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交底(全)
质量员
安全员
接受交底人签名
C01-21
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钢筋工程
施工单位
交底日期
交底内容:
1.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安装钢筋时,配置的钢筋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网和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和开焊,钢筋位置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目
允许偏差
受力钢筋的排距
一般规定:
模板及其支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2)、具有足够大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筑砼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3)、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砼的养护等要求。
4)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
2、模板与砼的接触面涂隔离剂,对油脂类等影响结构或妨碍装饰工程的施工的隔离剂不宜采用,严禁隔离剂玷污钢筋与砼接槎处。
(5)、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检查平整度,高的铲掉,低处抹平,用铝合金刮刚刮平,表面再用木抹子抹平。
5、养护: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垫层应在12h左右覆盖、浇水,一般养护不得少于7d。
三、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1)、养护和施工中的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2)、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必须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实验,其强度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C01-21
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垫层
施工单位
交底日期
交底内容:混凝土工
施工准备:
材料及主要机具:
(1)、采用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到后检查配料单,合格证。
(2)、主要机具:平板振动器、插入式振动棒、木抹子、铝合金刮杠。
2、作业条件:
(1)、设置控制铺筑厚度的标志,钉上水平标高木橛或弹上水平标高线。
(2)、铺筑前已组织有关单位共同验槽,包括水平标高和地质情况等。
(3)、检查基槽的边坡是否稳定,并清除基底上的浮土和积水。
二、操作工艺
1、基层处理:将基底上的浮土、杂物等清理干净。
2、根据+50cm水平标高线,往下量测出垫层标高。
3、因采用商品混凝土,只须按《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制作试块,试块组数按每100m³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下表规定,受压钢筋绑扎接头长度,应取受拉钢筋的绑扎接头搭接长度的0.7倍。
钢筋类型
砼强度等级
砼强度等级
砼强度等级
钢筋类型
C20
C25
C25以上
Ⅰ级钢筋
35d
30d
25d
Ⅱ级钢筋
45d
40d
35d
Ⅲ级钢筋
55d
50d
45d
冷拔低碳钢丝
300mm
300mm
300mm
交底人
一组。
4、铺设混凝土:
(1)、混凝土垫层厚度为10cm,为了控制垫层的平整度,可在地面中打入小钢筋桩,拉水平标高线在钢筋桩上做垫层上平的标记。
(2)、采用汽车泵进行浇筑。
(3)、铺设混凝土前先在基底上洒水湿润。
(4)、用铁锹铺混凝土,厚度略高于找平堆,随即用平板振动器,厚度超过20cm时,应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其移动距离不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做到不漏振,确保混凝土密实。
±5
钢筋弯起点的位置
20
箍筋、横向钢筋间距绑扎骨架
±20
箍筋、横向钢筋间距焊接骨架
±10
焊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
5
焊接预埋件水平高差
+3、0
受力钢筋保护层基础
±10
受力钢筋保护层梁、柱
±5
受力钢筋保护层板、墙、壳
±3
交底人
质量员
安全员
接受交底人签名
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模板工程
施工单位
交底日期
交底内容:
3、对模板及其支架应定期检查维修,钢模板及钢支架应防止锈蚀。
4、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应考虑下列各项荷载:
①模板及其支架自重;②新浇筑砼自重;③钢筋自重;④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⑤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⑥新浇筑砼对模板侧面的压力;⑦倾倒砼时产生的荷载。
(3)、允许偏差项目:表面平整度10mm,标高-10---+10mm。
四、成品保护
在已浇筑的垫层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才可以允许人员在其上走动和进行其他工序。
交底人
质量员
安全员
接受交底人
签名
C01-21
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垫层
施工单位
交底日期
交底内容:
五、注和振捣不密实、操作不当造成,基底未洒水太干燥也会造成不密实。
七、安全措施
1、在施工中,必须戴好安全帽,严禁穿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2、混凝土施工完毕后,作业人员应将电源切断,电缆机具收拾清理干净。
交底人
质量员
安全员
接受交底人签名
C01-21
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钢筋工程
施工单位
交底日期
交底内容:
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钢材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进场出具出厂质量证明书和实验报告单,使用前应获得质检部门提供的钢材检验报告单。
2、表面不平、标高不准:操作时未认真找平,铺混凝土时必须根据所拉水平线掌握混凝土的铺设厚度,振捣后再次拉水平线检查平整度,去高填平后,用铝合金挂杠以水平堆为标准刮平。
3、不规则裂缝:因垫层面积过大,未分段进行浇筑,导致裂缝产生。
六、质量记录
1、商品混凝土的出厂检验合格证及配料单。
2、混凝土试块强度试验记录及质量评定表。
冷拉钢筋焊接应在冷拉前进行。
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均应焊接,普通砼中直径大于22mm的Ⅰ级钢筋及直径大于25mm的Ⅱ、Ⅲ级钢筋接头均应采用焊接。
当受力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到长度为钢筋直径d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有接头的受拉钢筋截面面积不宜超过受拉钢筋的总配式构件连接处不受限制。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应停止施工并对该批钢筋进行复检。
钢筋的冷拉严格采用控制冷拉率的方法,其冷拉率控制在6%,冷拉速度不宜过快,拉到规定控制冷拉率后,需稍停然后放松。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允许偏差为±20mm。
热轧钢筋焊接采用闪电对焊和电弧焊、钢筋的焊接形式,焊接工艺和质量要求按照《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有关规定。
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铁丝扎牢,板和墙的钢筋网,除外围两引交叉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点引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移动,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
受拉Ⅰ级钢筋末端应做弯钩,直径大于12mm的受拉Ⅰ级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