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少年素质提高主要靠学校教育

青少年素质提高主要靠学校教育

青少年指满13周岁但不满20周岁的(从生理、心智的发展角度上讲),也就是少年与青年相重合的阶段,处于儿童时期之后,成人之前。

但实际上,青少年指13岁以上到成年之前(也就是满14岁不满18岁)这段期间的人多为学生,且也进入一种人身的转变期,是社会上令人重视的一个群体。

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市家庭养成还是学校教育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它的教育方针,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手段都是家庭所不具备的,作为从教人员的老师也是家长所不能替代的。

家庭教育主要以感性教育为主,家长通过言传身教,更多的是用自身行为来影响、感染孩子。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成年人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时,也在教育儿童。

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对待朋友或敌人,怎样微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孩子都有意义。

”而学校教育则是以系统的理性教育为主,无论是做人的道理,还是众多学科的学习,都要引导学生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把学生领进科学的殿堂,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人文素质和科技素质。

这种“引申”的功能必由学校担当。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引申——这是孩子必须接受学校教育的理由之一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是家庭教育的引申,是家庭教育的补充,是家庭教育的完善,是连接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枢纽第一: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学校就是教我们探寻世界的奥秘和激发我们对未知事物的兴趣。

(别说学校教给甚至灌输我们知识,会让对方反驳我们在现今教育中逐步丧失创新能力)第二,学校是与不同性格的人接触的场所,有助于培养我们独立和协作的能力,这在将来的创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校也有受过专门教育的教师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和世界,除父母外教师也可以给与我们无私的关爱和鼓励。

第三,校园是相对比较洁净的环境,一般不会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能够让人安心的做学问和思考,思考自己的未来思考未来的世界。

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我方认为学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重要,为什么呢?其原因有如下几点:第一、学校教育指的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如家教、托儿所、幼儿园、古代私塾等都是学校教育范畴。

而家庭教育指的是家庭中年长的成员,如父、母、祖父母等,对孩子的熏染、影响和教导。

由此比较家庭教育便有了三大优势:①从教育目的比较,学校教育有着科学性,清晰、明确、全面且集中地反映了社会对学生的要求。

而家庭教育由于有着血缘关系,所以其教育目的就带有主观随意性。

②从系统比较,学校教育有着自己独立的组织管理机构和财政拨款等,因此有着自己相对独立的系统,能使教育有稳定性和连续性。

而家庭教育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③从组织比较,学校教育有着极强的组织性,这也是家庭教育所无法做到。

第二、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即使家庭的环境再好,孩子在学校学到的、体会到的东西,比家庭这个单纯的环境要全面丰富。

而且,学校在孩子走入社会以前就是一个小社会,孩子的各项能力如何,只有在走入社会才能得到真正的检验,孩子的能力、集体意识,离开学校这个环境,比较难得到很好的发展和考验。

第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比较其范围更广,在学校中我们可以认识很多的不相识的同龄人,并且要学会如何与其交往,因此在学校中我们的交际能力便可以得到很好的提高。

可是在家庭中,我们面对的都是熟悉的人,我们的交际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提高,很有可能会变得孤僻。

综上所述,因此我方认为学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重要。

篇首说明:这是正方辩题,反方辩题是:青少年的素质提高主要靠家庭教育。

1辩(主辩)众所周知,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好地方,在座的各位无一例外不受过学校的教育,而且现在我们所进行的辩论,就是一场生动反映学校教育的别开生面的素质考核。

学校教育是主体,家庭教育是基础,社会教育是依托,这是全社会对教育功能的普遍认知。

可以说,广大的青少年今天是校园盛开的花朵,明天就是祖国的栋梁。

古往今来,教育的发展无不烙印着学堂的足迹,孔子三千弟子的兴旺门庭,封建文官制度下的大小私塾,闻名史册的四大书院,积淀着多少华夏文化的精髓啊!而今,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昂首阔步《走进新时代》,我们的学校教育更呈现了一派绚丽多彩的新景象。

幼儿园小朋友们稚嫩无邪的笑脸,小学堂始终蓝蓝的天,中学校纯真多彩的花季,大学里的热情、俊美、青春、活力……学校的生活是多么难忘,请问对方辩友,你们能忘吗?不能忘吧,所以说,教育发展的每一步,无不揭示了学校教育才是培养一代一代新人的摇篮。

不管社会如何的发展,文明进程如何的加快,世界如何的融合,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学习的兴趣和健康向上的精神。

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1、培养学生的学习与自理能力;2、培养学生的语言与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创造能力;4、培养学生以健康心身应变的能力。

我们的国家之所以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之所以建那么多的希望小学,之所以进行大学的扩招、进而高中的扩招,之所以允许民办学校,以及如雨后春笋般的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培训班的发展,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不言而喻,不就是为了不断的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素质,进而全面提高民族的素质吗!我国加入WTO之后,国际社会给我们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面对2亿左右莘莘学子这样一个庞大的教育工程,就像散纱一样的家庭教育是根本承担不了这个庄严的使命的。

因此,我方的观点是:青少年的素质提高主要靠学校教育,而且,必须依靠学校教育。

因为:1、学校有完整的教学设施、环境和制度;2、学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也就是教师;3、学校有成熟的校规校纪和学生守则;4、学校有严谨勤勉和积极上进的学风;5、学校有大量寓教于乐的集体活动和竞赛活动。

所有这些,家庭教育是不能比的。

试问对方辩友,我们哪一个不是在校园琅琅书声中长大?哪一个不是在操场升旗的国歌声中成长?哪一个不是在老师的谆谆教诲中成才呢?校园是美丽的,就像那首儿歌唱的那样,我们的校园像花园,美丽的花朵真鲜艳,啦啦啦,啦啦啦,我们像花朵笑开颜。

谢谢!2辩我承认,对方辩友讲得很精彩,但我这里有一个真实的小故事,大家不妨来听听。

有一个小学生,每次都是妈妈把鸡蛋剥得好好的才让他带到学校去吃,天天如此。

可偏偏有一天妈妈因匆忙忘了剥壳就把鸡蛋塞进了小孩的书包,这下麻烦可大了哟!到了学校,小孩左看右看都无从下手,不禁嚎啕大哭,老师忙跑过来问怎么了,小孩挤了半天鼻子才回答说:“这个鸡蛋没有缝怎么吃呀!”这就是家庭教育误区的一个突出实例。

现在我们的家庭独生子女多,娇生惯养,有些小孩简直就是小皇帝,无法无天,我们经常可以看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被小皇帝们欺负而无可奈何的情景。

这种现象很有普遍性,试问,这样的家庭教育能成吗?翻开历史,虽然也有孟母择邻、岳母刺字、陆放翁《示儿》等严父慈母教子佳话,也有“言传身教”,“上梁不正下梁歪”,“身正影不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等等古训,但是,当今社会的发展已不能同日而语,科技的高度发展,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社会丰富信息的大量冲击,使得孩子们成熟得太早,无论是被生活所迫还是追求事业的父母们,都是无奈的,是力不从心的,他们或溺爱,或暴力,或偏袒,或放任,或心血来潮,或拔苗助长,或瞎子摸象,或病急乱投医……君不闻,三缺一小孩顶,麻将声声入耳;君不见,步步紧逼何太急,望子成龙心切。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胡了;夜来麻将声,输赢知多少。

”这就是桂林市某小学的学生们改的古诗,一首好好的古诗改得面目全非,说明了什么呢?试问对方辩友,青少年的素质提高能靠这样的家庭教育吗?我这儿还有一则小笑话,在一次课堂上,老师出了一道劳动题,给甲、乙、丙都分配了任务,余下丁没事,老师便问同学们道:“该给丁分配什么任务呢?”只听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数醒!”又好气又好笑啊,老师只有呆呆的份。

试问对方辩友,“数醒”(打字牌用术语)是什么意思?我在此不再解释,反正大家都心知肚明。

所有这些,都说明了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的不良状况。

社会是复杂的,各自为阵、跟风蛮从、到处存在着误区的家庭教育是担纲不了青少年的素质提高这样的关系着祖国兴旺、民族振兴的重任的,虽然家庭教育也很重要,但学校教育始终是不可否认的主流。

青少年的素质提高主要靠学校教育。

谢谢!3辩我想问一下对方辩友,用纸做的锅能烧水吗?不好回答吧,还是让小张同学来告诉大家吧。

在一次趣味活动中,只见小张手拿一张厚纸向同学们炫耀:“今天的趣味课轮到我来表演了,纸锅烧水。

”“啊,吹牛!”同学们一片嘘声。

小张全然不顾地走到讲台上,不慌不忙的做了一个纸锅,装上水就放在酒精灯上烧了起来。

小张边烧边提示着,千万不要让火苗舔到水面以上的纸。

不一会,水就冒泡了;再一会,水就开了,小张迅速地往纸锅里放了一个鸡蛋,教室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

于是,小张便趁机给同学们讲起了物质的着火点、燃烧条件以及纸锅为什么烧不起来的理由,还讲了一个令同学们担惊受怕又笑弯了腰的鬼火的故事呢!这时,鸡蛋也熟了,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品尝起这个用纸锅煮熟的鸡蛋来……所谓着火点就是物质用不着靠近火焰就自己着火的温度,纸的着火点是183℃。

物质燃烧的条件是:空气(氧气)达到足够的温度即着火点,也叫燃点。

水在开口的容器里只能烧到沸腾的温度即100℃,敞开的纸锅里煮着的热容量相当大的水吸收了纸的多余的热量,使浸水部分的纸的着火点达到250℃。

所以,水烧开了而纸却安然无恙。

寓教于乐,活学活用,创造无限。

这就是学校里由同学们轮流主持的趣味素质教育的魅力,而且,这仅仅是学校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的一个环节。

试问对方辩友,家庭教育有这种精彩的氛围和效果吗?同学们在校园里、在班集体,互帮互助,你追我赶,快乐的成长,他们有纯洁的交流,天真的呼唤;他们有多情的友谊,美好的向往;他们有健康的追求,崇高的理想……因此我方认为,家庭教育就像是井底之蛙,有太多的局限,而学校教育才是广阔的天地,任君遨游。

我们都知道,素质是个宽泛的概念,牵涉到方方面面,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任何素质的底蕴都是知识。

青少年的成长,首先是获取知识的过程。

人们都说智慧创造财富,智慧从哪里来,只有丰厚的知识。

知识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靠一点一滴的勤奋积累,“十年寒窗”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说,学校教育才是青少年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主要途径。

想想吧,现在的孩子不读书能行吗?不行,而且要读好书,读名牌学校,哪怕是高昂的学费,家长们也“趋之若鹜”,这又说明了什么呢?各位辩友现在还在上学深造又为了什么呢?学校就是读书的好地方,学校就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

谢谢!4辩(总结陈辞)我国的素质教育是80年代提出的。

所谓的素质,并不是简单的知识,而是能够留在人身上且转变成自身能力的那部分知识。

我们承认家庭教育是有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而且流传着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佳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