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高考语文押题卷一

2016高考语文押题卷一

2016押题卷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它先于语言文字而存在。

现今世界仍有不少虽会说话却没有文字的原始民族,他们都有着并不十分简单的文化。

人类社会有文明与原始的分别,而没有有文化社会与没文化社会的分别。

人类的文化,正如人类自己,是运动的而非静止的,它随着人类的演化而演化。

一旦人类的体质,特别是发声器官发达到足以创造出语言——表达意识而多少有着固定形式的变化的一套声音符号,且更进一步设计出来文字——表示语言的一套有形的书写符号以后,人类的文化趋向于急剧的发展。

那些开化较早的民族的生活资料也就因此被记录、累积,并或多或少地流传下来,成为我们所谓的文献。

而通常所谓的“历史时代”就是指有文献以来的那个时代。

语言哲学自然要以历史时代人类的语言文字为其研究对象。

语言哲学有两个分科。

其一,可称之为文献的语言学,或即文献学。

这门学科大致相当于我国素来所谓的文字学、训诂学、校雠学等。

它是以文献的搜求、注释与校勘,版本的异同及其年代的考订,文字的起源和流变,以及其他有关语文的问题为其研究对象的。

这一学科的发展在东西方虽然都可追溯到很早的时代,但真正走向系统的科学研究似乎是17世纪以后的事了。

语言哲学的另一分科即语言的语文学,或即语言学。

这门学科大致虽然相当于我国素来所谓的音韵学,但其范围更为广阔,而且目标也不相同。

它是以全人类的古今各民族的语言构造,即语音、语法为其研究对象的,从同一语言与不同语言的古今变异上加以研究比较,从而定其类别,溯其系统。

因此,这样的语言学又或名之为比较语文学,它是19世纪以来由西方学者惨淡经营建立起来的。

语言哲学与人类文化史研究的关系是显然的,而且是多方面的。

首先,语言本身就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素质。

人类文化史没有语文演化史,便不是完整的文化史。

其次,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文化史的研究,该族语文的研究显然属于必要的基础,不通晓该族的语文,该族文化的研究必不能深入。

又次,文献经语文学家整理、诠释、考订以后,即成为文化史上的可靠史料。

如殷代的卜辞、周金铭文、居延汉简之类,分别属于殷周汉代的重要原始资料。

再者,人类由于迁播和接触而促成民族间语文及文化上的融合,从而从某些语文的分布及借用的情形上,就可以溯求毗邻的民族间的文化演变关系。

最后,语文的意义可以因为时间的不同而演变,而这种演变则可以反映出文化的演变,因此我们可以从语文上去推论古今某些民族的文化如思想信仰及其文化素质的流变。

刘知几《史通》曾论史家写近事不宜用古语,或改夷言为汉语,以求文字之真,这正说明语文与文化史研究的密切关系。

(摘编自杨希枚《当代语言哲学与人类文化史的研究》)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文化的一项是()A.贺兰山东麓有数以万计的古代岩画,描画了远古人类放牧、狩猎等生活场景,以及羊、牛、马、虎、豹等多种动物图案和抽象符号。

B.山西朔县一座西汉中期墓中,发现一个鹅鱼彩绘铜灯,鹅口衔金鱼,鹅颈中部镶一盏油灯,灯烟通过鹅颈进入装有清水的鹅腹被吸收。

C.云南贵州两省发现新生代地层中存在海相有孔虫化石,化石隶属砂盘虫和诺丁虫两科,其地质年代为中新世,距今500万年左右。

D.考古学家在东北长白山区发现了一件旧石器时代石制手斧,经鉴定,这件手斧距今约有5万年,制作工艺精湛,器形优美。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现今世界上仍有不少原始民族,只用语言交流沟通而没有文字记载,但是并不能据此认定他们没有文化。

B.文化的发展给人类语言和文字的产生以极大的推动,文献开始记载历史时代,并积累和或多或少流传下来。

C.语言哲学虽以历史时代人类的语言文字为研究对象,但其分科的文献学和语言学具体研究对象却不尽相同。

D.语言学既研究全人类古今各民族的语言构造,又从同一语言与不同语言的古今变异上研究比较,追溯系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人类的演化中,体质的发达是渐进的,发声器官发达创造出表达意识的一套声音符号在先,表示语言的一套有形的书写符号在后。

B.文献的语言学和语言的语文学同属于语言哲学,前者发源于古代中国,后者则是19世纪以来西方学者惨淡经营建立的。

C.毗邻民族间的文化演变应该源于民族之间由迁播、接触而促成的文化融合,其某些语文的分布和借用就是这种融合的表现形式。

D.语言哲学与人类文化史研究关系密切,无论是殷代的卜辞、周金铭文、居延汉简这些重要的原始资料还是刘知几的论述,均可为佐证。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孔奂,字休文,会稽山阴人也。

奂数岁而孤,为叔父虔孙所养。

好学,善属文,经史百家,莫不通涉。

州举秀才,射策高第。

入为尚书仓部郎中,迁仪曹侍郎。

时左民郎沈炯为飞书所谤,将陷重辟,事连台阁,人怀忧惧,奂廷议理之,竟得明白。

丹阳尹何敬容以奂刚正,请补功曹史。

会侯景之乱,京城陷,朝士并被拘絷,或荐奂于贼帅侯子鉴,子鉴命脱桎梏,厚遇之,令掌书记。

时景军士悉恣其凶威,子鉴景之腹心,委任又重,朝士见者,莫不卑俯屈折,奂独敖然自若,无所下。

或谏奂曰:“当今乱世,人思苟免,獯羯无知,岂可抗之以义?”奂曰:“吾性命有在,虽未能死,岂可取媚凶丑,以求全乎?”时贼徒剥掠子女,拘逼士庶,奂每保持之,得全济者甚众。

高祖受禅。

永定二年,除晋陵太守。

奂清白自守,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单舩临郡,所得秩俸,随即分赡孤寡。

曲阿富人殷绮见奂居处素俭,乃饷衣一袭,毡被一具。

奂曰:“太守身居美禄,何为不能办此,但民有未周,不容独享温饱耳。

”初,世祖在吴中,闻奂善政,及践祚,征为御史中丞,领扬州大中正。

奂性刚直,善持理,多所纠劾,朝廷甚敬惮之。

深达治体,每所敷奏,上未尝不称善,百司滞事,皆付奂决之。

时世祖不豫,台阁众事,并令仆射到仲举共奂决之。

世祖崩。

高宗即位。

奂在职清俭,多所规正,高宗嘉之。

性耿介绝请托虽储副之尊公侯之重溺情相及终不为屈后主时在东宫欲以江总为太子詹事高宗将许之,奂乃奏曰:“江总文华之人,今皇太子文华不少,岂藉于总!如臣愚见,愿选敦重之才,以居辅导。

”帝曰:“即如卿言,谁当居此?”奂曰:“都官尚书王廓,世有懿德,识性敦敏,可以居之。

”后主时亦在侧,乃曰:“廓王泰之子,不可居太子詹事。

”奂又奏曰:“宋朝范晔即范泰之子,亦为太子詹事,前代不疑。

”后主固争之,帝卒以总为詹事,由是忤旨。

其梗正如此。

至德元年卒,时年七十。

(节选自《陈书·列传第十五》,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性耿介绝/请托/虽储副之尊/公侯之重/溺情相及终/不为屈/后主时在东宫/欲以江总为太子詹事/B.性耿介/绝请托/虽储副之尊公/侯之重溺/情相及/终不为屈/后主时在东宫/欲以江总为太子詹事/C.性耿介/绝请托/虽储副之尊/公侯之重/溺情相及/终不为屈/后主时在东宫/欲以江总为太子詹事/D.性耿介绝/请托/虽储副之尊/公侯之重溺/情相及/终不为屈/后主时/在东宫欲/以江总为太子詹事/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孤”在古代一般指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无人赡养的人。

B.“台阁”在东汉时是尚书省的别称。

因汉尚书台在宫禁内,因此有这一称谓。

后亦泛指中央政府机构。

C.“功曹”是古代的官名,亦称功曹史。

西汉始置,除掌人事外,得以参与一郡的政务。

D.“桎梏”是中国古代的刑具,指脚镣手铐。

在手上戴的为桎,在脚上戴的为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奂少年时就显露出过人才华。

他幼年被叔父收养。

好学,善写文章,通读经史。

后来被州里举荐为秀才,参加射策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孔奂为人刚正。

任仪曹侍郎时,左民郎沈炯被匿名信诽谤,牵连到朝廷中枢机关,人人都心怀忧惧,只有他敢于在朝堂上争辩此事,最终真相大白。

C.孔奂为官清廉自守。

担任晋陵太守时,妻子儿女都没有随他赴任,孔奂只用一只船到达任所。

他的生活朴素俭约,所得俸禄都用来赡养孤寡之人。

D.孔奂虽逢乱世,却凭借自己的才能与品行受到君主的赏识。

高宗时他对太子詹事的人选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并据理力争,最终高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时贼徒剥掠子女,拘逼士庶,奂每保持之,得全济者甚众。

(5分)译文:(2)太守身居美禄,何为不能办此,但民有未周,不容独享温饱耳。

(5分)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杜甫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

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

松成彦雄大夫①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注]①大夫:相传秦始皇登泰山避雨于一株松树下,后来封此树为“五大夫”。

8.这两首诗都以松树为吟咏对象,简析两首诗中的松树有何不同。

(5分)答:9.这两首诗各自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6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听完琵琶女自述的身世后,作者产生了强烈共鸣,发出了“,”的感慨。

(白居易《琵琶行》)(2)诗人用“五壮士开山”的神话,交代了蜀道的来历:,。

(李白《蜀道难》)(3)“,”这八个字写出了曹操南下攻打孙刘联军时志得意满的举止。

(苏轼《赤壁赋》)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25分)老刘喜秋香李洪臣秋高气爽,菊花飘香。

老伴已故一百零一天了。

老刘半宿起来,打开灯,奋力地擦地擦窗抹完桌子后,赶快把白日才买回的两盆亮黄的菊花摆放在正厅最显眼的位臵。

今天,老刘胆量倍增,要冲出子女为他找老伴所设的所有包围圈,去老家把和他同岁的寡妇秋香妹子接来。

这个日期,是秋香暗示给他的。

老伴烧“一七”那天,闺女菊花很懂老刘的心思,开着车把她秋香姑接来。

菊花牢记妈在家种地时,秋香姑和妈好的似亲姐妹,帮妈干活,帮妈伺候瘫痪在炕的奶奶。

奶奶拿她当亲闺女待,家里有了好吃的,都给她送一份。

那天,秋香刚进门就看到了老刘那热辣辣的目光,尽围着她发射。

在菊花的示意下,秋香把老刘拉到里间,掩上门,轻轻地给了他两捶,把菊花的意思变成了死命令:“嫂子没过百日,不准你胡来,城里像你这样的尽他妈出洋相,老伴去世没几天,就领个来家,还形影不离地到处瞎显摆,见了熟人,没说话,先咯咯咯地笑,丢死人了!”秋香的捶暖温温的,把老刘一下子就捶到了中学时代。

那时,秋香是四庄八屯的大美人,老刘是村里唯一一个高中生,状元哎。

老刘上学,家里没有咸菜捎,秋香就把她家里的豆酱饼子烤得黄黄的香香的拿给他。

老刘就痴乎乎地认为,秋香要和他好呢。

在一个月圆的晚上,老刘把秋香约到村头上,吞吞吐吐地提出了订婚要求,结果,秋香变着脸,气抖擞地该出手时就出手,狠巴巴地给了他两捶说:“你傻了?不成材料!我关心你,是叫你考上大学,成人才!我已订婚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