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乡镇民风建设工作汇报材料篇一:乡镇文化工作汇报材料乡村大文化花开正茂盛——xx镇实施文化名镇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xx镇确立了“天上王城,天下xx”文化高地的总目标,以推介春秋文化为载体,激活群众参与文化创造的热情,不断繁荣群众文化生活业态,实现了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的双丰收。
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一、领导重视是做好文化体系建设的关键。
省、市、县各级领导都到xx检查指导过工作,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也许就是xx文化体系建设的动力。
xx镇党委、政府更是把文化体系建设作为全镇的重点工作来抓。
一是成立了以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宣传文化工作领导小组,配齐配强文化站工作人员,镇、管理区、村三级连动,全力结合。
结合桃花节、采摘节、文化广场、文艺演出、春秋古墓、崮韵风光、旧址遗迹,擦亮文化牌,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
二是将群众文化活动经费列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建立完善文化工作机制,确保全镇文化事业建设的全面发展。
二、以镇综合文化站为重点,加大投入,强基固本,为群众文化生活搭建平台。
加大经费投入,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
一是投资40余万元新装修综合文化站,总建筑面积达860平方米,设有多功能厅、培训室、图书阅览室、书画室、游艺活动室、电子阅览室、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信息资源共享活动中心等。
其中图书室藏书5600余册,订阅报刊、杂志40余种,配备电脑20台,各类健身体育器材30件,设有宣传橱窗、板报栏、文化长廊。
镇文化中心的建设完善给镇驻地周边人群的健身娱乐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带动了全镇文化活动的开展。
二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依托各村现有的远程教育场所作为文化设施网点,把“共享工程”纳入文化建设整体规划,所有村庄的场所及设备均全部配齐。
三是逐步建设完善全镇46个村的农村文化大院设施建设,按照农村文化大院建有“三室一校”的要求,配齐图书报刊、健身器材、必要的演出设备等。
目前,全镇已建成46个村级文化广场,每个广场统一标示牌,统一安装照明,实现了全镇村级文化广场的全覆盖与规范。
今年又对各村进行了高标准的建设,每个村投资600元。
文化广场的建设使广大群众“娱乐有去处、活动有场地”,大大提高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文化效应凸显,呈现出文化场所规范齐全,文艺队伍持续壮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崭新局面,有力地推动了全镇文化事业的健康蓬勃发展。
三、广纳人才,组建队伍,加强培训,巡回演出。
一是加强镇村文化队伍建设。
配齐配强镇村文化工作人员,把年纪轻、文化高、素质好、真心喜欢文化工作的同志配到文化队伍中来。
二是广泛吸纳专业艺术人才。
深入挖掘农村文化员,从当地退休的教师、干部、业余爱好者之中找文化带头人,聘请他们作为村级文化工作指导员,从而推动群众文体活动的开展,改善农村的文化氛围。
三是大力培养全镇农村文艺骨干。
积极引导扩大农村文化受众面。
依托有形的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组织农村文艺骨干开展活动。
采取“拉上来”和“送下去”,业余骨干队伍平时利用镇、村文化中心排练,形成农民自办文化的品牌。
今年以来我们聘请县文化馆专业人员来我镇培训指导组建了6支文艺演出队,在全镇46个村巡回演出,据统计本次巡回演出观看的群众15000人,达到户均个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健全制度,强化管理。
一是通过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五大文化惠民工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在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中的实际困难。
二是成立“三队一组”(即文艺演出队、体育健身队、科技宣传队和文艺创作组),认真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政策、安全六进村活动。
三是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按照保护合法、打击违法的原则,组织清理整顿文化市场,确保全镇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协调发展。
五、以活动为载体,活跃氛围,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以基础文化活动设施为依托,结合传统节日适时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农闲时间传统节日的特殊文化意义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一是20XX结合“天下xx乡愁之旅,世外桃源崮乡之梦”的主题,成功举办了xx第四届桃花节。
20XX山东沂水xx第四届桃花节自4月4日开幕以来,吸引了十万以上余游客,挤爆了佃坪桃花山。
开幕当天,由山东电视台《唱响山东》组织的大型文艺演出像漫山怒放的桃花醉倒了游人。
蒋大为等众多明星真情献唱表演,给八方游客带来象征财富幸福的“桃花运”。
第四届桃花节除开幕式“相约桃花山、魅力xx行”大型文艺演出外,还包括山东省“鼎福杯--崮林泉乡四季xx”摄影大展颁奖暨摄影作品巡回展、第二届捷安特山地自行车大赛、沂水县旅游商品展销会、我与桃花源的故事——万名小记者走近xx采风活动、“游天下xx十里画廊,行美丽乡村世外桃源”微信征文活动、20XX年沂蒙“崮乡露营”暨户外运动活动、游桃源“十里泉乡”,忆乡愁梦回“崮”里、“马莲河水文化节”系列活动、以花为媒,相约xx招商洽谈会等十项活动也将陆续精彩呈现。
二是进一步加强文艺队伍建设,积极组织文艺下乡演出。
今年以来,文化站组织文艺演出队到桃花山、桃花源、桃花涧以及各村演出共77场次,观众达到12万人,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我镇将以这次现场会为契机,进一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促进综合文化中心在资源共享、功能完善、效益增强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全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建设“生态旅游强镇、历史文化名镇”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篇二:民风建设工作总结民风建设工作总结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张亮村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和邓小平理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民风建设的中心任务,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社区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认识开展社区教育,提高村民整体素质。
一年来社区积极发挥党支部在各项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村民文体活动与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活动为中心工作,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工作。
从加强村民各种政策、法律、法规观念入手,尤其在法律知识、文化宣传、廉政文化等工作宣传中,共出刊形式新颖的宣传板、宣传墙5处,为党员、村民、青少年开展各种公民道德讲座2次,利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让村民接受了爱国主义和模范先进事迹教育,为提高妇女维权意识,还为妇女提供妇女维权工作室。
利用学生们的假期为留守儿童讲解如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及法律常识。
通过开展科普知识和文化体育等方面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农村家庭中的老人、青少年、妇女了解科技知识,科普教育活动意义,提全体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进化了农村民风建设。
二、繁荣农村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发展培养良好民风。
社区建设的主体是村民,通过各类型的活动,把村民组织起来了,凝聚起来了,从而推动了社区民风建设全面工作开展。
1、春节前夕,社区积极组织以“迎新春、促和谐”为主题的党群共建联欢会。
首先,村主任书记李兴瑞向大会汇报前一年社区党建工作总结及提出下一年的党建工作计划;2、三八妇女前夕,社区组织村民骨干等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
妇女代表纷纷发言,谈了她们的思想,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积极参加构建“和谐社区”的意愿。
座谈会后,还开展了健康向上的娱乐活动。
3、三月学雷锋活动月期间,社区开展一系列学雷锋活动,利用党员学习日组织社区内青少年学习了雷锋生平事迹,邀请退休老教师宣讲了爱国主义教育课,孩子们深受教育。
4、七一前夕,组织全体党员进行党史教育,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党员轮训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净化了我村民风建设。
5、积极联系街道电影组,为社区村民群众放映民族团结、爱国主义等教育片、宣传片 5 场次,受到村民欢迎。
6、积极发挥网络宣传优势,积极开展党员远程教育工作,利用农村综合信息网上报信息千余条,交易额达十余万元。
民风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因素。
张亮村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贯彻执行上级指示精神,发扬成绩,摒弃不足,努力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张亮村村民委员会20XX年12月篇三:张程乡开展民风建设活动工作汇报张程乡开展民风建设活动工作汇报中共张程乡委员会张程乡人民政府20XX年8月3日自全县开展民风建设活动以来,张程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县委、政府的会议精神,以建设和谐富裕新张程为目标,采取“四项落实”(落实目标任务、落实方法步骤、落实实施单位、落实责任领导)和“三个深入”(深入宣传、深入农村、深入家庭),把民风建设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一、加强组织领导,力助民风建设取得新成效(一)宣传动员贯穿始终。
张程乡党委、政府以“下基层、解民忧、帮发展、促和谐”活动为主题,以民生服务中心建设为载体,及时召开动员会,传达了隆德县关于开展民风建设活动会议精神,制定了《张程乡关于开展20XX年“全乡民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对张程乡开展民风建设活动各个阶段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成立了张程乡民风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了目标,落实了责任。
各村围绕民风建设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结合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活动的开展,在干部群众中开展“进百家门、知千家事、暖万人心”主题教育活动,对我乡民风民情深入开展调研分析,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不同领域抓民风建设的重点。
(二)安排部署落实到位。
为确保民风建设工作各阶段各环节工作不出偏差、不留死角、不走过场,乡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乡村两级干部参加的民风建设工作专题会议,明确了“征求意见要广、查找问题要准、剖析根源要透、整改思路要明、解决问题要实”的工作任务和要求。
采取“五进五加强”工作措施,即一进机关基层站所,加强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提高便民为民服务意识;二进村入户,加强村级干部政治思想教育,深化“三务公开”的民主和透明,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提升民主法制意识。
三进清真寺,加强信教群众民族团结思想教育,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四进学校,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爱党爱国,尊师重道,塑造未成年人志向远大、追求新知的美好心灵。
五进街道,加强个体商户诚信守法经营和社会公德意识,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通过“五进五加强”的宣传教育形式,使广大干部群众对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有了更清更全面的认识二、落实目标责任,民风建设实践活动有声有色(一)广泛开展民风建设大讨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