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丝绸之路的发展对纺织的作用

丝绸之路的发展对纺织的作用

丝绸之路的发展对纺织的作用
1.丝绸之路的发展
2.对于纺织的发展作用
1.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

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

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

它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东汉时为洛阳),经河西走廊到敦煌。

从敦煌起分为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经楼兰、于阗、莎车,穿越葱岭今帕米尔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达条支、大秦;北路从敦煌到交河、龟兹、疏勒,穿越葱岭到大宛,往西经安息到达大秦。

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岁月流失,沧桑更替,透过沿途遗落于戈壁关山之间的石窟古堡,险隘雄关,以及流传的众多典迹神话,魂宝奇珍,真实的再现了祖国的历史辉煌,文化厚重。

古道漫游,情自景生,昔日的金戈铁马,烽火狼烟,似乎又历历在目;耳边又响起了那悦耳的阵阵胡笳,声声驼铃……
丝绸之路的道路漫长而久远,而且无始无终。

在古代,它是传播友谊的道路,也曾经是被战争铁蹄践踏过的道路。

今天,人们已经忘却昔日曾经有过的苦难,而把丝绸之路看作是连结东西方文明的纽带。

丝路意义丝绸之路的开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也是古代东西方最长的国际交通路线,它是丝路沿线多民族的共同创造,所以又称之为友谊之路。

丝路的开辟大大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宗教、语言的交流和融汇,对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文化传播以及创造人类新文明,均作出了重大贡献。

2.
丝路的发展有利于纺织行业丰富国际市场结构,分散贸易风险。

欧盟、美国、日本和东盟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四大国际市场,近年来我国出口贸易总额在不断上升,其中超过出口比重1/3的美国、日本和东盟主要通过海域出口,但地缘政治危机影响渐重。

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开辟向西的战略方向,一方面针对俄罗斯、中亚五国等周边国家的消费需求,生产特色适用的纺织制品和服装服饰,通过陆路联运打通从内陆到中亚及欧洲大陆的贸易通道,构造多元化的市场格局。

丝路发展有利于纺织行业加快区域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由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以及中西部承接转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行业区域结构调整步伐有所放缓。

近年来,伴随基础设施及产业体系日益完善、内需潜力不断挖掘,西部地区正逐渐具备有效承接转移的产业及市场条件,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恰恰在投资信心低迷时赋予西部地区加速承接转移的历史机遇,凭借交通物流和经贸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各种助推经济合作带建设的利好政策,西部地区完全有条件将棉、毛、麻、丝等天然原料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加强与东、中部地区联动发展,科学高效承接产业雁阵式转移,使纺织行业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长久稳定的保持在国内。

丝路发展有利于纺织行业更好地发挥民生产业作用,助推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业。

纺织服装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吸纳就业能力强、投资少、见效快,集群式的发展又可以带动当地的中小企业壮大起来,因此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业促进就业,实现长治久安具有现实意义。

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核心区,在加强双边贸易、双边投资和交流合作的大背景下,凭借棉花资源优势与地缘优势可与巴基斯坦、中亚五国开展创新植棉技术、提高采棉效率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提升行业的原料保障。

总结:丝绸之路发展到今天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它是连接东西方的桥梁,更对中国的纺织业促进了发展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