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街道关工委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可编辑版】

关于街道关工委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可编辑版】

关于街道关工委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关于街道关工委工作经验交流材料街道地处湖州城市中央商务区,总面积约3.2平方公里,辖区8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4263人,共8057户,其中青少年1697 人,辖区内有中小学1 所,老干部、老专家、老军人、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人员300余名。

街道关工委在市、区关工委的精心指导下,在街道各部门的配合支持下,紧紧围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这个主题,发挥优势、创新载体、狠抓特色,使街道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红丰西村社区获省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安定书院社区获市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1、健全网络聚合力,夯实工作基础。

完善的组织网络、丰富的育人资源和有活力的队伍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基础所在。

爱山街道以提升工作水平为核心,健全网络聚优势,整合资源添合力,不断夯实工作基础。

一是完善基层网络强组织保障。

为了使关心下一代工作真正做到有人谋事、有人管事、有人办事,街道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联合、多方配合”的大格局,进一步推进街道关工委组织网络化、队伍优良化、工作规范化。

首先明确由街道组织委员分管关工委工作,团委书记任关工委专职副主任,妇联主席任关工委办公室主任,综治办、计生委等部门人员代表、学校老师代表、“五老”代表等七人组成工作委员会,既充分发挥了组织、团委、妇联等部门职能优势,也确保关工委日常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同时,在街道8个社区都成立了由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关工委主任,妇联主席任副主任,社区干部和“五老”为成员的社区关工委组织网络,全面实现“纵向到底”的目标。

其次,充分发挥关工委的牵头协调作用,注重与宣传、教育、文化、老龄办、工会、团委、妇联等各部门的联系,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及扶贫帮困等各方面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在人员、阵地、活动等方面共建共享、互补相融,真正建设“横向联合”的组织网络。

再次,加强与街道辖区内学校、派出所以及消防、监狱等部门的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有效利用特殊资源,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为做好街道未成年人的教育关爱工作起到“积极配合”的作用。

二是整合“五老”资源促作用发挥。

为了充分发挥辖区内广大“五老”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独特优势,街道通过“组建、管理、服务”三举措,有效整合“五老”资源,切实发挥“五老”作用。

首先,及时掌握了解新退下来相对年轻的“五老”情况,并对“五老”的特长、爱好等进行统计,按照自愿参加、量力而行、就地就近的原则组建好“五老”队伍,把更多的相对年轻、身体健康、有奉献精神、有影响力的老同志吸引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来,目前街道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骨干有38名。

201X年7月在红丰西村社区成立了由13位“五老”组成的市区首个社区关爱团。

其次,加强“五老”队伍的日常管理,完善吐故纳新机制和培训机制,定期召开“五老”座谈会,形成“五老”骨干群体进一步壮大、力量组合进一步优化、工作热情进一步高涨、工作成效进一步提升的良好局面。

再次,努力为“五老”队伍发挥作用做好各项服务支持工作,帮助解决在开展工作中遇到的各项困难,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如对场地、经费等方面加强保障,同时,关心“五老”的生活状况,经常走访看望,进一步保护和激发“五老”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仅201X年街道“五老”累计授课及开展活动36次,受益学生达到1512多人次,街道肖德润同志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另有2人被评为省级个人先进, 7人被评为市级先进,陈诗寒、周志虹、肖德润等3名从事关工委工作十五年以上的“五老”骨干先进事迹被编录了市关工委《春华秋实》一书,并通过《吴兴时讯》进行了专题报道。

三是发动志愿者参与添队伍活力。

为了使关心下一代的工作队伍更有生机与活力,街道积极发动具有不同特长和不同专业水平的志愿者,广泛参与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来。

首先是通过与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求真学院教育系的结对共建,发动大学生志愿者走出校园、了解社会、服务社区、关爱未成年人,通过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利用周末、假期到社区开展青少年结对帮扶、社会实践等活动,协助街道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其中安定书院社区被评为“省级优秀大学生实践基地”。

其次,积极发动家庭教育专家、优秀青年教师,退休老教师等组成家庭教育志愿者队伍,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将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传播给家长,协助街道为未成年人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再次,在街道范围内广泛招募具有优秀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的“道德志愿者”,通过对未成年人进行宣传劝导、带领未成年人共同开展公益活动等言传身教式的方法,协助街道共同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2、创设载体活形式,提升育人实效。

创新内容、创新载体、创新形式,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活力所在。

为此,爱山街道关工委以提升育人实效为目标,把握契机,创设载体,搭建平台,使关工委工作既生动活泼,又切实有效。

一是以“道德门诊”为载体,强化青少年德育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中之重,街道为了进一步提升教育实效,抓住“公民道德日”契机,于201X年9月20日开创“道德门诊”这一全新载体,通过“强化宣传优氛围、因地制宜办活动、社校联合树新风”,切实强化青少年的德育教育。

首先,充分利用社区网站、黑板报、橱窗、大学生宣讲团等平台,通过发放公开信、文艺汇演等方式对“道德门诊”活动进行宣传,激发青少年的参与热情,形成社区青少年人人争做文明事,人人争当文明人的良好氛围。

其次,各个社区纷纷根据各自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各具特色的“道德门诊”活动,如狮子巷等社区开通“道德热线”、“道德qq号”,方便青少年通过电话、网络找到道德医生开“方子”;安定书院社区建立首问责任、登记核实、情况告知、跟踪服务四项制度推进活动,确保青少年改正各种不文明不道德行为;友谊社区建立“小小文明劝导队”,通过青少年来引导大家“文明行为从小做起,文明礼仪从我做起”,进一步激发青少年想文明、做文明的积极性;红丰西村社区建立“爱心银行”,把青少年的文明行为以“爱心币”量化,用“爱心币”积分的形式,把社区青少年的各种表现计入“储蓄卡”,通过评选“爱心富翁”激励青少年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道德品质。

再次,加强与新风实验小学等学校的联合,将社区的“道德门诊”活动延伸到学校,通过发出文明道德活动倡议书、组织“我承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签名活动、发动“小小啄木鸟”队伍对学校内的各种不文明不道德行为进行劝导、开展“道德小卫士、诚信小标兵、文明小市民、互助小伙伴、父母小帮手”评比等系列活动,构建社区、学校、家庭“三教一体”共同关注孩子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模式。

二是以“暑期活动”为契机,强化青少年素质教育。

加强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爱山街道牢牢抓住暑期这一开展素质教育的黄金时机,加强学校、社会、家庭的互动,围绕“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三大主题,精心设计和开展了多项立意深远、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暑期活动。

首先,街道按照区关工委“以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成长”的要求,通过举办革命传统教育讲座、带领青少年参观军事博物馆、讲史说今话家园、组织中小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等多种形式,不断丰富教育形式、深化教育内涵。

今年,紧紧抓住建党九十周年契机,深入开展并积极参与“学党史、读经典”主题读书活动、“大手牵小手,永远跟党走”革命传统教育、“党在我心中”主题征文等活动,引导辖区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

其次,邀请“五老”、律师、法官、消防员、交警等人员进社区、进家庭开展法制宣传和安全意识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学习法律知识、安全知识和健康生活常识,使他们树立法制观念、掌握安全技能、学会用火、用电、上网、外出交通、独处等日常生活安全知识和技能。

如,街道公共安全监管中心与辖区单位金宝贝早教中心一起组织小朋友及其家长前往XX市消防支队参观,提高消防安全意识;红丰西村社区在今年暑假举办了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系列讲座。

再次,街道以培养青少年实践能力为目标,针对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广泛开展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为辖区内少年儿童搭建体验社会、感悟生活、提高素养、锻炼能力的平台。

如,各个社区充分发挥巾帼教师志愿者和“五老”作用,深入开展争做“文明小使者”社会公益行动、“科技小能人”科学探究行动、“小小读书郎”快乐读书行动、“安全小卫士”感悟体验行动、“生活小能手”动手实践行动等“五个一”活动;安定书院社区开设手语课、举行手工制作比赛;上下塘社区组建“小小文明护绿队”,开展环保护绿行动。

三是以“家长学校”为平台,强化青少年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爱山街道采取“提素质、传理念、强协作”三步递进的工作方法,努力为辖区内青少年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首先,在充分认识到“家长是孩子身边的第一老师”的基础上,以提升家长素质、培养合格家长为目标,利用“家长学校”组织开展“家长学习日”活动,邀请老师进行政治理论、法律知识、道德规范、时事政策等方面的授课,引导家长自觉提高各方面素养,在言传身教中为孩子起到榜样作用。

其次,街道以“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为主题,发挥“家庭教育志愿者”队伍的作用,结合“千名教师进社区服务社会促和谐”活动,依托“家庭教育大讲堂”平台,向辖区内广大家长普及推广科学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再次,针对“家庭是青少年成长中最重要的环境因素”这一客观实际,开展“科技文化进家、美德进家、健康进家、洁净进家、法律进家”“五进家”活动,组织“文明家庭、绿色家庭、廉洁家庭、学习型家庭、平安家庭”等系列创建活动,提升家庭整体环境,强化“三教携手”协作模式,共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附送:关于街道创新社区管理调研报告关于街道创新社区管理调研报告北延新居,是XX区首批高层拆迁农民集中安置居住区,占地149.69亩,北延新居a、b区于20**年12月建成入住,区于201X年4月建成入住,共24栋3598套房屋,建筑面积376万平方米,集中安置高家、太平、甫家等8个社区居民共6176人,现登记流动人口5226人,党员176名、流入党员5名。

近年来,大丰街道创新管理模式,全面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

一、一核多元,创新社区管理模式为加强北延新居各项事务的总体协调与管理力度,不断完善社区组织体系抓好社区建设,北延新居社区在新居入住时便从社区党组织建设入手,充分发挥一个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推行多元化管理模式,营造了“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社区建设氛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