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小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小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下面小编带来了小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欢迎大家阅读。

小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一、镇基本情况镇位于石阡县城南面,距县城8公里,国土面积75.33平方公里。

全镇辖15个行政村,153个村民小组,有5856户,2万余人,主要聚居侗族、苗族、仡佬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乡镇,虽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但在小城镇建设方面,基础差、底子薄。

原集镇由中魁村和玉虹居委会组成,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集镇人口仅为3750人,城镇发展缺乏特色、人气不足、规模不大、功能不全。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进入全省100个重点示范小城镇建设之列,镇党委、政府倍加珍惜,多次召开党政联席扩大会议传达全省、全市示范小城镇建设工作会精神,同时立即对小城镇建设工作进行了精心部署并付诸实施。

如今,集镇面貌有了较大改善,发展形势更加明朗。

二、工作开展情况(一)规划编制情况作为全省100个重点示范小城镇之一的同时,也纳入了县城城区规划范围,根据《石阡县小城镇建设实施》和县城第四轮总规修编相关,的定位是以发展农牧业、农副产品加工和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绿色产业型、商贸集散型小城镇。

在此基础上,围绕城区发展,我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出台了《镇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对集镇的目标定位、规划布局、实施措施等进行了进一步明确。

目前正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通过大力争取,整合各类资金,相继完成了集镇垃圾收集箱、电力、通讯网络线路和自来水改造;完成了集镇路灯安装和美化、绿化;完成了集镇后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和计生服务楼改扩建项目;完成了河东村寨道路三横三纵、四周环绕、户户通车的路网建设和180户农户民居改造,配套建设了风雨亭、农家书屋和农民文化活动家园;启动实施了河西蒙古民族村寨打造;同时,投入资金大力开展集镇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充实了环保队伍,对镇区的污水排泄暗渠进行了疏通治理,落实了门前三包责任制,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彻底取缔了马路市场和占道经营行为,使镇区环境卫生得到了根本改善。

(三)项目编制及启动情况以来,通过与上级各部门对接,我镇编制和申报了多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

其中:支撑项目石阡县龙地坝-城市道路已完成可行性研究,现正在进行初步设计编制;国际温泉城项目,得到了国开行贵州省分行的意向性支持。

自纳入县城城区规划以来,由于前期没有控制性规划,导致一些项目建设受限,随着3月2日控制性规划原则通过市城规委的审查,多个项目得到顺利启动,前期征地工作正紧张有序进行。

目前在建项目有:①投资4000元的石阡县第三人民医院项目;②180套公租房建设项目;③投入588万元的集镇防洪堤项目;④投入200万元的中学教学楼扩建项目;⑤融资5730万元收储土地1500亩;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资配送中心建设项目。

今年拟建项目有:①投资1250万元的镇污水处理厂项目;②木爪溪水库提级改造项目;③江口至瓮安高速公路石阡段项目。

④预计总投资6.14亿元的石阡县龙地坝-城市道路。

三、存在问题一是基础设施不配套。

因小城镇建设规模扩大和品位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跟不上发展需要,主要体现在供水、供电、卫生、绿化、排污、泄洪和路网等基础设施跟不上。

二是建设力度不够大。

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公共基础设施落后,导致城镇化进程缓慢,中心城镇职能发挥不够,拉动经济发展效果不明显。

三是失地农民就业难。

随着小城镇建设的推进,建设用地不断增大,大量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失地农民生存和就业问题势必成为阻碍小城镇发展的重要难题。

四、下步工作打算1、加强宣传动员,最大限度争取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强化规划管理,严格按照规划建设布局逐步实施,有序推进。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编制项目库,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依靠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建设的路子。

4、加大上跑力度,主动与上级部门对接,最大限度争取资金扶持,千方百计利用政策笼子解决资金困难。

5、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扩大城镇容量,促进城镇繁荣。

小城镇建设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优化城乡经济、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

为全面贯彻落实《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精神,今年以来,我镇确立了工业立镇、工业强镇,以重点镇建设统揽全镇工作大局的指导思想,立足区位优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经营、高品位绿化,拉大城镇框架,完善城镇功能,丰富小城镇内涵,强化产业支撑,开创了新村重点镇建设新局面,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基本情况新村镇位于新郑市城北,北与郭店镇、薛店镇接邻,东与和庄镇接邻,南与新建路办事处、城关乡接邻,西与辛店镇、新密市接邻,距新郑城区2公里,北距郑州32公里,东距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4公里,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8公里,107国道、郑新公路、新密铁路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境而过。

辖区面积74平方公里,辖梨园、张垌、新村、吴庄、七里井、焦沟、前洼王、代湾、文士湾、裴李岗、屯孙、云湾、二十里铺、赵庄、高千庄、牌坊庄、时垌、马垌、王垌、孙庄、鲍家、水泉、王毕庄、郝家岗等24个行政村,159个村民组,人口3.4万人。

耕地面积4.3万亩,人均1.3亩。

镇区面积6平方公里。

村村通柏油路,公路总里程82公里,其中镇区内公路35公里,构成四纵五横的交通网络。

102路公交车直达市区中心;镇区建有35KV、220KV变电站各一座,除满足区内用电外,还直接供应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用电。

电话装机总量2万门,移动电话机站覆盖全镇,小灵通机站覆盖镇区,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基本实现了家家通电话。

镇区有水厂一座,日供水能力1万立方米,镇区自来水普及率达100%。

各类学校19所。

镇区有中心幼儿园1所,小学3所,初中2所,高中2所(新郑一中分校和新郑三中),中专2所(新郑市第三职业中专和郑州工业科技专修学校),大学1所(郑州华信学院),文化站1个,图书馆1所,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文化教育体系。

电视差转台2个,转播节目已达到45套,覆盖镇区并迅速向农村延伸。

全镇现有医院1所(新郑市人民医院联合医院),市120急救接待站一个,卫生所25个(镇区8所)。

敬老院一所,占地48亩,可容纳50多名院民。

境内有双洎河和黄水河,主要水库有冯庄水库、望京楼水库和老观寨水库。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经济作物有花生、蔬菜和小杂果。

地下蕴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境内的裴李岗村是8000年前裴李岗文化遗址的首发地。

另有著名的玉皇庙、望京楼及公主湖等名胜古迹。

地下蕴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镇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2%,建成瓯江花园和下沉式广场各一座,垃圾中转站3个。

自2000年开始,新村镇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河南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并先后获得“中州名镇”、“省奔小康示范镇”、“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镇”、“河南省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镇”“郑州市卫生镇”、“郑州市试点镇”等荣誉称号。

二、目前现状与规划近年来,在全镇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上级政府与我镇签订的各项责任目标全部完成。

镇区面积由原来的的6平方公里增长到13平方公里,镇区人口达到人。

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亿元,财政收入万元,镇区居民可支配收入元,镇区人均绿化面积平方米,人均道路铺装面积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以上,电话入户率%,自来水普及率达%,净燃料普及率%,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

“五个一”工程的下沉式广场投资万元,建设工程已全部完成。

在镇区管理方面,村镇建设管理所能够按照职责搞好建设规划,镇区建设工程发证率达到100%。

镇容镇貌良好,累计城镇基础设施投入建设资金万元,按照重点镇建设的有关要求,各项政策和配套资金得到落实,有力地促进重点镇建设步伐。

三、具体做法近年来,我镇充分认识重点建设的重要意义,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以重点镇建设统揽工作全局,按照建设“医药化工产业集群区”的战略目标,依托区位优势,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产业支撑),实现建设基础设施与培育产业优势并举,积极实施城镇带动战略,使小城镇建设步入了良性可持续发展轨道。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强力实施小城镇带动战略镇党委、政府把重点镇建设作为统揽工作全局的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主管副职和城建、工商、公安、土地、工业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重点镇建设领导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抓落实、督查检查,主管领导具体抓、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提高认识,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先后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村负责人到上海、江苏以及我省的南阳、洛阳等地考察学习,实地观摩。

通过考察学习,真正使镇村干部提高了对重点镇建设的认识,并根据全镇工作部署,结合本村、本部门实际,列出了各自的工作规划和发展方向,使广大干群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二)超前规划,合理布局,绘制特色的城镇发展蓝图1998年我镇邀请有关上海同济大学专家对新村镇区进行了总体规划。

根据我镇发展,今年又邀请郑州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对新村镇的总体规划进行了完善、修编。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以规划为指导,正确处理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做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

并对重点地段规划进行细致调整,超前建设,以带动周边发展。

(三)加大投入,完善设施,打造医药产业集群区今年以夹,我镇按照重点镇建设有关要求,按照政府引导,充分利用社会资金的原则,多方融资,先后投入资金近2100万元,高标准建设新村。

一是完善建成区,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完善,镇区中兴大道东段改造工程共投入资金500万元;投资万元,开挖埋设排污管公里,公里已经完成。

二是全力打造新区。

首先进行了公益设施配套,今年投资万元,改建镇直幼儿园;投资350万元,完成了新村镇第一初级中学扩建工程;总占地面积平方米的下沉式广场,现已竣工。

(四)实施“工业立镇、工业强镇”战略,强化产业支撑产业支撑是城镇化的基础。

几年来,新村镇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医药化工群体优势、磨料群体优势、集贸市场优势、经营人才群体优势,坚持以小起步,以多取胜,突出主导,形成集群,努力打造新郑“新区”。

确立了把新村建设成为“北城医药化工产业集群区”。

目前,区内企业近200家,全镇个体工商户达到家,张垌村的绿色瓜果、蔬菜畅销郑州,使新村成为新郑发展环境优、产品结构最好的乡镇,实现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五)严格管理,加强监督,实现建设与管理协同发展为了切实提高小城镇的管理水平,我们注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建立管理网络。

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所负责对镇区规划建设进行了管理监督;环卫所负责对镇区环卫保洁、绿化负责;工商所负责镇区摊位秩序和店内经营负责;公安部门负责镇区车辆秩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