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植保知识农药植保知识农药化工知识农药基础知识概论农药的发展历史:农药的使用可追朔到公元前1000多年。
在古希腊,已有用硫磺熏蒸害虫及防病的记录,中国是民间使用药物防除农作物病虫害很早的国家。
古代的民间传说和著名著作,例如明朝万历年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明朝崇祯年间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都有砒、贡、铅、铜等防病治虫的记载。
而作为农药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以天然药物及无机化合物农药为主的天然和无机药物时代,从20世纪40年代初期开始进入有机合成农药的时代,并从此使植物保护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农药的概念农药的含义及其包括的范围,古代和近代是有所不同的,不同国家也是有所差异;但是目前在国际交流中,已经统一使用pesticide一词,含义和范围大体趋于一致,即杀有害物剂。
在我国,1997年5月8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对什么是农药做了明确的规定: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农业、林业的病、虫、草等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药品,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在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使用农药的目的是预防、消灭、控制有害生物对农业的危害,用不用农药主要看有害生物可能造成多大的经济损失而定。
二、农药来源有天然物质、化学合成、生物提纯等等。
2、农药的分类农药的品种很多,迄今为止,在世界各国注册的已有1500多种,其中常用的达300余种。
为了研究和使用上的方便,常常从不同角度把农药进行分类,其分类方式较多,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按照用途防治对象来分,分为杀虫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这种分类方法比较通俗易懂,也是目前最常用的分类方法。
二、按来源来分,矿物源农药,即利用天然矿物中的无机成分来作为农药使用的,如砷酸钙等。
生物源农药:比如植物源农药印楝素、鱼藤等。
化学合成农药多指有机合成农药,现代农药以此类药剂为主,品种多,用途广,比如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
三、按化学结构分类。
常见有机磷类,如辛硫磷、三唑磷、马拉硫磷等。
氨基甲酸酯类,如仲丁威、灭多威、异丙威、丁硫克百威等;拟除虫菊酯类,如甲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联苯菊酯等;杂环类为近几年新兴起的潮流,常见有吡虫啉、啶虫脒、虫螨睛、氟虫腈等。
问题12007年1月1日起,农业部禁止在农业上生产使用的五种高毒农药有哪些?回答:07年,农业部禁用的五种高毒农药都为有机磷类:甲胺磷、久效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膦胺。
高毒农药分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不容易降解的化学物质,进入土壤和水体,破坏环境。
另外一种是容易降解的化学物质,但是如果农民没有掌握好安全间隔期,会在鲜活农产品中出现残留。
高毒农药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核心和关键,不仅影响农产品质量,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还影响农民增收。
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减少农药使用特别是高毒农药使用,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持续发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2.1、杀虫杀螨剂分类杀虫(杀螨)剂按杀虫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是胃毒、触杀、熏蒸和内吸四种。
胃毒剂:害虫取食喷洒过农药的作物组织,药剂通过害虫的消化系统发挥毒效,引起害虫死亡。
例如砷酸类杀虫剂主要是胃毒剂。
具有胃毒的杀虫剂一般只对咀嚼式口器害虫有效,喷药时候要注意喷洒均匀。
触杀剂:指药剂通过接触害虫体壁渗入体内,使害虫中毒死亡目前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等都是触杀剂。
适用于各种口器的害虫。
一般要求在害虫3龄前用药,因为虫龄再大,体壁变硬,穿透性会变差。
熏蒸剂:药剂在常温常压下能气化或分解成有毒气体,通过害虫的呼吸系统发挥毒效,使虫体中毒死亡。
具有熏蒸效果最明显的敌敌畏,这类药剂一般速效好,但持效性差。
内吸剂:农药通过植物根茎吸收,在植株内传导,害虫吸汁后发挥毒效,防治蚜虫、叶蝉和飞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最好用内吸性的农药。
一般农药杀虫剂大多数同时具有几种杀虫作用,例如辛硫磷等以触杀、胃毒为主;氟虫腈、吡虫啉有触杀、内吸、胃毒的效果。
2.2、杀菌剂分类2.2.1杀菌剂按照作用方式分为保护性杀菌剂和治疗性杀菌剂两大类。
保护性杀菌剂又称防御剂,在病原菌未接触到寄主或侵入寄主之前,将药剂施于寄主植物可能受害的部位,以保护或防御农作物不受病菌侵袭。
治疗性杀菌剂主要用于已经被侵染的植物,施用能抑制病原菌继续萌发或能灭杀病原菌,以消除病菌危害。
目前使用比较多的,实际上是内吸性杀菌剂,即药剂能通过作物根、茎、叶等部位吸入作物体内,并在作物体内传导、扩散、滞留或代谢后,在植物体内起保护和治疗的作用。
2.2.2根据防治对象、植物病原微生物的不同,可以分为杀真菌剂、杀细菌剂、杀病毒剂等等。
2.3、除草剂分类2.3.1根据除草剂的作用方式可分为触杀型和内吸型。
触杀型只是接触到的部分组织受破坏而死亡,不具备内吸作用,如百草枯;内吸型可以在植物体内传导,破坏植物的正常生理功能,使植物死亡,如草甘膦。
2.3.2灭生性和选择性只是相对而言,选择性除草剂,超过用量也会变成灭生性,常见的如禾爱施为选择性药剂,亩用量60-80ml,如果用量超过2倍以上就会失去选择性;灭生性,不分作物与杂草均有杀伤作用,如草都割。
3、农药的商品组成成份农药商品制剂是由原药和辅助剂组成的。
原药中含有有效成分和杂质。
有效成分是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含量越多,活性愈大;杂质是生产有效成分过程中的副产品。
杂质愈多,农药商品质量越差。
辅助剂包括:溶剂、乳化剂、粘着剂、展着剂、湿润剂等多种。
不同剂型农药选用的辅助剂是不一样的。
4、农药的名称农药名称主要包括农药的化学名称、通用名称和商品名称。
4.1化学名称是按照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和化学命名原则,比如41%草甘磷的化学名称是N-(膦酰基甲基)甘氨酸异丙胺盐。
这种命名法在实验室和科研单位比较常见,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性能研究。
在农药开发期间,为了方便保密而不愿意公开的活性成分,可以用实验代号代替。
4.2农药通用名称:是由标准化机构规定的农药中有效成分的名称:包括有效成分含量,有效成分通用名称、农药剂型三部分组成。
同一农药有效成分各国所制定的通用名称,如41%草甘磷异丙胺盐水剂。
4.3商品名称:农药生产企业为其产品在工商管理机构登记注册的名称。
同一种有效成分,可以有不同的剂型,也可以有不同的商品名。
如41%草甘磷是商品名有农达、耕清等。
5、农药的生产和三证农药的生产实行强制管理制度,即每个厂家的每个产品都必须具备农药“三证”才能进行生产。
农药中的三证是指:农药生产许可证或生产批准证、农药标准和农药登记证。
每个农药企业的每个商品化的农药产品,在农药标签上必须有“三证”,三证不齐或冒用其他农药产品的,均属于假冒伪劣产品。
在该三证中,生产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农药,审批后,:颁发生产许可证,不需要提供农药标准备案登记证;生产没有制订国标、行标但是有企业标准的产品,经审批后,发生产批准证,同时需要提供农药标准备案登记证。
农药登记证分临时登记证和正式登记证。
临时登记证有效期为1年,可以续展,最多不超过四年;正式登记证有效期为5年,到期后也可以续展。
6、农药的剂型及加工特点工厂里生产出来的未经加工的农药称为原药,固体状态称为原粉,液体状态称为原油。
通常农药是不能直接使用的,因为用量少,无法均匀地喷洒到大面积作物的植株或地面上,必须吧原药分散得很细才行。
将原药与多种配合物一起经过工艺处理,使之具有一定组分和规格的农药加工形态,即农药剂型。
农药剂型加工不仅可以使不能直接使用的原药变成可以使用,同时可以通过农药剂型加工提高药效,使高毒农药低毒化,减少环境污染等。
根据原药的理化性质及使用目的、施药方法的要求,剂型的种类越来越多,常见的主要有14种。
7、农药剂型分类为了便于使用和技术交流,国际农药协会采用统一的两个字的英文字母代码表示。
以下是常见的14种农药剂型的代码。
1、EC代表乳油,为目前农药制剂中主要剂型之一。
是由农药原药、溶剂、乳化剂经溶解混合而成均匀透明的油状液。
有的还加入少量助溶剂和稳定剂。
乳油的优点是一、有效成分含量高;二、组成简单,加工容易,设备成本低;三、贮存稳定性好;四、使用方便;五、药效高。
缺点是一乳油中有大量易燃的有机溶剂,加工和运输安全性差;二是溶剂主要是芳烃类化合物,容易污染环境。
2、WP是可湿性粉剂,为农药制剂中主要剂型之一,为一种易被水润湿并能在水中公散悬浮的粉状剂型。
它由不溶于水的农药原药品、填料和湿润剂经混合粉碎而成。
优点是有效成分含量高,黏着力强,耐雨水冲刷,包装运输方便;最大的不足是在配制过程和喷洒过程中容易发生粉尘飞扬,对操作人员、环境造成危害。
3、AS水剂。
对于某些较易溶于水且较稳定的农药原药,可直接加水加工成各种浓度的剂型。
有的还加入少量的防腐剂、湿润剂、着色剂等。
优点是加工过程不使用有机溶剂,生产成本比较低。
缺点是对原药理化性质要求高,要求原药在水中的溶解度高而且在水中稳定不分解。
4、SL可溶性液剂。
水溶剂系由水溶性农药原药与水溶性溶剂混合而成的液体溶剂,有的还加入少量的助溶剂或表面活性剂。
公司目前有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一般产品成本比较高,对包装材料要求比较高。
5、SP可溶性粉剂。
可溶性粉剂系由易溶于水的农药原药和少量水溶性填料混合粉碎而成,有的还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
公司目前有50%草甘磷可溶性粉剂。
该类产品一般不含润湿剂,所以一般润湿性较差。
6、EW和ME分别是水乳剂和微乳剂,都为乳油的替代剂型,成本比较相似,外观差别比较大,都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原药或原药溶于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所得的液体在水中形成的一种农药制剂。
成分主要由原药、乳化剂、溶剂、水、防冻剂、稳定剂等组成。
水乳剂为白色浓乳,比如公司现有的功夫水乳剂;微乳剂为透明液体,外观类似乳油,如12%咪鲜胺微乳剂。
这两种剂型均以大量谁代替乳油中的有机溶剂,只是稳定性要求比较高,成本有时比较高。
7、SC、WG为悬浮剂和水分散粒剂。
为正在发展的新剂型。
兼具可湿性粉剂的悬浮性、分散性、稳定性好的特点,颇有了展前途。
微乳剂和乳油的表观比较图由该图可以看出,乳油和微乳剂的制剂外观相似,但是在滴加到水中后的乳液截然不同。
乳油滴加到水中后,呈现白色浓乳状态,而微乳剂滴加后为无色●代表“可行”×代表“不可行”—代表“没意义”9、农药的组成成分农药的组成成分一般要根据剂型来定,如果是液体制剂,一般要加溶剂、乳化剂等,根据需要,比如水乳剂和微乳剂等要加抗冻剂;易分解的成分要加稳定剂等;为了提高药效,可以添加增效剂等。
如果是固体制剂,一般要加填料、润湿剂、分散剂等,对于特殊剂型,比如水分散粒剂,要添加崩解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