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膝关节损伤与康复

膝关节损伤与康复

要康复膝关节损伤,首先必须缓解疼痛、肿胀和急性损伤的影响。

受伤组织的愈合需要时间。

对于膝关节手术或非手术治疗都是现实的。

疼痛是恢复程度的重要标志。

持续疼痛是进一步损害的明显警示。

损伤早期或术后阶段,活动(带夹板或硬质的敷料)和拐杖支撑为康复提供了必要的时间并减轻了疼痛。

每个损伤后或手术后的膝关节都有不同程度的炎症。

滑液组织炎症可继发于关节积血。

血液刺激滑液组织发生水肿,此水肿加重疼痛。

肿胀和渗出的减轻是损伤恢复的重要标志。

紧接着I.C.E.(冰敷、加压、抬高患肢)计划,是缓解肿胀和炎症。

起初每天冰敷4-8次,每次20分钟,在膝关节上和冰袋下周围放一毛巾,以避免冻伤皮肤。

用绵制硬敷料垫和Ace包扎加压。

每天重新包扎加压敷料2-3次。

抬高患肢最好是仰卧位,抬高膝关节高于心脏。

适当计量的阿司匹林(每天4次,每次2片)通常是首选药物,但是也可用非类固醇抗炎药物。

类固醇在这种情况下有太多全身性反应。

抑制疼痛和炎症的措施后,下一个目标是膝关节神经肌肉系统的再训练。

损伤的或手术后的膝关节肌肉收缩时常导致疼痛。

反射性反应的发生减少了肌肉收缩及疼痛但也使肌肉失去了紧张性,导致相当快的萎缩。

为最大程度减少此状况,应尽早开始练习。

练习应在无痛情况下进行。

若练习引起疼痛,就应减少次数和强度。

如果康复延迟或早期疼痛时,可以进行肌肉电刺激或经皮神经刺激。

有研究表明,肌肉刺激可阻止肌肉萎缩并产生肌细胞肥大。

一旦神经肌训练和肌肉强度建立,疼痛有时会戏剧性的消失,尤其是在伸肌装置和髌股关节功能紊乱一年的康复时间就是必要的。

不断的鼓励会保持包括背部、臀部、膝部和踝部的损伤或未损伤肢体的练习。

还应当规定身体上关键。

最终的功能恢复程度直接与治疗专家和教练员动员病人的专业技能、肉系统再时。

在下面讨论加强肌肉强度、力量和耐力的特定训练技术时,应当谨慎。

过度有力的或不恰当的练习会对膝关节产生损害。

髌骨表面非常脆弱。

练习时,数倍于身体重量的负荷加于髌骨和股骨之间。

通常,股四头肌进行90°~30°练习时产生髌股关节痛,因此早期膝关节屈曲练习通常规定在0°-30°之间。

练习过程中应仔细注意疼痛和肿胀。

在任何有力的练习前,延长康复时间经常是必要的。

膝关节手术后,开始练习前必须给软组织充分的愈合时间。

在制动期间,应在硬执敷料和夹板固定下进行某种练习。

练习的设计应使病人保持兴趣,因为康复过程通常是漫长和乏味的。

严重的韧带损伤和手术后,恰当康复方法和膝关节良好功能所需的动力。

除了特殊的膝关节练习,下肢的休息不可忽视。

不可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损伤的膝关节上,最后会导致臀部和踝关节的肌肉组织费用性无力,防碍完全恢复运动或可能导致其他损伤。

全面的练习计划应部的练习计划。

无论是在急性未手术膝关节损伤、慢性膝关节疾病或准备手术的膝关节损伤,恰当的康复方法是达到理想结果的兴致一、都会出现肌肉无力。

疼痛消失和炎症及肿胀消退后的第一个目标是重获肌肉强有效防止肌无力进一步发展,尤其是髌股关节紊感受内侧头的有力的、持续的收缩。

锻炼时应一次收缩20秒,10秒放松,每次训练重复10次,每天进行6-10次练习。

如果有疼痛和反和能力有关。

康复训练方法较完备的康复原则前面已讨论过,本节讨论膝关节康复的常用的特殊的训练方法。

所有膝关节损伤度和移动度。

对强度的考虑应多于力量、耐力、速度、柔韧性和协调性,因为没有强度就不能获得其他功能。

在膝关节康复的早期阶段,加强强度练习通常由等长练习开始,这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关节活动超出移动度时会引起疼痛。

第二,等长练习可在腿部使用夹板或硬制敷料下进行。

第三,等长练习在完全伸展时对髌股关节产生较小压力或不产生压力,这对慢性髌股关节炎者很重要。

等长练习应在损伤后或手术后即刻开始,可乱时。

要教会病人同时收缩股四头肌和腘绳肌。

这样可在无关节活动时发展两组肌肉的强度,并可在膝关节屈曲的任何姿势完成上述练习。

教病人等长练习时,让运动员在桌上或床上取坐位或仰卧位,使膝关节伸直或处于微屈的舒适体位。

运动员将手放于股四头肌上触摸肌肉收缩。

通常,股肌内侧头在股四头肌中练习中最易被忽视和发生萎缩。

运动员在练习时应尤其去获得很少的收缩锻炼效果。

耸肩的动作来增加紧张度。

关节功能康复时首选的运动方式,其康复的价值已被运动医学界认可,在锻中的活动范围。

包括侧副韧带在内的踝关节的扭伤的发生率都很高,主要是过度的内保护带的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下列几点:射性抑制作用,就只能在等长训练中,经常用到“耸肩”原则。

运动员收缩肌肉时,可感到强度的发展。

在10秒收缩期间,他可能感到强度的减弱,需要增加收缩以重获肌肉的强度,这时就可以用离心性等动运动是膝炼时病人常采用坐位或卧位。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训练前一定要做好支持带包扎。

二、膝关节支持带包扎过去,体育运动指导者、教练员和队医都习惯使用传统的胶带包扎方法,以限制踝关节在体育运动外翻、旋所致。

膝关节韧带同样面临着众多类型的扭伤。

这些扭伤多是由于急停急转时的过分外翻、弓形腿和过度伸展所导致的。

正确的使用支持带对踝关节和膝关节活动均能给予有效的。

对支持带的作用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论,关于支持1)包扎带通常会随运动时间的延长而变的松弛,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

2)皮肤有移动的特性,因此支持带就不会固定很好。

因此变弱。

影响胶带的粘性。

力之下会被撕破。

近的一篇关于支持带效用技术用以减少特殊损伤(踝关节扭伤)的发生率的文献结论是,支持带对防止下肢踝关节、膝关节的损伤和再损伤的发生有明显的作用。

引起的并发症包括:通常发生在一个赛季之后,由于长时间使用了胶带而引起。

通常,这些刺激是很小的。

适当的清洁包扎部位的皮肤有时可以防止刺激和皮肤过3)关节包扎固定会使腿部肌肉力量4)作为预防踝关节损伤的包扎,淡化了人们心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踝关节的保护性包扎可以防止扭伤,然而伤的外力由此转移到膝关节,导致其韧带损伤。

5)在皮肤和胶带之间产生的潮气,6)包扎带在重然而,回顾最,得出得使用胶带可能1)皮肤过敏2)刺激皮肤3)水泡4)皮肤破裂5)胶带附属品的副作用(如安息香胶)一些人的皮肤对胶带过敏。

对皮肤的刺激敏的出现,不及时的应用此技术可以导致水泡或者皮肤的小破裂。

此外,某一个运动员的皮肤带附属品所导致的。

6)总是从高到低包扎,也就是说有利于心脏功能。

在膝关节区域应用包扎技术可以保护各种类型的韧带扭伤,这取决于损伤的类型、位置和程度,也就是说是属于内侧副韧带扭伤、外侧副韧带损伤还是拉伤。

大多数竞技指导者在包扎膝关节的时候喜欢用适当宽度的不易撕裂的包扎带。

一个弹力的,不易撕裂的包扎带提供了基本的强度,同时保持充足的活动性。

图5-4-1举例说明膝关节包扎的大体步骤。

过敏也许不是胶带本身导致的,而是含有安息香胶的胶在下肢支持带包扎时主要的注意事项:1)选择适当宽度的不易破裂的胶带。

2)对直接包扎的皮肤进行最大程度的保护。

3)为包扎准备适当的范围。

这包括:a 覆盖所有皮肤易受摩擦的区域 ;b 保护潜在的摩擦区域 ;c 在需要的时候才应用附属品或安息香胶。

4)伸展弹力绷带 85% 到 90% 即可。

5).所有胶带条的等高线都逐渐的向身体方向减少,以用来防止皱褶的产生。

图5-4-1 膝关节支持带包扎后效果图图 5-4-21.使伤膝微曲(可让伤腿足跟踩在一高5-10厘米的物体上),然后在髌骨上下方各粘一条固定带。

图 5-4-22.在膝内侧分别粘数条呈X 走向的支持带,每条支持带的两端必须固定在图 5-4-2的固定带上(图5-4-3、 图5-4-4)。

先在髌骨上下方各粘一条固定带图 5-4-3 膝内侧的两条呈X走向支持带图5-4-4 膝内侧的数条呈X走向支持带3.沿膝内侧副韧带纵向粘两条支持带,每条支持带的两端必须固定在图5-4-2的固定带上。

如图5-4-54.然后在膝外侧分别粘数条呈X走向的支持带,每条支持带的两端必须固定在图5-4-2的固定带上。

图5-4-65.沿膝外侧副韧带纵向粘1-2条支持带,每条支持带的两端必须固定在图5-4-2的固定带上。

如图 5-4-7图 5-4-5 沿膝内侧副韧带纵向粘两条支持带图 5-副韧X 走向的支持带 带纵向粘1-2条支持带下而上的环型包扎(图5-4-8)。

节时,不要仅仅包扎其受伤的一侧。

对两侧都进行包扎可以提供尽可能多4-6在膝外侧分别粘 图5-4-7沿膝外侧数条呈 6.最后用绷带做至当包扎一个受伤的膝关的支持力。

包扎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将膝盖骨露出,以防止因包扎而引起的股动脉并发症。

图5-4-8最后用绷带做至下而上的环型包扎图5-4-9 腘绳肌拉伤后的支持带包扎法三、膝常见损伤的康复(一)挫伤、半月板损伤上方内侧的被称其功能恢复的中心为恢复膝关节的可动区域及强化股四头肌。

特别有必要对膝的为股内侧肌进行强化,因为这些肌肉会牢固地把膝关节锁住。

但是膝关节受到撞击时它们就会萎缩变得软弱无力。

与此同时,强化拮抗肌的腘肌腱、小腿部肌肉也是非常必要的。

功能恢复阻练习,8-12次/组x3-5组。

(负荷大小以股四头肌抗阻到6-8次)。

,反之做了C项就不做A、B两个单项。

小腿内收和①在做上述锻炼时损伤部位不应产生明显的疼痛或不适,否则要及时调整在做上述锻炼时抗的目标为大腿的直径和最大肌力同另一条健康的腿相比必须具有同等或同等以上的水平。

具体的运动处方可参照下列的内容进行:A. 取坐位,股四头肌抗开始吃力为佳B. 取坐位,股四头肌抗阻离心性等动练习(即由膝伸直抗阻位缓慢、有控制地屈膝),8-12次/组x3-5组。

C. A+B复合训练,即先做股四头肌抗阻伸膝,然后在膝伸直抗阻位缓慢、有控制地屈膝,8-12次/组x3-5组。

做了A、B两个单项就不做C项D. 膝内外侧副韧带强化练习,可采用在踝关节内外套皮筋的方式,通过快速做外展来强化膝内外侧副韧带。

E. 做膝关节冰敷20分钟。

F. 重复A、B、D、E或C、D、E两次。

G. 2-3小时后可做变速、变向跑。

H. 3-5天后增加原地高抬腿跑。

需要注意的是:抗阻锻炼的角速度或负荷量。

③实践证明间隔3-4小时按上述方案锻炼一遍,其效果好于一天一遍的锻炼。

④但锻炼的间隔时间小于2小时每组锻炼超过15次,则会导致伤部出现延迟性的肌肉酸痛(DOMS),同时也削弱了肌力的锻炼效果。

⑤如果利用每组的锻炼间隙时间作伤部的冰敷,对锻炼效果的巩固十分有利。

⑥在支持带的帮助下锻炼,可有患者完全恢复正常训练时,要逐渐解除或减弱支持带的帮助。

(二)髌韧的炎症、髌骨软骨软化症损伤能恢的柔心内容的。

由于坏及膝关节经常发生扭伤,因此获取大腿肌肉的平衡、恢复正常的膝关节屈伸是非常必要的。

为此在获得踝关节正常活动的同关节的很重要的数是由不均肌肉所以为获取可能。

患有上述损伤的病人通过系统的离心性等动运动锻炼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