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吃虫草 教案

吃虫草 教案

第14课《吃虫草》
教案
学科:美术 授课年级:三年级授课人:刘艳
章节名称
人教版美术第六册第十四课《吃虫草》
计划学时
2
学习内容分析
知道自然界中奇妙的植物——吃虫草的种类及捕虫的特点,通过吃虫草这种植物,了解自然界的美妙。通过欣赏作品和分析作品,了解吃虫草的表现方法,启发学生的创新表现。围绕创新设计神奇的“捕虫器”进行创作。
学习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于吃虫草的了解几乎没有。通过录像欣赏知道并了解,从而产生好奇,激发同学们展开丰富想象。在造形设计时可让学生敢于求新,独树一帜,把自己的想法大胆表现出来。
教学模式
欣赏——体验——创作——提升
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发挥想象力,敢于大胆表现。学习用综合技法变现吃虫草。训练学生搜集信息资料的能力,提高运用相关资料能力。培养学生大胆进行设计、绘画、制作能力。
讨论、
分析。
分析设计方法和表现特点。
5
2
5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
直观了解吃虫草,引起兴趣,激发创作热情。训练形象思维能力。
强化形象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欣赏作品的能力。
创作实践
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你学过的方法表现吃虫草捕食的情景。
要求:设计新颖、形状美丽、颜色漂亮。
3、想一想
吃虫草的植物靠什么吸引昆虫?
用手势、肢体表现捕虫器捕虫的动作。
奇特的外形、鲜艳的颜色、芳香的气味。
4、展示、欣赏学如何表现吃虫草鲜艳的颜色?
(3)如何表现吃虫草芳香的气味?
(4)画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
小组内交流。
讨论、解答问题。
设陷阱、粘、设圈套。
吃虫草的分布、种类及怎样引诱小虫。
小组汇报。
2、播放课件:介绍吃虫草。
(1)捕蝇草去·
(2)茅膏菜
(3)毛毡苔
(4)瓶子草
吃虫草的形状、色彩?
是怎样捕虫的?
小结:
陷阱方式:
等待昆虫掉进捕虫叶袋里后将其捕住。
粘住昆虫方式:
从叶片上分泌出粘液,站住昆虫。
设圈套方式:
合拢叶片夹住虫子;
在水中将昆虫吸入捕虫叶袋里。
板书设计
吃虫草
奇特的外形
鲜艳的颜色
芳香的气味
树搭棚小学
刘艳
2012-5-16
隐性目标:
通过观察了解吃虫草的特点,引发好奇,激发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重点:学习用多种方法表现吃虫草。
解决措施:了解吃虫草的种类和特点。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难点:综合技法的使用和画面的构图。
解决措施:注意疏密、高低、大小远近的变化。
媒体内容与形式
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
12
培养学生大胆运用色彩的能力。
教师小结
渗透不同的绘画表现方法。
不断拓展思维。
2
进一步提高学生创造力。
第二课时
学生作业
继续完成上节课作业。
学生作画。
25
提高创作能力。
欣赏评述
拓展延伸
展示学生作品。评价学生作品。
展示工艺制作。
学生展示、交流。
5
训练评价能力。利用延伸部分启发学生思考。
吃虫草图片资料、文字资料、优秀作品。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组织教学
引入
谁知道造成粮食、蔬菜农药超标的原因是什么?
不用杀虫剂可以吗?你想一种办法。
板书课题。
假设几种方法杀害虫。
2
学习思考问题,由问题引发学习兴趣,拓宽思路。
讲授新课
探究式学习
1、认识吃虫草。
组织学生提出问题:你想了解吃虫草的哪些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