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模拟试卷28042中外文学精读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诗经》下列篇目中属于爱情诗的是()。
A.《无衣》B.《蒹葭》C.《芣苢》D.《硕鼠》2.“蒹葭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的作者是( )。
A. 谢灵运B. 谢朓C. 沈约D. 班固3. 称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的是()。
A. 杜甫B. 白居易C. 欧阳修D. 苏轼4. 清初的王士禛论诗以司空图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和严羽的“妙语”为宗,力倡()。
A. 神韵说B. 性灵说C. 格调说D. 肌理说5.“文学革命”的正式提出是在()。
年年年年6. 巴金的代表作是“激流三部曲”,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
A.《家》B.《春》C.《秋》D.《雾》7. 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是()。
A. 高乃依B. 拉辛C. 莫里哀D. 布瓦洛8. 席勒的成名作是剧本()。
A.《强盗》B.《威廉·退尔》C.《华伦斯坦》D.《阴谋与爱情》9. 称为儿童期的一个年龄阶段是()。
~6岁 ~11岁 ~12岁 ~17岁10. 儿童报告文学在写作上与小说相似的特点有()。
A. 真实性B. 新闻性C. 故事性D. 议论性11.南北朝民歌大部分保留在( )。
A.《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B.《乐府诗集·清商曲辞》C. 沈约的《宋书》D.《子夜歌》中外文学精读模拟试卷第1页(共8页)12.《今古奇观》的编者是()。
A. 即空观主人B. 可一居士C. 抱翁老人D. 绿天馆主人13. 宋代散文的总体美学追求是()。
A. 抒情B. 尚理C. 象征D. 写意14. 下列属于冰心作品的是()。
A.《十里长安街》 C.《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周总理》C.《望着总理的遗像》D.《巍巍太行山》15. 曹禺的成名作是( )。
A.《日出》B.《雷雨》C.《原野》D.《北京人》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二至五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6. 属于《九歌》的作品是()()()()()。
A.《哀郢》B.《国殇》C.《山鬼》D.《离骚》E.《湘夫人》17. 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乐府民歌的有()()()()()。
A.《陌上桑》B.《行行重行行》C.《十五从军征》D.《迢迢牵牛星》E.《上邪》18. 下列作家中既写杂剧又写散曲的是()()()()()。
A. 关汉卿B. 白朴C. 马致远D. 纪君祥E. 乔吉19. 反对前后七子复古主张的流派有()()()()()。
A. 江右诗派B. 茶陵诗派C. 唐宋诗派D. 公安派E. 竟陵派20. 左联成立后,开展了一系列文艺战线上的思想论争,包括()()()()()。
A. 与“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斗争B. 与“新月派”资产阶级文艺思想的论战C. 与“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证年“华北事件”后左联解散,1936年,在革命作家内部发生了“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之争E. 关于现实主义与主观论的讨论中外文学精读模拟试卷第2页(共8页)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1. 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________________。
22.《古诗十九首》是最早的成熟的文人五言诗,《文心雕龙》评其为________________。
23. 鲁迅在《小品文的危机》一文中称晚唐小品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
24. 江淹的_______________和《恨赋》是两篇主题和题材都很新颖别致的骈赋。
25. 拉伯雷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鲜明的反封建精神。
26. 但丁的《神曲》包括《地狱》、《炼狱》和________________三部。
27.《海的女儿》是丹麦童话大师________________的作品。
28.《核桃和钟楼》是一篇短小精炼、寓意深刻的_______________,是文艺复兴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作品。
29.《巨人和铁马》作者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家________________。
30. 古埃及保存下来的人类最早的书面文学作品________________是一部宗教诗歌集。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31. 乐府32. 新感觉派33. 反思小说34. 现实主义文学中外文学精读模拟试卷第3页(共8页) 35. 童话的象征性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6. 简述《手推车》的艺术特色。
37. 概括陶渊明创作的田园诗的内容。
中外文学精读模拟试卷第4页(共8页)38. 简述《财主底儿女们》的主要内容及艺术性。
39. 《俄狄浦斯王》的主题是什么这部戏剧在构思艺术上有什么特点40. 儿童报告文学为什么排斥虚构中外文学精读模拟试卷第5页(共8页)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41. 《苏武传》中,苏武高尚的民族气节表现在哪些方面中外文学精读模拟试卷第6页(共8页) 42. 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形象。
中外文学精读模拟试卷第7页(共8页) 43. 分析《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悲剧的原因。
中外文学精读模拟试卷第8页(共8页)28042 中外文学精读答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BB.B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1.《尚书》 22. 五言之冠冕 23.“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采和锋芒” 24.《别赋》25.《巨人传》 26.《天堂》 27. 安徒生 28. 寓言故事29. 陈伯吹先生 30.《亡灵书》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31.“乐府”是掌管音乐的官署。
(1分)后来人们将乐府所唱的诗,也叫做“乐府”,与是“乐府”一词,便由音乐机关的名称,变为诗歌体制的名称,(1分)并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分)32.“新感觉派”是20世纪20年代日本文坛出现的一个新的小说流派。
(1分)它是日本最早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横光利一、川端康成等。
(1分)他们受西欧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主张以表现新奇的感觉来代替对现实的客观描述,将意识流、象征、心理分析等手法与日本文学传统的手法融为一体。
(1分)33. 当揭批“文革”的愤怒之情宣泄之后,一批作家开始冷静地反思这场民族悲剧的根源,反思思潮继之而起。
(1分)反思小说代表作有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刘真的《黑旗》、张贤亮的《灵与肉》等。
(2分)34. 19世纪中、后期欧美文学的主要潮流。
(1分)比较广阔、比较真实地展示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现实矛盾的揭露具有相当的深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着力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1分)代表作家有巴尔扎克、狄更斯、托尔斯泰等。
(1 分)35. 童话的象征性是幻想和现实结合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童话创造典型的一种独特方法。
(1分)象征就是用比拟、比喻的方法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
(1分)运用象征手法要巧妙地利用象征物和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将比较复杂比较不容易理解的东西用形象的浅显的东西表现出来。
(1分)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七、在艺术上,《手推车》注重诗歌意象的生活细节化;(1分)注重感觉印象与所投入的主观感情的有机融合;(2分)注重运用散文化的语言与追求自由体形式。
(2分)八、陶渊明田园诗的主要内容:(1)描写田园风光的无限美好,歌颂田园生活的自然纯朴,反映诗人高尚的情趣。
(2分)(2)表现诗人自己参加劳动,接近劳动人民的真实情感。
(1分)(3)反映农村的凋敝和农民贫困的生活。
(1分)(4)表现诗人美好的社会理想。
(1分)九、小说以“一·二八”上海抗战以后十年间我国的社会生活为背景,描写了苏州的头等富户蒋捷三一家在内外多种力量冲击下分奔离析的过程,集中刻画了财主的儿女们,也就是出生于剥削阶级家庭的青年知识分子在大时代激荡下的摸索挣扎,并尽可能辐射更为广阔的社会面,如编年史般地记录了我国抗战期间的重大历史变迁。
(3分)作品以史诗式的结构,展现了一场旷古未有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为认识我国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以及一代知识分子的心历路程提供了极富价值的范本。
(1分)在艺术上,作品力求把托尔斯泰的史诗笔触与罗曼·罗兰的“灵魂搏斗”的描写艺术熔为一炉,使中国现实主义小说在他手中与世界文学的潮流更为接近。
(1分)十、《俄狄浦斯王》的主题是表现人与命运的冲突。
(2分)在结构布局方面十分完美。
全剧在矛盾即将发展到高潮之时开始,一开始就摆出悬念:谁是杀害老国王的凶手接着,五个人物依次上场,一步步揭示出事情的真相,到最后终于解开了谜底。
全剧一环紧扣一环,从开场形成的悬念,到后来一步步不断的“发现”,逐渐推向高潮,最后引导到惊心动魄的结局。
(3分)十一、首先,生活中存在着大量感人的东西,找不到写作材料的人,只是下的功夫还不够。
其次,报告文学是以真实的品格来打动读者的,一旦发现写的东西有假,读者就会对作品中所有内容产生怀疑,报告文学用真实生活打动人的魅力就不复存在了。
第三,报告文学一真实的人和事作为写作对象,如果有所添加和改动,可能会给写作对象带来麻烦。
(3分)但它的真实性和它的文学性并不矛盾,儿童报告文学的文学性也体现在对生活素材的必要的提炼和加工,这种加工排斥虚构,但不反对选择和提炼,它的故事情节和细节只能来自深入细致的采访,决不能虚构。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41. 本文塑造了一个光彩照人的民族主义英雄的形象。
(1分)苏武高尚的民族主义气节主要表现在:(1)威武不能屈。
当苏武因张胜与虞常等人的谋反活动受到牵连时,他首先想到的不是个人的安危,而是“见犯乃死,重负国”。
当卫律以杀头胁迫他投降时,在死亡面前,他大义凛然,毫不动摇。
(2)富贵不能淫。
当卫律现身说法,以富贵利诱时,苏武义正言辞地痛斥卫律的无耻行径。
(3)贫贱不能移。
武力、富贵都不能动摇苏武坚定的信念,艰苦的生活亦没能磨掉苏武坚强的意志,他始终保持着高尚的民族气节。
(4)亲情不能动。
匈奴人的诱降活动连遭失败,最后,企图以亲情来打动苏武。
李陵告诉苏武苏家迭遭不幸,企图挑拨苏武与汉武帝的关系,是他放弃终于汉王朝的决心。
但他重国家、民族利益,轻个人恩怨,不为所动,断然拒绝了李陵的劝降。
(8分,每一点2分)这段话,充分展示了苏武的内心世界,表现出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
(2分)42. 苔丝是一个勤劳、善良、纯朴,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农村姑娘。
为了帮助父母亲,她很早就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
(2分)苔丝的性格中有着强烈的反抗精神。
亚雷想长期占有她,但她憎恨亚雷,毫不犹豫地离开了亚雷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