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省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9 古诗词鉴赏

江西省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9 古诗词鉴赏

江西省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9 古诗词鉴赏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主旨情感 (共10题;共79分)1. (7分) (2017九上·石景山期末) 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校园诗词大会”中,“文字线索题”的环节扣人心弦。

而在比赛的筹备过程中,命制试题的同学也颇费心思。

下面这道文字线索题设定的答案是“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该题已有三条线索,请你编写最后一条线索,能让答题者锁定答案。

A.这两句出自一首宋词,该词牌又名“村意远”“水晶帘”“江神子”。

B.本诗作者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均取得极高成就,也是著名的美食家,写下了不少传世的美食佳作,用他的别号命名的菜肴极多。

C.在《与鲜于子骏书》中,他曾说此词“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自是一家”。

D.________(2)苏轼酷爱饮酒,在他的3458首诗词中,仅“酒”字就出现了826次。

许多流传千古的诗句都与酒相关。

“校园诗词大会”中设置了“飞花令”游戏,关键字是“酒”,请你写出其他诗人笔下含有“酒”字的两句诗(或词)。

(3)结合《江城子·密州出猎》和下面链接的《祭常山回小猎》,简要说明这两首诗词共同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祭常山回小猎①青盖②前头点皂旗③ ,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簿④ ,白羽⑤犹能效一挥。

【注】①这首诗与《江城子·密州出猎》为苏轼的同题材作品,所写地点一样,所描写的出猎场面一样。

②青盖:青色的车篷。

③皂旗:黑旗,此指打猎的马队。

④西凉簿:官名,代指晋朝书生将军谢艾,本书生,善用兵,胜仗无数。

⑤白羽:即白色的羽扇,儒将所持。

2. (6分)阅读陶渊明《饮酒》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陶渊明,又名________ ,生活在________朝代。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________ ,抒发他热爱田园风光、安贫乐道、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清高自赏与消极遁世的因素。

(2)你能体会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吗?(3)如果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改成“望”好吗?你能说明理由吗?3. (10分)古诗阅读柏林寺南望(唐)郎士元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释】①精舍:寺庙,指柏林寺。

②霁:雨止。

(1)诗的前两句描写诗人遥闻钟声、泊舟穿径的情景,“微”、“深”二字体现出了柏林寺的环境特点。

(2)诗的后两句描写云峰相依的景象,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4. (1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第一句“绕”字写出菊花的景象,第二句“绕”字写出诗人赏菊时的情态。

(2)说说诗人“偏爱菊”的原因。

5. (7分) (2019八下·洛南期末)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 (6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的前六句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请你谈谈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句的理解。

7. (4分) (2019九下·泰兴模拟)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①许浑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② ,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③ ,河声入海遥。

帝乡④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①阙:指唐都城长安。

许浑从故乡润州丹阳(今属江苏)第一次到长安去,是应召入京。

②太华:即西岳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县境内;中条:山名,在今山西永济县东南。

③迥:远。

④帝乡:京都,指长安。

(1)首联中“________”暗合诗题中的秋日,“________”点明诗人自己是漂泊之人。

尾联以“到帝乡”与“梦渔樵”对照,含蓄地表达了________的矛盾心境。

(2)赏析划线句。

8. (10分) (2017九上·沈阳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待储光羲不至王维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释】要欲:好像。

了自:已经明白。

空复情:自作多情(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首联写诗人清早就已打开层层的屋门,坐立不安地盼着友人,竖耳倾听有没有车子到来的声音,写活了抽象的友情。

B . 颔联写心情,好像听到友人身上佩戴的玉石撞击的清脆之声,正要出门去迎接,谁知这是一种错觉。

可见诗人等待之急切。

C . 颈联一转,从写心情转移到写景。

天色已晚,下起细雨,在这种阴郁、潮湿、幽暗而又寂静的环境和氛围中,愁绪在滋长。

D . 尾联为一声长叹,写已明知友人不来,久候友人不至的遗憾和嗔怪之情萦绕在怀。

(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9. (15分) (2016九上·珠晖期末) 鉴赏诗歌《无题》,回答问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够根据诗的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请写下你拟的诗题。

(2)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

10. (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除夜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诗中“寒灯”一词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馆中怎样的氛围?(2)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描述画面 (共4题;共40分)11. (10分) (2017八上·蓬溪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山中雪后【清朝】郑燮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1)请你描绘诗歌前两句所描绘的画面。

(2)分析诗歌后两句的写作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12. (10分)(2020·慈溪模拟)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题画诗指题在画作上的诗歌或吟咏画作的诗歌,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朵奇葩。

让我们通过下面的欣赏活动,加深对题画诗的理解。

(1)【以诗补画】题李世南画扇①[宋]蔡肇②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③知村近,隔坞④闻钟觉寺深。

【注释】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②蔡肇(?—1119):北宋人,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

③瓮:水翁,一种盛水的容器。

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

这里指山坞。

①静与动:诗人将原本画面中静止的“________” “________”等自然景物写出了声音,产生了动感。

②实与虚:诗人通过画面中存在的“________ ” “________ ”,想象画面中没有出现的附近村子和深山寺庙。

(2)【借诗传情】墨葡萄[明]徐渭①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②无人买,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释】①徐渭:明代著名文学家,画家,字文长;才名早扬,却命运多舛,晚年潦倒。

②明珠:此处指画中的葡萄。

诗与情:诗人通过画墨葡萄图想要表达什么情感?请你结合《墨葡萄》这首题画诗进行具体分析。

13. (10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城南(宋)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①。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释】①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1)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2)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14. (10分)(2020·甘孜)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见下渝州。

(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两句诗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2)诗人连用“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地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三、品味炼字 (共3题;共27分)15. (10分) (2019七下·西城期末) 阅读《登飞来峰》,完成下面小题。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写出了改革者高瞻远瞩的气概,表达了从政者从容笃定的自信,历来深受读者的喜爱。

要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诗人的感情,就必须抓住三个关键词:“________”代表了勇气,是远望者面对困难的一种态度;“浮云” 比喻 ________,它虽然能遮挡远望的视线,但终将散去,遮不住初升的太阳;而要想做出一番成就,光凭勇气还不够,更需要非凡的洞察力,诗句中的“________”,正是这种洞察力的象征。

(2)这是一首登高诗。

登高诗常用来抒羁旅流离之苦、思乡怀亲之情,发壮志难酬之忧,表忧国忧民之志,或即景阔谈生活哲理,或展望未来表恢弘抱负……以下诗句表明诗人远大志向的一项是()A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B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C .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D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16. (7分) (2019七上·罗山期末)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展现的画面。

(2)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了怎样的哲理?17. (10分)阅读刘长卿的《重送裴郎中贬吉州》一诗,完成小题。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诗题“重送”,是因为这以前诗人已写过一首同题的五言律诗。

刘、裴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

刘长卿,唐代诗人,字文房,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开元(713-741)进士,曾任长州县尉,遭贬后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