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1姓名:单位:得分:一、概念(20分)1、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2、流行病学调查:3、医源性感染:4、疫区:5、消毒:二、填空题(20分)1、新的传染病防治法已于年月日经全国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于年月日开始实施。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的方针,结合,管理,依靠,依靠。

3、传染病分为类类和类,其中甲类种,乙类种,丙类种。

4、对乙类传染病中、和,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5、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工作和责任区域内工作。

6、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其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的培训。

7、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感染和感染。

8、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9、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制定传染病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

10、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和。

三、简答题(60分)1、甲乙丙传染病包括那些病种?2、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采取措施是什么?3、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紧急措施是什么?4、计划免疫程序中的“五苗”防“七病”分别指什么?5、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有哪些不同?6、什么叫传染病暴发?什么叫传染病流行?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2单位姓名得分1.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

A.1989年2月21日B.2004年12月1日C.1989年3月2 1日2.国家对传染病实行以()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A.预防B.控制C.治疗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为()。

A.甲类、乙类B.甲类、乙类、丙类C.A类、B类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类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5.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

A.任何工作B.任何与人接触的工作C.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6.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A.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B.按照领导提出的要求进行处理C.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消毒处理7.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报告。

A.政府卫生部门B.公安部门C.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8.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的政策是:()A.根据当地情况,实行部分免费B.全部免费C.全部收费9.流行性感冒属于()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10.标志着我国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C.《民法》11.病原携带者是指()A.恢复期传染病病人B.急性期传染病病人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12、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对传染病做到()、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A.早发现、早治疗B.早隔离、早报告C.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早报告13、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应当采取()。

A.就地隔离B.就地观察、就地治疗C.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14、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A.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B.按常规死亡尸体处理C.带回原籍处理15、目前,我国7周岁及以下儿童应按程序接种的计划免疫范围内的疫苗有()A. 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乙型肝炎疫苗B.卡介苗、乙型肝炎疫苗、水痘C.风疹、腮腺炎、麻疹16、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以及引起流行必须具备的条件()。

A.传染源B.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C.动物宿主和易感儿童17、作为传染病的传染源主要有()A.病人、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B.病人和隐性感染者C.病人和病原携带者18、保护传染病的易感人群,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主要是指()A.保证一定的营养,改善生活环境。

B.开展体育锻炼、增强体质C. 以上都可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19、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有()A.经血传播、围产期母婴传播B.性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C.以上均包括20、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A. 性接触传播,经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B. 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传播C. 共同进餐和接吻传播21、日常生活中那些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A.同桌进餐B.静脉吸毒C.共用剃须刀22、肺结核病是由哪种途径传播的?()A.消化道传播B.呼吸道传播C.虫媒传播23、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染要注意()A. 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B. 经常开窗通风,勤洗手,坚持锻炼提高免疫力C.A+B24、若有发烧及呼吸道症状,应(),并切记告诉医生发烧前有无外出史或与相似症状的病人的接触史。

A. 戴上口罩B. 尽快到医院就诊C.A+B25、被狗等动物咬伤后应()A.立即到医疗机构处理伤口B.到当地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狂犬疫苗C.A+B二、判断题1.对甲类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履行传染病防治和保障职责的,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会着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3.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可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及相关设施、设备。

()4.患甲类传染病死亡的,死者的尸体可直接交予其亲属开追悼会。

()5.消毒液的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6.传染病防治工作,要围绕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7.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不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

()8.在我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9.淋病、梅毒病人应当在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接受治疗。

尚未治愈前,不得进入公共浴池、游泳池。

()10.单位和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特指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照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3、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在答题卡上涂黑)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是由()修订的。

A.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B.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C.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2.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

A.1989年2月21日B.2004年12月1日C.1989年3月21日3.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为主的方针。

A.治疗B.控制C.预防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

A.甲类、乙类B.甲类、乙类、丙类C.A类、B类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类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6.《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传染病有()种。

A35 B.37 C. 407.流行性感冒属于()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8.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A.鼠疫、霍乱B.艾滋病、麻风病C.肺结核、百日咳9.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是由()进行。

A.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C.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10.()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住人员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11.()在治愈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A.传染病病人B.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C.疑似传染病病人12、()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进行监测。

A、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B、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3.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

A.本单位B.责任区域C.本单位和责任区域14、()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严格监督管理,严防传染病病原体的实验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A、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实验室和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B、医疗机构实验室C、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15.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必须符合()规定的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

A.国际B.国家C.地方16.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

A.采集、运输B.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C.保藏、使用17、对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确需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的须经()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A、省级B、市级C县级18.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A.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B.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处理C.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或者按照其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严格消毒处理19.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报告。

A.政府卫生部门B.公安部门C.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20.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法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必须()。

A.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B.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政府报告疫情C.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立即对病人进行观察治疗,并报告附近医院21.对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予以()A.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B.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C.隔离治疗22、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

A、无害化处理 B 、消毒C、消毒和无害化处理23.同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关的动物传染病的防治管理工作,由()负责。

A.各级政府B.县级以上政府农业、林业行政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C.各级政府卫生防疫机构24.国家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

()应当无偿开展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教育的公益宣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