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通建设路桥施工企业转型分析(DOC)

交通建设路桥施工企业转型分析(DOC)

交通公路建设路桥施工企业转型分析
我国路桥施工企业长期以来,受地方保护、管理粗放、恶性竞争影响,整体行业利润率远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兼之业主强势、原料价格波动等外界因素,行业生存环境恶劣。

因此,转型升级成为众多大型路桥施工企业的发展主题,笔者试从国内外典型路桥施工企业的发展模式、业务组合入手,探究路桥施工企业转型现状及注意事项。

一、路桥施工企业转型需求强烈
发展空间有限,亟需新的增长点。

长期来看,路桥施工企业发展空间不容乐观,近年来交通设施建设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在过去的五年里发展迅速(年均投资增长16%)。

虽然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路密度仍存在一定差距(见图1),但随着经济持续增长,交通设施的建设必将趋向健全,目前东部地区已超过发达国家水平。

因此长期来看,路桥施工行业规模有限,增长速度趋缓。

另一方面,公路施工项目区域性较强,地方保护效应明显,对于施工企业,尤其是地处中部、东部等交通网络完善区域的施工企业,前景不容乐观。

图1 世界主要国家公路密度(左)及人均公路里程(右)对比图(2009年数据)
利润多方挤压,寻求新的利润源。

路桥施工企业的利润受到多方挤压。

一方面由于进入门槛不高,行业监管规范度不足,行业内资质挂靠、借用的现象层出不穷,在恶性竞争下,项目利润严重压缩。

另一方面,路桥施工项目受原材料价格影响突出,材料是项目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商混、沙石、沥青等原材料不断上涨,对施工项目,尤其是工期较长的施工项目,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不少项目已处于亏损状态。

此外,路桥施工项目的业务方通常为地方政府或大型央企、国企,施工单位与业主方议
价能力不高,在政府债抬高企,银根紧缩的情况下,项目回款率较低,降低了施工单位的实际利润额。

因此,目前路桥施工企业转型的诉求非常迫切,希望通过业务拓展,扶持、培训新的增长型业务,提高经营效率,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二、国内上市企业多沿产业链延伸升级
从国内上市企业发展方向来看(见表1),大多数企业选择了产业链延伸,向工程咨询、设计、材料经销、设备租赁等业务拓展,这类业务虽然拓展壁垒低,与集团主业之间能够形成有效的合作互利,但业务规模受限于主业规模,不能形成有效的避险、拓展方向。

也有部分企业进行了业务升级拓展,如浦东建设、四川路桥,通过BT项目,获取了较高额的利润,但这类业务所需资金额较大,风险也较高,不适于快速扩大。

不少企业也进行了施工产业链关联度较小的多元拓展,如浦东路桥的环保产业,四川路桥的水力发电等,就当前发展来看,多元化业务拓展进度差别较大,拓展难度很大,许多企业都曾进行过不相关业务的缩减,如山东高速的园区项目。

对路桥施工企业来说,在业务相关度较低的情况下,业务选择、管理应更为慎重。

表1 我国部分路桥施工类上市企业业务布局一览
二、国外企业呈现出专业化特点
从国外路桥施工企业发展实践来看,大多数跨国型、大规模的施工企业均采取专业化的发展模式,如瑞典斯堪斯卡公司,法国万喜集团,德国豪赫蒂夫等(见表2)。

表2 国外知名施工企业例举
专业化的发展可以使企业集聚核心竞争力,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进而实现市场的拓展和利润总额的增加,因此国外的路桥施工行业多呈现出专业分工细,集中度高的特点。

这样的发展模式必须以良好的政府监管、规范的行业标准为基础。

三、企业转型发展实例分析
浦东建设从路桥施工转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BT及工程总承包为主要发展模式,大幅提高了施工项目利润。

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月9日,注册资本3.46亿。

经过13年的发展,到2010年,浦东建设总资产达139亿元。

公司是一家以工程建设为龙头、机械化施工为依托,集工程投资、管理、施工、测试、养护、沥青混合料供应、绿化工程、项目投资为一体的综合型股份制企业。

拥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和公路路面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浦东建设的战略转型始终坚持一个目标,三个创新。

即建成集团化的城市基础设施服务集成商,坚持融资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其业务从最初的沥青路面摊铺施工,逐步转向市政道路总承包及市政道路工程投资(见图2)。

到2008年,BT业务已经占整体利润比重的43.58%。

浦东建设抓住了城市建设的契机,成功将业务从路桥施工-城市间交通建设(经济发展初期)转向市政工程-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中后期)。

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其实现业务转型的主要原因在于优秀的技术施工能力、出色的融资能力、良好的政府关系、较低的融资成本
和良好的股权激励与绩效考核机制。

图2 浦东建设集团业务转型升级路径示意图
瑞典斯堪斯卡公司(Skanska)始终坚持“专业化”道路,竭力让自己成为建筑节能行业中业务最专业、产品最经典、技术最全面的建筑节能产品供应商。

瑞典斯堪斯卡公司(Skanska)是全球最负盛名的国际承包商、全球最大的建造商之一之一,目前在全球共有76,000多名员工。

该公司成立于1887年,总部设在瑞典斯德哥尔摩。

公司业务包括一般建设、公共工程建设、住宅开发、商业开发与运营。

和其它跨国集团一样,公司在利益的驱使下,也曾进入许多与建筑施工相关的行业,如建材,物业管理、装饰材料、五金用品等;也参股介入非相关行业,例如:电信运营、IT、电力开发等行业。

后期,由于多元化业务带来的管理压力和经营风险,公司对非核心业务进行了剥离、出售,并将剥离出售所得资金用于购买核心业务相关的潜力资产和技术(见图3)。

业务剥离完成后的1994年-2010年公司的营业额最高上升了3倍多,平均增长约20%。

图3瑞典斯堪斯卡公司(Skanska)业务布局演化示意图
斯堪斯卡公司从专业化到多元化,再到专业化的发展路径,与三星、GE等其他行业的跨国巨头公司不谋而合,多元化是企业发展阶段中为了达到拓展市场、提高投资收益、寻求业务协同等目的而进行的有益尝试,但保持核心竞争力,拥有核心业务的专业化发展才是企业长远生存的重要基础。

西藏天路始终坚持多元化拓展的经营策略,其发展的关键在于当地的市场禀赋及政府
的大力扶持。

西藏天路公司成立于1999年3月,公司资产总额1.99亿元,净资产7121万元。

目前,以公路、桥梁施工、水泥产品生产为主,兼营货物运输、汽车贸易、汽车机械修理、进口商品贸易、旅游等业务。

公司具有公路路面工程专业承包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市政公用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

截止2010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21.5亿,复合增长率24%,净资产10.59亿,比复合增长率29%.
西藏天路在业务发展中,始终进行多元化拓展的尝试,依托其市场、区域、技术资源,多向拓展,除施工相关业务外,积极尝试贸易、旅游、汽车、矿产等不相关业务(如图4所示)。

图4 西藏天路主要业务结构一览
西藏天路的多元化拓展,在于其具有的资源禀赋及政府支持,西藏天路进入水泥业务,缘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水泥的需求与供给存在较大缺口,市场空间巨大;公司进入冲江铜矿、则受益于当地政府“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区内企业控股”的发展思路。

四、对路桥施工企业业务转型的十六字建议:稳固本业,积极升级,适度延伸,谨慎投资
结合上述分析和企业转型拓展实例,总结路桥施工企业的业务布局如图5所示。

施工企业在转型中多依托业务或区域资源,拓展相关业务,以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丰厚的经营利润。

在业务拓展中,施工企业应着重注意如下几点:
1.专业化是发展核心。

保留专业化的业务基础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因此,路桥施工企业在寻求转型方向中应关注自身业务的稳固和发展。

同时,也可积极向高端施工、道路养护、园林、装饰、市政工程等发展潜力较大,利润较高、相关度高的业务转型,以实现业务拓展和利润提升。

2.全产业链发展是”鸡肋”。

虽然大多数的路桥施工企业都进行了全产业链的拓展,发展了材料经销、设备租赁等业务,但该类业务规模较小,利润率有限,同时,完全受制于主业发展,不能实现有效的风险规避,也不能帮助企业获取更大的发展前景和更高的利润。

因此,虽然拓展较为容易,却不能解决企业长期发展的问题。

3.非相关业务拓展应慎重。

从众多企业实践来看,非相关多元化拓展成效不佳,山东路桥、VINCI等都曾对非相关多元化业务进行过大幅缩减。

因此在拓展中应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出发,筛选成长性高或能对主业形成有力支撑的业务。

同时,严格控制非相关多元
化的投资规模,避免风险。

图5 路桥施工企业业务布局、转型总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