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海关系统面试真题解析及参考答案第一题:广州亚运会期间市政府推行免费公交地铁导致人满为患,一周后取消,对此你怎么看?【题型】综合分析【注意要素】此题是考查政府决策的题目,关于政府决策类题目,目前来说也是考试的重点,此次国考已多次涉及。
任何一名公务员,都是中国庞大公务员体系中未来的领导者,因此,对于公务员的测试,领导决策能力也是考官们决定是否录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题不能肤浅地看问题,只抓表面现象,关键是要挖掘题目背后深层次的寓意,点明政府应该科学决策,不要拍脑袋决策,要依法决策,要在法律框架内解决问题。
只有真正了解了考官出题意图,明白考核重点,考生才可以很好的把握答题的侧重。
【参考答案】在广州亚运会期间一度被各类媒体大赞,也给了很多广州市民期待的全民免费乘坐公共交通的措施在实行一周之后就被迫取消了。
取消原因主要是由于客流大增,超过了公共交通的运输能力,对市民的出行反而造成不便。
貌似简单的一件事情反映出了背后不简单的问题。
第一,政府政策要加强可行性。
免费乘公交政策公布伊始,叫好声一片,有不少人认为这是还惠于民的举措,但是也有人发出了隐隐的担忧,担心广州的公交系统是否具备如此的吞吐能力,甚至基于此,事前就有人预言这一政策不出十日就会取消。
结果恰是如此。
我们不质疑政府部门还惠于民的动机,但是恰恰在连普通市民都能考虑到的公交系统的运输能力限度的这一问题上失察,就这一点来说,我们不得不说,动机是好的,方式方法有待商榷。
举个例子,本来客流预计五百多万人,结果每天都是七百多万人。
这说明了广州市政府在作出这一决定之时并没有做好充分的调研和论证,甚至难脱草率嫌疑。
一周之后被迫取消,一反一复两个过程,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类似的事情并不止广州一家,此前公安部就曾经出台措施,要求公民以后取名字必须从公安部给定字库中选择。
虽然这是为了解决部分人使用生僻字给公安民警尤其是户籍民警的户籍录入工作带来了困难,但是很明显这一政策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权这一合法权益。
这种大笔一挥、脑袋一拍的做决策方式实在不应该再度出现。
日后政府的各项政策都应该进一步加强可行性。
第二,及时纠错的做法值得肯定。
免费乘公交政策实行后,效果适得其反,一周之后广州市政府最终决定取消免费乘车的措施,改为发放交通补贴,而且这次制定出来的补贴标准显然要比免费乘车的措施显得更深思熟虑。
虽然这是原本完全没必要走的一步,但是毕竟是一种听取民意及时纠错的行为,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在这一点上,广州市政府更多考虑的是市民的出行安全问题而不是自己的面子,这仍然值得我们去肯定。
第三,中国的城市交通设施建设要进一步加强。
广州市政府取消免费乘车是广州市亚运会的一个小插曲,但是却戏剧性的集中呈现了早已广受诟病的中国的城市交通设施建设问题。
政府要真正的还惠于民不仅仅在于是否免费,发放多少交通补贴,而是要真正逐步解决包括交通问题在内的各种民生问题。
第二题:毕业前夕毕业生宿舍管理有很多难点重点,作为一名宿舍管理员,你怎么解决这些重点难点?【题型】组织管理【注意要素】本题虽然归属于计划组织管理类题目,但它考查的是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和难点没有太紧密的逻辑关系,考生只要做到了重点和难点明确,然后拿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即可。
【参考答案】宿舍管理工作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
毕业生毕业前夕的宿舍管理工作十分复杂,存在着很多重点和难点,如果解决不好,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离校和新生的入校,甚至学校的声誉。
因此,做好毕业生毕业前夕的宿舍管理工作,保障宿舍管理的有序和规范是十分重要的。
从宿舍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我认为毕业生毕业前夕的宿舍管理工作存在着以下重点和难点:首先,文明离校的宣传工作是重中之重,需要强化落实;其次,毕业生的思想呈现多变不稳定状态,需要妥善应对;再次,宿舍的安全、卫生工作量加重,需要保障;最后,宿舍基本设施清点、核实工作繁杂,需要及时跟进。
针对以上工作重点和难点,我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应对:第一,认真学习学校宿舍管理制度,做好文明离校的宣传工作。
比如在宿舍的墙报上,开辟毕业专刊,刊登一些毕业生关心的事项,呼吁学生保护好各宿舍的基础设施,做文明离校的榜样。
第二,根据毕业生思想动态,做好引导、提醒、帮助工作。
临近毕业,学生的思想动态各异,这就要求宿管工作人员,注意把控好与学生打交道的态度和方式,不要刺激学生,与学生发生摩擦。
同时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多提醒,多引导,多帮助,尽量降低学生的失落感。
第三,加强宿舍内安全隐患的排查,提醒学生注意防火、防盗,提高安全意识。
做好宿舍内、楼道内的环境卫生保护工作,及时把学生整理出来的废弃物清理干净。
加强与各系、学生处、保卫处等有关部门保持联系和协调,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做好防范、疏导和处理工作,防止和杜绝恶性事件的发生。
第四,在不影响毕业生正常的作息时间的前提下,做好各宿舍内的基础设施清点、核实工作。
把学生入舍时的各种押金票据进行再整理和统计,科学分类,并妥善保管,以保障退费工作的顺畅。
第三题:如果你是一名新入职人员,同事认为你资历浅,不重视你并与你产生矛盾,你怎么解决?【题型】人际关系【注意要素】刚刚加入一个新团队,面对新环境、新人事,当然会出现许多新情况。
新人的成长和进步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出现磕磕碰碰。
当问题出现的时候,一定要多学会换位思考,不能脱离实际生活而凭空说大话,也不能片面拔高,对面说“假话”。
学会用智慧破解僵局,用真诚化解被动。
【参考答案】刚刚加入一个新团队,同事之间还不够熟悉,彼此之间缺乏了解,同事认为我资历浅,不重视我,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我应该摆正心态,既要正视这种状况,主动去淡化这种陌生感,又不能过分地张扬,而是要把握适当的分寸。
因为证明自己,不在于自吹自擂,在于务实能干。
因此,在平日的工作中,既要服从领导的指挥,又要积极配合同事工作,不懂就问,做到勤奋好学,精益求精,阳光和谐,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积累工作经验,我相信,“菜鸟”会很快成为过去的定义。
工作中出现争论和意见分歧同样也是正常的现象。
但是,如果把工作中的分歧和争论扩大化,成为和谐团队关系建设的绊脚石,则是错误的。
虽然矛盾的出现存在着多方面的因素,但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与同事们出现矛盾的迹象,无论谁是谁非,我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都应该认真反思,并引以为戒。
因此,我会寻找机会,向同事们道歉,真诚地承认错误,希望能达成谅解。
同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尽快地融入团队,我相信,只要我能做到以诚待人,宽以待人,严于律己,我与同事们一定会冰释前嫌,我们一定会成为工作中的好伙伴,好战友的。
第四题:武警对于我们海关工作有很多帮助,领导决定让你安排一次慰问活动,你怎么执行?【题型】组织管理【注意要素】捐助慰问作为组织管理考核中经常出现的话题,很多考生在答题时却没有完整的思路,做出的方案也缺乏可操作性。
因为对于很多考生来说,慰问这个词经常听到,可以说熟悉但不了解,更不用说实际组织的经验了,因此答好此类题目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回答此类题目,考生主要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组织管理类题目的一般流程,二是“慰问”这一概念,要从细节中体现针对性和操作性。
回答此题要突出重点,慰问主题、慰问对象、捐助慰问资金物品标准、慰问方式,慰问活动要求都是此题的关键。
甚至慰问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物资慰问、义演慰问等。
在题目没有明确规定时,考生可以灵活选择。
【参考答案】此次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感谢武警对我们部门工作的支持,以便日后更好的开展部门合作。
我将如下开展慰问活动:第一,认真听取领导对这次活动的指示,以便能够贯彻落实。
第二,参照以往类似活动的经验,制定出一套完备的方案来,以便能够更好的开展工作。
比如,对于慰问活动来讲,除了慰问的时间、地点、慰问者和被慰问者代表的选择之外,最为主要的是慰问物品和方式的选择。
在这一点上如果物品能够适合武警同志们所需,方式上又能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怀和温暖,那我们的活动就会事半功倍。
所以我主要会在这方面多下些功夫。
主要的方法就是提前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可以向自己做武警工作的亲朋好友进行了解,可以从各种媒体报道中进行查阅,也可以向周围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利用手边一切可能的资源,确定出合适的慰问物品和方式来。
第三,在方案经过领导审批后,按照方案有条不紊的开展慰问活动。
包括:采购慰问物资、通知领导及各部门代表等参加人员、联系慰问对象、安排好车辆和交通路线,并制定好后勤保障方案。
在慰问活动中,做好慰问物资交接工作,走访慰问对象,做好情况记录,事后要整理慰问情况记录并形成简报。
第一题:近年我国大城市每到年底都会发生血荒,政府对此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第二年血荒现象仍然存在。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题型】综合分析【注意要素】注意要素就是答案要出彩,不要紧紧把那些政府正在做的努力罗列出来了事,而是要把他们还没做的一些工作思路答出来,给他们提供借鉴。
【参考答案】血液是生命与健康之源,无偿献血也是我国传统的助人为乐精神的现实体现。
与新时代雷锋传人郭明义无偿献血的事例感动无数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我国各大城市仍在发生的血荒现象,这让我们颇为疑惑。
当然,血荒现象并不是耸人听闻,而是客观存在的。
总结探讨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也正是我们从根本上破解血荒难题的基础工作,从现状来看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社会上对于无偿献血宣传力度有待于加强,对于献血安全的宣传等没有深入人心,尤其是对于一些关于献血的负面信息没能向公众进行说明,打击了献血者的主动性;二是当前我们的献血用血机制不完善,不透明;三是对献血者和采血者的鼓励、奖励机制不健全,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四是我们的采血点建设还存在一定滞后性,普及程度低,献血者献血不方便;五是血液的储存还存在技术上的难题,储存时间短;六是在临床使用上存在的浪费现象也加剧了血液紧缺。
对症下药是我们有效解决各类问题的关键。
要真正解决血荒问题需要政府、社会等各方面的协调努力,采取多种措施标本兼治。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措施:一是要加强对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工作和发挥党员干部、医护人员的带头作用来打消群众对于献血安全的担忧,并以实际措施保障献血安全,打消群众的后顾之忧;二是建立健全透明、公开的献血用血机制,让献血者了解血液用途,调动献血者的献血热情和主动性,同时也可通过建立城市间调血用血联动制度也可有效缓解城市间血液使用紧缺现象;三是采取积极有效的献血鼓励机制,明确献血者的受益形式并予以保证;四是加快采血点建设,使得采血点在各大中城市人流量较为集中的地方成为一种常态,便利于群众献血;五是加强科研攻关,以技术手段延长血液保存期,以协调献血旺季和淡季的使用量;六是提升医生技术水平,在手术过程中尽量减少患者出血量以节约用血,减少不必要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