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板印制电路板元件焊接工艺守则
1、为保证电子控制组件的焊接质量,确保电子装置的运行可靠及动作的准确性,特制定本守则。
2、适用范围:适用于电子控制组件中印制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的焊接。
3、操作步骤:
焊接的原则:杜绝开焊、虚焊、漏焊,以保证导电良好、排列上抗震及防止意外短路等引起的拒动作、误动作发生。
3.2、检验合格的印制电路板应存放在专用工位箱内,不可堆压、挤碰,避免损坏。
3.3、元件的标称值、参数、型号、极性等标记,原则上应朝上。
为调试检修方便观察,可以
朝其它方向。
3.4、小型柱状元件最好不要竖焊,宜横卧,元件离开电路板不要太高,尽可能小。
在单面电
路板上,如以牢固为主时,应将元件紧贴印制电路板,以加强抗震耐冲击,减少短路的机会;双面电路板上,应留有1.5mm 的间隙,以免造成短路,见附图1。
附图1:元件引线弯曲成形
3.5、为防止短路,需要在元件的引线上外套塑料套管时,套管的颜色,建议正极、电源用红
色;负极、地线用黑色。
3.6、元件的排列方向要整齐美观,其高度尽可能一致。
先焊接高度较小的元件,再焊接高度
较高的元件。
最后焊接电位器、继电器、开关等器件。
3.7、集成电路类元件,应严格遵循其相应的特殊要求。
如MOS 器件,焊接时应采取一些消
除静电的措施。
3.8、为防止焊接时温度过高,一般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电子元器件,应将恒温电
烙铁的温度设置在300~350℃,焊接时间小于等于3S ,若焊点较大,可适当延时焊接时间至5~6S 。
焊接DSP 芯片烙铁温度应控制在300℃以内,单次焊接时间控制在3~4S 。
(可结合印制板焊距,把元件引线预先弯曲成形,见附图1)
3.9、必须使用中性焊剂,禁止使用焊锡膏、焊油等酸性焊剂!否则将引起慢性腐蚀,引发漏
电,造成短路,毁坏组件。
3.10、焊接点要求圆滑、光亮、牢固,大小适中一致,呈半圆球状,不允许焊锡堆积、虚焊、
漏焊、气孔、夹渣等现象,见附图2,3。
(a)焊锡过多(b)焊锡过少(c)合适的锡量
合适的焊点
附图2:焊锡量的掌握
薄而均匀
附图3:典型焊点的外观
3.11、焊后剪去引脚多余的部分,引脚露出焊点1.5mm ,注意避免在焊点齐根处下剪!
焊前已修剪的引脚或不需要修剪的引脚,要特别注意焊接质量,不要急于用焊
锡覆盖。
3.12、片状元器件的手工焊接方法如下:
3.12.1、在焊接之前先在焊盘上涂抹助焊剂,用烙铁处理一遍,以使焊盘镀锡良好。
3.12.2、焊接贴片阻容元件时,可以先在一个焊点上镀上锡,然后用镊子拾取元件放上元件的
一头,镊子夹持元件的同时,焊接上镀锡的这一头,再看看是否放正了。
如放置到位正确,最后再焊接另一端;若不正,重新进行焊接。
见附图4。
附图4
3.12.3、焊接IC芯片时,用镊子小心地将芯片放到PCB上,使其与焊盘对齐,且要保证芯片
的放置方向正确。
用工具按住芯片,烙铁头蘸上少量的焊锡,焊接两个对角位置上的引脚,使芯片固定而不能移动。
然后重新检查芯片的位置是否正确良好,如有问题,可进行调整或拆除并重新对准再次焊接。
在位置正确的情况下,再焊接另外两个对角,最后依次焊接其余引脚。
在焊接这些引脚前,应先涂助焊剂,再焊接。
焊接时要保持烙铁尖与被焊引脚并行,防止因焊锡过量发生搭接。
3.12.4、焊接完所有引脚后,用助焊剂浸润所有引脚以便清洗焊锡。
最后检查是否有漏焊、虚
焊及搭锡现象,并对应地进行补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