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特别是病毒感染史。起病急,部分患者可有畏寒、寒 战、发热。 出血:急、严重者可有颅内出血。
临床表现 Clinical Features
二、慢性型
主要见于40岁以下的青年女性 起病隐匿,一般无前驱症状; 出血:以皮肤粘膜为主:瘀点、瘀
斑及外伤后出血不止、月经量 过多等。严重出血较少见。 可有失血性贫血。
成年人多见 女性多见 男:女1:3 不明显 缓慢 皮肤粘膜为主,月经过多 30-80×109/L 明显增多 , 颗粒型为主, 偶见血小板形成 约1-3天 反复发作,迁延数年,
继发性ITP
胎儿和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输血后 紫癜 .
诊断继发性ITP(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必须要证明 清除细菌后ITP缓解方能诊断
血小板减少症
输血科 兰冬梅
病因:
血小板疾病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减少症) 或功能减退(血小板功能不全)导致止血栓形成不良 和出血而引起的. 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14万~40 万/μl. 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源于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 对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坏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释 (表133-1).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 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发性瘀斑,最常见于小腿;或 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 血(鼻出血,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和手 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 血可危及生命.然而血小板减少症不会像继发于凝血 性疾病
ITP 骨髓 象: 双核 幼稚 巨核 细胞
实验室检查 Laboratory Examination
ITP 骨髓 象: 幼稚 产板 巨核 细胞
实验室检查 Laboratory Examination
正常 产板 巨核 细胞
诊断与鉴别诊断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药物诱导的ITP,如确定药物,须明确,比如:继发 性ITP(奎宁诱导的)
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支持SLE或APS,ITP患者ANA和/或 aPL阳性不能诊断为继发性
继发性ITP
须排除其它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如:假性血小板减 少、先天性血小板减少、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疾 病、药物诱导的血小板减少、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再生障碍性贫 血和娠血小板减少 以及感染等所致的继发性血小板减少。
实验室检查
Laboratory Examination
1.血小板:数量、体积、功能变化。
2.骨髓象:巨核细胞数量、成熟障碍。 3.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复合物抗体 ,应用单克隆 特异性捕获血小板抗原实验(MAIPA)检测抗原特异性 抗血小 板自身抗体。 4.止血和血液凝固实验
实验室检查 Laboratory Examination
一、血小板抗体
ITP的发病机制与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有关。 50-70%以上ITP患者血浆检测到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
性自身抗体,即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血小板膜 糖蛋白抗原类型有GPⅡb/Ⅲa,GPⅠb/Ⅸ
自身抗体致敏的血小板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过度吞噬 破坏。 在一些难治性ITP,抗血小板抗体对巨核细胞分化 的抑制作用,科影响血小板的生成。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概念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 治疗
概念
Definition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以往也称为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是临床常见一 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主要由于抗自身血小板 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引起血小板破坏增加。
AA、AL、SLE、MDS等。 3) 与过敏性紫癜鉴别。
诊断和鉴别诊断
急性型
慢性型
年龄 性别 诱因 起病 出血症状 血小板计数 巨核细胞
血小板寿命 病程
儿童多见 无区别 发病前1-3周有感染史 急,可伴有全身症状 重,可有内脏出血 常<20×109/L 增多或正常, 以幼稚型为主 无血小板生成 约1-6小时 2-6周,80% 可自行缓解
临床可分为急、慢性型。
ITP的分期
新诊断的ITP:指诊断后3个月以内的血小板减少的所 有患者
持续性ITP:指诊断后3-12个月血小板持续减少的所有 患者。包括没有自发缓解的患者或停止治疗后不能维 持完全缓解的患者
慢性ITP:指血小板减少持续超过12个月的所有患者
发病机制 Pathogenesis
实验室检查 Laboratory Examination
2.骨髓像
①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增多或者正常:急性型轻 度增加或正常,慢性型明显增加;
②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急性型者显著。表 现为巨核细胞体积变小,幼稚巨核细胞增加, 有血小板形成的巨核细胞显著减少。 ③红、粒、单核系正常.
实验室检查 Laboratory Examination
一、诊断标准
①广泛出血累及皮肤、粘膜及内脏; ②多次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 ③脾不大或轻度大; ④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增加或正常, 有成熟障碍;
诊断和鉴别诊断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二、鉴别诊断:
1) 急、慢性型ITP的鉴别: 2) 与其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鉴别:
临床表现
Clinical Features
出血bleeding:皮肤、粘膜、内脏出血。 贫血anemia:与出血量平行;
分型: 急性型acute、 慢性型chronic。
临床表现 Clinical Features
临床表现 Clinical Features
一、急性型
发生于儿童,无性别之分; 起病方式: 80%以上在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1.血小板:
①血小板数量减少: 急性型多<20×109/L 慢性型常在30~50×109/L 左右; ②血小板平均体积偏大,易见大型血小板; ③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凝血机制
及纤溶机制检查正常。 ④血小板功能一般正常。
实验室检查 Laboratory Examination
外周血涂片:
血小板增多 血小板正常 血小板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