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分数应用题
分数应用题是指用分数表示倍数关系的实际问题。
分析解答时需要弄清量率对应关系。
尤其当单位“1”确定之后,如何建立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间的量率对应关系,对解决问题更为重要。
在分析解答分数问题时,为了清晰地体现对应思想,常常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使量率对应关系较为直观地反映出来。
在解答逆向运用量率对应关系的分数问题时。
常常将表示单位“1”的量设为x,列方程解答,以使化逆为顺。
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生产劳动中,我们经常需要利用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想和
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数问题。
►思维训练◄
例4:有一个油桶里的油,第一次倒出1/3后加入20千克,第二次倒出这时油的1/6多5千克,这时桶里剩下油95千克。
问原来桶里有油多少千克?
从最后条件出发思考:95+5=100(千克),即为现存油的5/6,故现在桶里有油100÷5/6=120,再从第一个条件思考,120-20=100(千克),即为原存油的2/3,因此,原来桶里有油100÷2/3=150(千克)。
综合算式:〔(95+5)÷(1-1/6)-20〕÷(1-1/3)=150(千克)
练习:一筐鱼连筐重43千克,卖出1/3后,又卖出5千克,这时筐里的鱼连筐重25千克,求鱼筐多少千克?
知识小结:
求单位“1”的量【读一读,记一记】
比较量÷比较量对应的分率=单位“1”的量
多的数量÷多的分率=单位“1”的量少的数量÷少的分率=单位“1”的量
做了的数量÷做了的分率=单位“1”的量剩下的数量÷剩下的分率=单位“1”的量
►趣味数学◄
故事一: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路过桃园,停下来休息。
孙悟空、猪八戒见了水蜜桃口水直流。
师傅说:“要吃桃子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们。
”悟空、八戒连连点头说:“行啊,行啊。
”师傅说:“有四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两人,每人得到几个?请写下这个数字。
”徒弟一听,哈哈大笑,这还不容易!提笔写了个“2”。
师傅接着说:“要是把两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两人,每人得到几个?再写下这个数。
”孙悟空手快,顺手写了个“1”。
师傅不紧不慢地说:“要是把一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两人,每人得到多少?又该怎么写呢?”“半个!”“半个!”
“半个该怎么写呢?”二位徒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所措。
分数在我们中国很早就有了,最初分数的表现形式跟现在不一样。
后来,印度出现了和我国相似的分数表示法。
再往后,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分数的表示法就成为现在这样了。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分子表示取了其中的几份。
故事二:
在神秘的数学王国里,胖子“0”与瘦子“1”这两个“小有名气”的数字,常常为了谁重要而争执不休。
瞧!今天,这两个小冤家狭路相逢,彼此之间又展开了一场舌战。
瘦子“1”抢先发言:“哼!胖胖的‘0’,你有什么了不起?就像100,如果没有我
这个瘦子‘1’,你这两个胖‘0’有什么用?”
胖子“0”不服气了:“你也甭在我面前耍威风,想想看,要是没有我,你上哪找其它数来组成100呢?”
“哟!”“1”不甘示弱,“你再神气也不过是表示什么也没有,看!‘1+0’还不等于我本身,你哪点儿派得上用场啦?”
“去!‘1×0’结果也还不是我,你‘1’不也同样没用!”“0”针锋相对。
“你……”“1”顿了顿,随机应变道,“不管怎么说,你‘0’就是表示什么也没有!”
“这就是你见识少了。
”“0”不慌不忙地说,“你看,日常生活中,气温0度,难道是没有温度吗?再比如,直尺上没有我作为起点,哪有你‘1’呢?”
“再怎么比,你也只能做中间数或尾数,如1037、1307,永远不能领头。
”“1”信心十足地说。
听了这话,“0”更显得理直气壮地说:“这可说不定了,如0.1,没有我这个‘0’来占位,你可怎么办?”
眼看着胖子“0”与瘦子“1”争得脸红耳赤,谁也不让谁,一旁观战的其他数字们都十分着急。
这时,“9”灵机一动,上前做了个暂停的手势:“你俩都别争了,瞧你们,‘1’、‘0’有哪个数比我大?”“这……”胖子“0”、瘦子“1”哑口无言。
这时,“9”才心平气和地说:“‘1’、‘0’,其实,只要你们站在一块,不就比我大了吗?”“1”、“0”面面相觑,半晌才搔搔头笑了。
“这才对嘛!团结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9”语重心长地说。
故事三:分马问题
一位老人生前有19匹马,他有三个儿子。
老人死后立下遗嘱:将19匹马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得总数的1/2、老二得总数的1/4老三得总数的1/5,分时不许杀马。
那该怎么分呢?
这个故事的答案是众所周知的:一个邻居将自己的1匹马借给三兄弟,使成为12匹马,然后按12,14,16的比例分配,分配得6,3,2匹马,余下的1匹马仍由那个邻居牵回。
这里解题利用了“借”的学问。
►数学实践◄
1、画线段图找比较量对应的分率。
①工程队要修一条公路,已经修了3/8,还剩下200米没有修。
这条公路长()米。
②学校食堂三月烧煤1400千克,烧了原计划的7/8。
原计划烧煤()千克。
③修教学楼用了55万元,比计划多用了1/10 原计划投资()万元。
④棉织厂三月份用电28万度,比计划节约了1/15。
原计划用电()万度。
2、在题中用“—”勾出单位“1”的量,用“~”勾出比较量,用“→”批注出比较量对应的分率,并列出综合算式。
工程队修一条水渠,正好修了两个月,第一个月修了全长的1/5,第二个月修了全长的3/8,这条水渠长多少米?
①第二个月修了240米。
②两个月一共修了690米。
③第一个月比第二个月少修210米。
④还剩下510米没有修。
⑤第二个月修的比剩下的少60米。
⑥修了的比剩下的多180米。
3、工程队修一段公路,第一个月修了200米,第二个月修了250米,这时还剩下全长的1/6没有修。
这段公路长()米。
4、某农场买了一批化肥,第一天运回16.8吨,比第二天少运2.8吨,两天正好运回了总数的4/5。
这批化肥共有()吨。
5、王英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4,第二天看了25页,还剩下65页没有看。
这本书一共有()页。
6、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小时行了全程的1/4,第二小时行了80千米,第三小时行了全程的1/5,离乙地还有140千米。
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千米。
7、某种玩具现在每件22元,比原来涨价5/6。
涨了()元。
8、徒弟生产了160个零件,比师傅生产的少1/5。
师徒二人一共生产了()个零件。
9、科技书有3000本,比文艺书多2/3。
科技书和文艺书一共有()本。
10、某校五年级共有学生152人,选出男生的1/11和5个女生去参加县田径运动会,剩下的男女生人数刚好相等。
男生有()人,女生有()人。
11、甲乙两个工厂共有工人2000人。
如果甲厂调出他原有工人的1/4,乙厂调出110人,那么甲乙两厂剩下的人数相等。
甲厂原有工人()人,乙厂原有工人()人。
12、科技书和文艺书共有260本。
如果科技书借出1/9,文艺书借出10本,科技书比文艺书还多5本。
科技书原来有()本,文艺书原来有()本。
13、某校六年级共有学生156人,选出男生的1/11和12名女生去参加数学竞赛。
剩下的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 倍。
男生有()人,女生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