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

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 respiratory tract and lung. Upper RT (鼻、咽、喉)and Lower RT(气管和支气管).肺兼有内分泌功能。

一、鼻nose三部分组成,兼有嗅器和发音共鸣作用。

㈠外鼻(略讲)鼻翼煽动
㈡鼻腔:nasal cavity.Kiesselbach or Little‘s area)90%鼻出
图谱84页。

鼻后孔。

㈢鼻旁窦:paranasal sinuses图谱84页
1.上颌窦maxillary sinus:⑴开口于中鼻道半月状裂孔后部;⑵窦口高;⑶与上颌磨牙根相邻;
2.额窦frontal sinus:⑴开口于中鼻道半月状裂孔前部的筛漏斗;⑵窦口在底部。

3.筛窦:ethmoidal sinus:⑴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半月状裂孔前部的筛漏斗(半月裂孔前端的漏斗形管道)和筛泡(裂孔上部的圆隆起);⑵后群开口于上鼻道。

4.蝶窦sphenoidal sinus:开口于蝶筛隐窝。

注意没有在下鼻道开口者。

中鼻道集中了额窦、上颌窦、部分筛窦的开口。

二、咽pharynx
三、喉larynx:由喉软骨、软骨连结、喉肌及喉粘膜组成。

㈠喉软骨:1。

甲状软骨(前角和喉结)2。

环状软骨(平对C6椎),是整个呼吸道唯一完整的软骨环;3。

会厌软骨4。

杓状软骨(肌突和声带突)。

㈡喉连结:两个关节,三个膜,一个韧带。

1.环甲关节:冠状轴运动,使声带紧张或松弛;甲状软骨作前倾和复位运动。

2.环杓关节:垂直轴运动,可开大或缩小声门。

3.弹性圆锥(弹性纤维膜)
骨声带突之间的弹性纤维膜。

—急性喉梗塞时切开此处;图3-7,8。

4.方形膜:⑴位置是连于会厌软骨侧缘与甲状软骨前角内面向后至杓状软骨前缘的结
缔组织膜(图谱87页)
5.甲状舌骨膜连于甲状软骨上缘与舌骨之间的膜。

6.环状软骨气管韧带
㈢喉肌分三群:⑴声门开大缩小肌;⑵调节声带紧张度肌;⑶变更喉口肌。

㈣喉腔:
1.喉口由会厌上缘,杓会厌襞及杓间切迹围成。

可经喉镜看到。

图3-11。

2.前庭襞:前庭裂。

3.声襞:⑴声韧带是其基础;⑵前为膜间部,后为软骨间部。

⑶声门裂。

⑷声带是指声韧带、声襞及声带肌(甲杓肌中止于杓状软骨声带突的部分,图谱89页)三者组成的结构。

要弄清声韧带、声襞、声带三者的关系。

4.喉腔分部:⑴喉前庭;⑵喉中间腔和喉室;⑶声门下腔。

四、气管和支气管
㈠气管trachea:
1.C6T4T5椎体交接处);
2.。

3.气管切开部位—3~5气管软骨环。

4.构造—软骨、肌、膜壁。

㈡支气管bronchi:右侧直、短、宽。

五、肺lungs
㈠位置和形态:
1.一尖、一底、两面、三缘。

2.肺尖高出锁骨内侧三分之一上方2~3㎝;
3.肺门和肺根(肺动、静脉;支气管动静脉,支气管;及神经和淋巴管);
4.左右肺形态区别:右肺短左肺长;左肺前缘有心切迹和上叶前下部的左肺小舌。

5.胎儿生前生后死亡的鉴别:比重。

法医学鉴别诊断。

㈡肺的分叶:1。

斜裂与水平裂;此二裂对观察胸片病灶定位在哪个叶有意义。

2。

肺大叶;3。

肺小叶(细支气管及其肺组织)大叶包含50~80
六、胸膜pleura是薄层浆膜囊。

㈠胸膜及胸膜腔(呈现负压)
㈡壁胸膜的分部及胸膜隐窝:1。

胸膜顶;2。

肋胸膜;3。

纵隔胸膜(肺韧带是肺根下方的部分);4。

膈胸膜;胸膜隐窝是在深吸气时,肺缘仍不能伸入其间的胸膜腔部分:5。

肋膈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点;6。

肋纵隔隐窝
㈢胸膜与肺的体表投影:
1.肺:下缘为6、6、8、10、10。

2.胸膜:下缘:比肺下缘低2肋,注意与肾相邻。

心包区:胸骨体左缘第4~5肋软骨间隙,为心内注射部位。

纵隔mediastinum:定义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全部器官结构的总称;分部(五分法)上和下(胸骨角至T4~5椎体);下又分前、中、后。

泌尿系统
概述:URINARY SYSTEM的组成(四部分),其功能和尿毒症
一、K IDNEY
㈠肾的形态:⑴renal hilum; renal ⑵肾蒂(前后向V、A、Pe;上下向A、V、Pe;右肾蒂较短,不好上肾蒂钳。

处理肾蒂是肾切除术的关键,肾动脉相当
粗大,一旦钳子滑脱则出血十分汹涌,很危险。

)⑶renal sinus;
㈡肾的构造:
1.肾实质⑴renal cortex including ⑵renal columns;⑶renal medulla约占肾实质的确/3(⑷renal pyramids15-20个-⑸renal papillae有时两三个肾锥体合成一个肾乳头);
⑹renal lobe肾锥体及其周围的肾皮质构成一个肾叶.
2.肾内排尿管道:within renal sinus,⑴minor renal calices-⑵major renal calices-⑶renal pelvis.
㈢肾的位置和毗邻:位置四点均有临床意义。

1.腹膜外位器官;
2.右肾低于左肾,但二者均与第12肋相邻;此点在手术时至关重要,术者常带着X光片,术前再次确定手术侧别。

3.肾区:竖脊肌外侧缘与第十二肋交点。

肾叩痛。

4.与胸膜底为邻肾手术时千万莫损伤胸膜。

㈣肾的被膜:
1.Fibrous capsule正常时易剥离;
2.adipose capsule肾囊封闭;肾下垂;
3.renal fascia与肾上腺包在一起,下端开放。

.
㈤肾段动脉和肾段的概念:肾动脉在肾内的分支称肾段动脉,肾动脉及其分布的肾组织称肾段,每个肾有五个肾段。

㈥肾的异常和畸形
二、U RETER:肌性管道。

1.分三段,即腹段、盆段及壁内段;位于腰大肌之前,输尿管炎炎性渗
出物刺激腰大肌收缩,引起髋关节屈曲的强迫体位。

2.子宫动脉与输尿管的交义(动脉在前上,而输尿管在后下)(妇产科手术如子宫切除,特别注意勿损伤输尿管,术前常规插入橡皮导尿管,术
后医师特别注意有尿排出否,如果排尿量正常,则大夫才放心,因此戏称
妇产科大夫为“尿大夫”)。

3.三个狭窄(尿路结石部位)第二狭窄在入小骨盆处,即跨过髂血管处。

三、U RINARY BLADDER
㈠膀胱的形态:尖、底、体、颈四部,尤其要注意颈部与尿道相接。

㈡膀胱的位置:1。

耻骨联合后方的盆腔器官;2。

腹膜间位器官;3。

膀胱穿刺部位(尿猪留)
㈢膀胱壁的构造:1。

T rigone of bladder,(二输尿管口,输尿管间襞,尿道内口)此处无皱襞,肿瘤和结核好发部位,是膀胱镜检的重点部位;2。

尿道内口,男
性在其周围形成膀胱括约肌;3。

输尿管间襞镜检寻找尿道内口标志,为一苍
白带。

4、膀胱逼尿肌。

四、U RETHRA:女性尿道特点:宽、短、直。

1。

4~5㎝长,很短;2。

宽,3。

尿道
阴道括约肌为横纹肌,低于尿道内口。

女性泌尿系上行感染多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