失真地恢复原来的符号序列.信道编码的目的:信道编码是为了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提高传输质量而设计的一种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