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应急救援技能培训

企业应急救援技能培训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方法1.佩戴呼吸器1.1从包装箱中取出呼吸器检查系统的完整性。

1.2检查气瓶压力观察瓶阀上压力表的读数。

如果配备的是不带表瓶阀或自锁瓶阀打开瓶阀观察呼吸器具上高压表的读数注意气瓶中压力不得低于27MPa 如果低于27MPa会影响使用时间因此每次使用完后应立即将气瓶充满气。

而且如果气瓶充满气后一个月后气如果压力低于27MPa必须检查气瓶阀的泄漏情况方法是将气瓶充气后使气瓶阀浸在水中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1.3使气瓶的平地靠近自己气瓶有压力表的一端向外让背带的左右肩带套在两手之间两手握住背板的左右把手将呼吸器举过头顶两手向后向下弯曲将呼吸器落下使左右肩带落在肩膀上。

也可使用类似学生背书包的方法佩戴呼吸器。

1.4拉下肩带使呼吸器处于合适的高度也不需要调得过高只要感觉舒服即可1.5插好胸带如有的话。

插好腰带向前收紧调整松紧至合适。

2.检查报警哨的报警性能2.1确保供气阀是关闭的。

2.2打开气瓶阀约半圈观察压力表待压力稳定后关闭气瓶阀。

2.3报警性能检查用左手的手心将供气阀的出口堵住留一小缝右手轻压供气阀的排气按钮慢慢排气观察压力表的变化当压力下降到约 6.5MP时应减小排气量注意观察压力表同时注意报警哨声响报警哨应在 5.5±0.5MP之间发出声响。

2.4检查好报警性能后打开气瓶阀至少两圈。

3.佩戴面罩并检查佩戴气密性3.1拿出面罩将面罩的头带放松。

3.2将面罩的颈带挂在脖子上。

3.3套上面罩使下颌放入面罩的下颌承口中。

3.4拉上头带使头带的中心处于头顶中心位置。

3.5拉紧下面两根头带至合适松紧注意拉紧方向应向后。

3.6拉紧中间两根头带至合适松紧。

3.7拉紧上部一根头带至合适松紧。

3.8检查佩戴的气密性用手心将面罩的进气口堵住深吸一口气如感到面罩有向脸部吸紧的现象且面罩内无任何气流流动说明面罩和脸部是密封的。

注意:如面罩和脸部不密封必须重新调整至密封后才能继续使用。

有胡须的话会影响气密性头发夹在面罩中会影响气密性。

不必将面罩头带拉得太紧这样会使人感到不适。

天气较冷时面罩刚戴在头上可能会有气雾在透镜上产生只要将供气阀连接上呼吸时气雾就会消除。

4.连接供气阀进入工作现场4.1将供气阀的出气口对准面罩的进气口插入面罩中听到轻轻一声卡响表示供气阀和面罩已连接好。

4.2深吸一口气将供气阀打开 4.3呼吸几次无感觉不适就可以进入工作场所。

4.4工作时注意压力表的变化如压力下降至报警哨发出声响必须立即撤回到安全场所。

5.脱卸呼吸器5.1工作完后回到安全场所。

5.2脱开供气阀吸一口气并屏住呼吸按供气阀的红色按钮关闭供气阀右手握住供气阀并使阀体在手心中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供气瓶的手轮使其转动一角度拉动供气阀脱离面罩。

5.3卸下面罩用食指向外拨动面罩头带上的不锈钢带扣使头带松开抓住面罩上的进气口向外拉脱开面罩取下并放好面罩。

5.4卸下呼吸器大拇指插入腰带扣里面向外拨插头的舌头脱开腰带扣脱开胸带扣向外拨动肩带上的带扣脱开肩带抓住肩带卸下呼吸器。

5.5关闭气瓶阀。

5.6按供气阀上保护罩绿色按钮将系统内的余气排尽否则不能脱开气瓶和减压器。

6.气瓶的拆卸、安装6.1气瓶的拆卸6.1.1观察压力表确保系统内无压力。

6.1.2扳动气瓶带上的扳手松开气瓶带。

6.1.3旋转减压器上的手轮脱开气瓶。

6.2安装气瓶 6.2.1将气瓶塞到背板的气瓶带中。

6.2.2使气瓶和背板竖直容易安装。

6.2.3将气瓶阀出口中心和减压器手轮中心对准。

6.2.4旋转手轮将减压器和气瓶连接上注意不需旋得太紧不得使用工具将气瓶带的扳手锁紧将肩带和腰带放松下次使用时方便佩戴将面罩的头带放松下次使用时方便佩戴或按规定要求放置好呼吸器。

防护服穿戴(1)先撑开服装的颈口、胸襟、两脚伸进裤子内,将裤子提至腰部,再将两臂伸进两袖,并将内袖口环套在拇指上。

(2)将上衣护胸布折叠后,拉过胸襟布盖严,然后将前胸大白扣掀牢。

(3)将腰带收紧后,将大白扣掀牢。

(4)带好消防面具后再将头罩罩在头上,并将颈扣带的大白扣掀上。

(5)最后戴上手套,将内袖压上手套里。

自动苏生器的使用一、自动苏生器能连续地把新鲜的氧气自动输入被抢救人员的肺内,又能自动将肺内的气体抽除,连到心肺复苏的目的。

二、可吸除被抢救人员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

三、可供呼吸机能并未麻痹的伤员吸气。

四、可外接气源长时间连续工作。

五、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操作简单、性能可靠。

六、自动苏生器操作:、吸引瓶内污物过多时,可拨开吸引管,半堵引射器喷孔(防止压力过高,使吸引瓶爆炸),排除瓶内污物。

七、经检查确认伤员为假死,必须立即打开苏生器路,将自动肺面罩压在伤员的面部,进行人工呼吸。

八、在开始使用自动肺进行人工呼吸时,操作者必须用手指轻压伤员喉头中部的环状软骨,借以闭塞食道,防止气体充入胃内。

人工呼吸正常后方可停止压喉,并用头带将面罩固定。

九、使用自动肺进行人工呼吸时,面罩必须压紧伤员面部,防止因漏气而影响自动肺工作。

十、使用自动肺进行人工呼吸时,呼吸道不畅通会使自动肺动作过快,此时可将伤员的下颌骨托起,以利呼吸道畅通,如仍无效时,应重新清除呼吸道内的堵塞物。

十一、使用自动肺进行人工呼吸时,除由医务人员确认死亡(出现尸斑),外,要耐心进行工作,不准过早中断人工呼吸。

十二、使用自动肺进行人工呼吸过程中,发现伤员呕吐时,应及时清除呕吐物,然后继续进行人工呼吸。

十三、使用自动肺进行人工呼吸过程中,发现伤员严重痉挛时,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处置(防止伤员、咬伤舌头及损伤其它器官等),不影响人工呼吸时,再恢复苏生工作。

十四、使用自动肺进行人工呼吸时,应通过调减压器和配气阀旋钮,调节伤员呼吸频率,成人12—16次/分,儿童30次/分。

十五、对腐蚀性气体中毒的伤员,不准使用自动肺进行人工呼吸,只能使用呼吸气阀进行氧吸入。

十六、当伤员恢复自动呼吸后,可换用呼吸阀对其进行氧吸入,此时可取出口咽导气管,松开面罩和固定头带。

十七、对一般伤员进行氧吸入时,呼吸阀上的氧含量调节环可调节在80%,对一氧化碳中毒的伤员,氧含量调节环必须调在100%,并且吸氧工作不准过早终止。

徒手心肺复苏术徒手心肺复苏术:是抢救呼吸.心脏骤停等危急病人生命的基本措施。

心脏骤停的原因:1.意外事件;2.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3.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毒;4.器质性心脏病;5.人体内的酸碱平衡或电解质紊乱;6.药物导致的恶性心律失常;7.手术或麻醉意外。

用人工的方法使病人迅速建立有效的循环和呼吸,恢复全身的血氧供应,挽救病人的生命。

当我们发现呼吸,心脏骤停的病人应该立即作徒手心肺复苏术(禁忌症:严重的胸廓畸形,广泛性肋骨骨折,血气胸,心包填塞,外伤心脏,晚期癌症等不作徒手心肺复苏术)我们需要准备的用物就是一块复苏板(有纱布的准备两块纱布),若在野外,我们就把病人放在平地上。

作心肺复苏前,我们首先判断病人的意识并呼救,判断意识包括一叫(轻拍,摇动并大声呼唤病人,若无反应,说明病人意识丧失).二听(将面部靠近病人的口鼻,感觉有无气体逸出),三摸(用食指.中指触摸病人的颈动脉有无搏动,小儿触摸腹股沟动脉,触摸不到则说明心跳停止)四呼救(快来人啊),共计10S内完成。

松开被盖,为病人去枕仰卧,(放按压板或卧于硬板床或平地上)畅通呼吸道:为病人解衣松裤,将病人头偏想对侧,用纱布或手帕清理口腔,术者一手放在病人的前额,手掌向后向下用力,使头后仰,另一只手钩住病人的下颌角,并向前向上用力,两手共同作用使颌部抬起,气道打开。

(用于颈部无外伤,注意:手指不要压向劾下软组织,以免阻塞气道。

)人工呼吸:常用的是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适用于牙关紧闭或口部有严重损伤的病人)保持气道通畅后,抢救者用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病人的鼻孔,深吸一口气,对准病人的口部用力吹气(吹气时防止气体从口鼻逸出,为防止交叉感染可在病人口比盖一张纱布)使胸廓扩张,吹气时,应用眼部余光观察胸部起伏情况,每次吹气量为500--800ML,(过大或过猛容易造成咽部压大于食管压,引起胃膨胀)吹气频率为成人12--16次/分,儿童为18--20次/分,婴儿为30--40次/分,吹气毕,松开口比,使病人的肺和胸廓自行回缩,将气体排出。

吹气与按压之比为2:30。

首先确定按压的部位,用一手的中指,食指触肋骨下缘,向上滑动到剑突再向上移动两横指,即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双乳头连线的中点)抢救者站或跪于病人的一侧,一手掌跟部放在病人胸骨中下1/3交界处,手指翘不接触胸壁,另一只手掌跟部放在此手的手背上,手指并拢或相互握持,两臂位于病人胸骨的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4--5CM,(成人)幼儿2.5--4CM,婴儿1--2CM,按压时有节奏均匀有力,然后迅速放松,放松时,手掌跟部不离开胸壁,(按压时量要适当,过轻达不到效果,过重容易造成损伤)为小儿行胸外心脏按压时用一只手掌即可,若为婴儿,则用拇指或2--3个手指即可,(按压频率为100次/分,小儿100--120次/分,婴儿140次/分),按压与放松之比为1:1,如此反复进行,建立5个循环后,判断胸外心脏按压的有效指征:1,按压时能扪及大动脉搏动,SBP大于8KPA;2. 面色,口唇,甲床皮肤色泽再度转红;3.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4.出现自主呼吸;5.神志逐渐恢复,可有眼球活动;6.睫毛反射,对光反射出现,甚至肌张力增加。

取出复苏板,为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衣被.根据病情为病人作进一步的生命支持:1.药物于输液,输氧2.心电监护3.除颤4.脑复苏等5.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并发症:如胸骨肋骨骨折,肝脾破裂,血胸,气胸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