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大学生人生追求与信仰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人生追求与信仰调查报告

华北科技学院“概论课”暑期社会调查报告题目关于大学生人生追求与信仰调查报告班级汉语B132班小组负责人李姗姗报告执笔人李姗姗小组成员周骏、王鹏、王宇豪、赵朕、蒋宇豪、李小娟、李彩霞、查子君、李佳桐、白晓莹指导教师蔡召义评语成绩关于大学生人生追求与信仰调查报告内容摘要:大学生是推动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主力军,其人生追求与信仰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趋势与社会进步方向,更加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与深入。

如何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更好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当代大学思想教育工作的重点。

关键字:人生追求;信仰;世界观正文:一、引言:人生追求是指一个人的人生理想,信仰就是个人崇尚的信念与动力。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往往经历着从家庭到社会的心理转型过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人生观也越发趋于多元化。

本组调查的关于大学生人生追求与信仰的问题,就将着重从大学生的人生目标、人生信仰方面归纳总结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为当代大学思想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也对大学生的成长与三观树立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查对象与手段:主要调查对象为在读本科及专科的大学生,调查手段主要是问卷调查,共发放170分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68份。

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公平性及研究个别问题的性别差异,男女被调查者各占50%。

三、调查结果通过统计及整理调查问卷,将调查结果清晰展示在以下表格:(一)、你觉得你对自己了解吗?(二)、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三)、你对自己就读专业的前景及未来就业方向的了解程度?(四)、你有没有对大学四年做过很好的规划?(五)、激励你奋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六)、你觉得自己现在的大学生活怎么样?(七)、你觉得当前大学生前途怎么样?(八)、你觉得信仰是什么?(九)、你有与其他人交流过关于人生追求与信仰的问题吗?(十)、你的信仰是什么?(十一)你认为信仰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十二)、你认为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你的信仰会不会受到影响?四、结果分析(一)、当前大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1、自我定位不准确,对是否了解自己不清晰。

自我认识是大学生进行人生追求及规划的前提,只有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潜力和动力。

调查中,一半的大学生觉得还是了解自己的,其他多为不了解自己,甚至有一些同学就没有想过类似问题。

男女生相比来看,了解自己的男生所占比例要多于女生所占比例,但是可见男生的自我定位能力要略强于女生。

2、目标与计划脱离,梦想与现实的存在差距。

合理的目标要在符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这样才具有指导意义。

调查反映了大多数学生有自己的目标,并且对于自己就读的专业主动调查和了解,但是他们往往共同的问题就是制定的计划不能很好实施。

只有一少部分同学不清楚也没有调查过专业的前景及未来就业方向,并且认为做规划没必要。

一个人有了追求和目标,就会有持续不断的动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俗话说:“要梦实现,首先要醒来”。

很多大学生有了目标却不行动,这样再小的目标也无法完成。

行动是功的创造者,所以当有了目标,一定要付诸实践。

3、重个人利益,轻国家利益。

从问卷的人生目标可以反映到这项问题。

仅有7.74%的同学人生目标是为祖国效力,而仅有不到5%的同学奋斗的动力来源是祖国建设。

其他同学人生目标要么是名利和地位,要么是实现自身价值。

可见当代大学生共性的问题是集体观念单薄,这违背了以集体利益为重的原则。

而在个人利益追求方面,大约三分之一的同学重视的个人价值的实现,剩余的都注重个人名利和地位,有少量同学奋斗的动力源竟然是面子问题。

这也是当前物欲横流社会的一个侧面,但值得乐观的是仍有一部分同学坚持实现自我价值,不过度追求名利地位。

4、对未来信心不足,甚至处于迷茫状态。

这个问题主要是由大学生对大学生前途看法看出来的,70.24%的同学认为不容乐观,甚至3.57%的同学认为完全没有希望。

其实仔细分析,与大学生当前大学生活有关,过得充实有意义的大学生认为前途是光明的,而认为没意义或者还可以的则认为不容乐观,过的颓废迷茫的同学则认为完全没希望。

悔恨昨天与憧憬明天都不如脚踏实地做好今天,所以大学生应该确立目标,脚踏实地,才可以摆脱迷茫,对未来充满信心。

5、信仰危机。

除了17.5%的同学没有信仰,认为信仰无足轻重之外,在有信仰的同学里,信仰共产主义的同学占到一半以上的比重,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来说,是值得乐观的。

但是不乏有信仰宗教等其他类别的同学。

而拜金主义也比较有市场,占10.4%,说明仍有一部分学生拜金,没有正确的金钱观。

(二)、主要问题原因分析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物质决定意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社会各个方面还不完善,各个领域都处于不断发展探索时期,思想教育体系还有待补充和完善,大学生处于这样一个环境中,认识世界能力还不健全,自我认知能力也有欠缺。

2、改革开放后,东西方文化冲突与碰撞加剧。

鸦片战争之后,有西方文明渗入,但与改革开放后西方文明的渗入有所不同。

鸦片战争之后的文明渗入是国人被动接受,带有排斥性质。

而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解放,大胆尝试新鲜、时尚的东西,主动接受西方文明,甚至带有“崇洋媚外”倾向。

一方面西方文化的传播与融合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文化,比如共产主义等,而另一方面西方文化也有消极的部分,例如拜金主义、无政府主义等等,这与传统的中国文化有冲突,在冲突中逐渐去除落后的,陈腐的东西,难免对大学生的传统、保守思想有影响,长期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冲突中熏陶,大学生易受感染,不断调整人生目标以适应时代发展。

3、社会不公平现象严重。

当下最令人无奈的社会不公平现象也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以“官二代”“富二代”的嚣张“拼爹”现象最为明显,大学生在“仇富”的同时却也在“励志”挣更多的钱或者拥有很高的地位来“扬眉吐气”。

社会不公平现象侵蚀着刚步入大学的同学的纯洁思想,只有维护社会公平公正,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才可以令大学生的人生目标不会改弦易辙,从而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4、传媒事业的迅速发展。

以互联网为主的传媒事业迅速发展,信息的传递量与日俱增。

作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每日获取最新的时事新闻已不成难事。

在这些新闻轶事中,新闻当事人的所作所为深深影响着接收查看新闻的每一位大学生,对于大学生本身既定的思想目标更是有着强烈的冲击与修复。

这就需要传媒事业在注重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

要经过筛选,传播积极健康的文化。

4、教育改革的消极影响。

教育改革后,大学生需要经历十二年的磨砺,高考试剑,披荆斩棘进入大学。

在小学、中学阶段都有老师、家长督促认真学习,有集中的,确定的大学目标去努力。

而一进入大学,十二年的目标完成,暂时还没有新的目标,并且远离家乡,出于自由状态,这时没有人的督促,习惯性的慵懒,思想偏向于沉沦。

看来完善教育制度还是一项重大的工程,大学录取也不应该仅仅注重分数,要如此多的“高分低能”有何用?5、大学生自身自制力差,难以抵制诱惑。

在家庭的呵护下,大学生接触的社会面小,而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让大学生眼界大开,自身抵制力差的同学就开始沉迷于这些事物,例如没日没夜的通宵,屡次逃课,等等。

诱惑无处不在,但是抵制力却不是无懈可击。

从自身做起,抵制不良诱惑,才是大学生端正思想,积极向上之根本。

五、对策和建议(一)、社会方面1、大力发展和解放生产力,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更新学校相关配套设施,支持学校思想教育事业发展。

1、建立健全法制体系,完善法律漏洞,积极解决有关社会不公平现象的问题,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氛围,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的信心。

2、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对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加以关注,积极为大学生的实践体验广开门路,积极支持学生亲近社会,感受社会的进步,客观认识社会现象,摆正自己的位置,将自己的人生观引到正轨上来。

(二)、学校方面1、开展系统的思想教育课程,贯彻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教学,将人生价值观纳入思想道德课程,令学生充分吸收“精神营养”,掌握和学习价值观基本内容,明确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才是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能够把对于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的认知放到实践中加以体验和践行。

转变教育理念,开展多种形式教学活动,例如开办讲座、举办辩论会、进行趣味道德知识游戏等等,深入浅出,知行统一,求真务实。

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促进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树立。

摆脱与家长沟通的真空状态,达成稳定的长期的有效的信息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三)、家庭方面1、做好模范榜样,家庭监护人是大学生的第一教师,引导大学生不做与道德相悖的事情,端正其不正确的思想,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主动与学校加强沟通与交流,即使了解学生在校状况,与学生本人也保持稳定联系,观察其人生目标的变动,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做正确的事,引导其设计人生道路,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坚持坚定的追求与信仰。

(四)、自身方面1、大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开设的思想教育课程,及时发现自身的思想偏差,改正错误的思想观念,坚持马克思主义为主体的思想指导,提高自制力与自控力,能够抵制现实中的诱惑。

提高思想觉悟,与时代主流思想相符合。

2、主动与老师、家长交流自己的想法,借助他们的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实际的基础上确立人生目标,周期性的反省自己,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负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