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6课《琵琶行 并序》 课件(1)【部编本 必修上】

第6课《琵琶行 并序》 课件(1)【部编本 必修上】


感我此言良久立,
人 :
却坐促弦弦转急。 重
凄凄不似向前声,
闻 琵
满座重闻皆掩泣。 琶
座中泣下谁最多? 青
江州司马青衫湿。 衫
湿
“男儿有泪 不轻弹, 只因未到 伤心时。 ”诗人白 居易为何 在一个素 不相识的 琵琶女面 前泪洒青 衫呢?
•品读鉴赏之品“情”
•——谁解风物意
探究: 琵琶女对自己的命运有没有清醒的认识?

听夜筝有感
白居易
江州去日听筝夜,白发新生不愿闻。
如今格是头成雪,弹到天明亦任君。
【格是】已是。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分)
(2)试分析诗歌中作者情感的变化。(5分)
• ①用今昔对比的手法,把曾经白发新生时“不 愿闻”与现在头成雪了“弹到天明亦任君”进 行对比,以豁达之语表悲切之情。
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不畅快

甜润舒畅
唱了数十句之丝抛
入天际……
尖细高亢
——刘鹗《老残游记》
•品读鉴赏之识“知音”
•——谁解青衫湿 •快速诵读第三四段
• 一、字词项: • 突出刀枪鸣 古义:突然出现 今义:超出一般,冲出 • 颜色故古义:容颜 • 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 • 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年龄大了 今义:兄弟排序第一 • 秋月春风等闲度 古义:随随便便今义:指平常、普通 • 整顿衣裳起敛容古义:整理,理一理 • 今义: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 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义:以前 • 今义:是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一个词,向前方 • 暂:
• 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 是一种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
• 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花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 得到觉醒。
回顾全文,拓展主题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一个是被压 抑的真正知识分子,虽地位悬隔,但白居易能冲破封 建的等级观念,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强烈 的感情共鸣和交流,平等地看待一个地位卑贱的琵琶 女,将自己的仕途坎坷同她的昔为倡家女、今为商人 妇的遭遇作类比,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可见其对歌伎 人格尊重的进步思想。
4、莺语花底 宛转流畅
5、冰泉冷涩 阻塞压抑
幽愁暗恨
6、银瓶乍破 激越奔涌
7、铁骑突出 高亢雄壮
8、如裂帛 短促急迫
余韵悠悠
艺术效果 歌女技艺熟练
高超; 兼用比喻、通
感加强其形 象性。把抽 象无形的音 乐刻画成有 形可感的实 体,读者还 能体会出弹 奏着的情感
——
琵 尽琶 诉声
心 中 悲 愤 情
古人描写音乐美的词语和句子:
• 词类活用(一)名词的话用
• 1.名词作状语
• (1)浔阳江头夜送客
夜:在夜里
• (2)梦啼妆泪红阑干
梦:在梦里
• 2.名词作动词
• (1)歌以赠之
• (2)梦啼妆泪红阑干(3)遂命酒
• (二)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作动词
• (1)商人重利轻别离
• (2)江州司马青衫
• 歌:作歌 泪:流泪 命:叫,,吩咐
②伤己: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 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 难耐。
人悲,己怜,“同是天涯沦落人”。伤人
,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 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这“泪”,既是诗 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 会的控诉。
第三次演奏:

琶 女 :
满座皆泣

却 坐 促 弦 弦 转 急
琵琶女演奏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前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曲
低沉抑郁
孤单凄凉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欢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乐 急切轻快 深情回忆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曲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沉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思 冷涩凝绝 自伤身世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曲
• 重:看重 轻:轻视 湿:被浸湿
文中的琵琶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琵 • 年轻时色艺双绝,富贵子弟争献宠,生活中

充满欢乐,但以色取悦于人,饱含悲苦;
女 • 年长色衰,又值社会动乱,门前冷落,嫁作
形 象
商人妇,转徙江湖,过着凄清生活。
揭示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的 悲惨命运。
年轻时 年老时
• 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论语·述而》 ——《列子·汤问》 ——唐·杜甫 《赠花卿》
——《赤壁赋》
音乐描写
(王小玉)声音初不甚大,只觉
入耳有说不出的妙境:五脏六腑像熨
斗熨过,无一处不伏帖;三万六千个
本是京城女
年轻美貌——年长色衰
门庭若市——孤守空船
名满京都的艺人
夕日欢笑——今日辛酸
因年夜长梦色往衰而事嫁—商人—孤寂伤感
起对比反衬作用
去年辞帝京
被贬江洲 病卧浔阳
才华横溢的诗人
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
*①伤琵琶女:正如诗中云:“我闻琵琶已叹息, 又闻此语重卿卿。”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本 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 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
二者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不容 贤能的黑暗。
总结
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诗中叙述一 位琵琶女“年长色衰”后沦落的遭遇,也表达 了诗人“谪居卧病”中的凄凉心境。
2、结构上,以琵琶女的演奏贯穿全篇, 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情绪融为一 体;又以琵琶女自叙身世和诗人倾诉郁闷相 映成衬。
3、诗中运用比喻写乐曲的抑扬顿挫,出 神入化,对音乐的描写可谓绝唱。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悲

激越雄壮
强烈控诉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曲
曲终 曲终收拨
感受琵琶女弹奏技艺之高超——角度、方法 一、弹奏的动作:转轴、拨弦、轻拢、慢捻抹复 挑、曲终收拨当心划 动作娴熟连贯而有节奏
二、旋律的变化:嘈嘈、切切、幽咽、凝绝、银 瓶乍破、声暂歇、铁剂突出。 有急有缓,张弛 有度。
三、听众的反应:未成曲调先有情、此时无声 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 听众如痴如醉
1、贴切的比喻、环境的烘托。
描写音乐:以声喻声,以形摹声
音乐 特征 层次 情感
动作:转轴拨弦
(序曲) 先有情
神态:低眉信手
声声思
指法:轻拢慢捻抹复挑 (过渡) 无限事
1、如急雨 粗重急骤
2、如私语 轻微委婉
3、珠玉落盘 清脆圆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