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2章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2.2 无线信道的信号衰落与抗衰落技术授课方式理论课教学目的与要求:1.说明信号在无线信道中传输时产生快衰落与慢衰落的原因;2.介绍抗衰落技术,重点技术4钟分集技术(频率分集、时间分集、空间分集、极化分集)和Rake 接收机技术。
教学基本内容(包括重点、难点、时间分配):重点:1.信号功率慢衰落的主要原因有路径损耗和阴影效应;2.信号功率快衰落的主要原因有多径效应和多普勒效应;3.频率分集技术旨在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如扩频通信,遇到频率选择性衰落,不会使信号整体受损;4.时间分集技术旨在减少由于信道干扰(如电气设备或汽车点火产生电火花)造成信号连续错误,如交织编码器;5.空间分集技术旨在利用信号衰落在空间相互独立的特点,有选择性地接收信号,改善信号接收效果;极化分集用不同极化方向的两幅天线发、收同一源信信号,改善信号发送、接收效果;6. Rake 接收机技术利用多径信号,合并成加强信号,注意该技术只能用在采用扩频技术的3G 系统中,如WCDMA 系统其码片宽度仅为10684.31秒,可分离(小于多径传播的最大时延差3微秒)。
教学手段与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1.用生活中的实例解释路径损耗、阴影效应、多径效应和多普勒效应。
2.用图形描述快衰落、慢衰落、多径效应、多普勒效应、交织编码器、Rake接收机。
思考题、练习题、作业、实践环节、辅导及答疑安排:公布答疑时间地点参考资料:参考书 1. 移动通信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斯伟等)2.实战无线通信应知应会(人民邮电出版社酷哥尔)课后小结:1.信号在无线信道中传输时产生快衰落与慢衰落;2.信号慢衰落的主要原因有路径损耗和阴影效应,信号快衰落的主要原因有多径效应和多普勒效应;3.频率分集技术旨在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如扩频通信,遇到频率选择性衰落,不会使信号整体受损;时间分集技术旨在减少由于信道干扰(如电火花)造成信号连续错误,如交织编码器(按行进,按列出);4. 空间分集技术旨在利用信号衰落在空间相互独立的特点,有选择性地接收信号,改善信号接收效果;极化分集用不同极化方向的两幅天线发、收同一源信信号,改善信号发送、接收效果;5.Rake接收机技术利用多径信号,合并成加强信号,仅用于采用扩频技术的3G系统。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2.2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2.3 传输介质授课方式理论课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理解物理层的基本概念、信道及其极限传输速率,掌握介质分类和采用传输介质教学基本内容(包括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物理层的基本概念,信道及其极限传输能力,调制解调原理,1,难点传输介质及各自特点,1,重点教学手段与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多媒体思考题、练习题、作业、实践环节、辅导及答疑安排:课间随时答疑,课后办公室/网上答疑参考资料:参考书1、2课后小结:2.4数字传输系统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授课方式理论课教学目的与要求:熟悉话音信道的特点,掌握调制解调器原理和标准,了解多相调制和星座图;理解PCM。
教学基本内容(包括重点、难点、时间分配):2ASK/2PSK(重点):1PCM:1,重点教学手段与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多媒体教学,辅以传统黑板思考题、练习题、作业、实践环节、辅导及答疑安排:课间随时答疑,课后办公室/网上答疑参考资料:参考书1、2课后小结: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2.5信道复用技术2.6宽带接入技术授课方式理论课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信道复用的概念,理解TDM和CDM,了解FDM;理解PCM,了解SONET和SDH;了解接入概念与xDSL。
教学基本内容(包括重点、难点、时间分配):FDM、TDM(重点)、CDMA(难点):0.5PCM/T1:0.5,重点Sonet/sdh:0.5宽带接入技术与ADSL:0.5学时教学手段与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多媒体教学,辅以传统黑板思考题、练习题、作业、实践环节、辅导及答疑安排:课间随时答疑,课后办公室/网上答疑参考资料:参考书1、2课后小结:3.1 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授课方式理论课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DLL的概念和功能,理解和掌握DLL的三个基本问题。
教学基本内容(包括重点、难点、时间分配):DLL作用、DLL概念0.5成帧与同步(重点),透明传输,差错检测及方法(重点),1.5教学手段与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多媒体思考题、练习题、作业、实践环节、辅导及答疑安排:课间随时答疑,课后办公室/网上答疑参考资料:参考书1、2课后小结:3.2点对点协议PPP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授课方式理论课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PPP的特点、作用,了解PPP工作过程和帧格式。
教学基本内容(包括重点、难点、时间分配):Ppp作用、产生背景:0.5Ppp帧格式(重点)、NCP与LCP(难点):1PPP状态及转换(难点):0.5教学手段与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多媒体思考题、练习题、作业、实践环节、辅导及答疑安排:课间随时答疑,课后办公室/网上答疑参考资料:参考书1、2课后小结:3.3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授课方式理论课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LAN层次模型,了解IEEE802标准、LAN的发展历史,理解CSMA/CD,理解MAC地址。
教学基本内容(包括重点、难点、时间分配):广播信道概念、拓扑:0.5IEEE802体系结构(重点):0.5随机(重点)、受控信道划分:0.5MAC地址(重点):0.5教学手段与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多媒体思考题、练习题、作业、实践环节、辅导及答疑安排:课间随时答疑,课后办公室/网上答疑参考资料:参考书1、2课后小结:3.4 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授课方式理论课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以太网的发展过程和阶段标准,理解10BASE-T,了解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理解网卡的工作过程,掌握以太网MAC帧。
教学基本内容(包括重点、难点、时间分配):以太网历史0.510BASE-5/2/T概念(重点)、网卡:0.5MAC帧(重点):1教学手段与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实际操作思考题、练习题、作业、实践环节、辅导及答疑安排:课间随时答疑,课后办公室/网上答疑参考资料:参考书1、2课后小结: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3.4 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续)3.5 以太网的扩展授课方式理论课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100BASE以太网,了解吉比特以太网、其它类型(高速)局域网。
理解WLAN的组成,了解WLAN的物理层和MAC层。
理解HUB的作用和特点,掌握网桥的原理,理解交换机的3种工作方式,了解VLAN,理解冲突域和广播域;掌握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扩展局域网的差别教学基本内容(包括重点、难点、时间分配):100BASE-T(重点),1000BASE技术、万兆以太网,WLAN简介:1网桥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1教学手段与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多媒体教学,演示操作思考题、练习题、作业、实践环节、辅导及答疑安排:参考资料:参考书1、2课后小结: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3.5 以太网的扩展(续)习题课授课方式理论课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交换机的3种工作方式,理解VLAN,理解冲突域和广播域;掌握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扩展局域网的差别教学基本内容(包括重点、难点、时间分配):交换机及的工作方式(重点):0.5VLAN原理及标准: 1VLAN构建:0.5习题课 1教学手段与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多媒体,实物展示思考题、练习题、作业、实践环节、辅导及答疑安排:课间随时答疑,课后办公室/网上答疑参考资料:参考书1、2课后小结: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习题课4.1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授课方式理论课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网络层的作用,了解数据报与虚电路概念,掌握二者的异同点。
教学基本内容(包括重点、难点、时间分配):习题课:1数据报、虚电路及其比较:0.5学时理解互联网的构成与路由器的作用;(重点):0.5学时教学手段与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多媒体思考题、练习题、作业、实践环节、辅导及答疑安排:课间随时答疑,课后办公室/网上答疑参考资料:参考书1、2,IEEE802标准课后小结:4.2互联网协议IP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授课方式理论课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IP地址分类、IP地址空间,地址分配,教学基本内容(包括重点、难点、时间分配):IP地址分类(重点):1IP空间与特殊地址(重点)1学时教学手段与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多媒体教学,实物演示随时提问思考题、练习题、作业、实践环节、辅导及答疑安排:课间随时答疑,课后办公室/网上答疑参考资料:参考书1、2课后小结:4.2互联网协议IP (续)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授课方式理论课教学目的与要求:IP数据报的格式IP数据报路由与转发地址解析与ARP教学基本内容(包括重点、难点、时间分配):IP数据报的格式(重点):0.5IP数据报转发与路由表(重点):1地址解析与ARP:0.5教学手段与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多媒体教学,实物演示随时提问思考题、练习题、作业、实践环节、辅导及答疑安排:课间随时答疑,课后办公室/网上答疑参考资料:参考书1、2课后小结:4.3 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授课方式理论课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IP转发与ARP。
掌握子网划分,理解划分子网后分组转发过程。
教学基本内容(包括重点、难点、时间分配):子网划分(重点):1子网划分后分路由表: 1教学手段与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多媒体思考题、练习题、作业、实践环节、辅导及答疑安排:课间随时答疑,课后办公室/网上答疑参考资料:参考书1、2课后小结: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4.3 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续)4.4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授课方式理论课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CIDR和CIDR路由规则;理解ICMP的工作原理和作用,掌握ICMP实用命令。
教学基本内容(包括重点、难点、时间分配):CIDR:1差错报告与ICMP:0.5ICMP实用命令(重点):0.5教学手段与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多媒体思考题、练习题、作业、实践环节、辅导及答疑安排:课间随时答疑,课后办公室/网上答疑参考资料:参考书1、2课后小结:4.5 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授课方式理论课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基本概念,了解基本路由算法和IGP/IRP典型协议。