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我们和动物朋友教案
设计思路:
动物是地球上的生灵,人和动物自远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关系,和人类一样动物的存在使我们的星球更加美丽。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动物和人类之间却出现了越来越紧张的局面,冲突日益尖锐,很多的珍惜动物正在逐渐从地球上消逝。
在很多国家孩子们从幼儿园就开始接受保护动物的教育,从小就懂得要善待动物,把动物当做朋友一样。
这对于地球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教育的超前意识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尤其是在2002年爆发的“非典”,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动物究竟应该如何相处。
在现有的许多幼儿园课程中都有关于动物的主题,但多数是以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作为主要内容,重视知识的教授而忽视了对动物与人类之间关系的态度的学习和理解。
现在很多孩子喜欢卡通片中的动物却对现实世界中的动物缺乏同情和爱护。
也有一些孩子害怕动物,不喜欢动物,因为觉得动物很脏,很危险,这些来自成人经验的经验让城里的孩子从心里开始就拒绝动物,远离动物。
人和动物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因此,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关于态度学习的活动,就是要在孩子们纯真、善良的心中播撒爱的种子,培养儿童对生命的热爱和丰富的同情心,让他们对动物真正产生兴趣,并能从小树立保护动物,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识。
★这是一个综合活动,一个综合了艺术、语言、社会等多领域的以美育人的教学活动。
我们期望借助艺术对人的心灵的感动,让儿童在对美的欣赏和体验中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和谐与乐趣。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选择了许多绘画作品,包括米罗、卢梭、几米、李可
染的作品以及来自于孩子们的同龄伙伴蒂皮的《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这些作品中有油画、漫画、雕刻、中国画和摄影作品。
形式多样,技法精湛,反应了艺术家对现实的态度和情感,而且都是以正面的态度出现的,具有强大的感染力量。
★这个活动的目标共有三点:
目标1:通过对雕刻、绘画、摄影作品的欣赏,初步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密切关系。
让幼儿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在“第一感觉”中体验,目的是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用艺术的“情”去打动幼儿的心灵,避免枯燥的说教。
目标2:能借助自己的原有经验对绘画作品中人与动物的关系进行大胆想象,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绘画作品的理解。
突出了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个性表现和想象空间,尊重幼儿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审美感受。
让他们在自由的交流中体验到欣赏的快乐。
目标3:尝试在“山洞”中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体验自由创作的乐趣。
突破传统绘画形式,提供有趣的创作场景,鼓励幼儿参加不同形式的艺术活动,支持、鼓励他们的创作,使之体验自由创作的快乐。
★在活动中我们主要运用了说服的方法。
这里的说服不仅仅是语言的说教,而是以正面论据为主,以情动人的对话。
孩子和孩子对话,和老师对话,和作品对话。
在活动中教师、幼儿、作品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