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点亮希望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大家好!很激动,今天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流我们为人师的幸福和快乐,付出与收获!我演讲的题目是《师爱点亮希望》。
岁月流转,蕴涵自然奥妙;人间正道,演绎师生亲情。
耕耘在教育的圣坛已有11年,朋友们,当我们匆忙行走在岁月的双肩,身为人师,去叩问自己的行囊,那沉重的背负中,是否满载着师道的真爱呢?教育的花园中,聪明华贵的“牡丹”自然人人喜爱,娇艳多姿的“玫瑰”也总是处处领先,殊不知,还有那些不起眼的小草,它们内心也期待着春天呀!记得冰心老人告诉过我们:“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
”与学生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铺就了我的又一条生命旅程,那就是充满爱的心灵之旅!我试着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爱心让我发现,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
讲台上,我所面对的不止是几十双求知的眼睛,而是一个需要用爱来倾注的浩瀚的海洋。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不知不觉,我已经在教育这片充满爱的沃土上耕耘了十一载,除了老师,我还有一个神气而又响亮的名字:“班主任”。
在我的不断努力下,迎来的是乐此不疲、幸福满满的班工作状态,而那幸福的点点滴滴,让我体会到班主任的光荣,因为在付出爱的同时,收获的是更多的爱。
曾有人这么说:“有怎样的班主任就有怎样的学生。
”短短的一句话,却让我感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
我班里有一个学生,他从小学开始,就恶名在外,到初中后还是老样子:上课迟到、课上不听讲,不动笔,脏话连篇、课下打闹吃零食,不完成作业、对于老师的批评教导不急不躁。
后来,我从各方面了解到,他父母常年在外,对他疏于管教。
家里爷爷甚是严厉,总是拳脚相加。
这样,他的逆反心理更加严重。
好习惯是教出来的,我并没有放弃对他的教育。
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学其理。
我时不时地和他拉家常、开玩笑,拉近师生的距离,不失时机地对他的一些行为做了一些要求,他也欣然接受。
最近,学校倡导各班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他主动为班级建设出谋划策、忙前忙后。
利用这次机会,我在班上充分肯定了他的表现,班上同学也夸他做事积极,他看起来特别开心。
从此,我发现他做事积极了,许多陋习也有所改变。
这学期,从沿口初中转来一名女生,或许是陌生的环境,从她的眼神里我看出她的紧张,从她的表情看出她的不开心。
上课时,她精力不集中,总是若有所思。
基于此,我总是微笑地主动地与她交流。
在感恩励志大会中,许多人都哭了,而她哭得格外伤心,我觉得很有必要走进她的内心世界。
当时我没有追问她,我把我的肩膀借给她,帮她擦着眼泪,我说:有什么不开心的可以跟老师说,不管什么事,老师、同学都会帮助你。
后来,我了解到:她爸为了给她买吃的,出门被车子撞死了,妈妈一个人承担起家庭重担。
她很后悔,很内疚,说如果不是她闹着要吃东西,爸爸不会死,妈妈也不会那么辛苦。
可怜的孩子,我的眼睛湿润了。
我告诉她:爸爸走了,不会再回来了,但你一定要坚强,只有你坚强,才能让妈妈过得更好,要珍惜拥有!从那以后,她慢慢放下思想包袱,以更好的精力投入学习。
作为班主任,班级就是我的家,学生就是我的孩子。
我用一颗爱心去呵护家中的每一个成员,我用一颗宽容豁达的心来善待孩子们的不足,我用一颗慈母心去教育培养他们,关注他们的成长。
每次来到教室,看到地上有纸片,我会弯腰捡起,给学生做榜样;看到有学生的用具掉了,我会微笑地帮他拾起,给学生以温暖;看到有学生在吃垃圾食品,我会耐心地给他讲食品与健康,给学生以关爱;听到有学生说脏话,我会批评他、提醒他;听到有学生在竞赛中获奖,我会和他们一起庆贺;听到有学生身体不舒服,我会马上带他去寻医问药??我所做的,都是平凡的小事,正是这些平凡小事,让学生文明礼貌,举止文明,热情向上,富有爱心。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豪不吝啬地播洒爱的阳光,因为我相信,爱是可以传染的。
很多时候,你不用刻意地去说什么,你用真心和真诚去播种爱的种子,一定会收获爱的回报。
记得去年教师节,偶然翻开放在讲桌上的教科书,一叠叠祝福的贺卡不知什么时候被他们塞在里面,上面满是童趣的的话语、可爱的图画,颗颗用彩笔涂成的心,表达着他们对老师真挚的祝福。
今年的3月8日,没有节日的氛围与期待,一如平常到教室上课。
教室里的每个学生都在笑,也不知在笑什么,我正疑惑不解。
值日的学生突然站起来,大声喊“起立”,全班同学一起站起来笑着对我说“老师,节日快乐!”,这声音整齐而且宏亮,让我高兴得语无伦次。
我享受这种看似平常的幸福与快乐!想想自己:十来年教书生涯,十来年育人历程,其间有艰辛,有泪水,我付出了爱,又收获了幸福。
《古兰经》中有这样一则经典故事:一天,有人找到一位会移山大法的大师,央其当众表演一下。
大师在一座山的对面,坐了一会儿,就起身跑到山的另一面,然后表演完毕,众人疑惑不解。
大师道:这世上根本就没有移山大法,唯一能够移动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换一个角度体会一下谁该主动的问题,答案不言自明。
其实教师只需向学生“跨”一小步子,学生就会大踏步地向教师“奔”来。
老师们,给学生一点“阳光”,学生就会“灿烂”,何乐而不为?篇二:师德演讲稿爱,教师的职责朋友,作为教师,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爱品学兼优的“尖子”学生容易------这种爱常常是自然而然地,由衷产生地,而对所谓“差生”就不那么容易爱得起来了。
你是否留心过生活中有这样的镜头: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能获得师生、父母的重视,被爱着;而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则若无其人地被忽略这,爱与他们无缘。
殊不知,正是这样的学生更需要人们的爱,因为他们有苦恼,甚至与自卑。
他们的心,有更多需要被人理解的东西。
当然,爱这样的“差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牺牲一些时间,花费一些精力。
但是这种爱更有价值,更为人称道。
或许这种爱,未必一定能在学习上显出效果来,但是它使人心热,使人不再陷入消沉痛苦,从而产生积极的效果。
这我是有着多么深刻的体会啊!我是带着稚气踏入学校大门的。
记得刚进入学校大门的那一天,我是多么欢喜,因为我也终于拥有了黑板、粉笔、教鞭,有了一大群学生。
听说做教师最重要的就是“威严”。
于是,为了拉开我年龄上与学生过于相近的距离,掩饰我性格上的天真。
幼稚,弥补初登教坛在教学上存在的许多不足,一句话,为了叫孩子们信服我,我课内课外板起了我本来友善和蔼的面孔。
果然,半学期过后,我的“弟子”们变得服服帖帖了,路上,他们见到我,想笑,但脸上的肌肉扯不开来,因为怕我,想视而不见又不敢,因为我明文规定,见到来时要有礼貌,于是,只好颤着嗓音,挤出一句“老师好”,随即变低下头去,一溜烟地不见了。
有时,他们在教室门口嬉耍,只要听说我“驾到”,变吓的鸡飞鼠跳,最后钉在座位上,大气不出。
这种场面,虽然多少使我感到某种隐约的失意与不安,但终究制服了学生,并因而获得了纪律优胜流动红旗,期末,还被评为先进班级,我也获得了优秀教师的称号。
这些胜利,一下子便将那些阴影一扫而光,我陶醉在自豪于得意之中。
然而不久,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把我击醒了。
班上有位男孩子叫小峰,他学习基础差,经常不完成作业,而我对他不是挖苦就是讥讽,要不就是板着的面孔。
有一次,他作业没完成,我不问青红皂白,就对他下了“逐客令”:“回家补”。
他鼓起勇气,怯生生地说“老师,我在学校补吧”。
我冷笑一声,幸灾乐祸地说:“怎么,怕挨打?还是回去好,挨打不要紧,只要记住疼,以后就会写作业了。
”他走了,我的心也“宽”了然而他下午没有来,我的心不安了。
我的良心牵着我走到了他家,他并没有回家补作业,只是对妈妈说:“妈妈,我不念书了,我给您放猪。
”我形容不出当时听到这句话时自己的感受,只觉得像有一只巨手紧紧地揪住了我的心。
自责、忏悔、镂心蚀骨的痛楚阵阵袭来。
小峰渴望谅解,渴望温暖,渴望关怀,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孩子的班主任,对他是什么态度?真正把他看作是人民的后代祖国的希望了吗?羞愧啊、羞愧,教师这一神圣的职责,被我亵渎了!我醒悟了:我虽有着她所没有的,但她所具备的则正是我所缺乏的。
我若还一味地保住自己的所谓“威严”能保证不会出现第二、第三个小峰吗?严峻的教训催我自省,教我悔悟。
于是,我找回了一度失去了的童心,并将它们跟孩子们的心融汇到了一起。
孩子们变的笑了,活跃了,不再怕我了,爱上我了。
当我用爱的火焰融化了学生心里冰块儿的时候,我像是看到了春苗在萌发;当我用智慧的钥匙为学生打开通向理想大门的时候,我仿佛闻到了百花的芳香;当我住进医院醒来看见孩子们围在我床前的时候,我好像飘游在爱的海洋;当我和同学们欢歌笑语的时候,我似乎感到青春的旋律在身上跳荡;当我新年收到孩子们贺年片的时候,我宛如喝着一杯玉液琼浆.........朋友,听到这里,您难道不感到作为一个教师的欣慰和幸福吗?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启开孩子们心灵的大门,教师必须付出最大的热情,因为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学艺术,都产生在教师对学生的无比热爱的炙热心灵之中。
要知道,爱可以化冷漠为热情,化忧郁为振奋,化悲伤为喜悦,化懒惰为勤奋。
爱是真正促使人复苏的动力。
这种爱每个人应该贡献,每个人应该获得。
让我们去爱吧,使我们周围充满爱的温馨,切记:他们更需要爱;爱,教师的职责!高尚的师德,心灵的归宿登俊小学张月英记得小时候,父亲问我:“你长大了干什么?”“当老师!”是的,小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教师。
为了那梦想,常常召集几个小顽童,墙上挂上一个小铃铛,用手摇几下,表示上课了,然后便摇头晃脑的讲起了连自己都一知半解的“锄禾日当午,汗滴和下土……”那种庄严而神圣的感觉便油然而升,长大后,当我带着大学校园青春的激情踏入一中校门时,当我开始成长为一名人民教师时,才真正懂得了这已不再是一种游戏,而是一种事业,伴着这种事业要求我具备高尚的教师道德、素质,这才是我们心灵的归宿。
当看到学生们羽翼丰满、展翅高飞时,他们倍感欣慰;当他们听到学生“老师,您辛苦了”这普遍的问候时,艰辛都已烟消云散,唤来的又是旭日东升的明天。
有人说,从来没有哪一个职业像老师一样付出如此的多。
是啊,他们只求付出不求回报。
说无私吧,太老套了,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们的老师呀,在世人肆意践踏良知时,却用生命去维护,一遍一遍地向学生们讲述着真、善、美,不惜付出毕生的代价,何以为证?夜晚的星光可以作证,校园的梧桐树可以作威作福证,桌上大大小小的药瓶可以作证,那在门口等妈妈回家冻得瑟瑟发抖的孩子可以作证!“勤勤恳恳、默默无闻”这是老黄牛的精神;“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是蜜蜂的精神,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就是蜡烛的精神。
可以说每种产物的存在,都有年一种精神支撑着它。
教师的存在呢?支撑它的就应该是这种高尚的师德吧!一位哲学家说过:“人的一生只有三个日子:昨天、今天、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