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 第9章 应急监测
第九章
应急监测
化学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概述 第二节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
第三节 环境应急监测设备简介
第一节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概述
一、历史上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二、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分类和特征
三、应急工作中的法定职责
一、历史上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六大污染 国外:
八大公害 十大事件
置、应急终止。
四、应急监测预案
环境突发事件的预警分四级:
一般(Ⅳ级) 较大(Ⅲ级) 重大(Ⅱ级) 特大(Ⅰ级) 蓝色 黄色 橙色 红色
四、应急监测预案
预案分类:总预案、分预案 总预案包括:总则、组织指挥与职责任务、预防
预警、应急响应、应急保障、后期处置、附则和 附件等部分。
一、历史上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国内:
1985年,抚顺,氯气泄漏,323人死亡,植物受损
1987年,靖江,光化学污染,50人死亡 1993年,深圳,化学品爆炸,15人死亡
1993年,广西,砒霜污染河流,105人中毒
1994年,湖北黄石,铜尾矿决口 1994年,淮河流域,大规模水污染事件 ,流域内居民无饮 用水 1995年,攀枝花,氨、酚、油污染水事故,多人中毒 湖北娄底,氨、酚、茚污染大气事故,多人中毒
(二)地方人民政府的法定职责
各级人民政府在突发事件的预防和预警、应急响 应、应急处置与应急事件的调查处理过程中,具 有下列职责:
1、采取有效措施建起污染危害的职责 2、进入预警状态后,按事件登记启动响应政府 预案的职责 3、向社会发布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的职责
三、应急工作中的法定职责
(二)地方人民政府的法定职责
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多诺拉事件,6000 人突然发病,20人很快死亡。
八大公害
1952年12月4~9日,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3000 多人死亡。
1956年,日本水俣病事件,含汞废水排放污染。
1961年,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化工厂排放含 SO2的气体和粉尘造成。
1968年3~8月,日本爱知县米糠油事件,一家食 用油工厂出现多氯联苯混进米糠油造成。 1955~1977年,日本富山痛痛病事件, 含镉Cd 废水污染土壤造成。
十大事件
北美死湖事件
卡迪兹号油轮事件
印度博帕尔公害事件
切尔诺贝利核漏事件
莱茵河污染事件
墨西哥湾井喷事件 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
库巴唐“死亡谷”事件 雅典“紧急状态事件” 海湾战争油污染事件
另外:
1972年,丹麦,酚运输泄露,导致水体污染
1975年,意大利,二恶英污染事件,193人中毒 1977年,美国,love运河,有毒废物排放事件 1980年,荷兰,有毒废物泄露事件 1981年,美国santa clava,有毒废物污染水事 件
分预案主要分为特定类型突发环境事件相关部门
职能、预防预警、应急响应和处置等。
四、应急监测预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本应急预案所称环境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 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 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 环境事件。根据环境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环境突发 事件分为五类: --重点流域、敏感水域水环境污染事件。主要是重点流域或者敏感 水域由于天然径流量减少和污染物排放超过承载(超标准)能力, 可能造成局部水域的严重污染事件。以黄河流域水环境应急预案为 基础,逐步建立和完善。 --重点城市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主要指全国部分重点城市可能造 成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 --危险化学品、废弃化学品污染事件。主要包括生产、运输、储存、 销售、使用过程中危险化学品、废弃化学品泄漏等造成的环境污染 事件。 --生态环境破坏事件。主要是指生物物种安全环境事件以及农 业生态环境破坏突发事件。 --核与辐射事件。主要包括核事件和辐射事件。
应急管理四个过程:事前预防,事发判断, 事中相应,事后恢复。
什么是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突发水污染事件
突发大气污染事件
突发土壤污染事件
其他突发污染事件
二、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分类和特征
(一)按照产生的原因分类 1、核污染事故
核电厂事故、泄漏,放射化学品 实验室发生化学品爆炸
2、剧毒农药和有毒化学品的泄露、扩散污染事故
应急启动
应急处置 通信联络 突发事件的通报与信息发布
应急终止
四、应急监测预案
地市级应急预案
机构特点: 1、应急监测队一支队,二支队 2、实验室 职责及工作要求: 承担应急监测和报告编制,负责监测仪器的 使用,保障应急车辆, 值班制度
四、应急监测预案
地市级应急预案
工作程序: 1、承接市应急办下达的监测工作; 2、30分钟保证监测人员赶到现场;
六大污染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1986年4月,前苏联基铺地区切尔诺贝利核电 站4号反应堆起火,放射性物质外泄,上万人受 到伤害,也造成了其他国家遭受放射性尘埃的污 染,中国的北京上空也检测到这样的尘埃。
六大污染
德国莱茵河污染事故
1986年11月,瑞士巴塞尔桑多兹化学公司的 仓库起火,大量有毒化学品随灭火用水流进莱茵 河,使靠近事故地段河流生物灭绝,成为死河。 100英里处鳗鱼和大多数鱼类死亡,300英里处的 井水不能饮用,德国和荷兰居民被迫定量供水, 使几十年德国为治理莱茵河投资210亿美元付诸 东流。
八大公害
上世纪30-60年代,震惊世界的污染环境事件频 繁发生,使众多人群非正常死亡、残废、患病的 公害事件不断出现,其中最严重的有八起污染事 件人们称之为“八大公害”。
1930年12月1~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63人死亡。
上世纪40年代初、1952年12月、1955年9月,美 国洛杉矶烟雾事件,数百人死亡,美国烟雾城。
(一)内容
1、石油化工等危险作业场所的泄露、火灾、爆炸 等;
2、运输工具的破损、倾覆导致的泄露、火灾、爆 炸等; 3、各类危险品存储场所的泄露、火灾、爆炸等;
4、各类废料场、废工厂的污染;
5、突发性的投毒行为;
6、其他。
二、应急监测的主要内容、作用与要求
(二)作用
1、对事故特征予以表征;
六大污染
意大利赛维索化学污染事故
1976年7月意大利赛维索一家化工厂爆炸,剧 毒化学品二噁英扩散,使许多人中毒。事隔多年 后,当地居民的畸形儿出生率大为增加。 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事故
1979年3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核电站 反应堆原件受损,放射性裂变物质泄露,使周围 50英里以内约200万人口处在极度不安之中,人 们停工停课,纷纷撤离,一片混乱。
四、应急监测预案
组织指挥与职责任务:
领导机构--环境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与环境应急指
挥部
日常管理机构--环境应急办公室
现场派出机构--现场处置组 咨询机构--专家咨询委员会
四、应急监测预案
预防和预警:
预防预警信息 预防预警行动 预警分级 预警支持系统
四、应急监测预案
一、什么是环境应急监测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是环境监测人 员在事故现场使用小型、便捷、简易、快速的检
测仪器和装置,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污染物
的种类、污染物的浓度、污染的范围及其变化趋
势和可能的危害等做出判断。为及时正确的进行
处理处置提供科学的依据,是应急处置和善后处
理中的工作基础。
二、应急监测的主要内容、作用与要求
2、为制订处置措施快速提供必要的信息;
3、连续、实时地监测事故的发展态势;
4、为实验室分析提供第一信息源; 5、为环境污染事故后的恢复计划提供充分的信息 和数据; 6、为事故的评价提供必需的资料。
二、应急监测的主要内容、作用与要求
(三)要求
1、现场监测要求立刻回答“是否安全”;
2、能迅速判断污染物种类、浓度、污染范围; 3、分析方法的选择性及抗干扰能力要好; 4、监测器材要轻便、易于携带,采样与分析方法 现场随时可测试; 5、试剂用量少、稳定性要好;
保管不当泄露,运输事故泄漏 3、易燃易爆物的泄露爆炸污染事故 油田或海上采油平台井喷,油轮碰 撞事故,油库、炼油厂泄漏 城市污水、尾矿垮坝、工厂事故 4、溢油事故 易燃气体、易挥发有机物质等泄 漏引起事故,固体废物处置不当, 5、非正常大量排放废水造成的污染事故 发生爆炸事故
二、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分类和特征
六大污染
墨西哥液化气爆炸事件
1984年11月,墨西哥城郊石油公司液化气站 54座气储罐几乎全部爆炸起火,对周围环境造成 严重危害,死亡上千人,50万居民逃难。 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
1984年12月,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设在印度 博帕尔市的农药厂剧毒气体外泄,使2.5万人直 接死亡,55万人间接致死,5万人可能双目失明, 15万人被迫迁移。
3、现场调查,现场监测,报告编制,应急报告报 送。
四、应急监测预案
应急监测程序:
接报 准备
污染特征物质的确定
现场监测
报告
撤离
五、采样方法
(一)环境空气污染事故采样
1、就近采样 2、在事故地下风向的影响区域,圆形布点采样 3、根据污染物的特性,在不同高度采样 4、在事故点的上风向,设置对照点 5、在事故点最近的居民区或敏感区布点采样 6、根据风向变化及时调整采样点位置 7、现场确定采样流量和时间 8、做好记录
(四)其他部门
渔政渔业、海事部门、海洋管理部门、交通部门 航政机关、公安部门、供水部门、水利部门、卫 生部门、农业部门、地质矿产部门、市政部门、 法改部门、安全监督部门、军队、法院等
第二节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