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代的思想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以嘉靖时期为界,文学史分为前后两期,前期除了三国水浒,宋濂刘基等人的诗文之外,在理学和八股文的禁锢下长期发展缓慢。
后期王阳明“心学”、泰州学派、李贽童心说在反对程朱理学的传统束缚、启发人民大胆思想、发展个性及活跃文化文化文学界的积极作用。
1 主张文学要表现真性情,反对假文学2反对摹古,主张文学应随着时代发展而独具面貌。
3重视并提倡通俗文学,特别推重戏曲和小说。
2.明代文学1)诗文:宋濂刘基,前后七子(主要成员:李梦阳、何景明,李攀龙,王世贞)唐宋派(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主张文章取法唐宋古文的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归有光《项脊轩志》)、公安派: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提出性灵说,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
主要成就在散文,特别是一些游记尺牍随笔等小品文。
袁宏道《徐文长传》刻画人物生动鲜明。
竟陵派(钟惺谭元春,性灵说,但强调从古人诗中求性灵,再是稳重开眼界,与公安派的性灵说有明显不同。
审美风格为幽深孤峭。
晚明复社作家2)小说:长篇章回体小说:四大奇书:《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短篇拟话本: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3)戏曲传奇:梁辰鱼《浣纱记》,沈璟及吴江派,汤显祖临川四梦(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杂记:徐渭《四声猿》4)散曲和民歌散曲略第⑦讲民歌: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人人喜听之。
我明一绝现存民歌集《新编四季五更驻云飞》《新编题西厢记咏十二月赛驻云飞》情歌—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3.章回体小说:四大题材: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分章叙事,标明回目章回小说史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
由单句目录发展为两句回目;由参差不齐的双句回目发展为对仗工整的双句回目。
4.三国演义著名版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毛纶毛宗岗父子《绣像三国演义第一才子书》思想内容:圣君贤相的政治思想,拥刘反曹的传统倾向,艺术特色: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人物造型形象鲜明:渲染、夸张、烘托手法。
但个别人物夸过其理: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吸收了传记文学和说唱文学的成就:语言浅近,雅俗共赏。
影响:桃园三结义:结义的传统开创了讲史小说的先河:其后有大量演义体小说邵景瞻《觅灯因话》话本拟话本区别联系第五讲1415.冯梦龙:字犹龙,又字子犹,别号墨憨对李贽的推崇,主张情真对通俗文学的重视《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说》三言:鲜明的时代特色:对市井细民着墨颇多反映社会政治的黑暗,礼教的虚伪,封建家庭内部的矛盾等,描写爱情婚姻的作品,描写使命生活及商业活动的,人伦道德标准的新意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终场诗:不会风流莫妄谈,单单情字费人参。
16.二拍:及其他作品抱翁老人《今古奇观》从三言二拍中选取四十篇故事清代17.诗文:初期:遗民诗人(顾炎武吴嘉纪屈大均)富有民族精神和忠君思想的沉痛作品,体现了那时代的主旋律,在诗歌中抒发家国之痛,映照兴亡,寄寓失节的忏悔。
18.清初三大家:侯方域《李姬传》魏禧《大铁椎转》汪琬《周忠介公遗事》魏以观点卓越,析理透辟见长,汪则写人物笔墨生动,侯的影响最大,继承韩欧传统,融入小说笔法,流畅恣肆,委屈详尽,推为第一。
19.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三人皆由明臣仕清,籍贯都属旧江左地区,诗名并著。
屈身仕清又心怀故国,心态复杂,强烈的负罪感和恢复故国的责任心交织。
20.王世贞:字元美,号凤州,又号弇州山人,后七子领袖之一。
21.诗文中期:理论:●神韵说:中国古代诗论的一种诗歌创作和评论主张。
为清初王世禛所倡导。
在清代前期统治诗坛达几百年之久。
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诗的最高境界。
强调淡远的意境和含蓄的语言。
●格调说:沈德潜主张思想情感是形式格调的决定因素,主张创作有益于温柔敦厚“诗教”,有补于世道人心的“中正和平”的作品,故而归之于有法可循、以唐音为准的格调。
因此其诗论具有维护封建统治的色彩,有一定保守性。
●袁枚性灵说:中国古代诗论的一种诗歌创作和评论的主张,核心是强调诗歌创作要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表现真情实感,认为诗歌的本质是表达思想感情,是诗人感情的自然流露。
一般把性灵说作为袁枚的诗论,实际上是它是对明代以公安派为代表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诗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翁方纲肌理说:主张“为学必依靠局为准,为诗必以肌理为准。
“肌理原为肌肉的纹理,翁方纲借用肌理论诗,理是指义理和文理。
他以学问为诗,用韵语做考据,遭到袁枚错把抄书当做诗的批评。
肌理说实际上是王世禛神韵说和沈德潜格调说的调和和修正。
他用肌理给神韵格调以新的解释,目的在于使复古诗重振旗鼓。
22.文论:桐城派:清代文坛最大散文流派,方苞刘大櫆姚鼐,系清代安徽桐城人得名。
桐城文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
其理论体系完整,创作特点鲜明,作家众多,作品丰富,传播地域广,影响深远。
23.词坛中兴:●阳羡词派:开山作家是陈维崧,崇尚苏轼辛弃疾,作品特点雄浑粗豪,悲慨健举。
《湖海楼词》●浙西词派:清代前期最大的词派,创始人朱彝尊及主要作者都是浙江人,故称之。
崇尚张炎姜燮,标榜醇雅、清空,在创作中忽视了词的内容,注重词的格律精巧,辞句工丽,及孤僻典故,艺术上追求“幽新“风格。
顺应太平,以醇正高雅的盛世之音,绵亘康雍乾三朝。
●自成一派—纳兰性德:清词三大家之一,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其特殊的生活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代表作《饮水集》国初第一词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人人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推崇李煜,善用白描,不事雕琢●常州词派:张惠言周济嘉庆初年,浙派的词人更是转载声律格调上着力,流弊益甚,常州词人张惠言欲挽此颓风,大声疾呼词与《风》《骚》同科,应该强调比兴寄托,后经周济的推阐发展,理论更趋完善,所倡导的主张更加切合当时内忧外患,社会急速变化的历史要求。
24.戏曲:苏州派:籍贯苏州或苏州附近,多为明代遗民,出身大多卑微,职业性或半职业性的专业戏剧作家创作题材、创作手法和风格大致相似(历史事件,政治斗争和市民生活)常合作创作戏剧,重视舞台演出,少案头之作代表作家:李玉一人永占:《一笠庵四种曲》:《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朱素臣《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朱佐朝25.李渔及其戏曲创作与理论:填词之设,专为登场李渔:字笠翁作品特点:通俗喜剧—传奇原为消愁设《闲情偶寄》: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撰种植颐养涉及戏曲理论的部分:《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词曲部:结构第一词采第二音律第三宾白第四科诨第五格局第六26.南洪北孔洪昇:字昉思,号稗畦《长生殿》:钗盒情缘三易稿而始成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孔尚任:字聘之,号东塘,自称云亭山人《桃花扇》:27.花雅之争(昆曲的衰落、乱弹的兴起)乾隆年间(1736-1795)除昆腔以外的地方戏被称为“花部”或“乱弹”,包含梆子、皮簧、弦索等新兴剧种。
所谓“花”,就是杂的意思,即相对于“雅”而言,指地方戏的声腔花杂不纯,多为野调俗曲。
28.聊斋思想内容:●揭露社会黑暗,赞扬被压迫者的反抗。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借阴间映射阳世,借历史针砭现实,借梦境揭露官场●广泛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陋劣悻进,英雄失志考场黑暗,考官昏聩,考试荒唐,考生心态神魂颠倒●婚恋题材—写鬼写妖高人一等蔑视世俗偏见,摆脱人间伦理束缚,对两性关系的探索,虚构情爱乌托邦●批评世俗民情,总结人生经验教训:画皮:告诫人们善于识别伪装29.聊斋艺术成就:●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传统志怪:粗陈梗概,聊斋:一书而兼二体,描写委曲,叙次井然●语言细腻简洁:《邵九娘》媒婆贾媪辞令最妙品30.儒林外史吴敬梓,字文木。
思想内容:●第一部分:对科举制度的严峻批判科举迷:周进范进举业至上主义者:马二先生鲁编修鲁小姐科举成功的既得利益者—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严监生严贡生假名士假山人●第二部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手法:当面揭穿、前后对照、夸张31.红楼梦主要版本:脂评本(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抄本系统程高本(程甲本,程乙本)印本系统人物形象塑造:宝黛爱情的基础:共同的理想追求贾宝玉的形象:无才补天,幻形入世32.清末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吴沃尧(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元代33.广义的元曲包含的两种:杂剧+散曲34.著录元曲作家的主要是钟嗣成《录鬼簿》35.元杂剧兴盛的原因:●艺术原因:各种戏曲艺术的积累和发展●政治原因:元政府的文化政策●经济原因:城市的发展36.元杂剧的分期:以大德年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高度繁盛的时期,作家作品数量相当可观。
当时的活动中心在大都,主要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等后期活动的中心南移至杭州,主要作家有秦简夫郑光祖乔吉37.元杂剧的结构体制:通常为四折一楔子,合为一本。
题目正名,类似于剧情提要,用两句或者四句韵语概括全剧主要关目,最后一句多为此剧的全名,而末3或4字多为此剧简称。
曲词:抒情新诗体讲究韵律穿插衬字宾白:对白和独白韵白和散白角色:末旦净杂一人主唱科(介):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通称为科范,简称科。
不足:一本四折,一人主唱38.元杂剧分类:体裁:悲剧喜剧题材:公案戏历史戏爱情戏社会戏39.四大悲剧:《窦娥冤》(关)《梧桐雨》(白朴)《赵氏孤儿》(纪君祥)《汉宫秋》(马致远)40.四大爱情剧:西厢记(王实甫)墙头马上(白朴)拜月亭(关汉卿)倩女离魂(郑光祖)41.重要的作家作品:关汉卿:窦娥冤单刀会蝴蝶梦救风尘金线池谢天香拜月亭鲁斋郎内容:涉及各种社会生活层面和人物,深刻揭示社会黑暗面;集中反映社会底层受压迫的弱者的生活遭遇和生活理想,热情赞美他们的美好品格;在反映社会对弱者的压迫同时,始终表现出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对于美好人生的执着追求。
艺术成就: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善于塑造各种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善于设置精湛尖锐而又富于变化引人入胜的戏剧冲突戏剧语言本色当行王实甫:西厢记42.南戏:宋元时期流行于东南沿海一带的南曲戏文,简称为南戏43.元代四大南戏:荆刘拜杀荆钗记:钱玉莲王十朋刘志远白兔记:李三娘磨房咬脐产子拜月记:蒋世隆王瑞兰杀狗记:杀狗劝夫妻贤夫祸少44.曲祖南曲之宗—琵琶记45.散曲释名:体裁:小令和套数两种小令:一般是独立的单只曲子,形式短小,语言精练,适合抒情写景套数:又称“散套”,由同一宫调的三支以上只曲组成,一般套末应该有尾声,全套必须一韵到底。
46.散曲和词的比较:●句式长短更为参差不齐,更自由活泼●可以增加衬字●用韵较密,一韵到底,平仄可以通押,更显活泼流畅●诗词力避字句重复,尤忌重韵,而散曲却以此见长●散曲直露明快,更具民间色彩47.散曲作品:关汉卿南吕一枝花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48.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作品多题咏寄赠之类,内容较空泛,崇尚雅正,宗法唐诗,而风格各异49.铁崖体:元末诗人杨维桢号铁崖,其诗作最具艺术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