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地理《1埃及》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1埃及》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走近国家》第二节《埃及》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读图指出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苏伊士运河和首都开罗。

2、能运用相关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出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

3、通过阅读教材.资源包等相关材料知道埃及的居民特点。

4、根据教材中的图表.文字,掌握分析尼罗河对埃及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教学重点:
1、埃及的自然环境特征(位置、气候等)
2、尼罗河对埃及自然与经济的影响
难点:尼罗河对埃及自然与经济的影
响二、教学方法:
本着“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合作达标”的理念,本节课将采用自主学习、网络助学、合作探究的教学法。

三、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走进埃及
(以学生展示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掌握新知:认识埃及
1、学习目标
(1)、通过读图指出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苏伊士运河和首都开罗。

(重点)
(2)、能运用相关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出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

(重点)
(3)、通过阅读教材、资源包等相关材料知道埃及的居民特点。

(4)、根据教材中的图表、文字,掌握分析尼罗河对埃及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难点)2、检查预习
(全班展示交流课前学习的成果,鼓励学生主动展示。


3、方法指导
(出示思维导图,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


(三)、质疑解惑、合作探究:探秘埃及
1、为什么说埃及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通过读图,让学生加深对埃及重要地理位置的认识。

)
2、话说尼罗河
尼罗河自南向北在埃及境内穿行1530 千米,形成了一条绿色走廊,有人说“没有尼罗河就没有埃及”,也有人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埃及人称尼罗河为“母亲河”。

为什么说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
(温馨提示)(1)、利用课前提供的资源包学习、交流。

(2)、各组组长做好探究记录,以备交流展示。

学生交流展示.教师点拨总结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埃及
干旱的气候条件对农业、人口、城
市的主要影响,从而感受水源对埃及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要善于抓住影响区域的主导因素,把握区域的地理特征。


3、埃及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工业.农业和旅游业的?
(温馨提示)(1)、利用课前提供的资源包学习、交流。

(2)、各组组长做好探究记录,以备交流展示。

(四)、归纳总结、拓展应用:数字埃及
(通过对90%的解读,加深对埃及的认识,同时达到知识
梳理的目的。


(五)、巩固练习、当堂达标
1、埃及的农耕区、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
A.地中海沿岸
B.
红海沿岸 C.尼罗
河谷地及三角洲 D.西奈半岛
2、非洲最大的城市是()
A.亚历山大城
B.开罗
C.耶路撒冷
D.约翰内斯堡
3、埃及地跨哪两大洲()
A.亚洲、欧洲
B.南美洲、北美洲
C.亚洲、非洲
D.欧洲、非洲
4、埃及的主要名胜古迹主要分布在()
A.东部沿海地区B.北部沿海地区
C.西南内陆地区D.尼罗河河谷平原
5、埃及主要的人种和信奉的宗教是()
A.白色人种基督教
B.黑色人种犹太教
C.黄色人种佛教
D.白色人种伊斯兰教
6、埃及主要的旅游景点有()
A.埃菲尔铁塔B.白宫C.金字塔D.凡尔赛宫
读“埃及的主要城市.部分矿产和物产分布示意图”,回答7-8题。

7、关于埃及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部位于低纬度
B.位于西半球
C.临近太平洋
D.地跨两洲
8、影响埃及城市分布形态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地势
C.水源
D.植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