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中国书法知识常识

最新中国书法知识常识

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的政策,以秦国流行的大篆作为整 理汉字的基础,省改大篆的笔划和结构,使之更加简易、规 范,从而使原来纷繁复杂的汉字字体统一起来,有了共同的 标准,这种统一的字体就是小篆。
小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汉字规范化的产物,在汉字发 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小篆的通行,结束了从甲骨文 以来一千余年汉字形体纷繁、写法多样的混乱局面。 小篆的 主要特点:笔画、结构简易规范,字体、字形高度统一。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赵孟頫
草书与行书:
古代的中国人还创造出了两种可以快速书 写的字体:草书和行书.草书主要有章草,今草 和狂草3种.图为用章草书写的汉木简.。
中国浙江的"兰亭碑亭"是个有名的地方,当 年,王羲之在这里写下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的《兰亭集序》。
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 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 (今属山东临沂),后迁会稽山阴(今 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 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 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 、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 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 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 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 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 合称为“二王”。
进 入 夏 天 ,少 不了一 个热字 当头, 电扇空 调陆续 登场, 每逢此 时,总 会想起 那 一 把 蒲 扇 。蒲扇 ,是记 忆中的 农村, 夏季经 常用的 一件物 品。 记 忆 中 的故 乡 , 每 逢 进 入夏天 ,集市 上最常 见的便 是蒲扇 、凉席 ,不论 男女老 少,个 个手持 一 把 , 忽 闪 忽闪个 不停, 嘴里叨 叨着“ 怎么这 么热” ,于是 三五成 群,聚 在大树 下 , 或 站 着 ,或随 即坐在 石头上 ,手持 那把扇 子,边 唠嗑边 乘凉。 孩子们 却在周 围 跑 跑 跳 跳 ,热得 满头大 汗,不 时听到 “强子 ,别跑 了,快 来我给 你扇扇 ”。孩 子 们 才 不 听 这一套 ,跑个 没完, 直到累 气喘吁 吁,这 才一跑 一踮地 围过了 ,这时 母 亲总是 ,好似 生气的 样子, 边扇边 训,“ 你看热 的,跑 什么? ”此时 这把蒲 扇, 是 那 么 凉 快 ,那么 的温馨 幸福, 有母亲 的味道 ! 蒲 扇 是 中 国传 统工艺 品,在 我 国 已 有 三 千年多 年的历 史。取 材于棕 榈树, 制作简 单,方 便携带 ,且蒲 扇的表 面 光 滑 , 因 而,古 人常会 在上面 作画。 古有棕 扇、葵 扇、蒲 扇、蕉 扇诸名 ,实即 今 日 的 蒲 扇 ,江浙 称之为 芭蕉扇 。六七 十年代 ,人们 最常用 的就是 这种, 似圆非 圆 , 轻 巧 又 便宜的 蒲扇。 蒲 扇 流 传 至今, 我的记 忆中, 它跨越 了半个 世纪, 也 走 过 了 我 们的半 个人生 的轨迹 ,携带 着特有 的念想 ,一年 年,一 天天, 流向长
狂草
草书
怀素
怀素(725-785)唐时人,字藏真 ,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 零陵(湖南零陵)人。幼年好佛, 出家为僧。他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 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 ”,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 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唐代另一草 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 或“颠张醉素
张旭
以草书著名,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 称为【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 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 一。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 四士”。书法与怀素齐名。
长 的 时 间 隧 道,袅
中国书法知识常识
中国汉字演变 汉字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至今已有五六 千年的历史。从比较成熟的甲骨文算起 也 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从甲骨文产生至今,汉字字体发展经历了 古文字和今文字两大阶段。古文字阶段可分 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等四个阶段。 今文字阶段可以分为隶书、草书、楷书等几 个阶段。
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三千多年前殷商时代通行的文字。
甲骨文主要记录商代王室贵族有关占卜活动 的内容,因为 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面的,所 以人们称之为甲骨文。
甲骨文的主要特点是:图画特征明显,由 于是用刀在 龟甲兽骨上刻写的,因此笔画比 较细瘦,字形大小不一。
2、金文 金文又叫钟鼎文,它是西周及春秋时代浇
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来自天下第一行书草书
草书代表
1)张旭唐 《古诗四帖》 2)怀素唐 《自叙帖》 3) 孙过庭唐 《书谱》 4)黄庭坚宋 《李白忆旧游诗卷》 5)米芾宋 《论草书帖》 6)赵佶 宋 《草书千字文》 7)鲜于枢 元 《石鼓歌》 8)祝允明 明 《前后赤壁赋》 9)文徵明 明 《草书诗卷》 10)徐渭 明 《白燕诗卷》 11)王铎 清 《草书诗卷》 12)林散之 草书《中日友谊诗》
隶书:
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相传 为程邈在监狱中将其整理成一种新字体.图为湖北出土的秦隶 竹简。
隶书在汉代(公元前206-220年)得到了很大发展,变无规则的线 条为有规则的笔画,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图为汉隶。
隶属代表:《曹全碑》
楷书: 中国东汉(25--220)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楷 书出现了.图为楷书的创始人钟繇。
铸在青铜器——钟鼎、生活用品、武器等上 面的文字。古代 称青铜叫金,所以后世称青 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金文主要记录的是统 治者祭祀、分封诸侯、征伐及器主 的功绩等 内容。
金文的主要特点是:笔画肥大厚实,结构 、行款趋向整齐,图画特征明显减少,文字 符号 特征有所加强。
铸造在青铜器上
4、小篆
小篆是秦统一六国后通行于全国的标准字体。秦始皇统
楷书: 楷书笔画平直,字形方正,书写简便.直至今天, 楷书仍是汉字的标准字体.图为钟繇作品《宣 示表》。
宣示表
楷书四大家 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 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他们分别指 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 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fǔ)(赵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