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农产品批发市场分析与国际农产品市场经验借鉴2.1 现状分析2.1.1 行业概况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国“菜篮子”工程带动下,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迅速发展。
据农业部统计,到2005年底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发展到4,000多家,其中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已有503家。
四川省是全国农产品,特别是蔬菜、水果的主产区之一,蔬菜、水果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近5%,全国排名第6位,良好的农业基础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图2-1 四川省2003-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随着农产品商品率不断提高,四川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
据四川省有关商业系统统计,截至2007年,纳入全国和四川省试点的18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和8个农产品流通企业共投资6.3亿元,对18个准公益性项目和8个基础设施项目进行了建设改造,并先后有22家农产品市场成为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已基本覆盖了四川所有城市和农产品集中产区,初步形成了包括蔬菜、海水产品、肉类、花卉、果品、粮油、干杂副食、土特产品等经营品种齐全的批发网络体系,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导力量,有效降低了流通成本,扩大了四川省农产品的辐射范围,同时也很好地解决了农产品销售不畅的问题。
表2-1 四川省市州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名录续表2-1 四川省市州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名录27 资阳城南市场南门良种场28 资阳城北市场西门桥主街资阳29 资阳城西市场北门商业街30 西城蔬菜市场巴州区草坝街91号巴中31 江北水果市场江北滨河路西段32 雅安康藏路蔬菜批发市场雅安市康藏路131号雅安33 康定县将军桥市场康定县将军桥甘孜34 康定县郭达市场康定县郭达桥35 西昌市广平市场西昌市滨河路24号凉山由于我国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和集贸市场等农产品流通环节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贩运商规模化及规范化程度较低,它们仍需要依赖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农产品流通,因此,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核心地位。
图2-2 我国农产品流通一般体系目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模式包括三种:(1)产地市场。
如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2)销地市场。
如深圳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3)产销中转市场。
四川省作为农业大省,具有较好的农业基础,但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产品交易习惯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省内农产品批发市场既不是产地市场,也不是销地市场,而是典型的产销中转市场。
作为典型的产销中转市场,四川省内农产品批发市场一方面要承担四川省内农产品中转外销的任务,如彭州蔬菜批发市场;另一方面,全国各个省市,如东三省、山东、西安、贵州、云南等地的农产品也通过它们进入四川省内。
2.1.2 行业特点总的来说,四川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状具有如下特点:专业市场异常发达,综合性市场数量很少目前,四川省内建设规模较大、经营品种相对齐全的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不多,以本次调研的6家四川省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例,仅成都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1家是综合性市场。
其它5家都是专业性较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以经营蔬菜批发业务为主,如龙泉驿聚和(国际)果蔬交易中心、彭州蔬菜批发市场和泸州川南农产品批发市场。
除本次调研的典型农产品市场此外,四川省现有专业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多以经营蔬菜和水果批发为主,如乐山市城东蔬菜批发市场、内江市红牌蔬菜批发市场、遂宁南津桥蔬菜批发市场、宜宾市石龙奄综合服务公司蔬果批发市场、巴中西城蔬菜批发市场、雅安康藏路蔬菜批发市场、驷马桥水果批发市场、内江蟠龙水果批发市场、绵阳市万馥果品批发市场和江北水果市场等。
从整体上看,四川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呈现出以专业性市场为主导的格局。
“租金”加“进场费”是四川省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盈利模式根据行业调研和实地调研后发现,四川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收入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收取摊位租金。
一般是指需要在批发市场拥有固定摊位的经营品种,例如粮油、副食、水产等。
收取方式包括:(1)按照固定收费标准,一年一收;(2)摊位招标,一年或者半年一收;(3)除了按照收费固定标准收费外,对选号顺序进行招标收费等。
第二,收取进场费。
一般是根据进入市场交易的车辆的类型、数量以及农产品的种类收取一定的进场费,龙泉聚和(国际)果蔬交易在成都市处于一级批发市场的地位,其进场费根据蔬菜来源(分为本地菜、短途菜和长途菜三大类)收取。
在现有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赢利模式下,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是通过收取租金或者入场费的方式,与农产品购销商之间分享农产品批发的利润空间。
在农产品批发市场面临着同行的激烈竞争的局面下,农产品批发市场经常陷入提高自己的盈利水平和培育购销商的两难选择之中。
因此,各个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收费标准都是在权衡上述两者之间的关系后作出的一种“均衡”选择,大多数批发市场为了市场生存,采用“低租金”的经营策略,以低租金吸引商户入驻,通过提高市场农产品交易量来保证市场正常的营业收入。
现代经营管理方式在部分农产品市场开始得到应用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四川省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已不仅仅停留在提供交易场地、功能单一的初级阶段,开始向管理规范化、服务多功能化发展,例如,通过加入或设立全国性的信息网,或以电子信息屏幕形式,向社会公布信息;引入了电子票据结算等现代化交易方式,提高了交易的规范性;实行会员制,提高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尝试使用拍卖竞价、电子商务等交易方式,虽然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的应用程度与我国东部发达省份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但部分农产品市场已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有助于提升四川省农产品市场整体行业水平。
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服务链条不断拉长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市场顺应形势的要求,不断加强软件、硬件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不仅提供农产品集散场所,还逐步开展农产品包装、贮藏、运输以及信息传递、代理结算等配套服务,有的还建立了生产基地的加工配送中心,开办连锁经营网点,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配套服务业务收入占农产品市场收入的比例有所提高,为各农产品市场本身升级换代创造了有利条件。
市场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态势随着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产品市场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多形式的竞争格局,各种农产品购销个体户、专业户、联合体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农产品批发市场自身的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目前,四川省主要农产品市场的投资主体包括国营、乡(镇)村集体和私人三种。
第一,国营农产品批发市场。
具体包括:(1)由国营粮食部门投资创办的批发市场,多是专业类批发市场,如新都粮油批发交易市场;(2)由国营蔬菜和果品公司创办的批发市场,是国营商业部门原有业务扩展和延伸,如双流白家农产品物流中心;(3)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创办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例如彭州市蔬菜批发市场。
第二,乡(镇)村集体创办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例如成都禽蛋批发市场。
第三,完全由私人投资创办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例如泸州川南农产品交易市场和金江蔬菜水果批发市场。
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为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带来了行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人才和管理方法,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加剧了区域性市场的竞争程度,提高了后进入者的行业进入门槛。
2.1.3 行业政策2.1.3.1 我国2006年2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将“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列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之举,农产品批发市场因此获得良好的发展政策环境和升级换代的机会。
与之配套的具体扶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政策包括商务部“双百市场工程”和农业部“升级拓展5520工程”。
此外,“十一五”时期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规划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农产品连锁经营试点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也都有明确的扶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政策。
(一)“新农村建设”2007年1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落实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相关具体举措,其中对我国各省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影响深远的包括以下几方面:“积极发展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单一的、不成熟的农产品市场主体是制约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实现规模化经营的主要原因之一,该项举措将逐步改变目前我国批发市场交易以散户为主体的格局,有利于批发市场进一步发挥规模效应。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市场服务。
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其对农产品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核心环节,必须肩负起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任,强化质量监控服务功能。
“建设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发展新型流通业态。
采取优惠财税措施,支持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企业发展。
合理布局,加快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该条内容明确了国家对扶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走规范化管理道路的决心和力度,有利于增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渠道掌控力;同时,也透露出国家将对目前不合理的批发市场布局进行调整,相当一部分不符合政策要求的市场将被关停并转的计划。
“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直接向城市超市、社区菜市场和便利店配送农产品”该项举措将很有可能较为明显的分流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渠道中的份额,日益发展的直供模式是未来农产品批发市场面临的主要挑战。
(二)商务部“双百市场工程”商务部会同农业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标准委选择100家左右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全国性和跨区域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加强物流配送、市场信息、检验检测、交易大厅、仓储及活禽交易屠宰区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而发挥标准化市场的示范作用和辐射效应,带动和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全面创新,完善设施,规范经营。
“双百市场工程”的主要目标是:从2006年起,力争用三年时间,通过中央和地方共同推动以及重点市场、重点企业示范带动,完成全国一半左右(约2000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
目前,“双百市场工程”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扶持了一批在行业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领先企业。
(三)农业部“升级拓展5520工程”“十一五”期间国家农业部将在全国组织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拓展5520工程”,即在5年内通过多方筹资重点扶持建设500个农产品批发市场,推进设施改造升级和业务功能拓展20项工作。
(四)“十一五”时期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规划该规划中提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体系,要纳入政府公共财政支持范畴,加大投入,重点支持,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其快速发展。
”同时提出要增加在农产品批发市场方面的投入,“积极争取计划、财政等部门的投资,重点支持农产品市场的水电路系统、信息收集发布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系统、电子统一结算系统、环保卫生等公益性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