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

安全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

安全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
1.安全生产在方针要什么?
答:,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安全生产的核心容是什么?
答: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3.我公司的“三级教育”是什么?
答:我公司的“三级教育”是公司级安全教育,车间安全教育,班组级安全教育。

4.什么是“三同时”?
答:基本建设项目中的职业安全与卫生技术措施和设施,必须与主题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的简称。

5.处理安全事故的“四不放过”原则容是什么?
答:“四不放过”的原则上: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当事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6.什么是“三违”:
答:“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7.火灾分哪些:
答:目前我国将火灾分为:固体物质火灾为A类;液体物质火灾为B类;气体物质火灾为C类;碱金属物质火灾为D类;电器火灾为E类
8.什么是劳动保护用品:
答:劳动保护用品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的个人随身穿戴的用品。

9.什么是安全标志:
答:安全标志是指操作人员容易产生错误而造成事故的场所,为了确保安全,提醒操作人员注意使用的一种特殊标志。

目的是引起人们对不安全因素的注意,预防事故的发生,安全标志不能代替安全操作规程和保护措施。

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安全标志有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形符号构成。

10.安全色有几种颜色:
答:国家规定的安全色有:红、蓝、黄、绿四种颜色。

11.安全色的含义是什么:
答:安全色的含义是:红色表示禁止停止(也表示防火);蓝色表示指令或必须遵守的规定;黄色表示警告,注意;绿色表示安全状态,通行。

12.安全标志有哪几种?
答:安全标志根据使用的目的可分为9种:
1.防火标志(有发生火灾危险场所,有易燃易爆危险的物质及位
置,防火、灭火设备位置);
2.禁止标志(所禁止的危险行动);
3.危险标志(有直接危险性的无核和场所并对危险状态的警告);
4.注意标志(由于不安全行为或不注意就有危险的场所);
5.救护标志;
6.小心标志;
7.放射性标志;
8.方向标志;
9.指导标志。

13.消防工作方针是什么?
答: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14.什么叫火灾?
答:凡失去控制,并对财务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

15.什么叫燃点?
答:燃点是指可燃物质加温受热,并点燃后所放出的燃烧热,能使物质发货出足够的可燃热能来维持燃烧。

16.什么叫自燃?
答: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及火源的作用下,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燃烧叫自燃。

17.什么叫闪点?
答:在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汽,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叫闪燃。

18.四不伤害是什么?
答: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19.什么是安全生产?
答: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要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
服不安全因素,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使劳动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

20.物质燃烧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物质燃烧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

21.什么是事故?
答:所谓事故就是人们在进行有目的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违背人们意愿的,可能造成人们有目的活动暂时或永远终止,同时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

冶金行业事故主要分:生产事故,人身伤害事故,设备事故,火害事故,。

交通事故。

22.劳动法对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有什么特殊要求?
答:劳动法对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23.氧气呼吸器适用于什么场所?
答:氧气呼吸器适用于缺氧、有毒气体成分不明或浓度较高的环境。

24.水的灭火作用有哪些?
答:水的灭火作用有:(1).冷却作用;(2).对氧的稀释作用;(3).
对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稀释作用;(4).水力冲击作用。

25.《中华人民全生产法》实施时间?
答:《中华人民全生产法》已由中华人民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26.扑救火灾的方法有几种?
答:一般三种方法:(1).隔离法:将可燃物与火灾隔离。

(2).
窒息法: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

(3).冷却法:降低燃烧物的温度。

27.在《安全生产法》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从业人员应当进行哪
些安全教育和培训?
答:在《安全生产法》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从业人员应当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28.什么是生产事故?
答: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使设备、设施、物资遭到破坏,正常的生产秩序被破坏或迫使生产终止以及造成人员伤亡或急性中毒的事故。

29.什么是人身伤害事故?
答: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突然发生的,由于环境的安全因素或人的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人体生理机能暂时或永久性丧失的事件。

30.什么是安全操作规程?
答:安全操作规程是工人操作机械设备和调整仪器仪表以及从事其他作业时,必须遵守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31.何谓事故隐患?
答:所谓事故隐患是指在某个处所,某项设备,设施或某项作业
中,存在着不安全因素,如不加以解决或消除,就可能发生事故。

32.何谓消除事故隐患?
答:发现事故隐患,要采取果断措施,及时加以消除。

对机械设备要加强管理,严格执行检查、维护、保养制度和安全运行规章制度,保证设备完好和安全运行。

对作业场所,劳动环境要经常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生产事故隐患的条件,从而保证安全生产。

33.什么是轻伤害?
答:轻伤是指损失工作日为一个工作日以(含一个工作日),105个工作日以下的失能伤害。

34.什么是重伤害?
答:是指损失工作日为105个工作日以上(含105个工作日)的失能伤害,重伤的损失工作日最多不超过6000日。

35.职工通则的一般规定是什么?
答:(1).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规定。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入厂新工人,实习、培训、临时工及更换工种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和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按时上下班,严禁酒后上岗,班中严禁饮酒、玩耍、打闹、睡觉、脱岗、窜岗。

严禁在班中干与工作
3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