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开发设计方案(一)微课资源设计思路微课的设计总体来说是一个从“大”到“小”、从整体到部分的过程,对一门课进行微课程设计,首先从整体上分析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确定整体的任务和目标后,再搭建微课程的内容设计框架,框架搭设完成后,就需要对框架的每一部分进行教学设计的填充,教学设计完成后,再对该教学设计进行详细的脚本设计,最后再根据脚本设计开发和制作出微课资源,并将微课资源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根据教学反馈调整微课资源。
设计过程如下图微课资源总体设计图所示。
1)每一个知识单元以主题的形式组织,每个文件夹存放一个知识单元,包括3节微课及其教学设计,每节微课各一个文件夹。
2)每节微课包括教学微视频和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内容分为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包括文字资料、演示文稿、教学课件、教案、练习题、作业等。
PPT中插入或链接的,以及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录像、声音、Flash、word文件等多媒体内容,应与PPT一起提交。
建议将多媒体文件存放在与PPT文件共同保存在“教师资源”文件夹中。
教学资源文件夹结构如图所示:(2)资源准备与交接1)项目组与任课教师须在课程录制前3天完成教学设计与教学资源的准备,确保课程按计划录制。
2)所有必须提交的教学资源须在课前进行预先演示,保证录课时正常播放。
3)课程录制结束时,将所有教学资料以U盘形式交课程制作人员。
U盘加贴标注有课程编码、学科、适用年级、主题名称、授课教师等信息的盘贴。
4)一课时以3个微课为单位提交。
(3)教学设计内容要求1)教学目标:在考虑课程标准、学生实际情况等因素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网络传播方式对教学的影响。
2)教学形式:明确教学过程所采用的主要教学形式,如讲授、演示、实验、解题、答疑、活动等。
3)教学过程:写明各教学环节的主要内容,使用的手段(如实物展台、教学课件)对应的PPT页码及拍摄技术要求(如中景、近景、特写)。
4)必备条件:列出教学过程所需的各种仪器、设备。
如学科教具、实验器材、投影、视频展台等。
(二)拍摄脚本撰写策略教学设计是针对微课的实施,研究“如何教”的问题,即微课教学的过程和手段,任务是进行需求分析、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学习环境和教学活动。
主要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根据教学目标,在传统教学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出重点、难点等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同时考虑选择能够突出课程特色的教学内容,针对这些点(而不是面)进行微课设计,主题突出,内容具体,相对完整。
(2)教学策略。
微课划分为11类,分别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
微课时间短,针对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即值得学、想去学、容易学。
1)值得学(要有用)内容对于学习者来说应该是“有用”的——值得他付出时间来点击。
即“要么是发人深省,要么是真知灼见”,用一个课程框架,以及较为固定的内容来源来保障课程质量。
2)想去学(要有趣/吸引力)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开发者要以用户为中心,所以微课的设计必须要具备足够的魅力来吸引力学生点击学习。
比如运用三种方式,方式之一是幽默;方式之二是情景吸引;方式之三是问题吸引。
这三种方式是最常使用的,也可结合使用,这是基本的的设计策略。
3)容易学(要易懂)教学设计的本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问题。
从宏观上说,为什么我们把一个抽象的大道理绘制成一副忍俊不禁的漫画场景。
从微观上来说,为什么这句话中我们要用10个字而不是11个字。
其实都是为了观看微课的用户(学生)更容易看懂、更容易理解、为他节省更多的学习时间而已——这就是我们的价值所在。
(3)微课制作标准1)教学目标①适切性-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②清晰、具体,可达成2)教学内容①选择符合课程标准,体现本学科的特色②与教学目标相适应③严谨无误,无科学性错误④重点、难点突出⑤尽量与学生现实生活实际相联系⑥课外资源的运用要与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3)教学过程①层次清晰、结构合理②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合适,与教学重点、难点相适应③循序渐进,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④教学活动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⑤教师的启发、指导有效⑥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要体现代表性、层次性,与教学目标相适应。
4)教学方式①要与教学目标相适应②要与教学内容相适应③要与微课的特点相适应④要能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⑤有针对性,能照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⑥能培养学生的共通能力,如独立思考能力、沟通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等。
5)教学效果①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参与度高,参与范围广②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③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习兴趣、自信心的建立④学生能够习得学习方法、学习策略6)教师要求①教师的专业态度、知识与能力--教师教学态度认真--能够遵循教育价值观--熟悉本学科及微课的发展趋势--教学基本功扎实,具有灵活调控微课教学的能力②教师语言规范--教学语言为普通话,清晰准确--教师的语速、语调适中--教师的讲解流畅生动,示范指导清楚③教师教态亲切自然,衣着大方得体(二)微课拍摄脚本制作实际课程制作时,首先需把教学设计转换为可以直接拍摄的微课制作脚本。
脚本的设计包括界面文字呈现、旁白设计、素材的选择、界面设计、动画设计以及时间设计。
下面是脚本的标准格式:微课拍摄脚本设计样本(三)微课视频拍摄(1)拍摄前准备视频录制当天,工作人员按照要求准时到达拍摄场地,做好拍摄的准备工作,编导人员根据主讲老师沟通好以下注意事项:1)主讲老师仪容要求:教师仪容要端正、庄重、斯文;避免染彩色指甲,不留怪异的发型或将头发染成怪异颜色;男教师不要满脸胡茬,要注意面部干净整洁。
2)主讲老师着装要求:教师要端庄大方,符合教师身份,避免穿密集条纹或细条纹服装;女教师服装不应过于时尚,还应注意不要穿短、露、透的服装,避免造成与教学气氛不符;为了教师在拍摄时形象更佳,建议教师多带一套衣服,以供摄制组挑选。
3)讲课安排:视频拍摄前编导应与老师沟通清晰,教师应该演练好教学内容,以保证拍摄时课堂教学活动顺畅进行;确保多媒体微课(PPT、音视频、动画等)文字和格式没有错误,符合拍摄要求。
4)学校提供资料:拍摄当天教师需要提供所用的教学资源(微课、素材等),并按统一的文件夹形式提交。
(2)拍摄中准备1)框定主讲老师讲课走动范围:教师讲课过程中须避开投影显示范围,避免造成视频画面中教师面部的阴阳脸。
2)教师体态、语言: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教师须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不能太过激烈,尽量避免出现口头禅等;要注意避免一些小动作的发生,比如:掏耳朵、打喷嚏、挖鼻孔、揉眼睛等,以免影响拍摄质量。
3)板书要求:在拍摄过程中,教师在书写板书的同时,从摄像机的画面上就应该能够看到板书内容,而不是在教师书写完毕后才能看到。
这就要求在书写板书时教师身体不可完全正对黑板,而是身体稍向左侧,把板书露出给摄像机镜头。
板书范围安排在一个长方形区域内,这个长方形的宽高比应为16:9,也就是电视屏幕的比例。
4)段落之间适当停顿,便于编辑后期剪辑时做内容的分割。
5)特殊环节需要提前演练(师生互动问答、实训),确保正式拍摄的顺利进行。
(3)拍摄后准备1)微课资料验收:视频拍摄后,摄制组负责人员会现场拷贝教师上课资料。
本次拍摄视频完结后工作人员会与授课教师核对上课资料是否符合上课内容。
2)课程编辑验收:课程制作完成后,应当审核教师职称需与单位对应;如无特殊要求,教师单位写到学校即可、不必具体到专业;字体以显示清楚为基本原则;整体成片视频风格统一。
(四)微课后期制作(1)画面要求:使用专业的非线性编辑系统Premiere对源视频进行最基本的处理(如抠像、颜色校正、双声道处理)。
TMPGEnc Video视频编辑系统进行视频降噪、音频降噪,以保证满足学校教学对视频画面的严格要求。
1.)画面比例16∶9;2)分辨率1920X1080;3)图像画面稳定,无抖动、闪烁,画面清晰、层次分明、色彩还原正常;4)禁止出现加帧、杂帧、黑场、彩条。
(2)后期制作要求:后期合成软件AE和图片处理软件PS进行片花背景设计、配乐:要根据每讲的课程内容来制定出相应的片花背景,并且主色调要和片头、尾还有内容相协调。
后期合成软件AE进行课题条、简介条设计:根据课程内容不同,设计符合本课程的课题。
(3)内容编辑、资料查询(编导工作):通篇观看源视频,根据主讲人所讲内容,理清脉络,划分片子结构,确定片子整体风格,查找相关素材资料,如历史类,则需查找老师课堂讲到的历史人物、人物简介、历史事件、事件介绍等,并要保证其正确性;还要负责标记与课程内容关系不大的内容时间点,并告知后期制作人员进行删除处理,并且确保不存在涉及政治和民族矛盾等字眼出现,最后编辑出最终的制作脚本。
专业非线性编辑系统Premiere 制作片花、引文、情景图片。
后期制作人员根据编导所提供的制作脚本来进行片花和引文等的编辑与制作,主要有背景板、特定的背景音乐、音乐场景特效、引文字体、字体颜色、构图排版、转场特效、基本剪辑、音视频调整与衔接等。
(4)视频基本剪辑:使用专业非线性编辑系统Premiere剪掉不必要的废镜头,制作完之后,添加必要的背景音乐,保证制作的片花无错误、无硬伤,画面美观,排版规范、逻辑完整。
后期合成软件AE制作片尾:使用专业非线性编辑系统Premiere渲染成片。
所有内容编辑结束之后,最后生成成片。
(5)资源整合,上传智慧职教网络平台:微课视频制作完成后,交给负责主讲教师确认,根据教师意见确定是否需要修改,修改完成后,经教师确认后输出成品,整合微教案、微课件(ppt)、图片、指导书、习题、案例等教学资源在指定网络教学平台组建微课。
(五)微课视频技术标准响应规格(六)微课辅助教学资源技术标准(参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相关技术规范汇编(2015版)》执行)(1)文本类素材技术标准(2)图片类素材技术标准(3)音频类素材技术标准(4)动画类素材技术要求(5)PPT演示文稿技术要求(6)虚拟仿真素材技术要求四、微课拍摄计划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学习对象和教学内容来有针对性地选择。
一个完整的微课拍摄计划及实施方案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一)教学设计阶段微课程的设计关键是要从教学目标制定、学习者分析、内容需求分析、教学媒体选择等方面进行设计,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最恰当教学方法和策略讲清讲透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按自己的学习完全掌握和理解一个有价值的知识点,确保微课程能够满足学习者的实用、易用和想用的直接需求。
此阶段我司配合招标方老师进行教学设计,老师提供教案、PPT、教学素材,我司派专业编导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编辑加工、校对、二次提示美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