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章砌体结构思考题14-1砌体材料中的块体和砂浆都有哪些种类,它们的强度等级如何确定?答:块体的种类:砖类材料(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非烧结硅酸盐砖)、石材、砌块。
砂浆的分类:水泥砂浆、混合砂浆、非水泥砂浆。
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的强度等级划分相同。
共有5个等级:MU30、MU25、MU20、MU15、MU10。
其强度等级是根据10块样砖毛面积的抗压强度平均值(f m),强度标准值(f k)单块最小抗压强度值来划分的,在设计计算时就不需要再考虑孔洞率的影响。
非烧结硅酸盐砖强度等级MU25、MU20、MU15、MU10共4个。
石材强度等级划分:以边长70mm试块的抗压强度大小划分,MU100、MU80、MU60、MU50、MU40、MU30、MU20七个强度等级。
砌块共有5个强度等级:MU20、MU15、MU10、MU7.5、MU5。
砂浆的强度等级是用龄期为28天,边长为70.7㎜的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来确定的,共5级:M15、M10、M7.5、M5、M2.5。
对施工阶段的验算,砂浆未硬化可按强度为零考虑。
14-2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1.块材和砂浆的强度。
是主要影响因素。
块材和砂浆的强度,砌体强度也高。
2.块材尺寸及形状的影响。
砌体强度随块材高度增大而增大。
3.砂浆的流动性和保水性影响。
砂浆的和易性和保水性越好,砌体的抗压强度也就相对较高。
4.砌筑质量的影响。
砌筑质量高则强度高,灰缝质量更不可忽视。
14-3 砖砌体的抗压强度为什么比单块砖的抗压强度低?答:砌体的抗压强度一般低于单块块材的抗压强度。
单块砖抗压强度在砌体中的不到充分发挥。
因为砖砌体总体均匀受压,但砖块不仅受压,同时受弯、等复杂应力作用。
1.砂浆层厚度和成分不均匀的影响。
2.砖和砂横向变形的差异影响。
3.竖向灰缝上的应力集中影响。
14-4 为什么在砌筑墙体时设计人员和瓦工都宁愿采用混合砂浆,而不愿采用强度等级相同的纯水泥砂浆?答:水泥砂浆和易性、保水性差;混合砂浆和易性、保水性好。
砂浆的和易性、保水性越好,则灰缝均匀、饱满度高,砌体的抗压强度也就相对较高。
混合砂浆砌筑的砌体强度大于纯水泥砂浆的砌筑的砌体强渡(15%—5%)。
14-5简述砌体受力全过程及破坏特征?答:由一个MU10砖、M5砂浆砌成的370*490*1000mm砖柱轴心受压为例说明:破坏分三阶段:第一阶段:单砖内出现裂缝,从外观上看不出损坏现象。
当N=(50%—70%)Nu时,在某些单块砖内出现小裂缝,但并不立即贯通整块砖。
N——不增大,裂缝不会增大。
此时σ=2.1N/mm2 第二阶段:单砖裂通。
继续增大压力,短裂缝将继续延伸,加长变宽,把一皮砖裂通后会进一步发展,并逐步贯穿几皮砖。
同时产生新裂缝。
此时N=(80%—90%)Nu,即使停止增大荷载,裂缝也会继续缓慢扩展。
第三阶段:形成贯通裂缝,砌体完全破坏。
荷载继续略有增长,裂缝会迅速加长加宽,将砌体分割成若干个互不相连的小柱体,由于各个小柱受力不均匀,最后将由于某些小柱的失稳或压碎而导致整个砌体的破坏。
此时σ=3.09N/mm 214-6 构件的稳定系数Φ0、承载力影响系数Φ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构件的稳定系数Φ0与砂浆强度等级和构件高厚比有关。
承载力影响系数Φ除与砂浆强度等级和构件高厚比有关外,还和相对偏心距e/h 有关。
14-7 无筋砌体受压构件对偏心矩e 有何限制?答:对无筋砌体,偏心距e ≤0.6y ,否则随偏心距增大,砌体的承载力明显下降,既不经济也不合理。
此外偏心距过大,可能使截面受拉边出现过大的水平裂缝。
14-8 什么是砌体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系数γ?它与哪些因素有关?答:局部受压的砌体横向膨胀受周围砌体像套箍一样约束,使局部受压砌体处于三向或两向受压状态, 因此,局部受压砌体的抗压能力就会提高。
用砌体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系数γ考虑。
与局部受压面积l A 及周围约束砌体面积即影响砌体局部抗压强度的计算面积A 0有关。
14-9 怎样验算局部受压承载力?梁端局部受压分哪几种情况?分别怎么验算? 答:以考虑砌体局部抗压提高后的强度大于实际应力为前提,采用相应公式验算。
砌体的局部受压分为砌体局部均匀受压、梁端支承处砌体局部受压、垫块下砌体局部受压、垫梁下砌体局部受压。
砌体局部均匀受压:l l A f N γ≤梁端支承处砌体局部受压: f A N N l l ηγψ≤+0预制垫块下砌体局部受压: b l fA N N 10ϕγ≤+ 现浇垫块下砌体局部受压计算同梁端支承处 砌体的局部受压验算。
垫梁下砌体局部受压:0204.2h fb N N b l δ≤+14-10 砌体在局部压力作用下,承载力为什么会提高?答:局部受压的砌体横向膨胀受周围砌体像套箍一样约束,使局部受压砌体处于三向或两向受压 状态,因此,局部受压砌体的抗压能力就会提高。
14-11 当梁端支承处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不足时,可采取哪些措施?答:当梁端支撑处砌体的局部抗压不够时,通常采用在梁端支撑面处设置垫块,使局部受压面积 加大,以减小局部受压面上的压应力值,满足其抗压承载力的要求。
是解决局部受压承载力不足的一个有效措施。
14-12 简述配筋砌体的种类及应用?答:分为网状配筋砖砌体、组合砖砌体、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
网状配筋砖砌体用作轴压或偏压墙柱;组合砖砌体用作在偏心距较大的墙柱;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欧美等国已采用砌筑高层房屋,我国正推广应用。
14-13 混合结构房屋的承重体系有哪几种?他们各有何特点?答:按承重体系可以把房屋的结构布置分为四种类型。
即纵墙承重体系、横墙承重体系、纵横墙承重体系、内框架承重体系。
纵墙承重体系纵墙是主要的承重墙,可以形成较大的室内空间;在纵墙上开设门窗要受到限制;楼、屋盖材料用量多,墙体材料用量少,横墙数量少,横向空间刚度较差。
横墙承重体系在纵墙上可开设较大洞口,洞口位置也灵活;横墙数量多,所以横向刚度大,整体性好,抵抗水平荷载能力较强;楼盖、屋盖用料少,结构布置简单,施工方便,但墙体用料多;纵墙承载力不能充分发挥。
纵横墙承重体系介于纵墙、横墙承重方案之间,开间可大于横墙体系,而灵活性却不如纵墙承重体系;应力分布均匀,可减少墙厚。
内框架承重体系房屋开间大,平面不知灵活;由两种性能不同的材料组成,抵抗不均匀沉降和抗震能力差。
14-14 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有哪几种?确定静力计算方案的依据是什么?答:静力计算时可划分为三种方案,即弹性方案、刚性方案和刚弹性方案。
按房屋楼盖或屋盖类型及横墙间距查表确定。
14-15什么是墙、柱高厚比?为什么混合结构房屋的墙体必须进行高厚比验算?答:墙、柱高厚比:是指墙柱计算高度H0与墙厚或柱截面边长的比值。
高厚比大则柱细长稳定性差。
高厚比验算是保证墙体稳定和房屋空间刚度的重要构造措施。
14-16画出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多层及单层刚性方案房屋的计算简图,并加以解释。
单层房屋:受力分析时,应把单元的纵墙看成竖直的柱子,一端嵌固于基础,另一端支承于屋面结构上;同时,把屋面结构看成水平方向的梁,支承于两端山墙上,其跨度为两山墙的距离,视山墙为竖直的悬臂梁,嵌固于基础上多层房屋:在刚性方案房屋的实际工程中,楼盖处因楼盖结构嵌入墙体,墙体截面被削弱而承担的弯矩很小,楼盖可以看作是墙体的不动铰支座。
基础顶面轴力很大而弯矩很小也假定为铰支点。
所以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纵墙的计算单元可以看作为竖向连梁,楼屋盖处及基础顶面处为其不动铰支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仍按竖向连梁考虑。
14-17 在砌体房屋墙、柱的承载力验算时,选择哪些部位和截面既能减少计算工作量又能保证安全可靠?答:墙体的各截面内力都是变化的,一般为:N上小下大;M上大下小。
考虑门窗洞口削弱截面尺寸的影响,在进行墙体承载力验算时,应选择最危险截面,即内力较大或截面尺寸较小的截面作为控制截面。
通常选取楼层顶部梁或板底、楼层底部和窗间墙处。
若各层截面尺寸相同材料相同一般验算底层。
14-18试述弹性方案、刚弹性方案房屋墙内力分析的主要步骤。
答:采用内力叠加法进行计算。
弹性方案:先在排架横梁水平处右端加上一个不动铰支座,形成无侧移排架,象刚性方案一样求出墙体内力和该不动铰支座的反力R。
求出R后,把R反作用在排架顶端,求出这种情况的内力。
将上述两种内力叠加,得到弹性方案的计算结果。
刚弹性方案:先在排架顶端加上一个假想的不动铰支座,求出该不动铰支座的反力R。
把R反作用在排架顶端,与柱顶弹性支座反力(1-ηi)R相叠加,然后计算相应排架的内力。
将上述两种内力叠加,得到刚弹性方案的计算结果。
14-19常用过梁的种类及其适用范围有哪些?答:过梁分类:砖砌过梁(钢筋砖过梁、砖砌平拱过梁等形式)和钢筋混凝土过梁两大类。
应用情况:钢筋砖过梁的跨度不应超过1.5m,砌平拱过梁的跨度不应超过1.2m;一般常用钢筋混凝土过梁。
弧拱砌筑时施工较复杂,多用于对建筑外形有特殊要求的房屋中。
14-20如何确定过梁上的荷载?答:过梁上的荷载包括梁板荷载和墙体荷载。
计算方法:试验表明,梁板荷载作用位置距离过梁越远,影响越小,距离大于梁净跨可忽略不计梁板荷载。
由于砌体和过梁共同构成组合体,施加在过梁上竖向荷载将通过墙体内拱作用传于支座。
当过梁上砌体达到某一高度后,增加的荷载对过梁的影响将大大减弱或消失。
对砖砌体,最多考虑l n/3高度的墙体;对混凝土砌块砌体最多考虑l n/2高度的墙体。
14-21简述混合结构房屋中圈梁的作用、布置和构造要求。
答:圈梁的作用:设置圈梁可以增强房屋的整体性和空间刚度,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引起的不利影响。
圈梁与构造柱配合还有助于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圈梁的布置:应根据地基情况、房屋类型、层数及所受荷载振动情况决定圈梁布置,具体应符合有关规定(P51)。
圈梁的构造要求: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同一水平面并封闭,若截断时,搭接应符合规定;纵横墙交接处圈梁应有可靠的的连接;圈梁的截面尺寸及配筋应符合要求,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当墙厚h≥240mm时,其宽度不宣小于2h/3。
圈梁高度不应小于120mm。
纵向钢筋不宜少于4Ф10,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按受拉钢筋考虑,箍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
圈梁兼作过梁时,过梁部分的钢筋应按计算用量另行增配。
14-22沉降缝和伸缩缝的作用是什么?两者有何区别?答:沉降缝的设置是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墙体开裂等问题。
从基础底至上部结构均分开。
伸缩缝的设置是减小温度变化热胀冷缩引起的不均匀变形。
伸缩缝是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如墙体、楼板、屋顶(木屋顶除外)等分成两个独立部分。
习题:14-1 解14-2 解:(1)截面几何特征2223.047.0469300)4903702401200(m m mm A >==⨯+⨯=mm y y 8.23724037012=-+=mm i h T 2.6005.1715.35.3=⨯== (2)荷载作用在O 点,e=0 0/=h e y e 6.0< 查得 896.0=ϕ Mpa f 5.1=承载力 KN N Af N 7.6306307005.1469300896.0==⨯⨯==ϕ (3)荷载作用在A 点,mm y e 8.1171208.2371202=-=-= 196.02.600/8.117/==h e mm y e 7.1428.2376.06.0=⨯=< 查得 492.0=ϕ承载力 KN N Af N 3.3463463005.1469300492.0==⨯⨯==ϕ (4)荷载作用在B 点,mm y e 3.2521202.3721201=-=-= mm y e 32.2232.3726.06.0=⨯=> 不适宜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