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最新整理)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最新整理)
教学准备
普通教室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 一课时
一、知识与技能:
1.初读课文,在结合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的基础上,弄清段与
段
之
间
的
联
系
。
课时目标
2. 学 会 本 课 生 字 新 词 。 二、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练习用“祝贺”、“莫名其妙”造句。体会罗丹做事心神
专注、投入的精神。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9
学习罗丹做事心神专注、投入的精神。
“挚”是翘舌音,“醉”是 表示自己直接行动。
三、再读课 平舌音。
“悄悄地站在一边”中
文,学会生 “雕塑(s))”的“塑”不 的第二个“悄”应读儿
字新词。 要读成“su^”的音。 化音。
“工作室(sh@)”的“室” “叽哩(li)咕噜”,
不要读成“sh!”的音。 这里形容说话别人听
“不禁(j9n)”的“禁” 不清楚。“哩”应读成
他的这一结果是怎样得来
的?
2.着(zhu6)地,是落在
地上的意思。
1.请一位学生朗读课
学生回答。
二、初读 文,其他学生跟着默读,边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
读边思考:伽利略是谁?他
段):讲人们称伽利略
课文, 做了一个怎样的试验?最后
为“辩论家”。
试验结果怎样?
第二部分(第 2 自然
检查
2.根据学生的朗读,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伽
利略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
一、激情导 所表现出的执着、求实的
入
精神,今天我们来学习雕
塑家罗丹的故事,课文表
现了罗丹怎样的精神?
1.板书课题,
1、理解
学生解释“全神贯注” “全神贯注”是全部精
一词(可以查工具书),再 神高度集中的意思。
提出问题思考。
2、交流
弄清伽利略是怎样不盲目迷信权威的话的,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初 教学重点
步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弄清伽利略是怎样不盲目迷信权威的话的,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初 教学难点
步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普通教室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 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3、学习课文第 1、2 自然段。
1.概括出自然段段 交流汇报自然段段
四、按自 意。
意:
教师归纳:
第一段即第 1 自然
然段
第 1 自然段:罗丹邀请 段最后一层意思是罗
茨威格到家做客,在参观 丹发现作品有毛病;第
默读, 工作室时,发现作品还有 二段即第 2 自然段就
毛病,要立刻修改。
讲着手进行认真修改。
划分
第 2 自然段:罗丹全神 因此,这两个自然段既
4.这说明什么?
4、说明伽利略试验成
功了,这事实出乎人们
意料之外,人们为这位
7
年轻人的大胆和聪明 感到高兴。
交流汇报:
1、伽利略是一位不迷
1、读了这篇课文,伽利略 信权威,敢于独立思
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考,提出问题,以认真
的态度研究科学的人。
2、①以亚里土多德的
四、小结
一句话为线索,贯穿全
到心灵启示,并能付诸于行动。
1
单元教学重难点
单元教学重点
单元教学难点
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语,结合
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
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
让学生留心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
的同时感受课文人物形象,收到心灵启示, 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品味语言。
教学 课时 安排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品味语言,留心课文
目 的 对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2、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真挚感情,
从中受到熏陶感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感受人物的执著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受
1.读第—自然段,思考: 1、学生讨论回答
(1)这一段讲什么?
(1)讲人们称伽利略
三、讲
为辩论家。
读课文第 (2)什么样的人叫“辩论 (2)辩论家指有一定
一、二自 家”?人们为什么称伽利略 辩论口才和辩论能力
然段
为辩论家?
的人。
(3),想—想“不寻常” (3)不平常,不简
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单。
2.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2、交流理解
落地的情况)
6
1.读后思考:伽利略是怎 1、经过多次试验来证
样用事实来证明的?
明
。
2、一次试验,没有说
二、朗读课 2 为 什 么 要 进 行 多 次 试 服力,要经过多次试验
文 第 四 自 验?请找出能反映试验多 才能说明问题。伽利略
然 段 次的—个词语,说说它的 进行了许多次试验。
意思。
(总是同时着地的“总
是”一词。它的意思是
3.伽利略多次试验的结果 每 一 次 都 这 样 )
怎样?
3、两个不同重量的铁
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
4.齐读这段话,加深印象。 下,总是同时着地,铁
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
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1.齐读后思考:在斜塔上 1、人们都不相信伽利
做公开试验前,人们是怎 略的试验会成功,认为
三、朗读 样想的?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 四年级
主备人
李雪云
授课人
本组教材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两个
铁球同时着地》《鱼游到了纸上》,略读课文《全神贯注》《父亲的菜园》。
从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到残疾人、普通人,课文中这些人物的身上都具 单元
有一种执著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
10
二次备课
不要读成“禁(j@n)止” 轻声。“悄悄(qiao)话”
的“j@n”的音。
的第二个“悄”应读轻
2.注意以下字的字形结 声。
构:
“诞生”的“诞”的中间
是“廴”,不要写成“辶”。
“醉”的左半部是“酉”,
中间不要少写一横。“激
烈”、“激动”的“激”和“邀
请”的“邀”,部首不同,
前者是“氵”,后者是“辶”。
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问题,进行试验,
以认真态度研究科学的过程。
教学目标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和人物心理、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1、齐读第三自然段。思考: 1、齐读三自然段 亚里士多德讲过什么话? 亚里士多德说过:“两
伽利略对这话是怎么看 个铁球,一个 10 磅重,
的?
一个 1 磅重,同时从高
2、伽利略为什么怀疑亚里 处落下来,10 磅重的
士多德说的话?他是怎么 一定先着地,速度是 1
(1)“信奉”是什么意思? (1)相信,并照着去做。
人们信奉亚里土多德表现 “人们把他的话当作
在哪里?找出有关的语句读 真理……难道要违背
一读。
人类的真理吗?”
(2)从这里可以看出,人 (2)盲目的程度
们对业里士多德的信奉已 (3)不容许:不许。
达到了什么程度?
更改:改换、改变的意
(3)这段话中,“不容许、 思。责备:批评的意思。
是相互矛盾的)
球拴在一起,如果仍然
5.根据同一句话,会 看作是两个球,落下的
推出两个相互矛盾的结 速度应当比原来 10 磅
果,所以伽利略认为这句 重的铁球慢。②如果看 话是靠不住的,值得怀疑。 做是一个整体,落下的 6,他打算怎么做?(用 速度,应当比原来 10
试验来证明不同重量铁球 磅重的铁球快
段):讲当时研究科学
纠正字音。注意提醒“着
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
自 学 (zhuó)”地“更(gēng)”改
德,“把他的话当作真
的读音。
理,不容许更改”。
3.根据提出的思考题,
第三部分(第 3 自然
理清文章层次。
段):讲亚里士多德说
4.理解下面词语的意
的话,从来没有人怀疑
思。
过,而伽利略却表示了
信奉:相信,并照着去
试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科学态度
教学反思
8
课题
26 全神贯注
主备人
李雪云
授课班级
四年级
授课人
授课时间
一、知识与技能:
1.识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体会并学习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
写法。
3.结合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的基础上,弄清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二、初读课 文,感知大 意
2、思考:围绕“全神贯 注”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 情?
3、顺便解释“雕塑”、“奥
作者围绕“全神贯 注”写了法国大雕塑家 罗丹邀请挚友奥地利 作家斯蒂芬·茨威格
地利”、“挚友”
到家做客时,由于全神
贯注地雕塑作品,却把
朋友忘得一干二净的
事情。
1.注意以下字的读 汇报交流:
音:
“径(j@ng)自”是
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