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工业工程冲床滑块机构装配流程的工作研究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冲床滑块机构是冲床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冲床的装配过程中,滑块的装配将直接影响整个冲床的质量,同时也影响冲床的运作效率。
因此,滑块是冲床的核心内容,同时滑块的装配技术也是冲床的核心技术。
研究滑块的装配过程可以使冲床的生产效益得到很大的提高,使装配过程中能够在在最佳的时间内装配出合格的产品。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调查金丰公司冲床滑块装配车间装配的工作现状,利用人因工程和方法研究中的一些知识,对滑块装配的操作的流程及工作环境进行分析,测量。
能够从中发现问题和不足。
并能够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和改进方案。
以提高滑块装配的效率,降低装配成本,同时也保证装配的质量。
使装配系统能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而获得最高之的效益。
2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2.1 研究的基本内容(1)研究滑块装配车间的环境因素对装配流程的影响。
环境因素也是影响滑块装配过程的一个因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可以使员工保持认真的工作态度,可以让员工更乐意工作。
因此,好的工作环境可以间接地改善装配的质量。
利用工业工程专业中所学的人因工程,环境分析等知识,研究装配车间的环境因素对滑块装配流程的影响。
(2)研究如何更标准的装配滑块的各个零部件,并探索工业工程知识在改善装配操作流程的运用。
滑块的整个装配过程是影响装配质量的关键,利用工业工程中的方法研究和时间研究等知识,对工人的操作合理性进行分析。
并提出改善建议。
2.2 拟解决的问题(1)如何通过对现行装配车间操作进行现状调查与实地测量分析。
通过对装配现场进行调研分析,了解滑块装配的现状,搜集、并整理一些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来发现问题。
(2)装配流程中现存问题的发现,解决,改善。
针对滑块装配的现状的一些不足,进行整理,利用人因工程和方法研究中的知识对装配过程进行研究,并结合整理的数据,提出改善的建议。
同时,也要保证这些建议具有较好地可行性。
3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3.1 研究方法在该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将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分析。
第一是阅读大量关于方法研究和时间研究的一些要点。
第二,测量并分析装配车间的现状,并整理出数据。
第三,对装配流程进行熟悉,分析。
利用方法研究和时间研究的知识。
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想法。
4 计划安排与进度1.熟悉课题相关基础知识,文献综述(2周);2.现场调研(2周);3.装配操作作研究、分析与改善(7周);4.整理、撰写毕业论文(2周)。
参考文献[1] 孟刚,袁春兰.机械产品设计中零件装配的工艺性分析[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7,(06):67-69[2] 刘春荣,齐元胜,杨明忠.现代制造系统中的人因工程[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02,(01):45-47[3] 李庆党,戴国洪.基于减速器的装配序列规划方法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9,(08) :188-190[4] Alberto Rodriguez,David Bourne,Mathew Mason,Gregory F. Rossano ,JianJun Wang. FailureDetection in Assembly: Force Signature Analysis [J],2010,(08):21-24[5] Tianyang Dong . Ruofeng Tong .Ling Zhang . Jinxiang Dong. A knowledge-based approach to assembly sequence planning[J].2004: 1232~1235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工业工程冲床滑块机构装配流程的工作研究摘要:本文在阅读了大量关于改善装配流程文献的基础上,研究了机械的装配流程,利用人因工程和方法研究中知识对装配流程及工作环境等进行分析。
综合阐述了工业工程领域的知识在改善装配流程的应用。
关键词:装配流程人因工程方法研究工作环境0 引言装配技术是随着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和生产批量增大而发展起来的。
机械制造业发展初期,装配多用锉、磨、修刮、锤击和拧紧螺钉等操作,使零件配合和联接起来。
18世纪末期,产品批量增大,加工质量提高, 于是出现了互换性装配。
19世纪初至中叶,互换性装配逐步推广到时钟、小型武器和纺织机械等产品。
在互换性装配发展的同时,还发展了装配流水作业,至20世纪初出现了较完善的汽车装配线。
以后,进一步发展了自动化装配。
装配是工程机械生产的主要工序,与焊接,机械加工等工序比较,装配设备较少,先进的工艺采用的不多,但是装配的过程与方法不可忽视,合理、先进的装配流程对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业工程中的人因工程,方法研究等知识对改善滑块的装配流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装配线中,不仅要考虑设施布局,还要进行可行性的设备与人员配置,以及对工作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将从人因工程、方法研究等方面的内容对装配流程进行综述。
1 人因工程人因工程,又称人类工效学,或简称为工效学,英文是“Ergonomics”。
国际人类工效学的定义为:“人类工效学(Ergonomics)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闲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
”我国朱祖祥教授主编的《人类工效学》一书中所下的定义是:“它是一门以心理学、生理学、解剖学、人体测量学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和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科学。
因此,人类工效学主要研究人的工作优化问题。
[1][2]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可以满足工人及操作者的安全,以及减少职业疲劳。
使工人更轻松的工作,例如:以医院的超声设备的上机姿势为例,在现行的上机条件下,操作医生常常是手臂向前悬空着来操作键盘和探头的。
手臂的悬空形成了肩颈部的静态疲劳,使得操作医生不便背部后靠在椅子靠背上操作如果操作面板与监视器可以旋转一定角度,医生可任选利于操作的方位,则会减少颈部的疲劳。
[3]如果座椅的坐高, 坐宽, 坐深, 坐面倾角, 靠背的高和宽等设计完全配合操作台的设计,则会减少操作者腰部的疲劳程度。
[4]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可以满足人们对生活空间或者工作空间的要求,在神舟6号宇宙飞船轨道仓和生活仓的设计中,充分运用人因工程学原则,既尽可能使航天员“安全、高效、舒适”,又必须考虑在宇宙中飞行,毕竟限制条件太多,包括经济实力和工艺水平的限制,所以还必须通过对航天员进行严格的培训,使他们适应航天飞行的环境。
这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其他系统也类似,只是有些情况下侧重考虑“机宜人”,有时则侧重“人适机”。
[5]2 方法研究方法研究,即对现有的或拟议的工作(加工、制造、装配、操作)方法进行系统的记录和严格的考察,作为开发和应用更容易、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以及降低成本的一种手段。
它的主要目的在于改进工艺和程序,提高时间利用率,降低劳动强度。
对装配流程进行方法研究、分析、优化,以改善装配质量。
运用5W1H技术和ECRS原则对其进行分析和优化。
5W1H分析法,也就是六何分析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技法,是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的原因(何因,why)、对象(何事,what)、地点(何地,where)、时间(何时,when)、人员(何人,who)、方法(何法,how)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ECRS原则是在5W1H分析法的基础上研究和探讨改进的可能性,并设计新的作业方法、作业场地布置、作业工具和作业流程,分配合适的人员。
取消(Eliminate):有些动作是否不必要?能不能取消?合并(Combine):如果工作或动作不能取消,就要考虑可否与其他的合并。
重排(Rearrange):对工作的顺序进行重新排列。
简化(simplify):工作内容和步骤的简化,能量的节省。
[6]2.1 流程研究是指研究整个装配的流程,它主要是指对现有的或拟采用的工作方法进行系统严格的考察和科学分析,以便开发出更简便、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从而达到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例如:某公司生产各类电能表,产品结构简单,产量较大。
运用工作研究中的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和动作分析,对该生产装配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对现有工序的排布情况分析并测定其实际的生产时间发现,其工序的安排比较合理,但工序间存在着快慢不一的现象。
对工人的双手操作进行了分析后发现,动作的随意性大会出现一只手忙碌,一只手空闲的状态。
同时有些工具和零件摆放不合理,造成人体动作能量级较高。
运用工业工程中的流程研究,该公司调整生产线平衡,合理配置工序,人员。
并规范、简化、合并一些动作。
缩短零件的摆放距离。
通过这些改善,降低了装配的成本。
[7] [9]2.2 时间研究在装配流程进行简化之后,就要确立时间标准。
标准时间,就是为了让工人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按照规定的作业方法,使用规定的设备工具,在不受不良环境的影响下,达到一定的品质要求。
在机械产品的加工与装配中,通过对时间的使用及效果测量,把没合理利用的时间甄别出来,进而进行改善,使生产效率得到提升。
通过时间的分析,掌握各项作业所需的时间的基本资料,再根据标准工时的设定方法,定出标准工时。
[10]3 环境分析工作的环境不仅能大大地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和员工安全健康问题,而且提高员工的士气,以及由此带来的旷工情况和人才流失的减少。
改善工作场所的照明条件,减少噪音和热效应,以及改善通风条件等,可以产生积极的效果。
工作环境的照明条件,影响工人的可见度,要通过多种途径改善操作者的可见度,使工人在合理的照明条件下工作。
长时间高噪音的影响会引起听觉失调和烦躁,一般要控制声源或者远离声源。
对于工作环境的气候,主要还是取决于员工,一个合适的工作“气候”由空气的流通量,流通速度,气温和湿度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对于气温高的环境,可以通过增加空气的流通以排除污染气体和加速汗的蒸发来改善工作“气候”。
对于温度低的环境,解决的主要途径是多穿衣服。
例如,卷烟厂里的空调制冷系统不仅用于保证生产工艺要求的车间温度,湿度,同时也要保证工人的劳动环境舒适。
受污染的空气不仅对工人的身体上造成伤害,而且在主观感受上让工人感到极度的厌恶,通过对卷烟厂温度,及环境污染的测试,采取措施,建立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这样即工人的身体健康,同时也是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
该卷烟厂进一步深入研究车间污染物的特性,控制各类污染源,减少一些污染发生的可能,改进除尘技术,提高空气过滤器的效率,对空调系统进行优化设计,设计合理的室内参数和通风气流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