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专利权。
是指经专利主管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授予申请人某项发明创造的专有性权利。
2.职务发明创造。
是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3.联合商标:是指同一商标所有人在相同或类似的商品上使用的若干个近似商标。
其中最先注册并使用的为正商标,其余的为联合商标。
4.国外优先权:是指如果某个成员国的国民就一项发明创造首先在任何成员国中提出专利申请,自申请提出之日起的一定时间内(对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是12年月,对于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是6个月),他如果在别的成员国也提出了同样的申请,则别的成员国都必须承认该申请在第一个国家中递交的日期,并把它看作是在本国递交申请的日期。
5.防御商标:指驰名商标的所有人在不同类别的商品上注册了同一个商标。
最先使用的商品上为正商标,在其他商品上使用的同一商标为防御商标。
6.放映权:指通过放映机.幻灯权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7.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8.专利标记权:指专利权人有权在其专利产品或者该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记和专利号的权利。
9.集体商标:指由工商业团体.协会等集体组织所有,由其成员共同使用的商标。
10.邻接权:又称作品传播者权,指作品的传播者对其在传播作品过程中所创造的劳动成果所享有的权利。
11.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12.发明。
是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13.职务发明创造。
是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二.填空1.《垄断法规》2.创造性贡献的自然人3.最先申请的人4.普通商标和驰名商标作品原件的合法持有人5.核准注册6.三年7.被视为作者8.30天9.三个月内 10.六个月 11.《巴黎公约》12.最先申请的人 13.三个月内14.原件所有权 15.三个月内 16.权利要求书 17.视为作者18.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 19.三个月内 20.核准注册21.核准注册;22.三个月内;23.县级以上的行政区划; 25.合法持有人;26.著作人身权。
三.辨析题1.错,由国务院专利行政机关负责专利的受理和审批。
2.错,都可以转让。
3.错,不能转让。
4.错,也可以适用于外国人。
5.错,允许。
6.错,应进行变更登记。
7.错,只有需要变更注册商标图形.文字或其组合的应当重新提出注册申请。
8.错,应视为侵权。
9.错,图书出版者对作品进行的文字性修改.删节,也要经作者许可。
10.错,在我国,计算机硬件受《专利法》的保护。
11.对,联合商标和防御商标在中国《商标法》中还未有规定。
四.单项选择1C 2A 3D 4C 5A 6D 7B 10C 11B 12B 13D 14B 15C 16B 17A 18D 19D 20D 21D 22A 23D 24B 25D 26D 27B 28C 29B 30C 31A 32C 33A 34B五、简答题1、简述知识产权的特征。
答:知识产权有四项特征:(1)客体的无形性(非物质性)。
知识产权的客体是智力成果,是非物质财富,无形财产,不能用金钱来计算。
无形这一特点,给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侵权认定及知识产权贸易带来了比有形财产在相同情况下复杂得多的问题。
智力成果必须固定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
法律保护的是附着于载体之上的智力成果而非载体。
(2)专有性。
知识产权是一种独占性的权利。
取得知识产权后,权利人依法享有独占使用或专有、专用的权利。
知识产权的独占性或垄断性不是绝对的,也有必要的限制。
专有性是把知识产权与公有领域中的人类智力成果相区分的一个重要特点。
有个别的知识产权也不具专有性,最典型的是商业秘密。
(3)地域性。
知识产权作为一个国家法律特别授予或认可的专有权,其效力仅限于本国国境内各国知识产权立法相互独立。
著作权虽为自动保护,但也在一定的地域之内;《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的成员国内。
有人提出著作权没有地域性。
但目前随着知识产权国际一体化的进程,知识产权的地域性虽然有减弱的趋势,但目前仍以各国国内法保护为主。
注意:有一些新兴的知识产权没有地域性,如商业秘密等。
(4)时间性。
知识产权是一种有期限的权利,①发明专利二十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十年,②著作权的期限是自作者死后五十年或发表之后五十年,③商标虽无期限,但必须每十年续展一次。
也就是一次注册只能使用十年。
知识产权规定期限的原因是,①智力成果虽然没有有形损耗,永续存在,但是随着技术更新,社会发展,会有无形损耗,将被淘汰或替代。
②因而知识产权法律规定了知识产权权利存在的限制,旨在体现科学发展规律,鼓励创新淘汰落后。
③商标权虽可无限期地使用,但必须每10年续展一次,表明自己仍希望继续享有专用权,否则也进入公有领域。
注意:人身权利一般无期限,商业秘密等也无期限。
2、简述实用新型和发明的区别。
答:发明与实用新型有四个方面的不同:1、两者在保护范围方面不同,发明专利较宽,即对于任何符合专利法授权条件的发明创造都可以授予发明专利。
有产品专利、方法专利、改进型专利。
实用新型较窄,仅限于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两者结合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方法和无固定形状的物品有能授予实用新型专利,且有许多限制。
2、两者的保护期限不同,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二十年,实用新型的保护期为十年,自专利申请日开始计算。
3、两者的创造性要求不同,发明需与原有技术相比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实用新型则是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4、两者审批程序、申请手续、费用不同,发明须经初步审查(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而实用新型仅需初步审查(形式审查)。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手续简便、费用低,发明专利则申请手续繁琐、费用高。
3、简述证明商标与集体商标的区别和联系。
答:证明商标与集体商标有一定的联系,二者都是由多个生产经营者、服务提供者共同使用的商标,且其申请人及所有人都是依法成立的组织,其权利人和使用人处于分离状态。
但二者也有区别,一是证明商标是开放性的,只要商品或服务达到规定条件的都可要求使用,集体商标必须是集体组织成员才可使用,是封闭性的;二是证明商标所有人自己不能使用该商标,集体商标所有人可以在自己经营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该商标;三是证明商标可以转让,集体商标则不能转让。
4、简述专利权规定期限的意义。
答:专利规定期限的意义在于:(1)规定专利的保护期,能够体现科学发展规律,鼓励创新淘汰落后。
智力成果虽然没有有形损耗,永续存在,但是随着技术更新,社会发展,会有无形损耗,将被淘汰或替代。
(2)规定专利的保护期,有利于技术推广应用,保护国家、社会、公众的利益。
如果专利期过长则必然引起推广困难。
发明创造本身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如果被人长期独占则不利于技术的推广、普及。
5、简述我国专利申请的原则。
答:我国专利法中专利申请原则主要是:1、先申请原则。
先申请原则,是指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专利权是一种独占权,一项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
然而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分别作出内容相同的一项发明创造时,就需要法律明确规定哪一个人可以享有专利权。
我国专利法规定,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2、优先权原则。
(1)国外优先权。
国外优先权,是指如果某个成员国的国民就一项发明创造首先在任何成员国中提出专利申请,自申请提出之日起的一定时间内(对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是12年月,对于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是6个月),他如果在别的成员国也提出了同样的申请,则别的成员国都必须承认该申请在第一个国家中递交的日期,并把它看作是在本国递交申请的日期。
此日期为优先权日。
(2)国内优先权。
国内优先权,是指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以第一次递交的日期为申请日。
规定本国优先权的目的是给予专利申请人一定的修改专利申请的时间。
3、单一性原则。
单一性原则,又称一发明一申请原则,是指一件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申请应当限于一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
但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的两项以上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可以作为一件申请提出。
4、书面申请的原则。
专利方面的各种手续应当以书面形式办理。
这就是说,有关申请手续不得采用口头形式,也不得以电报、电话、电传、胶片等形式代替书面形式,更不得以向专利行政部门提交实物的方式代替书面形式。
6、简述我国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制度。
答:著作权的合理使用,是指著作权人以外的人,在法律规定的特定条件下,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也不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而使用作品的一种制度。
合理使用制度主要是为了社会公众的利益,而且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一般都是为了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目的,为了教育、科学研究、宗教或慈善事业等,对著作权人的财产利益影响不是很大。
但是,在合理使用他人的作品时,必须尊重作者的其他合法权利,如应当指明作者的姓名、作品的名称,不得歪曲、篡改他人的作品。
著作权合理使用的条件。
①合理使用的作品必须已经发表,未发表的作品不属于合理使用的范围。
②合理使用的目的仅限于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或为了教学、科学研究、宗教或慈善事业以及公共文化利益的需要。
合理使用一般都是为了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的目的,以及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
一般情况下合理使用是不允许用作商业性目的进行营利活动的。
③合理使用他人作品时,不得侵犯著作权人的其他权利,并且必须注明作者的姓名、作品名称。
在对作品进行合理使用时要注意,应该尊重作者的其他权利,包括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
比如要指明作者的姓名,不得对作品进行修改,以及不能对作品进行歪曲、篡改。
7、简述专利新颖性的判断标准。
答:1、公开标准:(1)人员标准。
(2)地域标准。
(3)时间标准(4)公开的含义。
(5)公开的方式。
2、抵触申请。
8、简述中国商标法第八条规定哪些文字、图形不得作为商标使用。
答:(1)中国的国旗、国徽、勋章等。
(2)外国的国旗、国徽、勋章等。
(3)同下府间的国际组织的旗帜,徽记名称相同或近似的(4)红十字,红新月。
(5)本商品的通用名称。
(6)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
(7)带有民族歧视性的(8)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的(9)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其他不良影响的。
9、简述中国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制度。
答:(1)为个人目的而使用。
(2)为报道而使用。
(3)为介绍某一问题而使用。
(4)为教学而使用。
(5)为公务而使用。
(6)为少数民族而使用。
(7)为盲人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