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增产方法介绍摘要:※一、密切关注天气预报:玉米增产或减产与天气预报有密切关系,所以播种前必须关注天气预报。
播种期间有雨要及时播种、雨前雨后要浅播、播种深度不得超过2公分。
浅播种主要是地表层光照足,温度高苗出的早、出的齐。
播种期间无雨播种深度也不得超过3公分。
播种过深会出现缺苗、病苗、弱苗现象。
※一、密切关注天气预报:玉米增产或减产与天气预报有密切关系,所以播种前必须关注天气预报。
播种期间有雨要及时播种、雨前雨后要浅播、播种深度不得超过2公分。
浅播种主要是地表层光照足,温度高苗出的早、出的齐。
播种期间无雨播种深度也不得超过3公分。
播种过深会出现缺苗、病苗、弱苗现象。
※二、精选良种格外高产:选种选根系发达,水根节位多,节位高,水根粗而密的玉米品种。
选株高较矮穗位较低,生育期长,产量高,抗涝性较强玉米种子(天旱什么种子都丰收)选杆粗杆硬个矮生长缓慢的玉米种子,选正规厂家,选诚信单位,选名牌高产多抗玉米种子。
还根据地有肥、薄、旱、涝不同,选适合地情的种子。
另外玉米增产增收靠的是群体而不是个体,所以,应选高产、高密植株叶上冲玉米品种(必须铲或化控)。
经观察和比较丹玉系列种子可大胆用放心用。
※三、春播早播带芽浅播:播种前几天选向阳地块,把地铺平放上窗纱,将种子薄薄铺一层,用细土撒在上面盖严,细土厚度一公分左右,并保持细土略潮,见种子刚露芽时筛选出来进行播种(只能刚露芽),带芽浅播与土扎根,可避免旱天抗芽,洼地粉种,可保苗齐、苗早、苗壮,缺苗率低,同时播种要早播,早播种气温低,虽苗黄但根壮,早播长根晚播长杆,早播种可躲过霜灾,经得起风灾,因为雨季风灾来临杆体硬实,(不要怕小芽被碰掉,碰掉发可以重新立刻再发,碰掉一根立发两根碰掉几率很低)。
种子断芽小实验:取一些种子,温出芽,长至0.5-1公分左右将芽掰掉一些,留一些不掰,同时种入土中你会发现断芽和不断芽的种子几乎同时拱土没有时间差,主要是主根(主芽)生长不受影响。
主根(主芽)不能被碰掉。
主根(主芽)也不易被碰坏有种子外皮包裹着。
※四、单粒播种独苗苗壮:播种时只种一粒,苗出土后,阳光、养份、水份,独苗享用没有其他苗竞争,苗的特征是:苗粗、苗壮、苗敦实(不是细高)且不间苗不伤根。
单粒播有缺苗现象,预防缺苗,可用加密法:发芽率85%的种子格外加500—600株,发芽率90%的种子每亩可加300—400株,发芽率95%的种子可加100—200株。
在保证每亩株数足够时去掉所有小苗、弱苗,留强势(抗风),如不单粒播,可双粒,双粒播应早间苗、早定苗。
※五、缺苗补苗力保足数:预防缺苗可选直径4-5公分的托盘,放上种子加营养土,每亩按50-100粒留做补苗用。
※六、单粒加密看天定苗:靠天吃饭就得看天定苗。
看天定苗就是看6月份是什么天,是光照充足持续干旱?还是低温寡照阴雨连绵?若光照充足可适当定密。
若阴雨连绵可适当定稀,单粒加密可晚定苗。
若不涝、不旱,可按种子规定正常定苗,6月干旱根强、杆壮、株高相对变矮,所以适当定密,谚语说的好有钱难买5月旱(指公历6月)进入七月还阴雨连绵还可定稀。
(6月末玉米刚进入拔节期,秼高秼叶没有完全张开放开,有充足的阳光照射空间,苗与苗之间相欺不大定苗不晚。
※七、准确计算密植准备:播种的密植度应严格按着种子规定要求进行。
过稀或过密都会影响玉米的产量。
所以播种时必须掌握好株距。
株距地计算方法是:667÷垄宽(米)÷亩株数=株距。
如丹玉88号每亩2600株,垄宽0.6米,株距是667÷0.6÷2600=0.427米=1.28尺。
※八、了解化肥合理利用: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多种元素,其主要是氮、磷、钾。
氮肥能促进玉米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叶色新。
磷肥能促进玉米根系发达,促进玉米提早成熟籽粒饱满。
钾肥能促进玉米生长健壮、杆粗茎硬,并能增强玉米抗风能力及抗病虫害能力。
在使用化肥时一定要氮磷钾三结合缺一不可。
同时增加磷和钾的数量,可增强玉米杆密质度、硬度、韧度好(抗风)。
特别高产、高密、株高偏高的玉米种子更需磷和钾。
※九、重施基肥农化两全:玉米对肥力用量大在使基施时农家肥要多化肥要足。
农家肥肥效慢,化肥肥效快,两样需结合,如果农家肥多而足,化肥用量要减。
在施基肥时化肥最好用复合肥,复合肥成分全,含氮量标准。
玉米苗期不需氮过多(与蔬菜相反),氮过多玉米长势快,不利于根部生长及长时间孕育,且杆脆叶茂不抗风。
玉米后期需大量氮,后期氮肥充足,可保发育旺盛,老而不衰。
在施肥时,不论农家肥、化肥不可集中,肥力集中根系也相对集中,根部扩展受限。
※十、掌握规律巧妙施肥:玉米高产、稳产或减产是有规律的。
如玉米前期(喇叭口前)黄或绿,后期黄,玉米减产。
玉米前期黄后期绿玉米稳产,玉米前期黄绿各半,后期绿玉米高产。
玉米前期绿,后期绿。
逢年头光照足无大风玉米高产,反之则减产。
掌握规律可科学施肥巧妙施肥。
※十一、肥稀薄密抗风防空:一般种子都规定每亩播种株数,如丹玉405每亩可播2600—2800株,按着播种株数可确定薄地播2800株,肥地可播2600株,肥稀薄密既能提高玉米的产量,又能增强玉米的抗风能力。
还可防由天气原因造成空杆。
同时要注意:株高要稀,株矮要密,株叶宽大平展要稀,紧凑上冲要密。
晚熟要稀,早熟要密。
长势快要稀,长势慢要密。
氮多要稀,氮少要密。
多雨要稀,光照足要密,涝洼要稀,干旱要密,大块要稀,小块要密。
肥地要稀,薄地要密。
平地要稀,坡地要密(10度以上)。
中间要稀,边沿要密。
小垄要稀,大垄要密。
用封地面药要稀,铲趟要密。
使用口肥要稀,撤销口肥要密。
不化控稀,化控密。
风大稀,风小密。
※十二、少药重铲松土壮根:地经铲后,土壤松疏,地表面水份蒸发较快,地表干燥。
苗根浅而露,经光照根深根发达(根部深扎寻找底层水份)养份。
地经铲后苗的生长速度、高度减慢(上边不长下边长)这对玉米长时间孕育有利(孕育时间长腋芽下窝深根基部粗,供养足,棒大,时间短生长快杆细棒小并且空杆率也大)铲可控制玉米快速生长(蹲苗),是玉米增产的重要一环。
不打药注重铲比较看,每亩可增产200—300斤左右。
(用过药也要铲,可用机械铲)。
只有铲才高产。
※十三、适时掰叶状根强杆:当玉米长至10—12片叶时,从根部掰去3—4叶片,根杆暴露在外,经风吹日晒,杆壮根发达(水根除的快、早、齐)同时通风好透光好。
※十四、去劣存优优势更优:玉米长至10叶片左右,病苗、弱苗明显可见,立刻除掉,生存空间留给壮苗,去掉弱苗,可增强玉米的抗风能力(弱势倒牵连好)。
※十五、科学化控杆粗棒大:化学调控是在不伤根、茎、叶情况下,有效控制玉米快速生长。
当快速生长受到控制,玉米的营养供应及长势就会反转,转向株高变矮,杆增粗、根增壮、叶增厚。
最重要一点是孕穗时间增长(孕穗时间越长起身越晚,棒越大)。
如遇寡照、低温、多雨。
更显示出化控的增产的效果。
特别种植较密,土壤肥力较好,株高偏高,生长过快,易受风灾更需化控。
如能做到苗期铲,拨节前后进行化控,玉米不论逢遇什么灾年都会丰收不会减产。
特薄地、特干旱、黄瘦小玉米不可化控,化控剂种类很多,其中玉黄金是较理想的。
如能做到化控或铲,玉米不会有空杆和倒扑。
※十六、后期追肥活杆成熟:后期追肥对玉米增产极为重要。
后期追肥后劲无穷,玉米发育旺盛,充满活力充满生机,直到成熟杆青叶绿。
后期追肥玉米上得快上得足。
过早追肥玉米会产生徒长现象,杆细、杆脆不抗风,过早追肥玉米长势快孕育时间短,空杆率高,过早追肥有时会过早脱肥不利于玉米后期生长发育。
追肥的最佳时间是玉米授粉期。
追肥量宁可肥过剩,不可肥不足。
后期追肥如同马拉松赛跑登山比赛要后劲。
任何化肥肥效长不会超过130天,即使是缓释肥中期肥效好,后期还是量不足。
需追肥,农家肥足,土壤特别肥沃,前期少用化肥或不用,后期必须追肥。
摘要:※一、密切关注天气预报:玉米增产或减产与天气预报有密切关系,所以播种前必须关注天气预报。
播种期间有雨要及时播种、雨前雨后要浅播、播种深度不得超过2公分。
浅播种主要是地表层光照足,温度高苗出的早、出的齐。
播种期间无雨播种深度也不得超过3公分。
播种过深会出现缺苗、病苗、弱苗现象。
※十七、除二留一营养集中:所有玉米都有结两个棒或两个以上的本领,第二个大多不成熟或棒小可去掉,让营养集中在第一棒上。
结两个棒的原因是:光照足、粪肥足、距离远、生长慢。
反之则空杆多。
※十八、去掉头穗剪雄肥雌:早去头穗可用隔垄法或隔株法去掉一半留一半,趁在头穗幼嫩时抽出。
晚去头穗,可在花粉合部授完之后将头穗及上端两片小叶剪掉(上方两片小叶虽有用,但功能不大)去掉上方头穗及两片小叶有利于通风透光,株高变矮有利于抗风,还可减少养份,水份的浪费。
※十九、防治重点病害虫害:玉米的病虫害对玉米的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关于病虫害的防治详看2008年东亚出版丹东专刊《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手册》那里有详细的介绍。
※二十、秋收晚收籽粒饱满:玉米不同其它作物,它有一定的抗寒能力,有一层抗寒外衣,只要玉米晚熟并且杆内水份充足杆青叶绿玉米棒就会继续上,籽粒就会更饱满更成熟。
现在玉米大多是晚熟品种,晚熟玉米上足上成,需要较长时间。
所以玉米最好晚收,切不可早收抢收。
晚收玉米的色、质量、重量大于早收,好于早收。
※二十一、地需深翻根深蒂固:地不论是春翻还是秋翻,一定要深翻,地翻多深,活性土层及营养屋就多深,玉米根就会扎多深。
特别洼地秋翻深翻,经过一冬,一冻一化土壤变得松、散、细、匀,对玉米长生、发育更有利。
深翻地由于根深根壮,即可增加玉米的产量,又可增强玉米的抗风能力(被风吹搅根)。
目前翻地深度大多浅应当改深(最好老式翻地法将表面粪肥翻在底层,压在底层)。
深翻地小实验:把土做成60公分厚活性土层(松土层)上面种上玉米不用施肥(农家肥和化肥)从长势看胜过施肥。
※二十二、秋后深趟胜过秋翻:秋后深趟是秋收过后按原垅沟深趟一遍。
秋后深趟比秋翻及春播深趟更有意义好处更多。
①原垅沟本身有一定的深度,深趟一遍深度更进一步加深。
这样松土层、活性土层、营养层相对增深。
②深趟过的垅沟得到充足的光照,作物生长需要光照,土壤更需要光照。
土壤经光照一定形成合成一种作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可能这种元素目前没被发现吧?③趟过的垅沟经冬天一冻一化一酥,松土层活性土层增深变多,又深又松又酥土层最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扩展。
④秋后深趟的垅沟为来年深施肥提供条件。
玉米根知道渴和饿在地里知道找水找肥。
肥施得深根长得就长,根系就发达.营养吸收就多,增产幅度就大.秋后深趟是玉米增产重要一环。
(秋后深趟的垅沟来年必须做正垅,否则白趟)以上秋后深趟适合传统的耕作,破半收半今年是垅沟,明年是正垅。
若是收割机收,结杆还田,先把结杆翻在底层,压在底层,压得越深越好。
然后深趟。
(提示:杆结越碎越好,碎易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