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字的结构,又称布白。
字由点画连贯穿插而成,因此点画的空白处也是字的组成部分。
空白处应当计算在一个字的造形之内,分布适当的空白和笔画具同等的艺术价值。
虚实相生,才能完成一个艺术品。
所以大书法家邓石如曾说书法要?计白当黑?,无笔墨处也是妙境呀!这也像一座建筑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空间的分布,虚处和实处同样重要。
西方美学曾研究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建筑发现其具有的空间美感是不同的,而在中国书法艺术里的这种空间美感,同样在篆、隶、真、草、飞白等不同书体里有不同的表现。
空间美感的不同,表现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阶级,在不同的经济基础上、社会条件里,对生活的不同体会和对世界的不同认识。
②商周的篆文、秦人的小篆、汉人的隶书、魏晋的行草、唐人的真书、宋明的行草,各有各的姿态和风格。
古人曾说:?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态?,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可以从字形的结构里研究各时代不同的风格。
同时,书法里这种不同的风格也可以在同时代的其他艺术里去考察。
③?唐人尚法?,所以在字体上真书特别发达,当然这也有它的政治原因和社会基础。
唐人研究真书的字体结构特别细致。
对字体结构中的?法?的研究,他们的探讨在历朝历代都是十分突出的。
我们知道人类是依据美的规律来进行艺术创造的,而唐人所述的书法中的?法?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认识,它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的美感和美学思想的好资料。
④相传唐代大书家欧阳询曾留下真书字体结构法三十六条。
这三十六条非常重要,其中戈守智所纂著的《汉溪书法通解》对这三十六条的阐述可供研究中国美学的学者参考。
我觉得我们可以从这三十六条开始来窥探中国美学思想里的一些基本范畴。
我们可以从书法里的审美观念再通于中国其他艺术,如绘画、建筑、文学、音乐、舞蹈、工艺美术等。
我以为这有美学方法论的价值。
但一切艺术中的法,只是法,是要灵活运用,要从有法到无法,表现出艺术家独特的个性与风格来,才是真正的艺术。
艺术是创造出来,不是?如法炮制?的。
何况这三十六条只是适合于真书的,对于其他书体应当研究它们各自的内在的美学规律。
(摘编自宗白华《美学散步>,有删改)1、(3分)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字的结构不仅包括点画还包括点画中的空白,空白和点画具有同等的艺术价值。
B.中国书法艺术作品的空间美,直接取决于书法家的经济基础和当时的社会条件。
C.唐人对于字体结构中?法?的研究,是我国古代书法美感与美学思想研究的开端。
D.古人归纳晋人行革的风格是?尚韵?,这种风格在晋人的其它艺术中也有体现。
2、(3分)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将建筑和书法相结合,中西方美学相联系,形象而具体地展示了不同书体间存在的不同的空间美。
B.作者引用大书法家邓石如?计白当黑?的说法,旨在证明在书法艺术中?虚处?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C.第三自然段肯定唐人对真书字体结构中?法?的研究,第四段接着论述真书结构法三十六条的重要性。
D.文章谈到了中国不同朝代有不同的书体,并着重以唐代真书为例去论述研究汉字结构的美学意义。
3、(3分)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将字的结构称为布白,这可以看出作者对书法中虚处的重视,虚处在书法空间美的构建中起着重要作用。
B.通过研究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书法作品以及其它艺术作品的风格特点,可以发现当时社会所具有的时代风格,C.艺术应该表现出艺术家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如果只是一味地遵循艺术中的法,就难以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
D.通过对真书结构法三十六条的研究,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他书体以及绘画、建筑等中国艺术所蕴含的美学规律。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韩江林渊液每年春天,诗人冷雪总是发来邀约:来看韩江,来看木棉花吧。
小时候听说韩江,是在一出潮剧里。
这出戏叫作《苏六娘》。
苏六娘与表哥青梅竹马私定终身,父亲却要她远嫁杨秀才。
话说杨秀才见婚期迟迟未得苏家应允,遂带乳娘前来讨亲。
经过府城时,她像刚进大观园的刘姥姥,遇山便问什么山,杨秀才答曰?韩山?,问山下那座大厝,答曰?韩祠?,再问山脚下那条溪,杨秀才没好声气地答:?韩江,韩江……?就这么把韩江懵懂记住了。
长长的滨江路,巍巍的古城墙。
沧海桑田,水的样貌谅必有了巨变。
现如今,江水或潺湲或汹涌,都在堤岸的规范之内。
木棉树有些年岁了,树干挺拔高古,雄奇而有凛凛之气。
春风一吹,一粒粒肥厚酣畅的红,便缀上了枝头。
花,给人的感觉总是妩媚阴柔,而木棉花,在非生物学意义上,是一个雌雄同体的传奇。
我与冷雪坐在木棉树下,眺望江水,有一搭没一搭地聊。
我们同饮一江水,口音非常接近。
那时,她结束一段旧生活已有年余,过去,已然淡了,在情绪上引不起悲,或者恼;未来,还远着,它也召不来欢,或者歌。
一切仿佛迷蒙的,混沌的,打断这节奏的,唯有木棉花坠落的声响。
噗的一声,重重地,似一个来自生命本身的叹息。
转过身用眼光去看望它,整朵的,不萎靡,如在枝头。
如果说当年从戏文里获得的是抽象的韩江,那么,得识具象的韩江却费了一番周折。
孩提时常去的是外砂溪。
县城里的孩子只见过井水,那水是圈在井箍里的。
而外砂溪是野性的,带着向远方敞开的浩浩荡荡的神秘。
我所居住的小城,从南门继续往南走,远远地走过一段荒郊野地才见外砂溪。
一见着了大溪,心便与嗓子、手脚一起野了。
多年之后才明白,外砂溪就是韩江的支流。
眼前这一段韩江下游,便是当年向往与眺望的地方了。
冷雪写过一首诗《一枚醒着的钉子》:?深夜,地球上的一个国家/国家的一个省份/省份的一座小城/一条江,江边的/一个人,站着,好像一枚钉子/一枚醒着的钉子/冷冷地钉在地球的表面。
?我相信,诗人这一枚探索和打量世界的钉子,不只是向内的,还有一个面向外部世界的无比漫长的半径。
这条江,同时也是她建立的参照体系的重要原点。
可是,到了今天我们的眺望又在何方?之前,其实去过三河坝,那个韩江开始的地方,看它到底是由两条怎样的河流交汇的。
那两条河流,一条属红色岩系,又多盆地,故江水红而浊;另一条属花岗岩结构,周边植被良好,故江水绿而清。
站在桥上,看两条秉性各异的水带,奔赴到了一起。
那江水、那泥沙,那水中的鱼和微生物,它们相互进入对方身体的深处时,谅必还是彼此陌生的。
我相信,很多不同事物的相互遇见和交融,与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有着惊人的相似。
或许,这场交汇是可以给我们带来神迹的,可是,也是在这一地方,我的眺望又在更远处。
这一条红而浊的江水,它是由什么汇合而成的?那一条绿而清的江水又是如何?它们前面复杂的河网,一如庞大的家族背景,到底是羽状、扇状、辐散状,还是网状?它们经历了怎样的迂回、冲撞与交织,才来到了我们的面前?只道是见到了韩江的源头,其实,对于一条水来说,哪里才是源头呢?(摘自《散文》,有删改)4、(3分)下列对这篇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第二段写了?我?懵懂记住?韩江?这个名字的特定的情境,有人物,有画面,有情节,鲜明形象,生动真切,形象动人。
B. ?她像刚进大观园的刘姥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乳娘比作刘姥姥,一是使文章更富有文化内涵,二是使表达形象生动。
C. 说木棉花?是一个雌雄同体的传奇?,重重地坠落的却是?整朵的,不萎靡,如在枝头?,暗示了生命哪怕将要凋零也不悲凉。
D. 文章以作者和冷雪的重游韩江为线索,写了作者眼中的韩江,表达了作者对于韩江溯源、对于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独到见解。
5、(6分)文章引用冷雪的诗《一枚醒着的钉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6分)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请你从韩江溯源及家族溯源两个方面,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经历了连续几年票房的高速上扬,也经历了2016年票房增速趋缓的?冷静期?,2017年,中国电影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发布数据: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559.11亿元,同比增长13.45%;国产电影票房301.04亿元,占票房总额的53.84%;全年票房过亿元影片92部,其中国产电影51部;城市院线观影人次16.2亿,同比增长18.08%.这些成绩表明:中国电影市场步向稳健,电影促进居民消费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的地位更加稳固。
据专业人士分析,2017年票房成绩的取得,有赖于国产现实题材影片的成功与电影院及银幕数的不断增加。
另外,观众的成熟度在提高,非理性和粉丝消费在减退,电影的口碑在票房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冈仁波齐》《二十二》等艺术类电影获得高票房的原因。
(摘编自《中国电影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有删改)材料二:《红海行动》这部以中国海军也门撤侨真实事件为原型的影片,在最初排片、票房双双低开的情况下,凭借惊人的口碑一路逆袭,成为今年春节档最大的黑马,票房突破35亿元,荣登今年春节档票房冠军。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认为,《红海行动》对于中国电影的发展可谓意义重大,它代表了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和工业美学的提升,?没有电影产业的工业实力、专业化的电影团队,很难想象能拍出这样的大片。
?人民日报社文化室主任记者刘阳表示,《红海行动》?观影热潮?背后体现了观众对于生命和个体认知理解的进步:?电影设置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命题﹣﹣一个国家是否需要动用军力去拯救一个公民的生命?电影表达的内在感情是中国当代社会对公民权益的珍视,这种进步体现了电影创作与当代生活的不断贴近。
?(摘编自《<红海行动>?红?在哪儿?》,有删改)材料三:2017年,中国银幕总数超过北美,中国成为全球容纳量最大的电影市场,中国电影市场规模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二,与全球第一大市场的差距逐渐缩小。
如果说票房只是衡量产业发展的一个数字指标,还不足以说明整个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那么,由中国电影资料馆提供的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数据则可以看出,2018年春节档期满意度得分为83.4分,是迄今为止春节档调查中的最高分。
这一切,离不开《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实施,它将电影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使电影产业成为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国家支持创作、摄制各类优秀国产影片,地方政府对电影创作、摄制提供必要的便利和帮助;在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用汇等方面对电影产业采取优惠措施,激励资本投入、降低运作成本……电影从业者们一致认为,从《电影产业促进法))实施那一天开始,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将电影产业视为重点,国民经济的各行业、各部门都开始积极配合电影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