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株全氮磷钾测定方法

植株全氮磷钾测定方法

植株全氮的测定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植株全氮测定的硫酸-过氧化氢消煮、碱化后蒸馏定氮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禾本科植株全氮含量的测定。

2引用标准GB/T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Y/T 297-1995 有机肥料全氮的测定3 方法原理植株样品用浓硫酸加双氧水消煮,使有机氮转化为铵盐。

铵盐经碱化后形成氨,经蒸馏将氨吸收到硼酸溶液中。

以甲基红—溴甲酚绿为指示剂,用标准酸滴定,测定植株中的全氮含量(不包括全部硝态氮)。

4 试剂所有试剂除注明者外,均为分析纯。

分析用水应符合GB/T 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三级水的规格。

4.1 硫酸(GB/T 625)。

4.2 30%过氧化氢(GB 6684)。

4.3氢氧化钠:40%,(m/V)溶液称取40g氢氧化钠(GB 629 分析纯)溶于100mL水中。

4.4硼酸:2%(v/m)溶液20g硼酸(GB 628)溶于1L约60℃去离子水中,冷却后再用稀碱调节溶液pH至4.5。

使用前每升硼酸溶液中加入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20mL,并用稀酸或稀碱调节至微红色,此时该溶液的PH值为4.5。

4.5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0.5g溴甲酚绿(HG 3-1220)和0.1g甲基红(HG 3-958)于研钵中,加少量95%乙醇研磨至指示剂全溶为止,最后加95%的乙醇至100mL。

4.6硫酸标准液[c(1/2 H2SO4)=0.02mol/L](GB 601)。

5 仪器通常实验室仪器和5.1消煮管:50mL或100mL。

5.2消煮炉或可调电炉:1000W。

5.3弯颈小漏斗:¢2cm。

5.4 凯氏定氮仪:全自动或半自动。

5.5分析天平:感量为0.1mg。

5.6移液管:5,10mL。

6 检试样的制备取风干的实验室待测样品充分混匀后,按四分法缩减至100g,粉碎,籽粒全部通过0.25mm(秸秆通过0.5mm)孔径筛,装入样品瓶备用。

7 分析步骤7.1试样溶液制备称取试样0.5g,精确至0.001g,置于50ml消煮管(5.1)中(勿将样品粘附在瓶颈上)。

先滴入少些水湿润样品,然后加8mL硫酸(4.1),轻轻摇匀并放置过夜。

在管口放一弯颈小漏斗(5.3),在消煮炉上先250℃消煮(温度稳定后计时,时间约30min),待H2SO4分解冒出大量白烟后再升高温度至400℃,当溶液呈均匀的棕黑色时取下。

(时间约3h),稍冷后加10滴H2O2(注1),摇匀,再加热至微沸(注2),消煮约5min,取下稍冷后,重复加H2O2 5-10滴,再消煮。

如此重复3-5次,每次添加的H2O2的量应逐次减少,消煮到溶液呈无色或清亮后(应该为水的颜色),再加热约5-10min,以除尽剩余的H2O2。

将消煮管取下,冷却。

并用少量水冲洗弯颈漏斗,洗液流入消煮管。

将消煮液无损的洗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摇匀。

过滤或放置澄清后供氮的测定。

7.2空白试验除不加试样外,试剂用量和操作与测定试样时相同。

7.3测定7.31蒸馏前将配制好的氢氧化钠(4.3),硫酸标准液(4.6),混合指示剂(4.5),对定氮仪进行充分预热,进行空蒸镏清洗管道,直至读数稳定。

7.32 吸取上述待测液10.00mL(含NH4—N约1mg),注入凯氏定氮仪蒸馏管中,参数设置后,对待测液进行测定,其中加碱时间应设为3S。

8 分析结果的表述全氮(N)含量以g/kg表示,按下式计算:全氮(N)=c(V-V0)×0.014×D×1000/m;式中:c——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滴定试样所用的酸标准液体积,ml;V0——滴定空白所用的酸标准液体积,ml;0.014——N的摩尔质量,kg/mol;m——称样量,g;D——分取倍数,定容体积/分取体积,100/10;所得结果应保留小数点后三位9 注意事项9.1加H2O2时,要直接滴入瓶底溶液中,如果滴在瓶颈壁上,H2O2很快分解,失去氧化能力;也不要滴在小漏斗上,以免遗留的H2O2影响氮的比色测定。

9.2 H2O2不宜加入过早,每次用量不可过多,加入后的消煮温度不要过高,只要保持消煮液微沸即可。

9.3定氮仪参数设置中,加碱量设置为3S;定氮仪开机预热后,要多空蒸几次,等读数稳定后再进行样品测定。

植株全磷的测定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植株全磷测定的硫酸-过氧化氢消煮,钒钼黄比色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禾本科植株全磷的测定。

2引用标准GB/T 603-2002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Y/T 298-1995 有机肥料全磷的测定3 原理物样品经硫酸-过氧化氢消煮使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正磷酸。

待测液中的正磷酸与偏钒酸和钼酸能生成黄色的三元杂多酸,其吸光度与磷浓度成正比,可在波长400~490nm处用吸光光度法测定。

磷浓度较高时选用较长的波长,较低时选用较短波长。

4 试剂所有试剂除注明者外,均为分析纯。

分析用水应符合GB/T 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三级水的规格。

4.1 硫酸(GB/T 625)。

4.2 30%过氧化氢(GB 6684)。

4.3硝酸(GB/T 626)。

4.4 钒钼酸铵溶液A液:称取25.0g钼酸铵(GB 657)溶于400mL水中;B液:称取1.25g偏矾酸铵(HG 3-941)溶于300mL沸水中,冷却后加250mL硝酸(4.3),冷却。

在搅拌下将A液缓缓注入B液中,用水稀释至1L,混匀,贮于棕色瓶中。

4.5氢氧化钠(GB/T 629):10%(m/V)溶液。

4.6 二硝基酚指示剂:0.2%(m/V)溶液称取0.2g2,6-二硝基酚或2,4-二硝基酚溶于100ml水中。

4.7 磷标准溶液: 50mg/L0.2195g(干燥的KH2PO4(分析纯)溶于水,加入5ml浓HNO3,转移到1000mL的容量瓶中,然后用水定容。

4.8硫酸:5%(V/V)溶液。

5仪器、设备通常实验室用仪器设备和5.1消煮管:50mL或100mL。

5.2消煮炉或可调电炉:1000W。

5.3弯颈小漏斗:¢2cm。

5.4 分光光度计。

5.5分析天平:感量为0.1mg。

5.6 移液管:5,10mL。

5.7 容量瓶:50,100,1000mL。

6试样的制备取风干的实验室待测样品充分混匀后,按四分法缩减至100g,粉碎,籽粒全部通过0. 25mm(秸秆通过0.5mm)孔径筛,装入样品瓶备用。

7 分析步骤7.1试样溶液制备称取试样0.5g,精确至0.001g,置于50ml消煮管(5.1)中(勿将样品粘附在瓶颈上)。

先滴入少些水湿润样品,然后加8mL硫酸(4.1),轻轻摇匀并放置过夜。

在管口放一弯颈小漏斗(5.3),在消煮炉上先250℃消煮(温度稳定后计时,时间约30min),待H2SO4分解冒出大量白烟后再升高温度至400℃,当溶液呈均匀的棕黑色时取下。

(时间约3h),稍冷后加10滴H2O2(注1),摇匀,再加热至微沸(注2),消煮约5min,取下稍冷后,重复加H2O2 5-10滴,再消煮。

如此重复3-5次,每次添加的H2O2的量应逐次减少,消煮到溶液呈无色或清亮后(应该为水的颜色),再加热约5-10min,以除尽剩余的H2O2。

将消煮管取下,冷却。

并用少量水冲洗弯颈漏斗,洗液流入消煮管。

将消煮液无损的洗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摇匀。

过滤或放置澄清后供磷的测定。

7.2空白溶液制备除不加试样外,应用的试剂和操作步骤同7.1。

7.3标准曲线绘制吸取磷标准溶液(4.7)0,1.00,2.50,5.00,7.00,10.00,12.50,15.00mL分别置于8个50mL容量瓶中,加入与吸取试样溶液等体积的空白溶液,加水至30mL左右,加2滴二硝基酚指示剂(4.6),用氢氧化钠溶液(4.5)和硫酸(4.8)调节溶液呈微黄色,加10mL 钒钼酸铵溶液(4.4)摇匀,用水定容。

此溶液磷含量为0, 1.00, 2.50 , 5.00, 7.50, 10.00, 12.50,15.00 mg/L的标准溶液系列。

在室温15℃以上条件下放置20min后(最长不超过4h),在分光光度计波长440nm处用1cm光径比色皿,以空白溶液调节仪器零点,进行比色,读取吸光度。

根据磷浓度和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或求出直线回归方程。

7.4 准确吸取定容,过滤或澄清后的消煮液10.00ml放入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30mL左右,与标准系列同条件显色、比色,读取吸光度。

8 结果计算8.1计算公式全氮(P)含量以g/kg表示,按下式计算:全磷(P)=c×V×D×10-3/m式中:C ——从校准曲线或回归方程求得的显色液中磷的质量浓度, mg/L;V——显色液体积, 50ml;D——分取倍数,定容体积/分取体积,100/10;m——称取试样质量,g;10-3——将单位mL换算为L的换算因数。

所得结果应保留小数点后三位9注意事项9.1加H2O2时,要直接滴入瓶底溶液中,如果滴在瓶颈壁上,H2O2很快分解,失去氧化能力;也不要滴在小漏斗上,以免遗留的H2O2影响磷的比色测定。

9.2H2O2不宜加入过早,每次用量不可过多,加入后的消煮温度不要过高,只要保持消煮液微沸即可。

9.3一般室温下,温度对显色影响不大,但室温太低(如<15℃)时,需显色30min。

植株全钾的测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植株全磷测定的硫酸-过氧化氢消煮、火焰光度法测定。

本标准适用于禾本科植株全钾含量的测定。

2引用标准GB/T 603-2002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Y/T 298-1995 有机肥料全磷的测定3测定原理植株样品经硝酸、高氯酸消煮后,消化液中的钾用火焰分光光度计测定。

火焰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火焰做激发源,使钾原子激发。

根据激发出能量的大小测定钾素的含量。

4试剂所有试剂除注明者外,均为分析纯。

分析用水应符合GB/T 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三级水的规格。

4.1硫酸(GB/T 625)。

4.2 30%过氧化氢(GB 6684)。

4.3钾标准溶液:称取1.907g经110℃条件下干燥2h的氯化钾(GB 646),溶于水,于1L 容量瓶中定容,即为1000mg/L钾标准y液,将其存于塑料瓶中。

5仪器与设备通常实验室用仪器设备和5.1消煮管:50mL或100mL。

5.2消煮炉或可调电炉:1000W。

5.3弯颈小漏斗:¢2cm。

5.4火焰光度计。

5.5分析天平:感量为0.1mg。

5.6移液管:5,10mL。

5.7容量瓶:50,100,1000m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