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试题
姓名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AAS与跃迁有关。
A. 分子能级
B. 原子能级
C. 离子能级
D. 受激发射
2.在原子吸收分析的理论中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 光源发射线必须是锐线,且发射线与原子吸收线的中心频率对应
B. 光源发射线的半峰度要与吸收线的半宽度相当
C 吸收线的半峰度要比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小得多.
D. 单色器能分辨出发射谱线,即单色器必须有很高的分辨率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与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在结构上的最大差异之处就是
A 透镜
B 单色器
C 光谱倍增管
D 光源和原子化器
4.在AAS分析中,必须使用
A 锐线光源
B 连续光源
C 激光
D 红外线光
5.AAS中原子化系统的作用是
A. 使试样有效原子化并有效地产生吸收
B.使待测元素转变为离子
C.使试样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稳定的化合物
D.使试样转变为分子或颗粒
6.化学计量的特点是
A.燃烧不完全,具有还原性
B . 燃气不足,具有氧化性
C. 氧气与助燃气之比与化学反应计量关系相近
D. 干扰较多,背景高
7.下列不属于TISAB作用的是
A. 保持试样和标准溶液的离子强度
B. 控制溶液pH
C. 掩蔽干扰离子
D. 保护电极
8.测量电池电动势的方法称为
A. 电导分析法
B. 极谱分析法
C. 电位分析法
D. 伏安分析法
9.电极表面的传质方式不包括
A. 扩散
B. 传递
C. 电迁移
D. 对流
10.荧光是光致发光,可从荧光物质的来确定合适的激光光波长。
A. 发射光谱
B. 荧光量子产率
C. 激发光谱
D. 荧光发射波长
11.有关荧光光谱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以发射光的波长对荧光强度作图
B. 以荧光波长对透光率作图
C. 以荧光波长对吸光度作图
D. 以激发光的波长对吸光度作图
12.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比较,荧光的检测方向与入射光方向成角
A. 45º
B. 90º
C. 60º
D. 30º
13.某溶液用2cm的比色皿测量时,T=60%,若改用3cm的比色皿时,A等于多少
A . 0.55 B. 0.11 C. 0.30 D. 0.33
14.分子或离子对紫外—可见光的吸收反映了
A. 它们含有的生色团和助色团的特征
B. 整个分子或离子的特征
C. 分子中nπ跃迁的类型 D . 脂肪蔟饱和碳氢化合物的特点
15.在紫外吸收光谱曲线中,能用来定性的参数是
A. 最大吸收峰的吸光度
B. 最大吸收峰的透光率
C. 最大吸收峰处的摩尔吸光系数
D. 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和其摩尔吸光系数
16.当物质所吸收的电磁辐射能满足该物质的原子核、原子或分子的两个能级间跃迁所需的能量时,将产生
A . 发射光谱 B. 吸收光谱 C . 散射光谱 D . 荧光光谱
17.根据Planck定律,光量子能量越高,则其对应的
A. 频率越高
B. 频率越低
C. 波长越长
D. 光的强度越低
18.用红外吸收光谱法分析一未知物的结构时,试样应是
A. 混合物
B. 任何一种试样
C. 单质
D. 纯物质
19.以下四种气体不能吸收红外辐射的是
A . H2O
B . CO2
C . N2 D. HCl
20.在羰基化合物中,的伸缩震动吸收一般是最强峰或次强峰。
A . C=O B. -OH C. C-H D. C-C
21.某化合物质谱图中,M和(M+2)峰的相对强度大致相当,由此,可以确定该化合物含
A.硫原子
B. 氯原子
C. 溴原子
D. 氮原子
22.在某质谱仪上测得一质谱潜峰中心位置为245u,峰高5%处的峰宽为0.52u,该质谱仪的分辨率为
A . 1247
B . 471
C . 942
D . 2548
23.质谱仪质量分析器的作用是
A. 将不同质量的物质分离
B. 将不同质荷比的离子分离
C. 将不同电荷数的离子分离
D. 将混合组分分离
24.能用于蛋白质分析的电离方式是
A.ESI B. EI
C . APCI D. MALDI
25.在质谱图中,CH4Cl的M+2峰的强度约为M峰的
A. 1/3
B. 1/4
C. 1/2
D. 相当
26.对核磁共振波谱法,绕核电子云密度增加,核所感受到的外磁场强度会
A. 没变化
B. 减小
C. 增加
D. 稍有增加
27.某一个自旋核,产生核磁共振现象时,吸收电磁辐射的频率大小取决于
A. 试样的纯度
B. 在自然界的丰度
C. 试样的存在状态
D. 外磁场强度大小
28.衡量色谱柱总分离效能的指标是
A. 分离度
B. 容量因子
C. 相对保留值
D. 分配系数
29.在液相色谱分析中,提高色谱柱柱效的最有效途径是
A. 减小填料粒度
B. 适当升高柱温度
C. 降低流动相的流速
D. 降低流动相的粘度
30.在液相色谱分析中,范第姆特方程中的哪一项对柱效的影响可以忽略
A. 涡流扩散项
B. 分子扩散项
C. 流动相传质助力项
D. 固定相传质助力项
二、判断题(每题1.5分,共18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选✔,错选✘)
1可以用氘灯连续光源校正背景吸收法或Zeeman效应背景校正法扣除AAS测量中的化学干扰。
()
2荧光光谱的形状与激发波长有关,选择最大激发波长,可以得到最佳荧光光谱。
()3第一类金属基指示电极可用于测量可溶性金属离子活度。
()
4物质摩尔吸光系数ε的大小,只与该有色物质的结构特性有关,与入射光波长和强度无关。
()
5原子光谱的表现形式为线光谱,分子光谱的表现形式为带光谱。
()
6不饱和碳上的碳氢伸缩振动频率低于3000cm-1,饱和碳的碳氢伸缩振动频率高于3000cm-1.()
7核磁共振法中,测定某一质子的化学位移时,常用的标准物质是四甲基硅烷。
()8同一色谱柱对不同物质的柱效能是一样的。
()
9对气相色谱法分离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柱温。
()
10可根据两组分在某色谱柱上的理论塔板数来判断分离的可能性。
()
11色谱分析法只能测定有色物质。
()
12速率理论认为,谱带扩张是由于色谱动力学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任选4题)
1、摩尔吸光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其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在吸光光度法中摩尔吸光
系数有何意义?
2、简述红外吸收光谱定性和结构分析的依据。
3、简述质谱仪真空系统的作用。
4、从色谱流出曲线上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5、反向键合相色谱的保留机制是什么?
四、计算题(6分)
1.两个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分别是55s和83s,若所用色谱柱的塔板高度为1.1mm,且两
峰的峰宽相等,则完全分离两组分需要多长的色谱柱?
五、谱图分析(7分)
一化学式为C4H7BrO2的化合物HNMR图谱如下,红外谱图提示该化合物含有羰基,试解析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