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部分
第一单元
1、纸币含义的修改:当今,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2、删除教材中“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这两种说法。
3、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表现内容:
原来为“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现在改为“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分配”。
4、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
删除其中的“物价总体水平” 。
5、删除“按照消费对象分,消费可以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6、删除“消费结构”这一小框内容。
第二单元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现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第三单元(修改量比较大)1、P59:删除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这一提法。
2。
删除“个体劳动者生产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
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这一段。
3、增加“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
4、P60:“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改为“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5、P61: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内容修改为:“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9、增值税的作用删除了“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这一句。
第四单元(修改量比较大)1、P80:“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修改为“要切实加强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
2、P86:框题名称“经济建设的新要求”修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后面的要求内容全部换掉,改为:
党的十八大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五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新要求。
其中,有以下几项新要求。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就业更加充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
要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
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2、P44:删除“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要做到:。
”这一段及专家点评中“关于权力与责任的关系的理解”内容。
3、P46:“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制约和监督机制”改为“有是建立健全。
;增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4、
P48:小标题“为政府的‘阳光工程’喝彩”改为“为政务公开喝彩”加一段“政务公开,有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P49:“综合探究”中所有关于政府的权威一词,改为政府的威信。
6、P5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改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7、P64:增加一句“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12、P83:“综合探究”的标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改为“当代中国发
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 ;增加一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13、P94:“决定国际关系的因素”小框内容增加:“国家利益不是抽象的,归根结底是该国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和“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这两句。
14、P100:删除“中国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此,各国应当做到:政治上。
经济上。
文化上。
安全上。
环保上。
”这一段。
15、P104:课时标题“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改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
义文化发展道路”。
删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框题及内容,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4、P95:新增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这个路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
5、新增一框题:“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新增内容主要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
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7、P101:删除“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这一说法,新增“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说法。
8、P102:新增一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
9、P104:第十课的标题“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改为“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新增一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
10、P106:将第八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框题内容移到本课时,删除“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框题的内容。
11、“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框题新增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生活与哲学》部分
1、P23:内容修改“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2、P31:小标题“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改为“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3、P36:删除“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这一说法。
4、P38:“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改为“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改为“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5、P40:“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能动的反作用”改为“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