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继续教育工作总结篇一:XX年学校继续教育工作总结XX年学校继续教育工作总结本学年我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围绕常规、规范、质量工作中心,以提升教师师德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为核心,坚持全员培训以远程培训为主,骨干培训以面授培训为主,个性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多元结合的培训模式,提高教师事业心和职业道德精神,以保证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益,促进教师队伍的成长,现就本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一)远程教育培训1.公需课:本学年我校全体教师通过远程培训学习了《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政策法规学习》,通过学习教师们掌握了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相关政策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系统的操作,了解了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人事管理政策、中国《劳动合同法》(提纲),社会保险的基础知识及知识产权相关知识。
2.选修课:全体教师通过远程培训学习了《特殊教育导论》,补上在师范教育中落下的一些重要课程内容――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孩子进行教育的要求和经验借鉴,特殊教育的通俗知识。
在过去,特殊孩子都被认为是没有学习能力的。
现在通过培训我们知道这个观点完全是错误的,事实上只要我们选择正确的方法去教育他们,所有的孩子都能进行学习;教育好一个特殊学生,对于任何教师、学校和家长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特殊教育导论》,帮助我们教师,初步了解各类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身心特征与教育教学需求,提供一些教学策略与班级管理的方法,提升他们在融合教育教学中的技能。
3.专业课:有18位数学老师通过远程培训学习了《小学数学典型课示例》,通过学习进一步掌握小学数学典型课例在新课程下具有较大的代表性,提升了教师的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促进了学者型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研究。
其他科老师也参加了相应科目的专业课程培训,提高了专业素养,效果很好。
(二)校本培训1.师德培训:全校每一位教师都认真学习了《教师十不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
我校还集中学习了《新课程修订与有效课堂教学》,通过学习使老师们知道为什么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小学语文听课、小学语文评课、新课程标准下数学如何评课、集体备课活动、改善课堂交流提升课堂品质、让每个学生在有效学习中获得进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让“读”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等。
2.强化新技术的培训:全体教师要能熟练掌握windows 系统的操作,本学期学校邀请了专家对我校老师进行了seewo教学软件操作培训,切实加强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运用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学效果。
3. 教研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不同层次的校内校外的听课观摩、教研培训、学习和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外出学习培训的老师要对本科组老师进行反馈培训,以此促进提高学校整体发展。
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听课,每学期人均听课12节;本年度我校共开展教研活动18次。
(其中语文6次,数学6次,英语4次,综合活动2次)对年轻教师进行了课堂达标评价活动。
鼓励教师撰写教研教学论文在学校及以上级单位交流或发表。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部分教师认识不够,忙于应付,没有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2.有些教研组成员因为外出学习或个人原因,没有参加校本培训。
3.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4.希望在今后的培训注重实效性,避免走过场,达到提高教师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目的。
三、XX年工作计划针对去年这些问题,我校决定在今后的工作中增强教师培训的责任感、紧迫感,使之认识到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努力营造一种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同时,着力解决教师培训中遇到的具体困难,进一步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力争使全体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完成由知识传授型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为创建人民满意教育再做新贡献。
XX年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有(一)公需课培训:《专业技术人员诚信与职业道德建设》(二)师德培训: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以及上级相关教育教学的法律法规,促使教师坚定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的信念,坚持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本的宗旨。
(三)校本培训:1.组织新课程标准的培训学习,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新课程培训为阵地,把解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作为校本培训的核心工作来抓。
2.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不同层次的校内校外的听课观摩、教研培训等培训学习,促进学校整体发展。
3.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制定教师读书计划及推荐书目,写好一篇教学反思或学习心得。
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让我校老师在实践中进一步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自己的创造性学习方式。
篇二:XX年继续教育工作总结楠木渡镇中心小学XX年继续教育工作总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大计和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
教师队伍的结构从年龄、知识水平和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教师整体水平偏低。
以前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多停留在全员通识培训和教研组教研形式上,教师队伍整体提高不明显。
因此,我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确立以校为本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体系,创造性地开展卓有成效的教师继续教育活动,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学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指导思想“十二五”期间,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坚持教师队伍优先优质发展战略,以“国培计划”为引领,以“省培计划”、市级培训和县级培训为抓手,以提升教师德育能力、创新精神、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以校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我校“十二五”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目标要求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围绕“强化能力,提升素质,决战课堂,提高质量”的单体目标,以提高小学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为主要内容,努力适应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配置均衡、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三、提高认识,强化过程管理,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高。
1、全面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推进和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校领导班子认真学习统一思想,提高对学校发展必须教师队伍整体建设优先发展的认识,针对学校教师队伍的年龄构成、知识构成和教学能力素质的构成特点,从学校实际出发建立起以校长亲自抓,由教导处具体实施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继教专干,坚持“专人负责、分工明确、分层培训、分类推进、高效务实”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原则,确立形成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络”,制定和完善了各项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
四、积极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建立师德教育专项培训长效机制。
2、“四新”教育的培训“四新”教育,即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的培训,以实施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有计划地组织实施教师新课程培训,提高其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开展新课程标准研究、新教材研究,新教材教学设计与典型案例分析,强调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通识性培训和自学教育理论专著,树立与素质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增强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意识、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新理念更是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一切活动之中,使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3、加强教育教学的培训在本年中,我校继教培训抓住“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为契机,加强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能力的大练兵。
4、课堂教学技能培训。
上半年教导处对教师的备课、说课、听课、评课、辅导学生、批改作业等环节开展培训,主要通过教学评优、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经验交流、课后反思等形式,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培训,并对教师进行了教学基本功的培训,各项培训主活动贯穿于学校的教研活动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切实提高了教师教学业务水平。
6、青年教师培训。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学一线的中坚力量,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学校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加强了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带动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五、经费保障问题学校对各种培训积极支持,对继续教育学习经费作了充足的保障。
总之在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如教师听课记录还不够规范,有少数教师积极性还不够高等现象,但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继续努力。
楠木渡镇中心小学XX年12月28日楠木渡镇中心小学继续教育(XX年)工作总结篇三:XX年度继续教育工作总结南宁市卫国小学XX年度教师培训总结学校按照上级文件精神有计划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
通过组织教师学习,使广大教师牢固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了解国际、国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增强教育改革意识,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坚持统筹安排、分类指导、按需施教、优质高效的原则,进一步明确目标,强化管理,确保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正常开展,收到一定成效。
现将这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培训思路:明确目标,加强领导,计划详实根据本校的师资情况,制定了教师教育工作计划、校本培训计划、班主任、新任教师培训计划等各种校本培训方案,充分利用校内外师培资源,对教师进行全方面的培训。
领导重视,以规章制度做保证,切实可行的制度,是教师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
目标明确,以切实可行的计划做保证。
二、课程设置:以校为本,加大“校本研修”学习、培训力度。
(一)培训对象全校全体在职教师。
(二)培训时间1、培训阶段XX年1月一12月。
其中,骨干教师研修提高、在职教师岗位培训的集中培训环节在寒暑假或分散在双休日进行。
2、培训学时(1)在职教师岗位培训:不少于45学时。
其中校本研修40学时(含教育技术和公共知识培训)。
(2)骨干教师研修提高:集中培训环节不少于72学时,并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校本研修(行动研究)。
(三)培训目标1、师德教育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教师职业理想,形成践行师德能力,帮助教师全面理解和深入领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教师职业理想和践行师德能力。
2、业务培训(1)帮助学科教师全面理解、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课程标准(XX年版)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在课堂教学中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 帮助全体教师准确理解《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全面把握《专业标准》的内容要求,自觉地将《专业标准》作为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提升专业发展水平的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