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历史地理(第二讲 空间与政权——中国历史政区与地方行政制度3)

中国历史地理(第二讲 空间与政权——中国历史政区与地方行政制度3)


第 一 讲 空 间 与 政 权 | 中 国 历 史 政 区 与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清代总督、巡抚成定制,为最 高级地方行政长官。
八总督:直隶、两江、闽浙、陕甘、四川、云贵、 两广、湖广。八总督不涵盖十八省,山东、山西、 河南只设巡抚,不设总督。十五巡抚:十八省中 甘肃不设巡抚,由陕甘总督监管;直隶、四川只 设总督,不设巡抚。
七、明
中央—布政使司 县 府——州——县 直隶州——县
明代最高政区为两京十三布政 使司:京师、南京、山东、山 西、河南、陕西、四川、江西、 湖广、浙江、福建、广东、广 西、云南、贵州。
第 一 讲 空 间 与 政 权
•明代最高级地方权利集中在: 布政使司

都指挥使司

按察使司
司法
— 中 国 历 史 政 区 与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第 一 讲 空 间 与 政 权
— 中 国 历 史 政 区 与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第 一 讲 空 间 与 政 权 | 中 国 历 史 政 区 与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九、民国
省——道——县 省——专区——县
第 一 讲 空 间 与 政 权
— 中 国 历 史 政 区 与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第 一 讲 空 间 与 政 权 | 中 国 历 史 政 区 与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元史.地理志》: 初,太宗六年甲午,灭金,得中原州郡。七年乙 未,下诏籍民,自燕京、顺天等三十六路,户八十七万三千七百八十 一,口四百七十五万四千九百七十五。宪宗二年壬子,又籍之,增户 二十余万。世祖至元七年,又籍之,又增三十余万。十三年,平宋, 全有版图。二十七年,又籍之,得户一千一百八十四万八百有奇。于 是南北之户总书于策者,一千三百一十九万六千二百有六,口五千八 百八十三万四千七百一十有一,而山泽溪洞之民不与焉。立中书省 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 曰甘肃,曰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广,曰征东,分镇藩服,路 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州三百五十九,军四,安抚司十五,县一千 一百二十七。文宗至顺元年,户部钱粮户数一千三百四十万六百九十 九,视前又增二十万有奇,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盖岭北、辽 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 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而高丽守东藩,执臣礼惟谨,亦古所未见。
第 一 讲 空 间 与 政 权 | 中 国 历 史 政 区 与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元 代 全 图
第 一 讲 空 间 与 政 权 | 中 国 历 史 政 区 与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元 代 十 一 省 分 布 图
第 一 讲 空 间 与 政 权 | 中 国 历 史 政 区 与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重 新 划 分 行 政 区 的 设 想
第 一 讲 空 间 与 政 权 | 中 国 历 史 政 区 与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第 一 讲 空 间 与 政 权 | 中 国 历 史 政 区 与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本讲主要参考论著: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中华书局。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邹逸麟主编《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科学出版社。 李昌宪《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宋西夏卷)》,复旦大学出 版社。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上、下),《文史》 2006年第1期、第2期 辛德勇《两汉州制新考》,《文史》2007年第1期
第 一 讲 空 间 与 政 权 | 中 国 历 史 政 区 与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第 三 节 行 政 区 划 的 原 则
一 中国古代政区边界的产生
是 野 。
代 国 外 同 样 是 郊 , 郊 外
为 郊 , 为 牧 , 为 野 ; 周
的 特 征 , 商 代 都 邑 之 外
期 依 然 表 现 为 城 邦 国 家
第 一 讲 空 间 与 政 权 | 中 国 历 史 政 区 与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六、元
多级政区制。 中央—行省—(道) 路——府——州——县 府——州——县 州——县
元中期实行十一行省:中书省、岭北 行省、辽阳行省、河南江北行省、陕 西行省、四川行省、甘肃行省、云南 行省、江浙行省、江西、湖广行省。
第 一 讲 空 间 与 政 权 | 中 国 历 史 政 区 与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第 三 讲 千 古 足 音 | 中 国 古 代 交 通 道 路 与 军 事 地 理
随山川形便作为行政 区边界的优劣: 优:“广谷大川异制, 民生其间异俗”。 劣:完全以山川作为行 政区边界,会成为一个 完善的形胜之区,四塞 之国。 “王公设险以守其国, 险之时用大矣。”
第 一 讲 空 间 与 政 权 | 中 国 历 史 政 区 与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清 代 巡 抚 辖 区 图
第 一 讲 空 间 与 政 权 | 中 国 历 史 政 区 与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清代总督辖区图
第 一 讲 空 间 与 政 权
— 中 国 历 史 政 区 与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第 一 讲 空 间 与 政 权 | 中 国 历 史 政 区 与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连县 韶关
南 越 国 边 界
广州
第 一 讲 空 间 与 政 权 | 中 国 历 史 政 区 与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河 北 海 南
陕 西
江西
犬牙交错、随山川形便与今日一级政区
第 一 讲 空 间 与 政 权 | 中 国 历 史 政 区 与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第 一 讲 空 间 与 政 权 | 中 国 历 史 政 区 与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隋 江 都 郡
江都郡
北 宋 河 东 路
河 东 路
永兴军路
元 江 西 行 省
凤阳府 南京 苏 州
明 代 南 直 隶
第 三 讲 千 古 足 音 | 中 国 古 代 交 通 道 路 与 军 事 地 理
长沙马王堆汉代驻军图
中央—省—府(直隶州 、厅)—县(散州、厅)
—— 中 国 历 史 政 区 与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第 一 讲 空 间 与 政 权 | 中 国 历 史 政 区 与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清 代 布 政 使 辖 区 图
第 一 讲 空 间 与 政 权 | 中 国 历 史 政 区 与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五级具全: 中书省——上都路——顺宁府 ——保安州——永兴县 ——蔚州——灵仙、灵丘、飞狐、定安、广灵
二级:岭北行省——和宁路
第 一 讲 空 间 与 政 权 | 中 国 历 史 政 区 与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明后期全图
第 一 讲 空 间 与 政 权 | 中 国 历 史 政 区 与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的 边 界 概 念 。 商 、 周 时
猎 区 , 氏 族 间 没 有 明 确
地 周 围 是 一 片 广 大 的 狩
住 地 人 口 较 集 中 , 居 住
氏 族 社 会 里 只 有 部 族 居
第 一 讲 空 间 与 政 权 | 中 国 历 史 政 区 与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五百里甸服:百里賦納總,二百里納铚,三百 里納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五百里侯服: 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諸侯。五百里綏 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奮武衛。五百里要 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五百里荒服:三百 里蠻,二百里流。
第 一 讲 空 间 与 政 权 | 中 国 历 史 政 区 与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清代疆域与当代中国版图
第 一 讲 空 间 与 政 权
八、清
•康熙六年设18省:直隶、江苏、安徽、山西、山东、河南、 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广东、 广西、云南、贵州省;光绪九年新疆设巡抚,建行省;光绪 十一年设台湾省;光绪三十三年设奉天、吉林、 黑龙江省。终清之世为23省。 府州厅之上设省的派出机构——道。 布政司——分守道 按察司——分巡道
第 一 讲 空 间 与 政 权 | 中 国 历 史 政 区 与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济、河惟兖州。 海、岱惟青州。 海、岱及淮惟徐州。 淮、海惟扬州。 荆及衡阳惟荆州。 荆、河惟豫州。 华阳、黑水惟梁州。 黑水、西河惟雍州。 ——————禹贡
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太史书曰: “赵盾弒其君。” 以示 于朝。宣子曰: “不然。” 对说: “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三司区划基本一致,个别地方有出入,如东北 设辽东都司,不置布政使司;山东按察司兼管山 东布政司和辽东都司。
第 一 讲 空 间 与 政 权 | 中 国 历 史 政 区 与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按察使司三司分立。 明后期为克服都、布、按分权过甚,陆续向各 地派巡抚、总督,将一地行政、监察、军务集 于一身,成为统驭三司的地方最高长官。 万历年间四总督:蓟辽、宣大、陕西、两广
甸 侯 绥 要 荒
第 一 讲 空 间 与 政 权 | 中 国 历 史 政 区 与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春秋时期诸侯国分布图
第 一 讲 空 间 与 政 权 | 中 国 历 史 政 区 与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随山川形便原则与行政区边界
山川形便指以天然山川作为行政区的边界,使行政
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划相一致。 “州郡有时而更,山川千古不易”。
第 一 讲 空 间 与 政 权 | 中 国 历 史 政 区 与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历史上在四川建立的政权:蜀汉、成汉、 前蜀、后蜀后赵、北汉。
第 一 讲 空 间 与 政 权 | 中 国 历 史 政 区 与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三 犬牙交错原则与行政区边界 行政区边界与山川形势有出入。这样的行政区使 所有凭借山川之险的因素完全消失。
第 一 讲 空 间 与 政 权 | 中 国 历 史 政 区 与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府州县只领民户,另置卫所以统军户,全国卫所千计,分隶两京都督 府与十六都指挥使司、四行都指挥使司、三留守司。 十六都指挥使司:十三省各有一都司,以及万全都司治宣府卫、大宁 都司治保定府、辽东都司治定辽卫。 四行都指挥使司:山西行都司治大同府、陕西行都司治甘州卫、福建行 都司治建宁卫、四川行都司治建昌卫。 三留守司:中都留守司治中都凤阳府、湖广行都司治郧阳府、兴都留 守司治承天府(钟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