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美学概论 第七章 悲剧与喜剧
美学概论 第七章 悲剧与喜剧
梅兰芳《霸王别姬》
《关羽败走麦城》
《长恨歌》
(三)社会悲剧
西方美学史上,把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笔下 的小人物的悲剧,称为“社会悲剧”。“社会悲剧” 主要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 了冷酷无情的金钱关系,或个人与社会之间尖锐激 化的矛盾。 悲剧的主人公往往是社会下层的芸芸众生,他们的 悲剧不是由于反抗旧制度,也不具备英雄本色,他 们只是要求争取一个人应有的生活权利,而备受社 会恶势力的摧残。他们的悲剧结局虽不能引起惊叹 和振奋而产生崇高之美,却也能促人深思,引人探 求生活的真理,进行伦理的追求,从而给人以深沉 的悲悯、同情和激愤的强烈感受。
俄狄浦斯王
希腊神话是“神人同形” 的,斯芬克斯是狮身人首的女 妖,长得很美,受过文艺女神 缪斯的教养,很有学问。当她 出现在忒拜城时就成了那里的 一个大害,她盘踞山口要道, 每当遇见过路人就用“早上四 只脚,中午两只脚,晚上三只 脚”的谜叫人猜,猜不出者即 被她吃掉。忒拜城国王又被一 过路人所杀,王国政府不得不 以美丽的王后伊俄卡斯忒的婚 约为赏召示天下:谁杀死斯芬 克斯就当国王并取王后为妻。 揭榜者为俄狄浦斯,他揭了谜 底是人,使斯芬克斯跳崖自杀。
“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把酒神颂的合唱变成悲 剧艺术,作为戏剧文学和舞台艺术。
其基本特征是,以悲剧性的矛盾作为戏剧冲突, 即具有肯定素质的主人公遭受挫折,以至毁灭, 唤起人们以“悲”为特点的审美感受。
悲剧研究的范围
作为悲剧的美学范畴是广义的。作为戏剧的一个 类型是狭义的悲剧。 艺术中的悲剧,是艺术家对生活中悲剧现象进行 艺术认识和艺术净化的结果,因而它可能直接显 示出巨大的审美意义。悲剧美学所研究的,实际 上是以艺术中的悲剧为主要对象。 所以,作为一种美学的范畴,不仅表现在戏剧悲 剧中,而且表现在诗歌、小说等艺术作品中。
夸父逐日
后 羿 射日
悲剧的本质
亚里斯多德的悲剧观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 的摹仿。 悲剧有特定的对象,特定的人物。 悲剧引起的恐惧与怜悯之情,使人的感情得到 “陶冶”,具有“净化”灵魂作用。
悲剧的本质
黑格尔的悲剧观 黑格尔用辩证的矛盾冲突学说来说明悲剧,他认 为:悲剧不是个人的偶然的原因造成的,悲剧的 根源和基础是两种实体性伦理力量的冲突。冲突 双方所代表的伦理力量都是合理的,但同时都有 道德上的片面性。每一方又都坚持自己的片面性 而损害对方的合理性。这样两种善的斗争就必然 引起悲剧的冲突。
黑格尔的悲剧理论值得注意的几点:
承认悲剧矛盾冲突的必然性。 在悲剧矛盾冲突中,抹杀了正义和非正义 的区别,混淆了美丑、善恶的斗争,看不 到悲剧冲突本身反映着新旧势力的斗争。 黑格尔悲剧观具有一定的乐观主义因素, 强调悲剧通过双方的冲突,扬弃了各自的 片面性,悲剧所毁灭的是双方的片面性, 肯定了双方的合理性。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公共选修课
《美 学 概 论》
主 讲:李 道 先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中心
第七章
悲剧与喜剧
一、悲剧的本质
本 章 主 要 内 容
二、悲剧的几种类型
三、喜剧的本质
四、喜剧性艺术的特征
第七章
一、悲剧的本质
悲剧与喜剧
(一)悲剧研究的范围 (二)悲剧的本质
悲剧研究的范围
最早的悲剧,渊源于古希腊人的酒神颂歌。在祭 祀酒神和农神的祭祀仪式上,表演歌舞,悲叹地 吟唱酒神狄奥尼索斯在尘世遭受的苦难,赞美他 再生。
马克思主义关于悲剧的本质
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 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说明悲剧本质在于客观现实中的矛盾冲突。这种 冲突有其客观的历史必然性。 所谓“历史的必然要求”,是指那些体现历史发 展客观规律的合理要求、理想、优秀品质等等, 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和本质。 “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是指在一定的 历史条件下,合理的要求、理想未能实现。 这两方面的矛盾冲突是悲剧的本质所在。
“庄”是指喜剧的思想意义和深刻的社会 内容;“谐”是指表现形式的诙谐可笑。
李渔《笠翁偶集》:“于嬉笑诙谐中包含绝大文 章”。 卓别林说:“我有本事既勾出眼泪,又引起笑 声。”
鲁迅说:“讽刺的生命是真实。”
马克· 吐温说:“只有建立在真实生活基础上的幽 默才会不朽。”
“寓庄于谐”的特征:
英雄悲剧主人公是英雄人物,是进步和 正义的化身,有着刚强、倔强、坚毅、忘我 的品格,英雄悲剧具有以下特点:
自觉捍卫真理,为实现自己伟大理想而斗争。 其命运与人民的命运有着深刻的联系。 在巨大的苦难中显示出他们的崇高品质。
如:《俄狄浦斯王》、《被缚的普罗米 修斯》等都具有这些特点。
(二)性格悲剧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喜剧观
喜剧在本质上是两种社会力量的历史性冲突,是 新事物取得胜利后,或即将取得胜利时,对旧事 物的愉快的否定,是人类笑着“和自己的过去诀 别”。
“历史是认真的,经过许多阶段才把陈旧的形态 送进坟墓。世界历史形态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它的 喜剧。”“黑格尔在某个地方说过,一切伟大的 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他忘 记补充一点: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 作为笑剧出现。”
俄 狄 浦 斯 和 女 妖 斯 芬 克 斯
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
《安提戈尼》
悲剧中,一方面(国王)代表国法, 一方面(安提戈尼)代表亲族之爱的 家法和宗教,双方都是善的合理的, 但是由于互相损害,又都有不合理的 因素,都有片面性。这两种伦理观念 斗争的结果,必然引起悲剧的结局。 这是符合黑格尔的悲剧观。
滑稽、幽默、讽刺、诙谐是喜剧艺术的主要表 现形式。笑是喜剧最基本的审美特征。 。 鲁迅说:“喜剧将那些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亚里斯多德: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摩仿。 康 德:“笑是一种从紧张的期待,突然转 化为虚无的感情。” 黑格尔:喜剧是“形象压倒观念”,表现了 理念内容的空虚。 车尔尼雪夫斯基:“丑乃是滑稽底根源和本 质”, “只有当丑力求自炫为美的时候,丑 才变成了滑稽”。
在长期封建社会中,封建的宗教伦理制度、 宗教迷信等统治着压制着争取民主、自由、 解放的新生力量,于是出现了许多惊心动魄 的深刻的斗争。西方美学史把中世纪时代, 人文主义民主思想与封建伦理道德、封建制 度的矛盾冲突而形成的悲剧,称为“性格悲 剧”。
《哈姆雷特》剧照
《罗米欧与朱丽叶》剧照
张国荣《霸王别姬》
马克思关于喜剧的本质论述,包含的主要内容:
历史上陈旧生活方式的灭亡是产生讽刺性 喜剧的客观基础。 体现这种陈旧生活方式的统治阶级的代表 人物都是历史上的丑角。
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是产生喜剧的根源。
第七章
悲剧与喜剧
四、喜剧艺术的特征:“寓庄于谐”
喜剧艺术以“笑”为特征,但“笑”不 是喜剧的根本特征。其根本特征是“寓庄 于谐”。
保罗· 鲁本斯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盗火的普罗米修斯
被 缚 的 普 罗 米 修 斯
英国浪漫 主义诗人 雪莱的诗 剧《解放 了的普罗 米修斯》
本剧取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众神之主朱比特在巨人普罗米修斯的帮 助下,登上王位,而后实行专制统治,给人类带来痛苦和灾难。普罗米修 斯为了拯救人类,从天上偷来智慧之火,朱比特以怨报德把他锁在高加索 悬崖上,并嘱天鹰每日啄他的心,历经3000年,但他坚贞不屈,深信朱比 特的末日终将来到。后来朱比特果然被打入地狱,普罗米修斯也被大力士 赫拉克勒斯从悬崖上解放下来,整个宇宙光明一片,人类万物幸福欢庆。
马克思主义关于悲剧的本质
马克思说:“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 人物,都出现两次: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 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 灭给人看”。
第七章
悲剧与喜剧
二、悲剧的几种类型 (一)英雄悲剧 (二)性格悲剧 (三)社会悲剧
(一)英雄悲剧
主要是古希腊人与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邪 恶的社会力量之间的矛盾冲突而造成的、无 法摆脱的悲剧命运。反映了“超人”的社会 力量与自然力量和人的矛盾冲突,社会历史 必然性与自然威力作为一种不可理解和不可 抗拒的命运和人相对立,结果导致悲剧的结 局。西方美学史上称之为“命运悲剧”。
小仲马
《茶花女》
《茶花女》剧照
电影《祥林嫂》剧照
小说《祝福》插图
关汉卿《窦娥冤》插图
第七章 三、喜剧的本质
悲剧与喜剧
喜剧是美的一种形态,与悲剧相对应。它是指 某些社会生活现象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社会先 进力量的审美理想完全或部分不适应,产生矛盾, 从而引起人们以嘲笑的形式加以批判、谴责。
在倒错中显真实
{ 欲盖弥彰
{
夸张变形是手段 艺术真实是基础
自相矛盾
夸张手法的运用
喜剧艺术大师卓别林
《摩登时代》 电影剧照
本章到此结束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悲剧观
他批判了黑格尔的悲剧观,认为他不从生活出发, 而从理念出发规定悲剧的本质,这实际上是宿命 论的观点。 他反对黑格尔悲剧矛盾冲突的必然性的思想。 他把黑格尔的悲剧从理论中拉回到现实生活中, 启示人们要藐视偶然性的破坏,赞扬勇敢进取的 精神。 但,他的结论完全抛弃了黑格尔悲剧理论中的合 理内核,是片面的,离悲剧的真理更远。 黑格尔分析源自古希腊三大悲剧家{
埃斯库罗斯
索福克勒斯
欧里庇得斯
索福克勒斯:《安提戈尼》
《俄狄浦斯王》
《俄狄浦斯王》
《俄狄浦斯王》取材于古老的传说,俄狄 浦斯王弑父娶母,自己却一无所知。为了 平息忒拜城国内流行的瘟疫,按照神的昭 示,忒拜城国王俄狄浦斯千方百计寻找杀 害前国王拉伊俄斯的凶手,结果发现他自 己就是要找的凶手。悲痛万分的王后伊俄 卡斯忒自尽了。俄狄浦斯百感交集,刺瞎 了自己的双眼,要求放逐。悲剧歌颂了俄 狄浦斯的坚强意志和对国家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