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模式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征 三 .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类型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类型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设计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变革趋势
主目录
Contents Page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分类——Jonassen等人的观点
种 类
创建以技术为支持的学习共同 体(creating technology-supPorted learning communities) 用技术支持反思性学习(learnIng by reflecting with technology)
教学模式
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
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 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结构。
>>
概念与类型
组成元素
设计理论
基本流程
微教学视频
教学模式的结构
理论依据:指教学模式
所依据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
教学评价:指各种教学模式所特有的完
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等。由于每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 教学目标,因此,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也有所不 同。目前,除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已经 形成了一套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外,有不少 教学模式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评价方法和标 准。
>>
概念与类型 组成元素 设计理论 信息化教学模式分类:教学组织形式角度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征分类:
个体
群体
根据学习活动性质与学习组织形式分类
>>
概念与类型 组成元素 设计理论 判断项目:目标 ;学习形态;学习性质 ;教学设计;基本流程 效力
微教学视频
一、个体——探究、群体——探究
目标 学习型态 学习性质
设计技术丰富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该环境包括问题 情境、相关案例、信息资源、认知(知识建构)工具、交 流(知识协商)工具和社会z清境支持等六个构成部分; 创建有意义的学习环境,主要活动方式有各种技术支 持的科学思维、视觉化思维等。
基本流程 微教学视频
>>
概念与类型
组成元素
设计理论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分类——祝智庭博士的分类观
类 型
个别授导类 合作学习类 情景模拟类 调查研究类 课堂授导类 远程授导类 学习工具类 集成系统类
典型模式
个别指导,操练与练习、教学测试、 智能导师 计算机支持合作学习、协同实验室、 虚拟学伴、虚拟学社 教学模拟、游戏、微世界、虚拟实 验室 案例研习、探究性学习、基于资源 的学习 电子讲稿、情景演示、课堂作业、 小组讨论、课堂信息处理 虚拟教室,包括实时授递、异步学 习、作业传送、小组讨论等 效能工具、认知工具、通讯工具、 解题计算工具 集成学习环境,电子绩效支持系统, 集成教育系统 基本流程
被动型、他主型学习
他主、接受和竞争性学习;维持性/继承性学习 客观主义教学设计/专家型设计 高效率的学习模式
教学设计
效力
>>
概念与类型
组成元素
设计理论
基本流程
微教学视频
信息化教学模式举例
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模式 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 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 WebQuest教学模式
内 涵
依托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主要活动方式有:协同实 验室、CSILES、学习圈、MUDs/MOOs等。 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特别是认知工具,以促进学 习者批判性思维发展,主要活动方式有建构数据库、 创建语义网络、使用视觉化工具、探索微世界、建构 专家系统和运用动态建模工具表征心理模型等。
用技术支持“做中学”的建构 主义学习环境(learning by doing:immersion in constructivist)
基本流程
微教学视频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英国政府统计,现在还在中小学念书的孩子,未来可能从事
的工作,有
60%
都还没有“被发明”。现在成人们帮孩子
准备的工作能力,等到他们二十五岁时,工作可能已经消失。现
在这个世界需要的不是求职者,而是工作的创造者。
>>
概念与类型
组成元素
设计理论
基本流程
微教学视频
2020年最重要的10项工作技能
特
点
计算机作为教师,内容特定,高度结构 化 计算机与网络作为虚拟社会,一定程度 的情境、信息、学习工具的集成 计算机产生模拟的情境,可操纵,可建 构 计算机提供信息资源与检索工具,低度 结构性资源的利用 计算机作为教具及助教,信息播送、收 集与处理 网络作为传播工具,一定程度的信息与 学习工具集成 计算机作为学习辅助工具,多种用法 授递、情境、信息资源、工具之综合 微教学视频
——特里林和胡德(B.Trilling&P.Hood,美国甲骨文公司专家)
一 .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概念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概念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征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类型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设计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变革趋势
主目录
Contents Page
教学模式
模式
一般指被研究对象在理论上的逻 辑框架,是经验与理论之间的一 种可操作性的知识系统,是再现
凤凰城大学研究中心未来学会的研究
>>
概念与类型
组成元素
设计理论
基本流程
微教学视频
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以教为中心”的传统 教学模式,将学生视为 知识灌输的对象,学生 在教育过程中自始至终 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的 积极性、主动性、创造 性受到压抑;
>>
概念与类型
组成元素
设计理论
基本流程
微教学视频
拼 时间
拼 体力
>>
概念与类型
组成元素
设计理论
基本流程
微教学视频
对现行教育状态不满 寻求教育改革之路
体制改革
课程改革
教法改革
…..
用信息技术支 持教育改革
>>
概念与类型 组成元素 设计理论 基本流程 微教学视频
教育如何应对
>>
概念与类型
组成元素
设计理论
>>
概念与类型
组成元素
设计理论
基本流程
微教学视频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概念 二 .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征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征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类型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设计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变革趋势
主目录
Contents Page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征
表层特征
信息技术的应用
深层特征
涉及人才观、教育观、 学习观、教学观、技 术应用观、评价观等 方面的系列变化,是 自觉适应信息/知识 时代需求的必然选择
1、意义建构 确定所表达意思的更深含义的能力,驱动力为智能机器,因为智能机器接管了大部分的机械可重复工作,但是人工智能的进步仍然有限,这部分技能是智能机器所不擅长的。 2、社会智力 以深刻和直接的方式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可感知和刺激反应及想要的互动,驱动力是智能机器和全球化。感觉和感受能力是人类的特长,机器在短时间内是难以企及的。具备社会智力的员工能够迅速评估周围人的情绪,适应其讲话、语调和手势。相对于机器,人类数 千年来的群体生活形成的 EQ 和社会智力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竞争性优势。 3、新思维与适应性思维 善于思考的能力与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能够突破常规做出响应,驱动力是智能机器和全球化。。调查发现最近 30 年技能岗位出现了两头大中间小的趋势。中等技能白领和蓝领工作在减少,高技能要求的技术岗位、管理岗位以及低技能要求的餐饮、个人护理则吃香。 这两者一个是抽象工作、一个是简单的手工活。其共同点是都要求有环境适应能力。 4、跨文化竞争力 能够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作业的能力,驱动力是全球化和超架构组织。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要求人能够在任何地方工作。因此会对人的语言能力、适应能力提出新的要求。组织的变化也会推进这种能力,因为研究表明不同年龄、技能、专业、工作及思考风格的组合有助 于组织的智能和创新性提高。 5、计算思维 把大数据转化为抽象概念的能力,以及理解基于数据的推理能力,驱动力是新媒介生态及可计算世界。随着数据量的爆炸性增长,会有越来越多的角色需要计算思维技能来利用这些信息。但同时也要理解这种能力的限制。因为仿真或者模型终究不是现实,同时我们也 不应丧失在缺乏数据情况下的思考和决策能力。 6、新媒体的读写能力 严格评估和创造采用新媒体形式的内容的,可利用这些媒体进行说服性沟通的能力,驱动力是老龄化、新媒介生态及超架构组织。 UGC(用户生成内容,包括视频、博客、播客等)的爆炸统治了社会生活,未来我们也将在会在工作场所感受到这一点。 7、跨学科能力 能理解跨学科概念,具备各领域的读写能力,驱动力是老龄化和全球化。全球问题的日益复杂化已非单学科能够解决,过去强调的专业分工细化将会被多学科协作所替代。而且这种协作不是简单的多专业组合,而是要求每个人都具备一定的跨专业能力,即一专多能。 8、设计理念 为所需结果展示和开发任务和工作流程的能力,驱动力是超架构组织和全球化。神经科学已经发现,环境对我们的认知有着重要影响,环境改变可影响大脑,进而影响行为。可计算世界的传感器、通信工具及处理能力则可令我们以设计的方法来完成工作。我们可以对 环境进行规划,令其有利于得到我们最感兴趣的结果。 9、认知负荷管理 根据重要性区分和过滤信息的能力,理解如何利用不同工具技术最大发挥认知功能的能力,驱动力是超架构组织、全球化及新媒介生态。数据爆炸令我们处在一个信息过载的世界,组织和个人唯有有效过滤信息,聚焦于重要的数据方能占据竞争优势。 10、虚拟协作能力 在虚拟团队中有效工作、推动沟通以及证明存在的能力,驱动力是超架构组织和全球化。连接技术令跨地域的工作、想法分享空前便利。但是虚拟的工作环境也要求不同的能力。虚拟团队的领导需要具备促进互动、激励分散各处的成员的能力(如游戏化机制)。而虚 拟团队成员则要有寻找“组织”、形成归属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