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魏书生:我是这样教书的笔记摘抄

(完整word版)魏书生:我是这样教书的笔记摘抄

《我是这样教书的》笔记摘抄南京大学出版社魏书生如何对待差班学生的无理要求?儒家先哲孟子曾说:“引而不发,跃如也。

”教育的一个秘诀,就是引导,劝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跟着你的思路走。

我想在任何时候,凡事和学生商量,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理解,谅解学生的苦衷,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想问题都是不会错的。

下面请看一个事例:魏书生带一个好班和一个慢班。

下面是给慢班学生上课的情形:魏书生领着学生扫烈士墓,回来后问大家:“感觉怎么样?”“把这种感觉写出来,就是好作文。

”“老师,不就是写不出自己的感觉吗嘛。

”“实在不行,我就把我写的文章慢慢读给大家听,大家能听写下来就算完成任务,行不行?”“不行,许多字不会写。

”“会写的字写上,不会写的字用汉语拼音来代替,行不行?”“我们不会写拼音。

”我哭笑不得,但职责、埋怨没用,只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找到大家的起点,引导他们一步步朝前走。

“实在不行,会写的字先写上,不会写的字先画圈,行不行?”听我如此说,学生们乐了,静下心来写了,好多学生写出来有生以来的第一篇文章。

有了一,不愁二,我引导他们学习查字典,吧圈变成字,慢慢地再写水平高一点的作文。

感悟:魏老师的这番跟学生的对话,估计很多老师教一生都不会有,我教学十几年,没有一次这样,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底气,以为学生在挑战自己的耐心和底线。

岂不知那是通往学生心灵的一条底线,如果这条线走通了,那么你可能成为学生的朋友,如果走不通,你可能成为让学生必须完成任务的老师。

因为我心中装的是不让学生逞能,而没有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助手。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如魏书生本人所说:“坚信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

”教书这么多年,我始终坚信,凡事同学生商量,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在任何时候都不会错的。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最好的教育资源。

——南京大学出版社魏书生《第一章:我当上了老师》p11如何指导学生互相批改作文?为了指导学生批改作文,在一遍遍的思考和摸索中,我逐渐要求学生都能从以下十个方面具体写评语,每个方面5分,共50分。

1、格式是否正确。

2、卷面是否整洁。

3、错别字几个。

一共有两位同学找,找错的同学写100字的说明书。

很多写手认真起来,手里抱着字典,唯恐漏掉了错别字。

每两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5分。

10个以上不扣分。

4、有几处病句。

饭病句,字下面画横线,写出病在何处,再在文中写批语,写清楚病句后,每处见1分,减至5分,再在多减。

5、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

强调引号、叹号、问号、句号的使用。

一处扣1分,超过5分不多扣。

6、看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7、看文章的选材。

围绕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是否典型。

8、看文章的结构。

结构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

9、看表达方式。

主要看是否符合作文指导的要求。

如记叙文是否做到夹叙夹议。

写经是否做到了记叙议论等相结合。

10、看语言是否简练、流畅、深刻。

有的学生写评语写了500多字。

——南京大学出版社魏书生《第一章:我当上了老师》p16 语文知识树:语文知识:拼音,标点,难字,词汇,语法,修辞,文言文,阅读,写作。

阅读的分支:1、分段归纳段意。

2、归纳中心。

3、分析写作特点。

写作上的分支:选材、结构、表达、语言等。

表达的分支: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等。

描写的分支:景物描写、场面描写、侧面描写、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又分为: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

组织教学的方法:1、课前唱一首歌。

眼睛盯着黑板的中缝,想象成彩色电视机,放映歌词描绘的场景。

2、集体朗诵。

3、口头作文。

4、气功冥想。

写字坐姿头正肩平臂开,以目视鼻,以鼻对口,以口向心。

然后意想丹田之处有一朵盛开的莲花,浑身放松,深呼吸。

也可想象乘一轮皎洁的明月飞上太空遨游。

5、再现自己最辉煌的时刻。

获得愉快和自豪感。

6、扮演杰出人物的角色。

充满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

——南京大学出版社魏书生《第二章:我是这样教书的》p52组织教学之法6:引导想象:课要上的有趣,引导学生想象内容也是一种方法。

;力求把单调的文字符合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在脑荧屏上放映出来。

以张志和的《渔歌子》为例。

1、勾勒形态:请同学们在脑子放映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的轮廓。

2、染上色彩:请把黑白电视机变成彩色,看谁脑子的色彩更鲜艳美丽。

有的学生说脑子出现了青色的山,粉红的桃花,碧绿的流水。

3、使画面动起来。

白鹭在山前自由自在的飞来飞去,水在小溪中叮咚流淌,欢快跳跃的鳜鱼不时跃出溪流汇积而成的深潭﹍﹍4、使画面更细致,更逼真。

在大脑中放几个特写镜头:白鹭身上洁白细密的羽毛,鲜艳的桃花上带着花粉的花蕊﹍﹍南京大学出版社魏书生——《我是这样教书的》p53“坚信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

”——魏书生认为当班主任最重要的话。

——南京大学出版社魏书生《第三章:我是这样带班的》p73如何面对读了30遍的字还读错的学生?魏书生在上《扁鹊见蔡桓公》一文时。

找了张军同学翻译第一段。

张军没有推辞,站起来,很有信心。

不了才第一节才译第一句,遍引起哄堂大笑。

原来他把“蔡桓公”念成了“蔡恒公”。

在张军之前,已有五位同学读、译此文,没有语音错误,蔡桓公又是这课的主角,一篇文章中“桓公”出现了11次,从上课到张军发言,大家说“桓公”“桓侯”不下于30遍,都是正确的,即便如此,张军还是读错了,真是“春风不度玉门关”。

听课老师、同学们笑不奇怪,哪有读了30多遍以后,他还读错呢?错已成事实,课堂上,我显然不能停留在笑上,不能停留在张军听不懂课就批评他一顿了事。

张军就是挨批评太多,已经找不到自己的长处,没法扬长,自信心没有立足之地了。

我应该帮他找到长处,帮助他的自信心建立根据地。

课堂上,大家笑过之后,我表扬了张军的长处:“我发现张军同学有了很大的进步,他开始会独立思考了。

”同学们先是一怔,紧接着大家为张军鼓起掌来,大家理解老师的意思:“桓”和“恒”是形近字,上课时没有听是张军的错,但到他发音时,他根据桓的字形,想到恒字的读音,这就说明他进行了一番独立思考,而不是遇到不会的字就不读,不想。

如果他经常这样独立思考问题,学习肯定会有大的进步。

这表扬使张军增强了自信心,别的同学也从中悟出了一些道理。

张军同学是1992年从3月从六班分过来的。

3月分班,每个班倒数第一的同学都分到我们班,而张军在这几名学生中成绩又是最低的。

要是找他的缺点,批评他,毫不费力就能找到许多条,但这样做,只能打击他的自信心,强化他的自卑感。

显然他在自己不长的人生道路上,经受的批评打击是够多了,也可以说是过剩的。

他不缺批评,他缺的是肯定,缺少的是鼓励,缺少的是肯定,缺少的是别人帮他找长处,使他的自信心有个落脚的地方,有个根据地。

每个刚到班级的同学,我请他们给自己找自己的长处。

找不到,老师就狠狠地批评,天天批评,批评到说出自己的长处。

别的刚进班的同学一天就找到了自己的长处。

唯独张军说:“老师,我确实没有什么长处。

”“找不到不行,明天再找不到就让你写500字的说明书,后天找不到就写1000字的说明书,知道你找到了为止。

”第二天,他来找我,我问:“找到长处了?什么长处?”他很紧张,脸涨得通红,极不好意思地说:“我的心肠好,爱干活。

”“这就是你了不起的长处。

心肠好,爱帮助人,到哪里都会受到别人的欢迎和帮助。

爱干活,你说的是爱干体力活吧,现在各行各业需要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岗位还非常多,你愿干,把这当成乐趣,那就能成为优秀的工人。

”他高兴了,以后更加善良,愿意帮助别人,也原因为班级做好事。

班级劳动时,平均每人运500斤土,他一个人挑着担子,来回飞跑,比三个人干的还多。

他现在学习开始认真。

过了三个月,他说:“我现在开始每天都能完成量化作业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他说:“我的作业已经有一半不抄别人的了,凭自己的力量写了。

”现在,他已经独立写完日记,写完语文、政治、历史、生物作业。

他的自信植根于自信的土壤,一点点成长起来。

我体会到,在犯错误的学生面前,困难的不是批评,不是指责,更不是数落他的一系列错误,而是找到他错误的对立面——长处。

只有找到了长处,才算找到了错误的克星,才帮他找到了战胜错误的信心的根据地。

——《第四章:我是这样做教师的》p151也是译林出版社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中“立足长处,培养自信”p85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1、教师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2、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

教和学之间的关系,绝不是教师居高临下,你讲你的,我管你服从的关系,而应该是互助平等的关系。

一方面,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帮助老师教学。

我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辅导后进同学中,也遭遇过失败。

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忘了给学生当助手,而是站在学生的对面,强制学生去学习,结果和学生闹得很僵,师生心里不愉快。

认识到这点后,再辅导后进学生时我总是事先叮嘱自己:我是在帮助学生学习。

帮助,就是意味着必须耐心地到学生心灵世界中去寻找那些好学上进的脑细胞,使之兴奋起来,帮助他学习。

在任何时候,对任何学生,都要坚信他脑子有好学上进的一面,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要坚信每位学生不仅能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帮助自己提高教学水平。

只有从这个意义上思考,才能对各类学有感情。

有的教师认为,只有好学生才能帮助自己完成教学任务,哪些后进学生是阻碍自己完成教学任务的包袱,是累赘,于是对后进学生就缺乏耐心,越缺耐心,就越不能建立互助关系,师生关系不协调,教学任务就不能完成。

我认为,每位学生都潜藏着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从这样的认知出发,耐心地到学生中去寻找,这样的助手越来越多,连成绩最差的学生也能帮我留作业,批改作业,出试题,评试卷,批改作文。

3、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

4、决策过程要民主。

阅读方法:阅读是语文的基本功,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这一基本功,我向学生介绍“四遍八步”读书法。

四遍就是一篇文章读四次。

八步就是完成八项任务。

第一遍跳读。

完成两项任务:(1)识记作者及文章梗概;(2)识记主要人、事或观点。

应达到每分钟读完1500字的速度。

第二遍速读。

完成三、四项任务:(3)复述内容;(4)理清结构层次。

每分钟读完1000字。

第三遍速读。

完成五、六、七项任务:(5)理解掌握字、词、句;(6)圈点摘抄重要部分;(7)归纳中心思想。

读的速度跟一般朗诵的速度相同,每分钟读200字。

第四遍精读。

完成第八项分析文章写作特色读得人物,速度根据需要,或一带而过非重点部分,或仔细推敲品味重点段落、关键词语。

让学生通过阅读达到划分文章层次,归纳中心,分析写作特点的目的。

——南京大学出版社魏书生《第四章:我的教学演讲》p282每个人都守住心灵的宁静,明确自己的位置,清楚自己的责任,享受尽到责任的幸福和快乐,那每个人都活得非常自豪,非常宁静。

那么,受不住您心中的原野,就会成为乱七八糟的跑马场,人家进来后,任意地蹂躏践踏一番,之后扬长而去,给您留下无尽的紧张、迷茫、困惑、彷徨,乃至焦虑、痛苦、忧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