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作品落款称谓基本常识(一)落款写法1、落款可写成单行或数行。
2、落款书体一般不能与正文雷同。
字体须明显小于正文。
3、落款题字不能与正文上下两边对齐(右边为上款,应略高于左边下款)。
4、落款称谓必须准确无误,词语宜尊重、谦逊。
(二)落款分类单款:一般只写作者姓名、书作时间、地点以及谦词,亦有附写年龄、籍贯等。
双款:(上、下款)●上款-----题写对方姓名、字号、称谓以及有关说明(是指应对方之嘱而作或请对方指导之词语),写在正文右上方。
●下款-----题写内容与“单款”基本一致,写在正文左下方。
(三)落款称谓雅属(雅玩)-----“属”与古用“嘱”相同,意即应对方高雅之嘱咐清属(清玩、清赏)-----(同上)只供对方赏玩而已大雅之属 ----- (同上)乃谦逊之词斧正----- 意即请对方象呈地匠人用斧头削正,乃尊重、客气之词斧政----- (同上)削正----- (同上)呈政----- (同上)哂正(音“审”)------“哂”含有笑的意思,让对方见笑而修正粲正(音“灿”)-----“粲”含有笑的意思法正 ----- 意为请用法则来纠正(多用于对方是内行人,行家)指正 ----- 意为请指出错误、指导校正(一般尊称)正腕 ----- 意为请矫正作者手腕的谬误(因书写要用手腕)正谬(指谬)----- 请对方指出谬误匡谬 ----- 请对方对谬误加以匡正指疵 ----- 请对方指出谬误、毛病校正 ----- 语气庄重,用于对方为年长或有书画造诣者诲正 ----- 语气庄重,用于对方为师长者督正 ----- 语气庄重,用于对方为年老而又教导过自己的老师双正(两正)-----是指字、画、诗词等均系自己之作,都请对方指正俪正 ----- 俪者,伉俪也。
是指对方夫妇都是行家,请一起指正属正 ----- 是指应对方嘱咐而作,同时又请对方指正(“属”= 嘱)雅正 ----- 是指请对方指正。
补壁 ----- 是指作品只供挂在墙壁上补补空白而已惠存 ----- 是指作品赠给集体单位的。
收览 ----- 是指作品送给直系幼辈(子女、侄儿)(览=“揽”)一件书法作品除了正文之外还需要其他文字说明,它的字径小于正文,我们通常称之为题款。
题款有上、下款之称。
题写受书者的姓名称之为上款,如“某某先生指正”、“某某同志雅属”之类。
题写作者本人的姓名、创作年月、创作地点,则可称为下款。
一般地说,上款位置高一些,以示对受书者的尊敬,而下款位置相应低一些,以示谦虚诚恳。
下款的文字可以根据位置大小而增删,甚至可以简约到只落作者姓名。
题款中的年份,一般运用农历,干支纪年,如“辛未年”,“壬申年”等也可用“一九九三年”之类。
题款中的月份,自古以来就有多种别称、雅称。
这就使题款中的月份写法丰富多彩,不至与单调地填写一月、二月......。
譬如“一月”,就可称“正月、端月、早春、孟春,初月;”“六月”可称“荷月、暑月、季夏;”、“十二月”又可称“嘉平、腊月、严月、岁秒”等等。
类似这样的别称,每月份都有许多,作者可以适时而选用。
作品赠送他人,作者要根据对方的情况题写称谓,一般称“同志”。
对年老者称“先生”,有专长者可称“方家”,同辈可称“兄”,同行称“同道”、“道长”,同学可称“学长”、“学兄”等,不一而足。
称谓可根据年纪而定,也可根据与作者的关系来定。
但有一点要注意,即称谓要实事求是,才能使受书者乐于接受。
书画作品的上下款式、客套语及敬词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
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
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
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需盖了。
国画棋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
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下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
此处如不需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尔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就喧宾夺主了。
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
同形印可匹配。
盖二印,一大一小,匚可匹配。
同样大小可匹配。
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
同形印可匹配。
盖二印,上阳文,下阴文,不可匹配,。
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盖二印,上阳文,下阳文,不可匹配。
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盖二印,上阴文,下阴文,不可匹配。
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
印章上下有字掣肘,就失去自然现象。
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就失敬了。
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
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
匠刻印章,不可用于书画上,需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普通印,不适用于书画上,要用八宝印泥。
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
盖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异,不可匹配。
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画上不可题打油诗,一来识者奚落,二来作品就贬为低俗。
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人家很忌讳。
一来失礼,二来破坏了画面。
盖压角闲章,不可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三公分,比较适中。
盖压角闲章,不可盖二方上,一方正好。
印与边距离约一。
五公分为适中。
落款字下不盖印,而偏要盖在款字左右,脱离字行,而成画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书画上,不可盖上劈头大印,即成巨印炸弹,毁灭了美丽的画面,令人看了很恐怖。
小画不可题大字,大画不可题小字。
小空不可题字多,大空不可题字少。
书画上姓名印,不可连盖三印以上,应盖二印,或一印妥当。
书画上下左右,不可任意盖印。
盖多不当,不如少盖,印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盖好。
盖二印,不可东倒西歪,如何盖法,用力轻重,印章印泥保养,一切要潜心研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画上不可题上粗俗字题,致影响画面美感,就未能免俗了。
书法四联首幅,右上可盖印首小长形章,其余不可盖,如统统盖上,行气就破坏了。
落款源于“款识”。
原本是青铜器上的铭文对浇铸这一器皿原由的说明。
后延用为对书画作品作者及内容的说明。
落款内容为作者姓名(包括字、号)、时间、书写内容甚至包括书写地点、环境或气候、心情等。
落款有上款、下款之分。
作者姓名称为下款。
书作赠送对象称为上款。
上款一般不写姓只写名字,以示亲切,如果是单名,姓名同写。
在姓名下还要写上称谓,一般称“同志”、“先生”,再下面写“正之”、“正书”、“指正”或“嘱书”、“嘱正”、“雅正”、“惠存”等。
上款可写在书作右上方或正文结束以后,但上款必须在下款的上方,以示尊敬。
一般不与正文齐平,可略下些,字比正文小些。
在创作之前,首先要选择所书写的内容,内容要求健康、积极向上,也可写古代或当代诗词或名句。
内容确定后可考虑书写形式,是写中堂、对联、横幅、条幅还是册页、斗方;是写大字还是小字,写几行,纸多大?还要留下落款的位置。
正文内容不可齐边顶头书写,四周要留有空白。
中堂、对联、条幅这些竖式书作上下留白(称天头、地头)要大于两侧。
一股上空又大于下空。
譬如写条幅,天头留白十厘米,地头可留白七厘米,两侧可各留白三五厘米。
横幅留空左右相当,但要大于天地,天地留白均等。
斗方、册页留白四周大致相同。
四边留白确定后,根据字数多少及纸的大小折行或叠格子。
创作时,大字写完了换小笔写落款,落款竖写,可写两行,也可一行只写作者姓名(称穷款)。
根据留空多寡落款,可写内容出处,还可写年代,最后写姓名,“某某人书”。
一般落款字小于正文的字,书体可于正文相同或带行意的楷书以示区别。
最后盖章。
钤印,指盖印章。
印章分朱文印和白文印两种。
朱文印又称阳文,即字是凸出的,印在纸上字是红色的;白文印又称阴文,即字是凹陷的,印在纸上字是白色的。
从印章的内容来分,又有姓名印、斋号印及闲章。
一般在落款人名后盖一姓名印,若嫌空还可再加盖一斋号印,不可连盖两方同一内容的姓名印。
可盖一方姓印,一方名印,而往往又是一朱一白。
为了使书作上下前后呼应,往往在书作右上方再盖一起首印,又称引首印,初学者闲章印的内容可选“学海”、“求索”、“学书” 等。
印章的大小与书作大小及所书字体大小相关。
一般大幅书作落款字大,印亦大,小幅书作落款字小,印亦小。
一、常用的落款方法款,又称落款,就是在书写本文外所写作者姓名、年月、轩号等。
唐以前作家多不题款,所以古代作品考究起来非常麻烦,也成了许多假作品,就以书圣王右军之许多作品都使人怀疑。
款,除了字体、字形之变化外,可分“单款”与“双款”两类,兹分述如下:落款的分类(一)单款亦称(下款),是作者自题款。
一幅作品完成之后必须题款,一示礼貌,一示对作品负责。
1、短款即简单签上姓名或年月,最多不过十字。
2、一字款书法落款中有用一个字者称一字款。
3、二字款只签作者名字,若一字名则书姓名。
4、叁字款大多书己之姓名,若一字名者多加一“书”字。
5、四字款多为姓名叁字再加“书”字或用二字姓名上加年,年则多用干支。
6、五字款五字多叁字姓名上加年或二字姓名上加年,下加“书”。
7、六字款六字中多以叁字姓名上加某年或两字姓名上加某年某月;月之用法甚多。
8、七字款七字中以年月四字加上姓名叁字,或姓名二字下加一“书”字。
9、长款即在落款中除年月姓名外另加入许多文字,一求变化,二求作品均衡,叁可补空位,四可写出作者感情。
10、加作者斋轩号者11、加作者地名者地名有用今名,如清,吴昌硕,浙江安吉人氏,落款中常用“安吉吴仓石”。
12、加作者字或别号者加字者如:清,吴昌硕,原名俊卿,原字仓石,常用“仓石吴俊卿”。
别号众多。
13、加作者官名者古人在题款时亦会加上官衔,以唐人写碑最为常见,如: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之署名“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欧阳询奉敕书”。
(二)双款亦就是单款之外再加上这幅作品之受者名号称谓,官衔,敬词等文字。
1、受者名号对别人以称字,号较为尊敬,如无字号者可称名,但最好不要连名带姓2、受者官衔古人常用“大人”,如“观察大人”、“阁老”等,今人对教师称“老师”、“校长”、“教授”等。
3、受者称谓如受者与书者有亲戚关系;长辈多用“姻伯”、“姻丈”。
4、敬词如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等。
书法作品中常用落款用词长辈:吾师,道长,学长,先生,女士(小姐)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学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有专长之称)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上款客套语或敬词------------------------------------------------------------------------------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可,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法鉴,博鉴,尊鉴,肠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讲正,察正,请正,两正,就正,即正,指正,指,鉴之,正之,哂正,笑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属粲,一粲,粲正,一笑,笑笑,笑存,笑鉴,属,鉴,玩下款客套语或敬词-----------------------------------------------------------------------------书法题款用: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绘画题款用:敬,敬赠,特赠,画祝,写祝,写奉,顿首,题,,并题,戏题,题识,题句,敬识,记,题记,谨记,并题,跋,题跋,拜观,录,并录,赞,自赞,题赞,自嘲,手笔,随笔,戏墨,漫涂,率题,画,写,谨写,敬写,仿篆刻边款用:刻作,记,制,治石,篆刻书法作品的布局一幅书法作品大都包括正文、题款和印章三个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