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商品和货币
“5张床=1间屋” “无异于" "5张床=若干货币”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前322
亚里士多德,它看到:包含着 这个价值表现的价值关系,要求屋
必须在质上与床等同,这两种感觉
上不同的物,如果没有这种本质上
的等同,就不能作为可通约的量而
相互发生关系。
“因为希腊社会是建立在奴隶社会基础上的,因而
是以人们之间以及他们的劳动之间的不平等为自然基
3 把斧子 80斤粮食
60尺布
1克金子
= 1 只绵羊
一定量的其他商品
“
每个商品的价值作为与黄金等同的东西,现在
不仅与它自身的使用价值相区别,而且与一切使用价
值相区别,正因为这样才表现为它和一切商品共有的
东西。因此,只有这种形式才真正使商品作为价值相
互发生关系,或者使他们表现为交换价值。” ——马克思
会分工
出现私
有制
市场经济的特征
竞争性
1 3
自由平 等
2
开放性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
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 都成了世界性的了” —— 《共产党宣言》
商
品
经
济
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 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 社会差别只能建立在公益基 础之上。 ——《人权宣言》
思考人权宣言诞生的经济学 根源?
——马克思
“昨天,资产者还被繁荣所陶醉,怀着启蒙的骄 傲,宣称货币是空虚的幻想。只有商品才是货币。今
天,他们在世界市场上到处叫嚷:只有货币才是商品!
他们的灵魂渴求货币这惟一的财富,就像鹿渴望清水 一样。” ——马克思
货币跃出一国的范围,在国际经济关 系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就是货 币的世界货币职能。
使用价值 商 品 价 决 定 值 形 式 决定
创造 具体劳动 决定 抽象劳动 社会劳动 私人劳动 决 定
私有制
社会分工
形成
衡 量
交换价值
大 小
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 决 定 价值量 货 币 决定 供求关 价 系影响 值 规 律 基本职能 其它职能
基本内容 表现形式 主要作用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简单的价值形式
1只A(绵羊) = 25千克B(谷物)
相对价值形式
等价形式
主动 被动 表现价值的商品 价值被表现的商品 特征: 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具体劳 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私人劳动 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通过价值关系,商品B的自然形式成 了商品A的价值形式,或者说,商品B的 物体成了反映商品A的价值的镜子。 ——马克思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
01
02
03 04
01
自然经济转化为商 品经济
自然经济
时间
特征
目的
“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 它即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也排斥协作,排斥同一生产过程 内部的分工,排斥社会对自然的统治和支配,排斥生产力的
自由发展。它只同生产和社会的狭隘的自然产生的界限相
“在各种支付相互抵消时,货币就只是在观念上 执行计算货币或 价值尺度的职能。而在必须进行实际
支付时,货币又不是充当流通手段,不是充当物质变
换的仅仅转瞬即逝的中介形式,而是充当社会劳动的 单个化身,充当交换价值的独立存在,充当绝对商 品。” ——马克思
“这种危机只有在一个接一个的支付锁链和抵消 支付的人为制度获得充分发展的地方,才会发生。”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劳动二重性
具体劳动 含义 性质 结果
生产商品时人类特定种类 的劳动
抽象劳动
是抽去具体形式的一般人 类劳动
21
是不同质的人类劳动,是由目 是同质的人类劳动,是人的体 的、方法、对象、手段和结果 力、脑力在生产上的一种耗费 决定的
生产使用价值
形成价值
表明
怎样劳动、什么劳动、私人劳 劳动多少、劳动时间多长、社 动 会劳动
自
然
经
济
July 10, 2015
商品经济
时间
条件
特征
时间:人类社会四次大分工
第一次分工
畜牧业部落从其他 原始部落中分离出 来
01 02
第二次分工
手工业从农业业中 分离出来
第三次分工
出现了专门从事商 品买卖的商人
03
04
第四次分工
出现了非物质资料 生产部门
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条件
01 02
存在社
容。”——马克思 1
2 3
三纲:君臣义,父子亲; 夫妇顺,人君握有绝对 之权力,臣子只有服从, 方为义;父亲握有绝对 的权力,儿子只有服从 方为亲;结婚讨老婆的 丈夫握有绝对的权力, 妇女,名义上是老婆只 有服从方为顺,实际上, 妇女不但要服从丈夫, 更要服从婆婆。丈夫在 家得听母亲的。
思考三钢这样的封建 礼法的经济根源?
础。价值表现的秘密,即一切劳动由于而且只是由于
都是一般人类劳动而具有的等同性和同等意义,只有
在人类平等概念已经成为国民牢固的成见的时候,才 能揭示。” ——马克思
在一切社会状态下,劳动产品都是使 用物品,但只是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时 代,也就是使生产一个使用物所消耗
的劳动表现为该物的“对象性”属性
即它的价值的时代,才使劳动产品转 化为商品。
不受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影响
总量的变 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 化
商品的价值构成与创造
活劳动 1 物化劳动
商品的价值构成
2
3
“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 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 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劳 动生产,现在不一定要 亲自动手;只
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
属的某一种职能就行了。”
这两张图 说明了什 么现象?
这三张图 说明了什 么现象
商品拜物教
01
随着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凝结在商品中的一 般劳动表现为价值,用劳动时间计量价值量。
02
03 04
人们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表现为商品与商品 之间的交换关系。
人们只看到商品之间的交换关系,看不到其背 后的人与人的关系;把这种关系看成了商品固 有的属性。 马克思把人们在自己观念中对商品的歪曲的放 映,称为商品拜物教。
货币形式
某种商品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并固定地 独占了一般等价物的地位
3把斧子
80斤粮食
6尺布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克黄金
一定量的其他商品
“
金银作为货币代表一种社会生产关系,不过这
种关系采取了一种具有奇特的社会属性的自然物的形
式。”
——马克思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
51
价 值 尺 度
流 通 手 段
贮 藏 手 段
支 付 手 段
02
商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
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
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 种社会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 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 ——马克思
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 使用价值 交换价值
价值
关系
交
换
共同的质
劳动产品
凝结着劳动
价 值
商品二因素
使用价值 价值
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
含义 属性 形成 特点
货币流通规律
商品价格总额 =待流通商品数量 ×商品价格水平
商品价格总额 流通中所需 要的货币量
=
货币流通速度(同一单 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 )
通货膨胀
由于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 际需要的金属货币量而导致的纸币 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1937年——1949年一百元伪法币的购买力变化如下:
“货币的这种量的有限性和质的无限性之间的矛
盾,迫使货币储藏者不断地从事息息法斯式的积累劳 动。” ——马克思
“货币储藏者为了金偶像而牺牲自己的肉体享受。 它虔诚地信奉禁欲的福音书。……因此,勤劳、节俭、 吝啬就成了他的主要美德。”
——马克思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赊账买 卖,在赊购到期,以货币来偿还时, 货币便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马克思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熟练劳动与劳动强度
1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2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3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 矛盾
社会劳动 私人劳动
1
3
2
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矛盾必须通过商品交换来解决,如 果商品交换出问题,这一矛盾就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形 式表象出来。
思考:如何化解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提示:如何指标,如何治本
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 商品的自然属性 具体劳动的产物
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交换价 值的物质承担者
商品的社会属性 抽象劳动的产物
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是 物化的人类劳动
目的
量的确定
消费者的需要 由物的自然属性确定
在使用和消费中实现
生产者的需要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 定
实现
在商品交换中实现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扩大的(总和的)价值形式
某一种商品的价值通过与之相交换的一 系列商品表现出来
3把斧子 25斤粮食 1只绵羊 = 60尺布 5张兽皮
等等
扩大的价值形式的意义
1 2
价值本身真正表现为无差异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商品价值是同它借以表现的使用价值特殊形
式没有关系的
一般价值形式
一切商品的价值通过与之交换的同一种商 品表现出来
04
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 行。
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和昔尼克派,它 随时准备不仅用自己的灵魂而且用自己的 肉体去换取任何别的商品,哪怕这个商品 生得比马立托奈斯还丑。 —— 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